用“十九大”精神助推文学艺术工作
2018-05-14闫秀娟
闫秀娟
十九大召开以来,我们对十九大报告的学习一次比一次深入,一次比一次精细扎实,对十九大精神也有着越来越多的体会和理解。紧紧围绕十九大报告的逻辑主线,沿着“理想、信仰、求真、务实、为民、自强、尚朴、奋斗”这个行动指南开展我们的工作,极其符合科学发展创新发展的文艺本质和规律。对于我们文艺界,也是难得的历史性机遇,就此,我浅谈几点个人的看法和感受。
一、文艺工作使命光荣,职业美好
我们文联组织的总目标是最大限度地团结凝聚文艺工作者听党话,跟党走,繁荣文艺,服务人民。这就建立了和理想信念不可分割的关系。文艺事业是党和人民的事业,文艺战线是党和人民的战线。马克思主义文艺观的“中国化”也是从根本上尊崇了这一点。从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到百花齐放,百家争鸣,再到社会主义文化的大发展大繁荣,以及今年十九大提出的“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都有一个共同的理念,就是对于一个国家来说,文化是它的灵魂和本色。坚定文化自信,同样也是理想的自信、信仰的自信。总书记要求文联要增强“四个力”,即“组织活力、向心力、吸引力、影响力”,文化自信同样离不开这四个力,离不开我们高质量的联络、协调和服务。
二、求真务实,创新发展
文艺工作要创新,要找准着眼点和着力点,就要做到价值取向和内心追求的有机统一,明确认识到文艺的作用和地位。我们的文艺工作者非常遵从民族气节和传统文化。这首先是一个态度立场问题,我们在十九大中学到的“忠心、自新、为民、扬善”这何止是对一个党员的要求,更是一个文艺工作者义不容辞的责任和义务。这里,我特别想说的一点是自新,也就是不断的批评和自我批评。我们从团结的愿望出发,直到弄清了思想问题,找到了问题根源,也就团结了同志。这样的批评,不仅来自于创作,更来自于我们的自身,或许我们联系群众不够紧密,服务不够到位,自律不够严实。批评可以成就一件作品,成就一个人,一个团队,批评出人才,批评出精品,我们既要敢于批评还要善于批评。文艺太需要批评了,我们前不久就搞了一个隐去作者姓名的改稿会批评会,北京来的四位著名诗人作家毫不留情地把脉号诊,不问年龄不问出处,一针见血,扎到了软处痛处。感到很扎实很受用,确实和习总书记所要求的那样,文艺批评是文艺创作的一面镜子、一剂良药。我们拒绝开那种鼓吹式的研讨会,那将败坏我们的风气,有损我们的形象。我们不齿于那种利用非文艺的手段,不惜代价不讲尊严人格来获取文艺成果的文化骗子和流氓。我们的批评同样在于弘扬正气,摒弃各种形式的歪风邪气。
现在,我们神木文艺圈的批评在周边的“知名度”挺高。有省上某院校的博士主动要求我们批评,大家就批了个痛快,批了个额头冒汗,人家最后说还要再来接受批评,要请我们吃饭。谁想出书,好吧,先拿出来让大家批一批,解刨解刨,如果没有接受批评的勇气,拿不起批评与自我批评的武器,我想文章也好不到哪里去。目前,这项工作已经成为我们常态化的一种工作方式,也得到了大家的充分认可。
三、文以化人,主动作为
文艺对人对我们所处的这个时代的作用和意义,这也是一个工程,他首先是需要一种精神来支撑的,我想谈的是自力更生、艰苦奋斗,这种革命的优秀传统。我们天天起来加强文艺队伍建设,引导推动文艺创作,行业建设,我们的内心动力又是从哪里来呢,我们开展的文艺创作文艺活动,文艺交流,文艺批评,包括培养文艺人才,发展文化产业,哪一样离开了这种精神和传统?从三个贴近到创新内容、创新形式、创新手段,文艺审美功能哪一样离开了这种本色和态度。文艺的作用是引导人民找到思想、力量、快乐的源泉,我们的动力和能力从哪里来?我们的合力要用在什么地方?扎根生活扎根人民是要吃苦要出力流汗的,劳动创造了这些光荣和梦想,这是有温度和情感的。
四、反映时代,铭刻历史
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国文联十大、中国作协九大开幕式上的讲话中指出:“与时俱进、自强不息,是中华民族的鲜明禀赋,也是我国文艺不断繁荣发展的强大动力”,指出:“历史变化如此深刻,社会进步如此巨大,人们的精神世界如此活跃,为文艺发展提供了无尽的矿藏。”作为文艺工作者应该时刻响应时代召唤,从社會的发展变革中寻找题材汲取营养,反映时代发展的大课题,记录社会历史的大事件。这些历史事件为文艺交流提供了通道,为文艺创作提供了选题。
比如,反映安全生产的文艺创作。这个题材的文学艺术创作,正在我国兴起,这对于提高全民族的安全意识和安全素质,实现安全生产,建设和谐社会,有十分重要的意义。自改革开放以来,由于安全事故不断发生,安全生产问题成为工业生产的大事,越来越多从事文艺创作的作者将安全问题纳入创作范围,出现了许多反映矿山事故安全、交通电力水利等行业文化建设工作的文艺作品,在作品中反映了各种安全生产问题,给社会带来警戒提醒。在我国,社会转型期间的文艺,安全生产文艺作品有不可忽略的作用,政府、文化和安全生产监管部门可以组织适当的学术交流活动,如讲习班、研讨会、笔会等,促进安全生产文艺理论研究,工矿企业应多开展安全生产文艺活动,鼓励一线工人参与。通过戏剧、小品、快板等形式,利用文艺汇演等途径将安全生产潜移默化地融入人心,对工业生产的领导职工起到润物无声的教育启迪作用。文艺报刊专业网站应开辟园地,积极扶持引导,新闻媒体形成联动加强宣传报道和评论,使这一新的文艺门类健康发展,安全生产文艺作品创作关注的正是人的生命,在解放生产力的今天发挥着它独特的作用。
再比如,反映“一带一路”的文艺创作。一带一路是在全球化背景下提出的国家策略,具有更高远更广泛的包容性。《光明日报》韩小蕙认为:“在世界格局不断发生变化的今天,一带一路虽是重要的国家政策,得到国家大力支持,但就该问题的决策层和实施层而言,恐怕依旧有许多问题并未得到全方位的理清在文学领域,创作者和评论者都应与时俱进,做好真正充分的思想准备。”文艺的任务应当是反映出当下的海上丝绸之路与历史上的海上丝绸之路有何不同,只有弄明白历史与现实,才能在当下的精神关注中打破传统的局限,添加现代性的因素,使文艺永葆时代的生命与活力。一带一路为中国文艺走出去提供了宏观的战略视野,是中国文艺,如摄影、美术、文学、音乐等作品与国际接轨的良好机遇和便利途径,是我国文艺自我审视和自我定位的调整。让国内外文艺受众从与一带一路相关题材的文艺作品中领略到丰富的中国风,需要大量文艺工作者、创作者有胆有识地突破狭隘的民族观念和樊笼的地域观念。
还比如,反映“西部大开发”的文艺创作。西部大开发决不但是经济领域里的一个大作为, 而且也是文艺领域里的一次大风暴, 它以经济建设为目标, 带动整个社会全面地可持续绿色发展, 是一次高屋建瓴的重要举措。我们已经看到了多种类别、数量巨大的反映西部大开发的文艺作品。这些西部大开发的文艺作品,都能为西部大开发这一大战略服务,更难得的是它们既有文艺创作的个性,又生动回答着文艺为什么服务的深刻问题,真正做到文艺在西部大开发中起到宣传西部、真实地展现西部风土风貌、为西部文艺的繁荣、为西部大开发做贡献的作用。坚持走自己的路,不背离西部文艺创作特点,在反映客观存在、表达思想感情中去发现与西部走开发中涌现出来的真人真事,挖掘它源远博大的人文和历史文化背景,创作出无愧于时代的文艺作品。
我最后想说的是,物质幸福的时代已经淡化,精神幸福的时代正在来临,我们文联人要在新时代要有新作为,新贡献。我们的文艺工作同样也要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真正来关心文艺创作,热心文化事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