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应用技术型人才培养模式下高校教师转型发展研究

2018-05-14李喜梅

现代职业教育·高职高专 2018年8期
关键词:技术型高校教师民办高校

李喜梅

[摘 要] 作为我国高等教育体系中重要组成部分的民办高等教育,近几年来发展迅速,其转型发展是当务之急,也是大势所趋,其工作是一个慢慢摸索、长期积累的过程,教师必须站在转型发展的高等教育的角度来理解高校转型发展。

[关 键 词] 应用技术型人才;应用型;高校教师

[中图分类号] G645 [文献标志码] A [文章编号] 2096-0603(2018)22-0201-01

民办高等教育近年来发展迅速,如今民办高校已经发展到一个新的时期,已经进入转型发展阶段,国务院在2014年提出,要引导一批普通高校向应用技术型高校转型。这一战略部署为民办高校的发展指明了方向。但其转型发展应该是沉淀好的传统,并不是完全否定过去,同时要结合新的形势、新的发展要求,有与时俱进的新思路,要有新突破。而教师队伍是民办高校办学与招生的灵魂,在高校建设发展中具有重要的地位,直接关系到民办高校的办学质量。所以在新形势下,构建教师发展的新模式,特别是应用技术型人才培养模式下高校教师转型发展研究,是民办高等教育发展的必然趋势。

一、转变高校教师发展观念,促进教师全面发展

应用技术型人才教育与传统的专业教育相融合,是一种全新的高效教育模式。要想成功推进应用技术型人才教育的发展,要从多方面努力,其中重要的是转变作为教学主体的教师的教学理念,让教师真正明确高校应用型人才的定位和认同应用技术型人才教育的价值,进而付诸创造性的教学实践。在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下,对教师提出了新的要求,高校教师应加强对人才培养目标重要性的认识、明确应用技术型人才的培养任务,从而确定教师转型的责任,教师要深化人才培养方案、教学内容与教学方法的改革、人才培养模式、人才培养手段等,从以实践能力培养为重點的本科应用型技术人才培养和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模式的探索与实践等方面培养自我转型意识、提高自身素质,实现主动转型。

二、高校教师自身素质的提高

民办高校年轻而又有朝气,特别是独立学院逐步脱离母体,也逐步培养出自己的师资力量,以中青年教师为主。不少中青年教师是高校毕业的硕士和博士,这部分老师的发展、自身素质的提高对学校的发展尤为重要。

首先,发挥老教师的传帮带的作用,每个中青年教师指定一位经验丰富的老教授作为指导教师,发挥老教师的传帮带作用,中青年通过听课、做助教、批改作业,学习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同时指导老师要帮助中青年教师确定其发展方向,如开课及开新课情况、考取资格证书的情况、指导实践教学情况等,从而明确教师的发展方向。

其次,中青年教师要爱岗敬业,努力钻研业务。一个教师必须具备“活到老,学到老”的精神,特别是对正处于成长和发展阶段的中青年教师来说,高校的专业课程内容联系紧密,一门课涉及不同的学科,了解得越多,掌握得知识越多,这样站在讲台上也会更加有自信心,才能更稳地站好讲台。

再次,中青年教师要具备与时俱进的精神,随时更新自己的知识。教师不要做“井底之蛙”,只满足某门课或者某几门的教学,教师要走出去,利用寒暑假、周末等课余时间,调研企业,了解市场专业前沿知识,拓宽知识面和眼界,积极申报相关的教科研,以教科研促进教学、提高教师业务能力和提升教学水平,营造科研氛围。通过积极申报教科研,促进教学内容更新;教师结合科研项目,指导学生毕业设计、论文(指导学生发表论文、撰写调研报告或申请专利);指导学生开展课外科技创新活动,参加学科竞赛等。

同时,教师应意识到在应用技术型人才培养过程中教师角色的重要性,应多方面、多途径地提高自身企业经验,努力成为“双师型”教师;同时老师将转型落在实处,在人才培养手段、课程体系、教学方法、实验室建设上进行改革,例如毕业设计,选派学生走入企业,做企业题目,真枪实战,学生很好地将理论与实际联系起来;科研课题,如笔者所在的学院有关老师的《基于PLC/单片机的机电综合控制系统研究与应用》的课题,紧紧与实验室建设紧密结合,通过对本院单片机实验室现有实训装置YL-235A进行改造,项目研制的硬件软件可应用于机电综合实验项目,便于开展PLC与单片机等课程的综合实训项目;也可以利用实验室资源,开展大学生科研项目,让学生参与进来,有效地锻炼学生独立思科的工程实践能力;专业编程课程在实验室进行案例教学,积极锻炼学生的动手能力;同时积极带领学生参加专业各种竞赛,如全国机械创新比赛、全国数字化机械设计比赛、3D创新大赛等,学生取得了较好的成绩,教师在自身的转型发展中,有效地将应用技术型人才培养落到实处。

最后,教师要热爱学生,为人师表。走上讲台是严师;走下讲台是朋友,关心和热爱自己的学生,建立和谐友爱的学习关系,传授知识的同时,教授学生思考的方法、引导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关心学生的成长,很多时候,师生能够共同成长。

三、建立以人为本的教师发展管理体系

学校应该重视教师的成长与发展,要为教师的发展营造良好的组织氛围和环境。要想从根本上促进教师发展工作的进行,提高教师的整体水平,就需要其他教师政策和活动的支持与帮助,其中最主要的是教师评价体系和晋升制度。

总之,民办高校转型发展工作是一个慢慢摸索、长期积累的过程,在应用技术型人才培养过程中,教师也应为如何实现应用型人才培养、如何实现自身转型发展等进行系统性的调研与长期研究,为民办高等教学发展、为个人价值的实现科学地进行职业规划。

参考文献:

[1]李守贵.浅析民办高校教师培养的紧迫性与有效途径[J].现代企业教育,2009(20):6-7.

[2]隋延力.高校教师培养体系的建立与实践[J].中国高校师资研究,2003(4):42-47.

猜你喜欢

技术型高校教师民办高校
营利性与非营利性民办高校分类管理研究
幸福从“心”开始
高校教师党建参与的“四度”模型研究
可持续竞争优势理论下民办高校可持续发展
民办高校教师权益现状调查
民办高校内部审计监督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浅谈技术型管理者的成长修炼
浅析民办高校音乐学(师范)本科专业钢琴课程的特点
高校教师职业道德内化及其促进机制探讨
独立学院在城乡规划应用技术型人才培养中的创新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