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人民为中心推进互联网时代的执政党建设
2018-05-14王雪竹
王雪竹
[摘 要]互联网作为一种先进生产力开启了一个全新的时代,孕育了一种崭新的思维,在政治认知、政治情感、政治评价、政治安全等方面给中国共产党的执政生态带来了全方位的冲击和深刻的变革。中国共产党要始终走在时代前列,保持和发展先进性,必须顺应互联网时代的变化:不仅要在技术层面精益求精,提高运用、治理、领导新兴媒体的能力,更要顺应时代发展潮流,深度挖掘互联网思维的内在要求并将其运用到治国理政的全领域全过程,在观念价值层面全面创新执政思维,将互联网思维作为执政党建设的理念、能力目标和制度依据,坚持以人民为中心、坚持价值—能力—制度相结合推进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为党的肌体不断注入新鲜血液。
[关键词]互联网思维;以人民为中心;价值—能力—制度
[中图分类号]D2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0599(2018)03-0094-07
风起云涌的互联网年代,是最坏的时代,也是最好的时代;是旧有体制和社会形态受到全面冲击、政治生态发生深刻变革、传统管理制度严重失灵的时代,也是中国共产党作为执政党执政理念、执政方式、运行制度日益成熟的年代。站在长期执政的历史方位来审视互联网时代带来的机遇和挑战,可以说,能否与时俱进、站在时代前沿推进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事关旗帜和道路,事关全面深化改革的成败得失,事关人民群众真实的美好生活,是一个牵一发而动全局的工作,是一个需要价值—能力—制度相结合才能攻克的难题。
一、互联网时代执政党建设的外部条件——深刻变革的执政生态
中国互联网的发展已经成为一个日益热门、争议颇多的话题,不仅在学术界和理论界如此,在商业领域更甚。中国的互联网发展之所以会激起如此高度的关注和热烈的辩论,并不仅仅是因为其工具性发展的速度之快、规模之大。所有与互联网有关的讨论,其真正关注点都指向这种新技术带来的潜在的社会—政治结果。互联网时代的到来给中国的现实政治生态带来了全方位的冲击,不论是在政治认知、政治情感还是政治评价、政治安全层面,中国共产党的执政生态都发生了全面而深刻的变革。
(一)从政治认知上看,互联网时代的到来颠覆了民众对于各种政治现象的认识和理解
“人在本性上应该是一个政治动物”[1]P130,天生具有参与政治活动的愿望与本能。但是由于传统文化中参与意识淡薄,现实中政治参与渠道亟待进一步拓宽,政治资源分配不均衡、发展不充分以及个体文化素质参差不齐等多种因素,中国民众的政治参与广度和深度总体而言都存在很大拓展空间。而进入互联网时代,网络技术在对国家进行赋权的同时,也对民众进行赋权,使其政治参与意识日益增强、政治参与能力大幅提高、政治参与渠道显著拓展,在社会政治实践中对于执政主体、政治权力、政治体制、政治规范、政治功能、政治规律等方面的认识、理解和判断、把握不断成熟、理性、开放和包容。互联网时代催生的政治参与,一方面多体现为分散化、个性化的功能性诉求,另一方面也成为民众显示其政治性存在、展示其政治立场的一种生活方式。正所谓“风声雨声读书声,声声入耳;家事国事天下事,事事关心”。
(二)从政治情感上看,互联网时代助推了民众对于执政党政治行为的情感表达,形成了官方和民间两个舆论场、两重话语空间的共存和博弈,重塑了舆论格局的主要形态
在前互联网时代,官方舆论场一家独大,民间舆论场几不成形、声微言轻。进入互联网时代,信息传播技术的迅速发展使得信息生产和传播的门槛大大降低,传统的专业传播机构、专业传播者的垄断地位被打破。普通民众无需专业的设备设施和知识技能,也不需要大量的投入和形成一定的规模效应,就可通过互联网广泛发布信息、传播观点言论,来自社会各阶层的多样化的政治话语得以真实表达和快速传播,底层民意得以彰显,即时交互无界地议论时事、针砭社会、品评政府成为举手之劳。简言之,互联网技术赋权打破了话语权的垄断,将传播的主导权逐步分解、让渡或转移给民众,塑造了全新的传播格局,深刻地改变了社会话语的权力空间,互联网发挥着“思想文化信息的集散地和社会舆论的放大器”的时代功能。可以说,互联网是我们这个时代最具发展活力的领域,也是我们面临的最大变量。习近平总书记在谈宣传思想工作时,明确提出“人在哪儿重点就应该在哪儿”[2]P83。人在哪儿?前互联网时代,人在单位、在组织、在官方舆论场的笼罩下;互联网时代,人在社群、在团体、在民间舆论场形形色色的平台上。因此,以互联网为代表的民间舆论场,才是當前中国用户规模最大、黏性最高、传播内容最为纷繁复杂、民意最易沸腾的民众意见汇聚地,才是提高执政能力的重点内容。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强调,过不了互联网这一关,就过不了长期执政这一关。如何运用互联网思维解决新形势下的执政本领恐慌问题,如何“构建网上网下同心圆”[4]打通民众政治情感在官方民间两个舆论场之间的流通,关系到能否广泛凝聚共识,凝聚人心,汇聚力量,关系到执政党的执政效能和执政地位,关系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的实现。
(三)从政治评价看,互联网时代开创了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新形式,网络舆论倒逼现实改革的现象频发
如前所述,由于互联网技术赋权,民众政治参与的门槛降低,民众的政治评价得以自由表达、迅速传播和扩大影响,在中国的社会现实中呈现出政治评价差异化、多样化、复杂化的局面,出现了新媒体舆论倒逼传统媒体舆论、舆论倒逼改革的现象。在双重倒逼的形势下,很多时候主流媒体被严重边缘化,其有效性被严重虚化、弱化,很难应对充满巨大张力的中国社会现实;在很多突发事件或群体性事件中,政府官员首当其冲被推到风口浪尖,其形象和公信力都受到严重质疑。一方面,舆论倒逼是官方和民间两个舆论场、两重话语空间连通不畅、协调不力的必然结果。当在民众中形成了与官方、官媒所期望形成的舆论不相协调、出其所料的舆论,而官方的舆论引导又功能失灵,导致民间舆论场超越官方舆论场的引导时,民间舆论场就会对官方舆论场产生强大的胁迫力和压制力,反过来就会迫使官方和官媒对其中涉及的问题作出回应,要求相关部门采取有效的策略、作出相应的处理。如此,完成一次民间舆论对现实改革的倒逼。另一方面,舆论倒逼是社会转型期利益群体分化、利益博弈规则却不够透明和公正的结果,实质上是民众对真相的求索、对正义的伸张、对公平的捍卫、对人权的维护、对改革的诉求。
(四)从政治安全看,互联网时代世界上所有的国家和民族都被全方位地链接成一个整体,“人民”成为继陆地、海洋、天空、太空等之外各信息技术强国攻防、夺占的又一个公共资源
在冷兵器、热兵器和机械化时代,一个国家只需守住山川、海洋和天空,就可以保住自己的领土及领土之上的人和物。进入互联网时代则完全改观了:一是全球化带来了资本在世界范围的流通,二是信息化带来了观念在世界范围的流行。资本和信息这两种存在,都具有无孔不入、来去自如的特性,使得原有的领土、领海、领空的国防概念早已在不知不觉中被全面突破了。二者既可以给一国带来别国的人力和财物,也可以在一瞬间造成人财两空,甚至夺去执政党和政府的立足之地。在军备方面与美国实力相当,但却败在了意识形态斗争软进攻的前苏联就是前车之鉴。因此,互联网时代的政治安全,一定程度上意味着“心”防。舆论斗争表面上是网络舆论战,实质上是信息思想战,本质就是争夺人心。黯淡了刀光剑影,远去了鼓角争鸣,但其毁灭性甚至超过核武器,更不用说机械化武器了。“得人心者得天下”“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3],这是被称作21世纪的互联网革命、“非死不可”(Facebook)革命的西亚北非动荡给我们带来的深刻教训和启示。那些一夜之间垮台的政权验证了在互联网时代,一国的互联网会对万里之遥的另一国政治产生何等巨大的影响,即“没有网络安全就没有国家安全,就没有经济社会稳定运行,广大人民群众利益也难以得到保障”[4];同时也验证了互联网只是动荡发生的催化器和加速器,而一个国家的政治、经济、社会条件才是动荡发生的发动机。因此,在互联网时代探讨政治安全、政权安全,其讨论中心就是人心,就是民心。
二、互联网时代执政党建设的理念创新——以用户至上为核心的互联网思维
有道无术,术尚可求,有术无道,止于术。互联网时代执政党的建设绝不应止步于研究解决领导干部应该怎样接受采访、新闻发言人在发布会上应该怎样答问、出现了突发事件应该如何报道、怎么实现网络行政和网络问政、怎么通过网络进行党务公开、如何将支部建在网上、如何治理谣言引导舆论等等更多是与互联网技术相关的操作性问题。这些问题并非不重要,但都是相对表层化的工作,即处于术的层面。认识到这些问题,是进步,但也仅是起步。如果仅从“如何与媒体打交道”“如何更好地通过媒体来化解危机”这样的角度来认识互联网时代的执政党建设问题,虽然在理论和实践中具备了互联网的一些因子,但从整体来看其基本运作模式却并没能跳出前互联网时代的基本逻辑。这种缺乏对现象背后的价值观念和深层规律问题的学理探讨和实践探索,往往自觉不自觉地落脚到空对空的表层对策研究和改良式的权宜之计上,使研究与实践带上功利主义工具性特点。这恐怕是一种短视行为,甚至会带来误导。因此,互联网时代执政党的建设不应被曲解为劝服公众和驯服媒体的手段和方法,也不应是在危机时刻掩人耳目、封堵媒体和公众言论的技巧和话术。不论是理论研究还是实践探索,都需要超越“危机应对”和“媒体公关”,在基本规律、价值观念、制度设计等更深层次展开。从这个角度观察互联网,不难发现互联网不仅是信息技术也不仅是高新产业,其在工具属性和经济属性迅猛发展的同时开启了一个全新的时代,孕育了一种崭新的思维。
纵观人类发展史,在人类社会历经的每一次重大飞跃中,发挥关键性、根本性作用的既不是源自物质的催化,也不是来自技术的更新,而是缘于新技术引发的居于本质层面的人类思维的迭代。一种新兴科技从工具属性到产业属性,再到人类群体思维观念的变化,往往需要经历很长的时间和一个不断受到曲解、误解甚至质疑的过程。
珍妮纺纱机从单纯的一项新兴科技,成为改变纺织行业、催生纺织产业的关键性力量,再到后来被人们定义为第一次工业革命的肇始、对世界经济格局和人类价值观念产生深刻且全面的影响,其跨度长达几十年之久。从发展规律上看,历史上的每一个大型科技革命,其作用影响在初期总是会被人类的热情和盲目所高估,导致一轮又一轮的泡沫出现;发展至中期泡沫逐渐消散,人类开始归于理性甚至走向另一极端,将其视为大而无当的概念,低估其影响范围和影响力。但是,需要注意的是,当大多数群体都意识到技术改变思维这一客观事实的存在时,事实上这一作为生产工具的技术及其内蕴的思维方式,早已开始生根发芽,并且茁壯成长、枝繁叶茂。而只有深刻理解这一思维并能在实践当中将其灵活运用的个体和组织,才能真正开启新时代的大门,促进社会生产力和生产方式的发展。互联网也同样如此。互联网是人类认识世界、改造世界的一场新型革命,开启了一个崭新的时代。其既不同于农业社会的马车,也不同于工业社会的火车,有着独特的发展轨迹和规律,有着独特的思维方式,即互联网思维。近年来,社会各界关于互联网思维一词展开了广泛热议和激烈讨论,导致了对于这一概念的模糊化认识和诸多误解,使得科学认识并把握运用互联网思维面临一定的困境。
究其内涵,互联网思维是指在互联网时代基于互联网的特征,对市场、用户、产品、企业价值链乃至对整个商业生态进行重新审视的思考方式,并由此扩展到对整个社会生产生活方式的重新思考。这一定义在一定程度上呈现了人们对于互联网思维的认识过程:即伴随互联网时代的深入,人们的思维方式逐步地发生了全方位的改变。体现在互联网思维的宽度层面,从最初人们狭隘地将互联网思维归划到仅与互联网有关的事物,到后期逐步扩大至更广泛的领域。与当初人类史上的“文艺复兴”一样,人们认识到在互联网时代必须培树互联网思维,可能某一个体或组织正在从事的事情无关互联网,但是思维方式要逐渐转变,学会运用互联网思维去思考问题、看待所从事的事业;体现在互联网思维的深度层面,人们逐渐认识到并非因为有了互联网,才有了所谓互联网思维,而是因为互联网的出现和发展,使得这些思维特征得以集中爆发,对整个大时代造成深远的影响。应该说,一个宽度一个深度,是科学认识互联网思维的基本前提。在此基础上,需要进一步从生产力、生产关系、生产方式和制度创新等维度加以深度思考,才能科学理解互联网思维并全面把握其特征。
第一,技术特征。毋庸多言,互联网作为一种科学技术是一种先进的生产力。在互联网时代,互联网思维作为一种符合时代发展的思维方式,必然战胜不符合时代发展趋势的传统思维方式,这是生产力的内在逻辑。而生产力对人类思维的强大影响,已被人类发展历史多次证明。不论是农业时代由原材料驱动的自然式思维或曰经验式思维,还是工业时代能源驱动的机器式思维或曰理性思维,都带有鲜明的技术特征。从技术角度观察互联网思维,会发现互联网思维呈现出超越经验思维和理性思维的、由数据驱动的智慧性特征,并且由于这种灵活应变的智慧式思维有大数据、云计算、互联互通等技术的支持,对于多数群体而言并非是叹为观止、遥不可及,而是唾手可得、毫不费力。互联网技术赋权人类以洞察之力,达至意义澄明。
第二,生产关系特征。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即互联网技术决定了互联网时代的人类社会生产关系。从生产关系的角度观察,可以得出三个结论:第一,互联网思维不仅是人类个体层面的思维方式,同时也是一种社会整体层面的思维方式;第二,互联网思维具有民本化、自组织、多中心、去把关、国际化、扁平化、网络化等社会特征;第三,互联网思维相对传统社会思维而言是一种逆向思维,化繁为简追求以不变应万变的科层金字塔不现昨日辉煌,而化简为繁以变应变的差异化扁平网络则顺应其时。
第三,生产方式特征。农业时代小规模家庭化的生产方式决定了感性、散漫的小农式的经验思维方式,工业时代大规模社会化的生产方式决定了严格组织性、纪律性的理性的思维方式。可以说,有什么样的生产方式,就有什么样的思维方式。同理,互联网思维就是互联网生产方式的映射,树立互联网思维就是运用互联网的方式从事各种生产活动。具体而言,互联网的生产方式是小规模差异化低成本的信息生产方式,是农业生产方式与工业生产方式的对立统一。因此,从生产方式角度观察,互联网思维是一种差异化低成本的思维。
第四,制度特征。低成本甚至零成本是互联网的显著特征,也是互联网产业得以迅速发展的法宝。然而,如果把低成本或零成本视为互联网发展的权宜之计和糖衣炮弹,那么对于互联网思维的认识就只停留在了浅表层面。究其根本,低成本或零成本是互聯网生产方式作用于制度层面所具有的制度性特征,是其生而有之的独特之处。真正拥有互联网思维的人,绝不是打着免费招牌招摇撞骗之徒,也不是心甘情愿义务劳动之辈,而是深谙“羊毛出在马身上”之道的创新之才。互联网思维的制度性特征,源于新产权制度带来的权属关系的崭新变化。通过所有权与使用权的分离,让渡产品或服务的部分使用权,实现资源利用效率的最大化。在新产权制度下,所有权不再是关注的焦点,使用权得益于互联网生产力天然具有的复制功能和互联互通优势得以充分共享。因此,制度层面的约束和压力使得低成本甚至零成本成为必然,使得分享和创新成为互联网思维的制度特征。
只要身处互联网时代,互联网生产力、生产关系、生产方式和制度特征等客观变化就必然会在人类个体思维和社会整体思维上刻下烙印。中国共产党作为先进的马克思主义政党,代表先进生产力就不能不研究先进技术并加以深度利用。只有突破单纯的技术工具观点,将以用户至上、免费模式、体验为王、颠覆式创新、共治共享、群策群力、大数据为主体的互联网思维融入执政党建设的价值取向、能力目标和制度依据,不断创新完善执政理念、行为方式和运行制度,才能始终走在时代前列、保持和发展先进性。
三、互联网时代执政党建设的原则依循——坚持以人民为中心
从互联网思维出发,对党的执政生态、服务对象、领导实绩、干部队伍乃至对整个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和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进行重新审视的思考,不难发现人民作为历史的创造者在党的执政全过程中始终居于至高地位,是决定党和国家前途命运的根本力量。在互联网时代加强和改进执政党建设,必须坚持人民主体地位,坚持立党为公、执政为民,践行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根本宗旨,把党的群众路线贯彻到治国理政全部活动之中,把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作为奋斗目标,依靠人民创造历史伟业。
需要指出的是,以人民为中心、坚持人民主体地位,是中国共产党自成立之日起就坚持的马克思主义唯物史观决定的,是党在革命、建设、改革的历史进程中积累的基本经验,是党一贯坚持的宗旨和先进性所在。在互联网时代,对于民众的技术赋权使以人民为中心的理念不仅体现为党的宗旨、使命和先进性的必然要求,更体现为民众公共参与意识增强和参与渠道拓宽对于执政理念的约束和倒逼。因此,在互联网时代,坚持以人民为中心成为执政党建设的重要原则依循,具有与时俱进的内涵和要义。
(一)以人为本,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
从商业领域看,互联网时代的一个突出特点就是渠道逐渐消亡、用户主权凸显。在这种情况下,一个企业终极的转型思路是从产品的代理人变为用户的代言人,也就是树立用户思维、坚持用户至上。从政治领域看,互联网的技术赋权保障了民众的知情权和话语权,使民众在信息占有、思维方式、生活方式、政治表达、政治参与等方面的意愿、能力和条件都极大提升,丰富了民众的政治选择空间,给执政党的建设带来了机遇,也带来了挑战。因此,与商品经济领域从以供应者和渠道为主导转变为以用户为主导同理,政治领域也出现了从政治沟通单向化转变为政治沟通网络化的趋势,要求执政党的领导凸显为民服务功能,要求在国家层面将管理思维、管理能力上升为治理思维、治理能力。也就是说,互联网时代标志着用户主权时代的到来,将用户至上、坚持用户导向这一互联网思维的首要和核心拓展应用到政治领域,要求执政党坚持人民至上、以人为本(很显然,最广大的人民群众就是执政党的服务对象,即用户)。可以说,用户至上是互联网思维的根基,“用户至上就是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5]。这是互联网时代的游戏规则,也是执政党的建设规律:如果想巩固执政地位,就要始终坚持对人民群众(用户)心怀敬畏,坚持一切以最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用户价值)为依归,增强群众工作本领,创新群众工作体制机制和方式方法,关注并及时回应人民群众的所思所想所需所求(坚持用户定制),致力于人民群众的美好生活(为用户建立和创造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