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高等院校“产教融合”人才培养模式探析

2018-05-14靳羽东

丝路视野 2018年15期
关键词:实践路径高等院校产教融合

【摘要】“产教融合”人才培养模式的研究与实践作为高等教育改革的重要举措,为推动地区经濟社会发展和产业升级转型做出巨大贡献。但在改革进程中也出现了很多问题,如教学课程设计单一、理论教学与实践培养严重脱节、师资队伍建设滞后于高等教育改革等。为此,高等院校要从“产交融合”人才培养模式实际出发,加强与政府、行业和企业之间的合作,重整教育教学课程体系,加强理论教学与实践培养有效融合,加大师资队伍培养力度,全面提升服务地方经济社会发展能力。

【关键词】高等院校;产教融合;人才培养模式;存在问题;实践路径

一、高等院校“产教融合”人才培养模式的理论基础

产教融合人才培养模式是将产业发展与学校教育进行有效融合,在融合基础之上加强实践教学,从而提升人才创业创新能力。“产教融合”人才培养模式是对国外教育经验的借鉴。产教融合人才培养模式理论基础源于德国“双元制”教育理论,这一教育制度的有效实施为德国经济社会发展起到了重要作用。职业学校与企业有效融合,优化整合当前职业学校教学体系,双方共同协商制定人才培养计划和教育内容,共同完成理论教学与实践培训。在这个过程中:一方面,学生在高等院校能够接受专业的文化知识和技能;另一方面,企业也参与到整个人才培养之中,学生可以采取工读交替方式在企业进行实践培训,提升实践能力。经过“双元制”教学培训,学生可以从实践中获得超过30项实用技能,通过考核合格者可以上岗操作。杜威“从做中学”和德国“双元制”理论共同构成产教融合人才培养模式理论基础,为产教融合人才培训顺利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当前,很多发达国家在高等人才培养上都进行有效探索,并形成各具特色的人才培养模式,特别是德国、美国、加拿大、澳大利亚、日本和新加坡等国,在高等人才培育上优势明显,很多做法值得我国借鉴和学习。

高等院校“产教融合”人才培养模式本身就是一项系统工程,在取得一系列成果的同时,我国高等院校发展职业教育改革中还存在一些问题亟待解决。

二、高等院校“产教融合”人才培养模式的实践与创新

(一)加强职教体制机制建设

一是要完善自组织机制。自组织机制建设的主体高等院校,通过高等院校与社会不断进行物质信息交换,有效推动产教融合系统完善,不断调整高等院校内部结构设置,以达到高等院校产教融合人才模式更好地适应经济社会需求和市场发展需要的目的。同时高等院校本身在与市场不断融合发展基础之上,逐渐形成适合自身未来发展的自组织机制。

二是要完善人才供求机制。高等院校产教融合教学模式改革的重要目的就是通过人才培养模式改革进一步平衡和优化本地行业对人才供需关系。高等院校“产教融合”人才培养主要从两方面平衡人才供需关系。一方面,要协调社会经济发展对人才需求和高等院校改革发展二者之间的关系,充分发挥政府宏观调控和市场经济微观调节双重作用,有效协调二者之间的供需关系,全面推动高等院校教育的改革。

三是要完善长效保障机制。“产教融合”人才培养模式不能一蹴而就,而应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因而建立人才培养的长效保障机制至关重要。为有效推进职业教育改革,深化产教融合人才培育体制机制建设,要进一步完善长效保障机制,在组织机构设置和制度机制建设层面有效吸取行业、企业发展特点和优势,尽量满足产教融合参与各方利益诉求。

(二)发挥高等院校的行动导向作用

一是理论与实践紧密结合。在课程设计上注重理论与实践结合项目设计,按照教学需要对教学内容进行改革,将学生职业能力提升和素质培养作为项目实施核心,将生产实践和生活实践融入到高等教育之中,将教育教学与生产实践进行有效对接,让学生在掌握新技术和新工艺同时能够获得岗位锻炼,实现高等院校人才培养与企业需求无缝对接,切实提升人才培养的有效性和针对性。

二是重构原有课程体系,增强系统性。当前,高等院校在课程体系设计上还存在很多不足;课程内容单一、课程理论教学与实训内容脱节,实训过程中学生岗位适应能力差,等等。为此,应针对现有课程体系进行重构,打破原有课程体系限制。

三是积极融入市场,形成创新培养氛围。各个高等院校要认清未来发展定位,将服务地方经济发展作为高等院校存在的重要目的。因此,高等院校要紧紧围绕地方产业特点进行人才培育,广泛开展与地方政府合作,不断增强与地方政府、地方优势产业和龙头企业对接力度,不断扩大合作范围,充分发挥高等院校人才培养优势,为本地区产业园区创新创业发展提供坚实人才保障。

四是加强师资队伍建设与培育。师资队伍建设是高等院校“产教融合”人才培养模式的关键组成,只有建立一支理念先进、能力突出、甘于奉献的高素质教师队伍,才有可能培养出具有一定技术能力的高素质人才。特别是对于高等院校而言,更需要“双师”型,甚至是“三师”型教师充实教师队伍。

总之,高等院校“产教融合”人才培养模式建设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要想从实践层面推动高等院校“产教融合”人才培养模式健康发展,就需要借助政府、行业和企业力量,共同参与到人才培养之中,为高等教育改革打下坚实基础。只有各方共同努力,才能够实现高等院校“产教融合”人才培养模式健康有序发展。

参考文献

[1]梁国平.基于产教融合模式的高等跨境电子商务人才培养初探[J].电子商务,2017(01):70~71.

[2]白稚萍.产教深度融合背景高等旅游管理人才培养实践研究[J].教育现代化,2017(03):1~2.

作者简介:靳羽东(1989.11—),女,研究实习员,研究方向:高等教育教学管理、产教融合协同育人方面的研究与实践。

猜你喜欢

实践路径高等院校产教融合
以“大扶贫”理念开辟精准扶贫新路径
党的作风建设科学化的实践路径和保障机制研究
产教融合背景下高职院校“双师型”青年教师队伍建设研究
校企协同应用型软件人才培养机制
产教融合提升课程有效性的思考
高职院校大学语文课程定位及改革取向研究
浅析VB程序设计教学方法的改革
当代大学生创新意识培养的研究
浅析高校党建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实践路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