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生做好一件事
2018-05-14翟常娟
翟常娟
听闻于永正老师仙逝的消息,心头一震,脑中浮现出的是2015年12月随我市教研室何伟俊主任去徐州看望先生的情景,这一切仿佛还发生在昨天。
我不由来到书柜前,取下于老师的《做一个学生喜欢的老师——我的为师之道》,轻轻翻开,好像又听到了于老师的声音:“做一个学生喜欢的老师!”是的,于老师用一生实现了这一追求,在这本书里,我们的确能读到他丰富而立体的“学生喜欢的老师”的形象。
好老师必须要热爱教育,热爱学生
于老师说,教育有一种最重要或者说最根本的力量——情。
“每个学生都十分在意老师是否注意他,内心深处都渴望老师喜欢他。如果我们能做到喜欢每一个学生,教育无疑会进入一种别样的境界。”
“每接一个班,总有我不喜欢的学生。但我会尊重他,不会冷落他,漠视他。”
于老师的话何等实在?让学生感受到关注,用真诚换得真诚,把自己当作孩子。于老师还说,激励的话只要能对一个人起作用,就不放弃任何一个人。这正是一个教育家的大爱情怀。
于老师强调不强求喜欢每一个学生,要努力做出喜欢的样子:摸摸学生的小脑袋;拍拍学生的小肩膀;竖起大拇指。上课时亲切的目光,学生发言时期待鼓励的眼神;学生红领巾歪了,为他扶正;课外活动时,和学生一起跳绳;课间,找调皮学生掰手腕……
用微笑作名片,用各种手势来表达“喜欢”,牢记掌声是有力的赞美,毫不吝啬地表扬,“暗含期待”式的谈话,及时给予指点和帮助,各种封号和奖励……于老师从小处、从细节处做起,一切都只因背后的那个“情”字。
好老师要做到乐于钻研,童心不泯
加入讀书班后,我才开始意识到阅读与写作对于一个教师意味着什么。常教导学生,读和写是学习语文的双翼,缺一不可。于老师指出“读与写是我教学水平不断进步的双翼”。你看看,何其相似?阅读与写作能够促进教师体察、思考,并尝试从中概括出规律性的东西。
学生喜欢的老师,课得上得有意思。怎么做?研读文本,教点学生不知道的;朗读指导,读出学生达不到的水平;举重若轻,教出特有的情趣,让学生在轻松愉悦中学有所获。
“教了五十多年的书,最终把自己教成了孩子。”于老师说。
“是师非师”“童心不泯”,于老师花了两个章节强调的是——教师不要太像教师!双手背后、虎着脸?面对这样的教师,学生自然选择避而远之。受欢迎的老师更像是陪同孩子一起学习生活的伙伴:上课一起聊聊说说,下课还能跳跳玩玩。学生的喜好、心思他都知道——生动有趣的课堂,少之又少的作业,丰富多彩的课间,更关键的是,考试分数还不低。试问,这样的教师谁不喜欢呢?
“读读经典小说,背点古典诗词”,接触艺术,亲近自然,教师得学习做一个有文化、懂艺术、会生活的人。
好老师要学会基于需求,开发课程
近来接触的比较火的教育关键词有综合实践、全人教育、课程整合、全科式教育等,并且随着每一个理念的提出,都有一批名师诞生,教育的舞台群星璀璨。但,翻开于老师的这本书不难发现,他很早开始便有了这样的认识和尝试,以“认识苹果”为例,于老师带着孩子们先后参与了以下几个学习过程:“写保证书,转述通知”“参观果园,认识苹果”“为苹果写‘说明,练习讲解”“继续练习讲解,写‘海报”“写‘照片说明和报道”。这当中每个环节都有语文学习的存在,说与写都是活动的需要,学生的参与热情不言而喻。这样的课程那么新鲜,至今我也没有如此细致、巧妙地组织过一次这样的系列实践活动。用今天的概念,于老师实际完成的是一节节以“苹果”为主题的微课程了。
再次翻开《做一个学生喜欢的老师——我的为师之道》,当初那些圈圈画画,早已从于老师的笔下流入我的心中。虽然于老师永远离开了我们,但我仍然会继续读先生的文章,传承先生的精神,一生做好一件事——做一个学生喜欢的老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