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小组合作中如何提高课堂讨论的有效性

2018-05-14姜凤英

丝路视野 2018年3期
关键词:课堂讨论小组合作提高

姜凤英

【摘要】课堂讨论是引导学生积极参与教学过程的重要措施,是培养学生合作精神和激发学生创新意识的重要手段,也是促使每个学生得到充分发展的有效途径。本文就在课堂教学中如何有效地组织学生进行讨论进行了一些简要的阐述。

【关键词】小组合作;提高;课堂讨论;有效性

一、教师要设计好恰当的讨论问题

可以进行课堂讨论的内容大致有两类:一是知识障碍点,包括每课的重点、难点等。这些内容往往是学生理解教材内容、把握知识内涵的主要障碍。二是思维的障碍点,学生思维发生障碍一般是由学生的认知能力和知识难度的不适应造成的,也可能是因为思维定式受某种旧知识或某些传统的影响所致。这两个障碍是学生进行学习活动的主要“拦路虎”,将其作为讨论内容,能够保证课堂讨论的质量及效率。

讨论内容既要针对教学目标,又要突出讨论特点,应具有启发性、思考性、探索性和开放性,能够使学生的思维和讨论活动不断处于最佳状态。

(1)主题紧扣。课堂讨论問题的设计应紧扣教学目标,根据学生学习的实际情况,提出具体明确的研究任务,使讨论有方向,有价值,切忌讨论问题太大、太空、太简单。

(2)难易适当。问题太难,讨论很长时间也得不出结论,学生会望而生畏、无从下手,会挫伤学生的积极性;相反,问题太易,多数学生经过独立思考就能得到快速解决,那就没有小组合作学习必要;也难以激发学生的兴趣。课堂讨论的问题应注意难易适中,采取“跳一跳摘得到”的原则,这既有助于唤起学生讨论的欲望,也有助于鼓励学生奇思妙想。

(3)选择有思考价值的问题,能引起学生的高度兴趣,并能使学生产生强烈的求知欲。在这种欲望的驱动下,学生就会产生强烈的合作欲望。是教学重难点时的时机把握。可以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培养学生探索知识、发现问题的能力。还能有效地对学生进行历史思维方法的渗透。

(4)设计的问题要开放。开放性的问题解法多种多样,结果不唯一,很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同时,这样的问题学生往往考虑得不够全面,个人独立思考会有一定困难,急需要与其他同学进行交流。在合作交流中,彼此观点不断碰撞,有争议的问题会变得明确,对知识的理解也会更加深刻,同时也培养了他们创新思维能力。

二、充分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

(一)适度引导

课堂讨论是一个复杂的动态过程。教师应及时了解课堂讨论的进展情况,要适度参与和引导。

在学生展开讨论的过程中,教师要时刻关注学生讨论的话题走向,要做好学生话语范围的有序调控,因为我们的课堂随时都会有意想不到的问题发生,作为教师要不失时机而又不过多干涉地对学生进行引导,让课堂教学的重点与难点知识在师生共同研讨中,似“剥洋葱”般地逐层显现。

(二)正视个体差异,力求全员参与

课堂是所有学生学习活动的空间,但是不可否认,学生之间存在着个体差异,一些学困生语文思维与语言表达能力不强,在活动中缺乏自信、羞于表达。这就要求教师将讨论话题设计的有层次性,在讨论中可以让学困生回答最基础、最容易的问题。让他们也能体验成功的愉悦。力求全员参与才是真正体现“面向全体学生”的教育、教学理念。

(三)恰当讨论的总结

在教师的角色中,教师的总结者角色是其重要角色之一。教师对课堂讨论的总结,有助于学生科学判断标准的形成,有利于学生学习兴趣的提升。

三、培养学生的合作习惯

(1)学会倾听。“学会倾听”就是学会与人交谈时,克服浮躁之气和轻漫之举,做到认真而仔细地听取别人的发言,不随意打断或插话。学会倾听能使我们取长补短,弥补自己考虑问题的不足,也能使我们能举一反三,触类旁通。

(2)学会质疑。在小组活动中,在肯定别人优点的时候,还要敢于质问。如果有疑问,应立即追问为什么,而不要害羞,不做声;有不同的见解和意见时,要敢于提出,大胆质疑;对同学们没想到的、没说完的,要勇于补充,这样就会使我们的课堂更加富有生机与活力。

(3)学会表达。在课堂教学的许多时候,经常只有那么几个学生举手,一些学生在参与小组合作讨论时的发言很有价值,等到全班交流时却没有了声音,也有一些学生表达不够清楚。为此,教师就调动所有学生的参与欲望,培养学生敢说的勇气,把一些能够容易表达或简单的问题让不爱发言、学习比较困难的学生来回答,并给予他们肯定与鼓励,使他们能够有表现自我和获得成功的机会。

四、及时评价

有效的课堂讨论需要评价手段的支持。教师要及时评价学生的课堂讨论,总结、反馈讨论的内容,使他们从教师的反馈中获取信息、反思自己的学习状况。教师的反馈要准确到位,要对学生参与活动的情况给予评价,使他们在以后的讨论中能减少错误、提高效率。此外,教师不仅要关注讨论的结果,更要关注评价的过程,尤其关注学生在活动过程中的表现。

总之,课堂讨论具有一定的应用空间和价值,实施课堂讨论的前提便是给了学生平等的、对话的机会。在讨论过程中,每个学生都是主人,都有责任发表见解,能够最大限度地调动每一个学生参与的积极性。这就使得“讨论”成为一个值得长期关注的话题。

猜你喜欢

课堂讨论小组合作提高
对大学案理研讨课学生信息检索意识若干问题的思考
改变教学方法是提高学生对思政课兴趣的突破口
谈素质教育中的课堂讨论
提高幼儿教育质量的策略研究
作文评改“五步曲”
让作文互评提高能力
漫谈初中作文教学
论构建英语高效互动课堂的策略
新课标下物理小组合作学习策略的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