细节管理在新生儿科护理中的效果分析
2018-05-14史荣华
史荣华
[摘要] 目的 对新生儿科护理中实施细节管理的效果进行探析。方法 对2016—2017年度该院新生儿科收治的215例新生儿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将2016年度实施常规管理的105名新生儿纳入对照组,2017年度实施细节管理的110名新生儿纳入观察组,对比两组新生儿临床护理情况。结果 观察组新生儿身份识别出错率、护理差错发生率、不良反应发生率、家属投诉率及护理满意度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在新生儿科护理中开展细节管理,可有效提升护理质量,减少护理差错和护理纠纷。
[关键词] 细节管理;新生儿;护理
[中图分类号] R473.7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2-5654(2018)09(a)-0078-02
新生儿科是医院一个重要、特殊的科室,收治对象为新生儿,由于新生儿机体脏器尚未发育完全,免疫力和抵抗力较弱,往往一个细微护理差错,就可能会引起感染或其他疾病,对新生儿健康和发育造成很大影响,严重的威胁患儿的生命安全[1]。所以,在新生儿护理中应重视和加强细节管理。该文主要对该院于2016—2017年度收治的215名新生儿科护理实施细节管理前后的情况进行研究,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回顾分析该院新生儿科收治的215例新生儿临床资料,排除先心病、严重肝肾功能病症、免疫系疾病等病例,家属对护理知情并配合。其中,2016年度的105例新生儿实施常规护理管理作为对照组,男57例,女48例;日龄2~23 d,平均(8.1±1.4)d;2017年度的110例新生儿实施细节管理作为观察组,日龄3~20 d,平均(7.8±1.5)d。两组新生儿的性别、日龄等,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管理,根据医院及科室制定的制度、程序及标准开展新生儿护理工作,科室护士对新生儿行常规专科护理,护士长对责任护士的日常护理操作进行监督和指导,定期抽查护士的操作规程和标准执行情况,详细记录新生儿护理效果,以及家属反馈信息。观察组则根据科室护理实际,开展全面细节管理,具体如下。
(1)制定护理目标。①对新生儿的身份识别须百分百正确;②确保零护理差错;③实现家属零投诉;④密切监测新生儿的临床护理效果,减少不良反应发生,能及时有效应对不良事件。
(2)建立细节管理流程及制度。①对新生儿身份正确识别,在新生儿送入科室之后,创建管理腕带,要详细、准确填写新生儿姓名、性别、年龄、住院号等信息,每次治疗护理前责任护士需认真核对腕带信息,必须和医嘱单、执行单上信息符合,同时在护理时、护理后再次核对;②制定系统护理流程,基于新生儿实际情况,编制《新生儿临床护理流程规范》,主要包括常规护理操作、尿布更换、穿脱衣、沐浴、母乳喂养、口腔护理等方面的流程,对每个护理流程予以细化,并详细标注护理的要点和关键点,详细说明临床护理中的薄弱环节,创建规范、具体、详细的流程图,以深化护理人员的记忆。③强化护理细节培训,基于新生儿的生理和心理特殊性,临床护理必须做到精益求精,但从临床情况看,新生儿科护士的专业技能和经验有待提高,特别是新进入科室的護士。定期组织科室护士进行新生儿护理细节培训,系统讲解护理中需要关注的细节,以提升护士专业技能和素养。同时,把新生儿临床护理细节知识和技能培训和医院人事管理机制相结合,在试用期内,新进护士要求完成相关专业培训课程并考核,合格后才可与医院签定聘用合同。④不良反应预防及护理,创建由新生儿科护士长、主管护士、护士构成的层级监控体系,全面监控新生儿护理工作,以便及时发现不良反应,及时针对处理,确保新生儿安全。同时,基于新生儿的身体、病情等情况进行个性化管理,对导致不良反应的危险因素,及时排除或者采取针对性消除方法。与此同时,加强护理交班管理,设交班警示标牌,提高护理人员的重视。⑤动态监察护理目标质量。根据科室护理要求和标准,制定《新生儿护理质量监察本》《新生儿护理管理手册》[2],每天下班之前对当天新生儿护理工作进行分析和总结,并在监察笔记本上记录好当天护理人数、有无不良反应、家属反馈等情况,在第2天接班护士要查阅监察笔记本,以便对当天的护理工作有一定的了解。定期组织科室护士进行交流会,对护理中出现问题、潜在危险因素进行全面分析,并发动头脑风暴一同探讨针对有效的对策,对科室护士积极宣导,让其掌握有关预防和应对措施。详细记录每一例新生儿、每一班的护理次数、护理方法及护理效果、不良反应处理等情况。将上述工作与护士的绩效挂钩,以促进改进工作,提升护理质量,确保护理目标达成。⑥完善绩效考核机制,定期对科室护士的护理理论和操作技能进行考核,并定期检查科室护理流程、管理制度的执行情况,及时发现和解决存在的问题。同时,随机对护士护理操作和护理质量进行抽查,对抽查结果纳入考核档案和护士的绩效挂钩。
1.3 观察指标
记录两组新生儿身份识别出错、护理差错、不良反应、家属投诉等发生例数;并通过问卷调查掌握家属护理满意度,针对细节处理、护理操作、沟通交流、护理安全、护理质量等方面,满分100分,90分以上为很满意,80~89分为满意,60~79分为一般,60分以下为不满意,总满意为很满意、满意之和。
1.4 统计方法
应用SPSS 18.0统计学软件对数据进行统计处理,计数资料用[n(%)]表示,进行χ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护理服务情况对比
观察组新生儿身份识别出错率、护理差错发生率、不良反应发生率及家属投诉率均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2.2 两组家属护理满意度对比
观察组新生儿家属护理满意度为98.2%,对照组为85.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3 讨论
当前,新生儿科在我国发展迅速,已逐步从大型综合性医院往县级基层医院普及。但因新生儿机体发育特殊性,及家庭极度关注,在社会影响下,该科室临床医疗和护理服务备受社会关注,提出更高要求,在实际护理中1个细微的护理不当就可能导致护患纠纷,进而影响医院形象和声誉[3]。所以,强化新生儿科护理管理至关重要。
细节管理是现代企业管理学1个先进管理模式,基于细节决定成败,从细微处突显处优质、高质服务;该管理方法同样适用于现代临床医疗服务中,特别是在新生儿科护理管理中有着重要作用和意义。这不但能够强化科室护士的主观能动性和责任意识,提升护理质量,还可通过对新生儿进行个性化护理干预,预防和减少不良反应的发生,同时通过全面、系统、针对性健康宣教,能够拉近护患距离,强化和家属的沟通,增加家属对医院和医护人员的信任感,提升护理满意度,减少护患纠纷的发生。从该研究结果看,新生儿科护理开展细节管理后,新生儿身份识别出错率、护理差错发生率及不良反应发生率显著降低,家属护理满意度大幅提升,优于实施前(P<0.05)。与陈清,唐静[4-5]的相关课题研究报道基本一致。
综上所述,在新生儿科临床护理中实施细节管理,有助于提升护理质量,减少护理差错,护理纠纷,保障患儿安全,值得临床实践。
[参考文献]
[1] 蔡育丽.细节管理对新生儿科护理的积极意义及效果分析[J].中国卫生标准管理,2017,8(28):171-173.
[2] 陈玉瑛.儿科护理学2版.[M].北京:科学出版社,2018:355-257.
[3] 罗爱华,李庆华.细节管理在儿科护理管理中的应用价值探讨[J].基层医学论坛,2016,20(5):704-705.
[4] 陈清.加强细节管理在儿科护理管理中的应用和地位[J].中国药物经济学,2013,5(2):185-186.
[5] 唐静.细节管理在小儿护理安全管理中的应用效果观察[J].中国卫生产业,2018,15(1):76-77.
(收稿日期:2018-06-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