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思想专题研究

2018-05-14

中国井冈山干部学院学报 2018年3期
关键词:糟粕习近平政治

李慎明 (1949—),男,河南温县人,第十二届全国人大内务司法委员会副主任委员。中国社会科学院原副院长、党组副书记,世界社会主义研究中心主任,研究员、博士生导师,研究方向为党的建设、民主政治、国际战略。主要著作:《忧患百姓忧患党——毛泽东关于党不变质思想探寻》《对习近平总书记所讲社会主义的体悟》《居安思危——苏共亡党二十年的思考》《人为什么而活着》《全球化背景下的中国国际战略》《全球化背景下的中国大党建》《李慎明自选集》《中国和平发展与国际战略》《战争和平与社会主义》《纵马湘赣》《王震传》(合著,上、下册)等,主编《世界社会主义跟踪研究报告——且听低谷新潮声》(系列)、《全球政治与安全报告》(黄皮书系列)等20多部学术著作。

主持人语:

习近平总书记在十九大报告中明确指出:“文化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灵魂。文化兴国运兴,文化强民族强。没有高度的文化自信,没有文化的繁荣兴盛,就没有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要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道路,激发全民族文化创新创造活力,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

要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道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强国,需要首先弄清文化的内涵及外延。

什么是文化?文化可分四个不同层次:一是从人类历史发展长河积累的总成果形态界定,这是“泛文化”的概念。即文化是指人类在改造客观世界进程中创造的物质成果和精神成果的总和的总称,即物质成果加精神成果。二是从人类历史发展进程中人类精神生活特指界定,这是“大文化”的概念。即文化是指人类在改造客观世界过程中创造的精神成果的总和,从一定意义上讲,可以说是自然科学加哲学社会科学。三是從一定社会形态结构的构成界定,这是“中文化”的概念。即一定的文化是一定的政治和经济形态在观念形态上的反映并反作用于一定的政治和经济形态。比如,原始社会、奴隶社会、封建社会、资本主义社会和社会主义社会的文化,分别是原始社会、奴隶社会、封建社会、资本主义社会和社会主义社会的政治和经济形态在观念形态上反映并反作用于相应的政治和经济形态。我们现在所讲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就是社会主义文化的一个分支。四是从一定社会的观念形态中的意识形态上去界定,这是“小文化”的概念。即一定的意识形态是与一定社会的经济和政治直接相联系的观念、观点、概念的总和,包括政治法律思想、哲学、宗教、道德、文学和其他社会科学等意识形式。一定意识形态的内容,是一定社会的经济基础、政治制度和人与人的经济关系与政治关系的反映。一定的理论是一定的意识形态乃至是一定社会文化的核心。因此,“泛文化”“大文化”“中文化”和“小文化”要大发展大繁荣,其根本前提,是要高度重视坚持和发展正确的理论。对于我们社会主义国家来说,只有坚持和发展马克思主义,不仅文化建设,而且经济、政治、社会以及生态文明和党的建设才有正确的方向和灵魂。

要真正弄清文化这一概念,也必须连带弄清文化与文明的联系与区别。不同社会形态,都有不同的文化与文明。在阶级及有阶级存在的任何形态社会中的文化中,总是有其精华,还有其糟粕。其不同社会形态文化中的精华,组成了人类历史中的文明。对于社会主义新文化诞生之前的所有文化,我们都应批判地汲取,取其精华,去其糟粕。不同社会形态文化中的精华,将随着人类社会的进步,不断得到继承和发扬光大,但其中的糟粕,也必将随着社会的不断进步,最终被人类新的进步的文化所抛弃。而文明是指人类所创造的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的总和,可特指数学、物理、化学、天文、地理、生物等自然科学和哲学、宗教、法律、文学、艺术、教育等哲学社会科学中的精神财富,亦可指社会发展从低级逐步发展到较高阶段表现出来的状态。文化有先进落后、精华糟粕之分,但文明仅有程度上的高下,没有先进落后与精华糟粕之分。如任何时候也不能把1+2=3这一常识说成是落后和糟粕,更不能把其与时俱进为1+2=4或5。正因如此,我们不能笼统说,文化是人民精神生活的家园,应该说,文化是人类精神生活的家园。因为,人以群分,不同的人生活在不同的文化即不同的精神生活家园之中。如,广大人民群众,生活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和改革开放火热生活中,有极少部分人生活在一些醉生梦死的腐朽文化中。

因此,我们应把文化安全的研究与运用作为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道路的一项十分重要的内容。2014年4月15日,习近平同志在中央国家安全委员会第一次会议上发表的重要讲话中指出:“增强忧患意识,做到居安思危,是我们治党治国必须始终坚持的一个重大原则。我们党要巩固执政地位,要团结带领人民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保证国家安全是头等大事。”习近平又指出:“必须坚持总体国家安全观,以人民安全为宗旨,以政治安全为根本,以经济安全为基础,以军事、文化、社会安全为保障,以促进国际安全为依托,走出一条中国特色国家安全道路。”习近平同志还指出:要构建“集政治安全、国土安全、军事安全、经济安全、文化安全、社会安全、科技安全、信息安全、生态安全、资源安全、核安全等于一体的国家安全体系”。文化安全,十分重要。一个社会,就是由经济、政治和文化三部分组成。从一定意义上讲,经济是社会的基础,政治是社会的支柱,而文化则是社会的灵魂。毛泽东同志在《新民主主义论》中说:“一定的文化(当作观念形态的文化)是一定社会的政治和经济的反映,又给予伟大影响和作用于一定社会的政治和经济;而经济是基础,政治则是经济的集中表现。这是我们对于文化和政治、经济的关系及政治和经济的关系的基本观点”。马克思曾说过:“如果从观念上来考察,那么一定的意识形态的解体足以使整个时代覆灭。”苏联亡党亡国,从一定意义上讲,就是从意识形态的解体开始的。我们一定要加强文化安全方面的研究,要抵御国内外各种错误思潮的影响,决不能步苏联亡党亡国之路。

党的十八大以来,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领导下,我国的文化建设取得了崭新而又巨大的成就,但是,随着国际金融危机的深化,也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新挑战。只要我们坚持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坚守中华文化立场,立足当代中国现实,结合当今时代条件,坚持为人民服务、为社会主义服务,坚持百花齐放、百家争鸣,坚持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就能不断铸就中华文化新辉煌。

本期专栏分别邀请了国防大学国家安全学院副教授颜旭、浙江工商大学副教授沈卫星、兰州交通大学教授苏星鸿、国防大学政治学院西安校区讲师王璐等4位青年学者,从不同角度对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思想进行具有一定深度的学术研究,以飨读者。

猜你喜欢

糟粕习近平政治
给现代人参考的古代礼仪
办公室政治
第1课夏商周政治制度教案
课堂教学中如何把握传统文化的教学方法和原则
习近平的外交足迹
讲政治要防止几个误区
试论学前传统文化教育中的“取”“舍”问题
标题党
爱情寓言
政治法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