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论后浇带的设计与施工质量控制

2018-05-14闫龙张若南张鑫

丝路视野 2018年6期
关键词:裂缝防治裂缝成因处理方法

闫龙 张若南 张鑫

【摘要】根据混凝土后浇带的设计要求,阐述了后浇带的施工要求,论述了其在施工中的质量控制对策。后浇带是在建筑施工中为防止现浇钢筋混凝土结构由于自身收缩不均或沉降不均可能产生的有害裂缝,按照设计或施工规范要求,在基础底板、墙、梁相应位置留设的临时施工缝。

后浇带将结构暂时划分为若干部分,经过构件内部收缩,在若干时间后再浇捣该施工缝混凝土,将结构连成整体的地带。后浇带的浇筑时间宜选择气温较低时,可用浇筑水泥或水泥中掺微量铝粉的混凝土,其强度等级应比构件强度高一级,防止新老混凝土之间出现裂缝,造成薄弱部位。设置后浇带的部位还应该考虑模板等措施不同的消耗因素。

【关键词】裂缝类型;裂缝成因;裂缝防治;处理方法

一、后浇带的设计

当建筑结构的平面尺寸超过混凝土规范规定的伸缩缝最大间距时,可考虑采用施工后浇带的方法来适当增大伸缩缝间距。但一般地上结构由于受环境温度变化影响较大,所以伸缩缝最大间距不宜超过混凝土规范限值过多,同时应注意加强屋面保温隔热,采用可靠的、高效的外墙外保温,并适当提高外纵墙、山墙、屋面等重要部位的纵向钢筋配筋率。当地上结构由于抗震设计需要而设置了防震缝时,伸缩缝宽度应满足防震缝宽度的要求。地下室结构超长的情况较为常见,除地下室顶板和处于室外地面以上的地下室外墙受温度变化影响相对较大外,地下室内部和基础结构在使用阶段受室内外温度变化影响较小,需解决的主要问题是混凝土收缩应力对结构的影响。除在施工阶段设置后浇带外,应该加强地下室顶板及地下室外墙的配筋。

当地下室结构超长过多,单靠设置后浇带不足以解决混凝土收缩和温度变化问题时,可以考虑采用补偿收缩混凝土,在适当位置设置膨胀加强带。采用这种方法,不仅可以进一步增大伸缩缝最大间距,而且可以用膨胀加强带取代部分施工后浇带,从而实现混凝土的连续澆筑即无缝施工。但应注意,采用膨胀加强带取代部分施工后浇带时,膨胀加强带的位置应设置在结构温度应力集中部位,并应制定严格的技术保障措施,保证混凝土原材料的质量和微膨胀剂的配合比准确,结构设计应对地下室结构各部位混凝土的限制膨胀率提出明确要求。

在高层建筑中结构主体和裙房之间选择设置永久变形缝还是在施工阶段设置后落带,应该根据建筑场地的条件综合确定。如果高层建筑的地基构建于卵石、岩石层之上或是采用桩基础之时,将主体结构与裙房连接成整体。当地基持力层压缩性较高、厚度较大,并且建筑主体与裙房之间的高差悬殊较大时,高层建筑的荷载较大,主体结构和裙房间的差异沉降量较大,在采用天然地基构建时,最好还是设置永久变形缝,彻底的分开高层建筑和裙房为好。

二、后浇带的施工质量控制

施工质量控制,后浇带的连接形式必须按照施工图设计进行,支模必须用堵头板或钢筋网,槽口缝接口形式是在模板上装凸条。浇筑砼前对缝内要认真清理、剔凿、冲刷,移位的钢筋要复位,砼一定要振捣密实,尤其是地下室底板更应认真处理,保证砼自身防水能力。

后浇带支模的质量控制许多施工单位在支模过程中为了施工方便,不设置独立的支模、拆模体系,拆模时后浇带处的模板连同其它部位的模板会同时拆除,更有甚者,有些底层模板拆除后上层主体混凝土正在施工。这样做如果出现事故结果会很严重,因为后浇带往往设在跨中1/3处,混凝土未浇筑前只有钢筋相连(甚至有些部位钢筋设计为断开),过早拆模后该处一定程度上形成了悬挑结构,有整体断裂的危险,因而支模时要形成独立的体系。

后浇带浇筑混凝土的质量控制,浇筑结构混凝土后垂直施工缝的处理:对采用钢丝网模板的垂直施工缝,当混凝土达到初凝时,用压力水冲洗,清除浮浆、碎片并使冲洗部位露出骨料,同时将钢丝网片冲洗干净。混凝土终凝后将钢丝网拆除,立即用高压水再次冲洗施工缝表面;在后浇带混凝土浇筑前应清理表面。后浇带混凝土浇筑不同类型后浇带混凝土的浇筑时间不同:伸缩后浇带视先浇部分混凝土的收缩完成情况而定,一般为施工后60d;沉降后浇带宜在建筑物基本完成沉降后进行。在一些工程中,设计单位对后浇带的保留时间有特殊要求,应按设计要求进行浇筑后浇带混凝土;后浇带混凝土必须采用无收缩混凝土可采用膨胀水泥配制,也可采用添加具有膨胀作用的外加剂和普通水泥配制,混凝土的强度应提高一个等级,其配合比通过试验确定。

监理对后浇带的质量控制,监理单位对后浇带设计要求不明确的应及时提出,通过建设单位要求设计方予以完善。施工前对施工单位提交的施工方案认真审核,审查合格后方可同意施工单位进行后浇带的施工。在施工过程中对可能出现的质量问题应做到事前控制,如模板支撑后必须验收合格才能浇筑混凝土。为避免质量事故,对原材料、构配件等要严格检查,对后浇带施工要做好监理工作,及时发现、纠正出现的质量问题,保证后浇带的施工质量。后浇带施工完成后监理应按照质量验收规范进行质量验收,并及时收集整理相关文件,做好必要的记录。后浇带是工程中常见的质量事故多发部位,需谨慎处理。

参考文献

[1]胡晓,程开光.高层建筑后浇带施工技术探讨[J].科技风,2014(11).

[2]李媛媛.后浇带施工技术在建筑工程中的应用[J].居业,2016(10).

猜你喜欢

裂缝防治裂缝成因处理方法
公路施工中水稳基层裂缝的防治措施
土木工程施工中混凝土楼板裂缝的成因及防治对策
混凝土结构裂缝成因及预防探讨
桥梁施工技术及裂缝成因探讨
探究发射机风机运行中常见故障原因及其处理方法
混凝土桥面裂缝成因及修补技术分析
挂篮悬臂浇筑施工中裂缝的成因及防治措施
水泥混凝土路面裂缝探讨
高层住宅墙体裂缝的原因分析及防治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