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林忠玲:用“大阅读”为儿童的幸福童年奠基

2018-05-14谢玲李裕馨

阅读(教学研究) 2018年3期
关键词:姜堰局长课程

谢玲 李裕馨

最近一次见到泰州市姜堰区教育局副局长林忠玲,是在刚刚举办的第四届江苏省“书香校园建设”小学校长峰会上,当时他应邀作为沙龙嘉宾与来自全国各地的教育名家们在峰会现场畅谈交流,林局长新颖独到的观点、简洁却饱含哲理的发言以及那炯炯有神的,仿佛永远在观察、思索的目光,给人留下了深刻的印象。而此前通过多方信息了解到,身为分管幼儿教育、小学教育的副局长,他在任职的5年中积极倡导并实施“大阅读”工程,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绩。于是,在三月这个万物复苏的时节里,我们前往姜堰约见林忠玲进行采访,对林局长个人的阅读生涯和他所主持开展的“大阅读”工程作了更加深入的了解。

一、从执教到管理——“大阅读”理念落地生根

倡行“大阅读”理念,其出发点源自哪里?要回答这个问题,就要从林忠玲个人的经历说起。

和许多出生在上个世纪六十年代的农村孩子一样,童年时期的林忠玲受家庭条件的限制,只能通过为数不多的连环画来完成个人的阅读启蒙。真正引领他走进阅读世界,从而改变他一生的,是在泰州师范学校的求学经历。那时的他正值青春年华,意气风发,满怀理想,如饥似渴地寻觅着每一本书籍,如高尔基所说,像一个饥饿的人扑在面包上。阅读从此成为他生命中不可分割的一部分。

从师范学校毕业后,林忠玲在一所农村小学执教语文,这一教就是十五年。自身的经历让他始终坚信:“阅读是改变孩子命运的一条捷径。”然而他很快就发现,传统的语文教学不仅形式单一,而且核心目标仍然是为应试服务,这让林忠玲感到:一种新颖的、全面的、深刻的教学模式的出现势在必行。

执教期間,他开始在博客中开辟专栏,撰写博文,记录自己在教学实践中积累的对阅读教学和阅读推广的一些看法和做法,这促使他更加深入地思考阅读在教育大环境中所能发挥的作用。2013年,林忠玲迎来了他职业生涯最重要的角色转变:升任姜堰教育局副局长。从一个执教者转变为管理者,他对于阅读教育的看法发生了深刻的转变,在这段时期的文章中,林忠玲开始尝试阐述自己对阅读教育改革,以及在此基础上把阅读教育内化为教育改革的主要推动力,全面提升区域教育品质的构想。最终,他整理了这些年来自己的观察、思考和实践经验,结合姜堰教育改革和发展的现状,正式提出了在姜堰所有小学全面开展“大阅读”工程的设想。

在林忠玲的认识中,真正的阅读教育应当能够实现区域教育品质的改变,为所有儿童的幸福童年奠基,甚至应当涵盖教师的成长和发展。在采访中,林局长用了三个“全”来概括他的“大阅读”理念:全学科覆盖,全时段阅读,教育系统及相关社会群体的全员阅读。怎么去做“大阅读”?如何实现“大阅读”这一构想?他与姜堰的教育人一起进行了大胆的尝试和不懈的努力。

二、从构想到行动——“大阅读”建设行稳致远

推行“大阅读”,喊喊口号很容易,但没有细致的规划和纲领,难免沦为不切实际的“空中楼阁”。林忠玲带领校长、老师们不断地摸索、反思和总结,在此基础上,最终确立了构建“大阅读”工程的三个主要抓手。

1. 打造环境,让书香成为校园最迷人的味道

“书香是校园最迷人的味道。”从自身的经验出发,林忠玲深知好的阅读环境能熏陶、濡染孩子的心灵,在潜移默化中影响他们的行为习惯。因此,他要求区内的所有小学全面开展图书馆、阅读吧、图书角等阅读设施的建设工程,并提出“让所有孩子和图书零距离”的口号,注重实效,避免这些设施沦为学校装点门面的“面子工程”。在具体的建设和设计过程中,他更是亲力亲为,经常前往各学校现场指导,力求将每一个阅读空间营造出孩子喜爱的氛围。博尔赫斯说,如果有天堂,那一定是图书馆的模样。林忠玲则笑言:“我们要把图书馆建成天堂的模样。”在这一理念的倡导和影响下,姜堰许多小学别出心裁地将图书角、读书吧建成了经典儿童文学主题乐园,用简单的设备和材料还原出一部部作品最经典的场景。如姜堰实小城南校区就以曹文轩的经典作品《草房子》为蓝本,建起了一座“土气”但趣味盎然的“草房子”。除此之外,走廊拐角处还编织着一张蛛网(《夏洛的网》),农场里竖着一个稻草人(《绿野仙踪》)……这些精巧的设施既节约了开支,又充分利用有限的空间,把经典名篇中那些生动的画面呈现在校园里,在最大程度上强化对孩子们的吸引力,可谓一举多得。

“大阅读”所倡导的全面阅读显然不能止步于校园,家庭和社会环境的营造也不容忽视。在姜堰,每年都会有班级、学校、教育局三个层面的“五有书香家庭”评选活动,以及迄今已举办两届的“十佳书香家庭风采展示”,鼓励家长和孩子们一起阅读,起到榜样的作用。在社会层面,教育局和新华书店、电视台展开合作,创办“凤凰读书吧”特色品牌节目,以“一本经典在手,一位名师引领,一群书虫跟进,一段悦读书吧”为口号,号召全社会广泛参与阅读。目前“凤凰读书吧”已制作播放180多期,不仅在姜堰区获得广泛好评,引发热烈讨论,还被许多地区作为阅读指导课范例来观摩学习。谈及此处,采访中一直沉稳内敛的林忠玲脸上也不禁浮现出自豪的神色。

2.创生课程,让“大阅读”从无序走向有序

构成“大阅读”体系第二大方面的是课程的建设。林局长在采访中多次强调:“课程是学校最好的产品,是学校实现教育目的的最基本的载体。”要在校园内真正落实“大阅读”,必须从课程出发。在谈到国家课程和地方课程的关系时,他举了一个生动有趣的例子:国家课程是米和面,提供最基础、最不可或缺的营养;地方课程是菜,调节口味,刺激食欲。有饭无菜是食之无味,难以下咽;有菜无饭则营养缺失,不能长久。这个例子生动诠释了国家课程和地方特色课程以及校本课程的关系。以此认识为基础,姜堰的“大阅读”工程在课程层面的举措主要有两个:改造国家课程;发展拓展性地方课程和校本课程,二者互相补充,缺一不可。

在对语文课的改造上,姜堰的小学跳出教材的限制,为课本里的每一篇课文关联了海量的相关阅读材料。“一篇带动多篇,一本带动多本。”追根溯源,发散拓展,创造性地开设了如“小古文实验班”“经典诵读实验班”“快乐诗教实验班”等全新语文课堂模式。在地方特色课程和校本课程的层面,学校和教师大胆创新,勇于突破,开创了一系列全新的课程模式。白米小学的潘兆良老师创造性地研发出“先画再写”“边画边写”的“童画融合课程”,引起广泛关注,并荣获2017年“南怀瑾乡村教师奖”。姜堰实小城南校区的老师们则鼓励孩子用废旧材料制作文学作品中的画面、人物模型,实现“手指上的阅读”。东桥小学集团“三请曹文轩”,如愿以偿后,不满足于签字售书、讲座报告等一般形式的活动,而是以课程开发的形式组织起全校孩子共读曹文轩作品,并请作家走进课堂,分享体验,放大了名家进校园的效应。全区上上下下还搭建了“读书分享会”“小书虫PK赛”“书香伴成长”等平台,除了让孩子们看到丰富多彩的书中世界,还历练了胆量与口才。而“灵动周三”“多彩周五”创新实践,带领孩子们走出校门,读好社会这本无字之书,真正体现了“大阅读”的丰富意蕴。凡此种种,不胜枚举。这些课程的改革和创生,让姜堰‘大阅读从无序走向有序,从浅水区迈向了深水区。

3.变革评价,让教学生态获得创新动力

在“大阅读”理念中,阅读是自由的,无功利的,但教育的根本目标“立德树人”要落到实处,就离不开一定的评价机制。二者有机结合,于是就有了姜堰区独特的“大阅读”背景下的全新評价体系。由此,姜堰区的小学学段语文考试基本告别了传统的默写、背诵等形式,改为 “快乐游考”、“变脸试卷”和“自主免考”等以考察学生综合素养和阅读积累为目的的全新考试模式。在评分阶段,则改变了以往由教师单独阅卷批分的传统,创新性地引入了教师、家长代表和高年级优秀学长共同参与的三轨评分制,从不同的角度对学生的表现给出综合、全面的评价。此举不但减轻了教师阅卷的负担,还对教师个人的阅读积累提出了一定的要求,“我们这也是变着花样逼迫教师读书,不读,那就连给学生打分都困难。”林局长笑着说道。

“评价是撬动教育改革的杠杆。”这是林局长在采访中给我们留下深刻印象的一句话。在林忠玲看来,评价机制的变革影响深远,它的目的在于,让学生通过阅读取得好的成绩和分数,以此来激励教师和家长,让他们看到阅读对孩子成长的改变,从而消弭疑虑和担忧,支持“大阅读”工程的全面推进。正是因为变革了评价体系,学校、孩子有了更多的属于自己的时间,林局长告诉记者,有多所学校师生联动、家校互动编纂属于自己的书籍,其中第二实验小学以集团的力量推动书籍的生产、制作,不仅教师、学生有作品,家长也参与其中,70多本成长树,足以见证一所学校在“师生共写随笔”行动中所积累的厚度。

以环境、课程和评价为主体,“大阅读”工程在潜移默化中改变着姜堰区的教育生态,甚至对区域社会环境产生了不可估量的深远影响。

三、从遭受质疑到理直气壮——“大阅读”工程彰显成效

多年以来,姜堰和苏中其他地区一样,在教育模式上的一些做法饱受质疑。2004年,全省高考“状元”第一次出自姜堰,大家备受鼓舞,也引来了社会各界的高度关注和赞叹,但同时还夹杂了一些批评的声音。不少人觉得,姜堰的高考成绩是靠海量刷题、牺牲学生的休息时间换来的。更有知名教育专家毫不留情地发问:“你们除了高考,还有什么?”

专家的质问深深刺痛了姜堰教育人:为什么我们能赢得高考却不能赢得尊重?发聋振聩的反问逼迫了深刻的反思,促使姜堰的教育管理者充分认识到:如果没有分数,我们过不了今天的关;如果只有分数,我们过不了明天的关。必须在理想和现实之中找到一个平衡点,这更加坚定了姜堰教育人推行“大阅读”的决心。林忠玲在各种场合,向各个人群不遗余力地宣传阅读教育的重要意义。每月的校长例会上,作为管理者的林局长既不谈工作,也不听汇报,而是要求校长们自由发挥,谈阅读、谈文化,从思想上抓阅读教育的落实。同时,他也十分注重对家长的“思想教育”。评价机制改革后,有一位退休的老教师来找林忠玲探讨这一措施的合理性。原来,这位老教师的孙子之前一直成绩优异,但考试方式变革后,孩子因为没有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成绩不如人意,这让家长和孩子都无法接受。林忠玲语重心长地告诉他:多让孩子阅读,多陪孩子阅读,会读书的孩子是不怕考试的。

如今的姜堰教育在省内名列前茅,在全国颇有名气,无论是展示学生综合素养的各类比赛,还是关系到家家户户的中考、高考,姜堰均能脱颖而出。这显然是与“大阅读”工程的影响分不开的。林局长满怀自豪地说:“今天,如果再有人问我们除了高考还有什么,我们完全可以理直气壮地说:‘我们有大阅读行动烛照下基于教育原点的思考与建构,有区域教育气质的深刻改变。”

向往未来,林局长饱含深情地希望“大阅读”工程能够走向更广阔的世界,在与其他区域教育理念和阅读推广理念的碰撞中,汲取营养,茁壮成长。

到这里采访已近尾声,记者问:“那么您最想说的一句话是什么?”林局长推了一下眼镜,缓慢而坚定地说:“用书籍垫高孩子的脚,让孩子看见世界,理解世界,最终创造世界。”

猜你喜欢

姜堰局长课程
《ERP原理与应用》课程混合式教学改革探索
课程思政在组织行为学课程教学中的探索与实践
共享“悦”读之美南京图书馆向姜堰赠送图书设施
精选课本题改编练习
精选课本题改编练习
A—Level统计课程和AP统计课程的比较
自行车的发明
有难题找领导
不倒翁
玩具警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