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一带一路”倡议下中国文化国际传播实践研究

2018-05-14张轶群

职教通讯 2018年6期
关键词:国际传播中国文化倡议

摘 要:“一带一路”倡议旨在打造政策沟通、设施联通、贸易畅通、资金融通、民心相通的利益共同体、命运共同体和责任共同体,而民心相通则是“一带一路”倡议顺利实施的社会基础。职业院校在为“政策沟通、设施联通、贸易畅通、资金融通”提供国际化人才支撑的同时,还应该传播中国文化,传递中国声音,讲好中国故事,使沿线国家人民做到理解和包容,让“一带一路”倡议实施事半功倍。苏州旅游与财经高等职业技术学校多年来坚持走国际化办学道路,除了为“一带一路”培养国际化技能人才外,还充分发挥旅游院校特有的课程优势,系统化地开展中国文化国际传播实践活动,在五个方面取得了显著成效。

关键词:中国文化;国际传播;“一带一路”倡议

作者简介:张轶群,男,副校长,高级讲师,主要研究方向为职业教育国际化育、英语教学。

中图分类号:G71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7747(2018)06-0005-05

“一带一路”全称为“丝绸之路经济带”和“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是习近平主席倡导的新时期国家对外发展大设想,旨在主动发展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的经济合作伙伴关系,共同打造政策沟通、设施联通、贸易畅通、资金融通、民心相通的利益共同体、命运共同体和责任共同体。“一带一路”倡议需要“教育交流为沿线各国民心相通架设桥梁,人才培养为沿线各国政策沟通、设施联通、贸易畅通、资金融通提供支撑。”

民心相通是“一带一路”建设的社会根基,而文化理解和包容是实现民心相通的基础。“一带一路”沿线国家,民族众多,传承着不同的文化,在价值观念、处事方式、制度风俗习惯等方面存在很大差异。文化的差异性容易导致国家之间互不信任,互不信任的结果容易导致亨廷顿所说的“文明冲突”。因此,“一带一路”首要解决的问题是:增进沿线国家民族之间相互信任,减少甚至消弭“文明冲突”,在文化层面上做到相互理解和包容。职业院校不仅要为“一带一路”的“四通”提供国际化人才,而且还应该通过教育交流推进中国文化传播,传递中国声音,讲好中国故事,让“一带一路”倡议事半功倍。多年来,苏州旅游与财经高等职业技术学校坚持国际化办学发展路径,积极开展对外教育交流,形成了中国文化国际传播的有效机制。

一、问题所在

在职业教育领域内,很多职业院校开展了以人才培养为目的的国际合作,取得了丰硕成果,但在发挥职业教育的特色优势、传播中国文化的实践上尚且不足。其主要问题表现为以下四个方面。

(一)传播渠道单一

当前,中国文化传播的主渠道是在全球134个国家和地区开设的孔子学院、孔子课堂以及文化系统的交流活动,职业学校几乎没有其它开展中国文化传播的渠道。

(二)传播内容单一

几乎所有职业院校开展的中国文化国际传播还停留在对外汉语教学层面,辅以京剧、包饺子等碎片化的文化活动,缺乏成体系的中国文化尤其是地域文化内容。

(三)传播教材单一

职业院校在开展中国文化国际传播活动中,除了成熟的对外汉语教材外,几乎没有适合国际学生和其他国际群体使用的文化教材。

(四)传播队伍单一

除了国家培养了大批从事对外汉语教学的师资外,其他具有中国传统文化学识、能够从事国际化教学的教师队伍十分匮乏。

二、解决办法

(一)建立中国文化国际传播管理机制

1.搭建传播平台。2011年,苏州旅游与财经高等职业技术学校成立了中外旅游文化交流中心,职能是充分发掘学校那些具有中国传统文化精髓的专业和技能课程,对其进行系统地梳理和语言转化,形成一个个国际课程包,吸引国际学生,尤其是“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学员来校进行汉语学习、传统技艺学习和文化浸淫等活动。

2.制定管理制度。制定出台了《中外合作交流项目管理办法》《国际留学生管理办法》《外籍教师聘用管理办法》《国际青年中心管理条例》《中外旅游文化交流中心运行条例》等规章制度,保证国际传播活动能够顺利开展。

3.形成运行机制。形成以“中心”为主体、其他教学系部积极参与、以市场为导向的运行机制,即“中心”通过市场寻找中国文化国際推广空间和机会,各系部在“中心”全程监控下开展教学活动。

(二)构建中国文化国际传播课程体系

系统开设对外汉语、中式烹饪(点心、热炒、冷拼)、茶艺、花艺(盆景、插花)、书法、国画、剪纸、核雕、篆刻、苏扇、评弹、古韵赏析(昆曲、古琴)、太极拳、中国舞、园林及中国历史文化等16个课程。

根据学习时间制定了一周至三个月不等的课程包,并进行滚动修订。每个课程包围绕一个主题,如中式烹饪课程包(含中式冷拼、面点、热炒);园林赏析课程包(含传统建筑艺术赏析、植物与花艺、盆景、园林体验);苏式工艺课程包(含核雕、苏扇、篆刻);中国书画鉴赏及实践课程。另外,也可根据要求量身定制课程包,如美国加州州立大学的10天中式减肥餐课程,韩国天安莲庵学院要求的高档食材烹饪课程。

对留学生而言,汉语、中国文化课程是必修课。课程结束,闭卷考试成绩和“文化课堂”学习报告计入学分,合格者获得相应的证书,并可报名参加HSK考试。调研显示,最容易感知的课程如表1所示。而文化课程对于外籍群体充满了吸引力从表2中具体可知。

(三)开发中国文化国际传播教材

为方便国际学生能够有效地学习中国文化课程,学校还按照“中英文对照、图文并茂、通俗易懂”的方式编写了《游学苏州,体验文化》丛书一套十册,分别为《走进园林》《美食之旅》《茶艺漫谈》《民俗拾零》《建筑例谈》《道韵清幽》《盆景天地》《工艺世界》《书画浅谈》《戏曲杂谈》。该丛书获得苏州市校本教材一等奖。

(四)培养中国文化国际传播教学团队

近年来,派遣51名专业教师到美国、英国、澳大利亚和芬兰等国接受1~12个月的培训,提升他们的国际化教学能力。

(五)开辟中国文化国际传播路径

1.借助合作办学项目开展来华留学教育。发挥合作办学项目的渠道优势,每年招收几十名来自“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和地区的学生来校学习两年。2012年以来,有来自印度尼西亚、马来西亚、新加坡、越南、韩国、泰国、俄罗斯、乌克兰、哈萨克斯坦、塞尔维亚等国家以及中国台湾、香港、澳门地区200余名留学生在校学习、生活。他们除了学习专业知识和技能外,还系统地学习了中国文化课程。其中,汉语达到每周4课时,共计完成160课时;中国文化每周2~3课时,共计完成100课时。外籍人士中华传统文化课程需求感知度及因子载荷矩阵,具体如表1~2所示。

2.借助交流项目开展来华短期研修培训。从2007年起,芬兰职业教育联盟学生每年来校参加为期1个月的文化研修;从2013年起,德国考夫曼学校学生每年来校参加一周文化体验活动。此外,还有一些不定期的来校研修活动,如德国多特蒙特职业学校来校学习烹饪课程,韩国大邱第一女子商业高中学生参加学校的“游学苏州”项目活动,美国俄亥俄州立大学师生代表团的茶文化课程,韩国天安莲庵学院师生来校学习中式烹饪课程,等等。

3.借助市场运作开展中国文化传播活动。通过旅行社等市场渠道,招收短期来华修学旅行学生和在苏的外籍群体。如为在苏外教提供中国文化体验课程,为苏州德威学校国际师生提供15门中国文化课程,为“苏州市外企太太俱乐部”的学员提供盆景、烹饪等课程。

4.借助国家项目开展中国文化推送活动。依托国家汉办项目,先后选派教师赴英国、芬兰、泰国等国家教授汉语及传播中国文化;通过中联部委派师生赴法参加2014年法共报节,推介中国烹饪文化;协办2015年“中国—东盟”职业教育校长高峰论坛,并和越南建江职业大学等东盟院校签署了合作备忘录,拟在东盟开设海外中国文化教学中心。

5.借助友好院校开展中国文化送教上门活动。每年选送教师赴澳大利亚蓝山酒店管理学院开设中国文化课程;每年选送师生赴芬兰职业教育联盟院校进行汉语教学和中国文化传播;每年选送师生赴德国考夫曼学校开展文化交流活动。

三、创新之处

(一)传播内容创新

课程体系凸显中国地域文化。苏州作为吴文化的发祥地,其文化精髓不仅体现在园林胜迹、水乡古镇,也体现在昆曲评弹、丝绸刺绣、苏扇和玉雕等艺术形态中。学校系统设计的中国文化课程不仅能展现中华文化的普遍特征,更体现吴文化的地域特色,如讲授茶文化是以苏州碧螺春为内容,讲授中国园林则以苏州园林为代表,讲授烹饪则以苏帮菜为案例,等等。

(二)传播载体创新

组织专业骨干教师,编写了《游学苏州,体验文化》。该教材生动地展示了中国文化的多样性、丰富性,广受外籍人士的好评。

(三)传播方法创新

借鉴学校实景化教学模式,遵循学习者“体验”原则,采取“场景教学、实践体验、寓教于乐”的教学方式。例如,讲授中国园林时,课堂会置身于苏州园林中,让学生们体验移步换景的感觉;讲授昆曲艺术时,让学生画好脸谱、换上戏服,真切感受中国戏曲的文化魅力。

(四)传播队伍创新

中国文化国际课程教师大部分具有海外留学及培训的经历,能胜任双语教学。现今,一支水准过硬、经验丰富、有国际化视野的双语教师团队业已形成。

四、成效及推广

(一)培养了大批能够服务中国企业和公民的优秀留学生

自从开展国际化办学以来,已经为“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培养了200多名留学生。他们毕业后,大部分回到自己国家从事着与中国事务紧密相关的工作。毕业留学生跟踪数据显示, 83%的学生认为,中国文化课程非常有吸引力;72%的学生认为,中国文化课程对自身的职业发展很有帮助,81%的学生在日常工作中经常会使用到所学的中国文化知识。如毕业生NatthachaiRojanasingsawad回泰国之后创办了宝漫酒店管理集团,专门为中国游客提供服务;毕业生MichelleVonnie回到印尼后,加入教育咨询公司,用自己做样板,向印尼学生介绍留学中国的优势。

(二)增强了中国文化的国际影响力

留学生、研修生们回国后自觉承担起文化使者的角色,向他人繼续宣传中国文化。德国考夫曼学校的托尔加同学,对所学的苏帮菜念念不忘,正在准备开一家中餐馆;曾经在学校工作过的外籍教师Geoffrey Turner,因在学校工作期间系统学习了中国文化课程,目前在澳洲开设了教育咨询公司,向其本国人民展示中国文化,促进两国民间群体的互动。

(三)形成了具有推广价值的宝贵经验

学校的中国文化国际传播实践活动取得了显著的成效,受到了媒体的持续关注。《光明日报》《现代苏州》《苏州日报》《城市商报》等媒体从各种角度进行宣传报道,社会反响热烈。为德国考夫曼学校制定的文化交流方案凭借充实的内容和中国文化特色突出等优势,得到德国教育部肯定,成为德国墨卡托基金会在全德国范围内资助的6所学校之一。

学校的中国文化国际传播实践活动经验表明,职业院校完全可以利用中国地域文化特点,挖掘自身专业和课程优势,形成国际化的特色课程,在“一带一路”中架起文化沟通、理解和信任的桥梁,为“民心相通”创造良好的条件。2015年7月,臧其林校长应邀在中国职业技术教育学会“一带一路倡议与职业教育研讨会”上,发表了“用一带一路倡议引领我校国际化办学”主旨演讲,为全国职业院校对外文化传播提供了经验借鉴;臧其林校长又在《2015年中国旅游职业教育质量报告》上发表《“一带一路”背景下的旅游职业教育国际化路径》,旨在推动中国文化国际传播。目前,学校还和四川省旅游学校、广东省旅游学校、北京外事学校、海南省旅游学校、沈阳市旅游学校等中国旅游职业教育“七金联合体”成员单位以及霍尔果斯职业学校等地域文化代表性强的职业学校签署协议,形成中国文化国际传播联盟。各校发挥区域文化优势,开发适切的课程体系和教材,联合开展中国文化国际传播活动。

(四)为进一步走出国门办学打下了深厚的基础

除向“引进来”的国际学生开展中国文化传播外,还要进一步“走出去”,在海外设立办学平台,传播中国文化。例如,拟在位于悉尼市中心的William Blue培訓大厦开办中华餐饮文化培训学校;与越南建江职业大学共建中国文化教育中心;以霍尔果斯职业学校为窗口,向中亚地区传播中国文化。

参考文献:

[1] 百度百科. “一带一路” [EB/OL]. https://baike.baidu.com.

[2] 教育部.推进共建“一带一路”教育行动[EB/OL]. [2016-07 -15].http://www.moe.edu.cn/srcsite/A20/s7068/201608/t20160811_274679.html.

[3] 塞缪尔·亨廷顿.文明的冲突[M].北京:新华出版社,2013.

On the Spread of Chinese Culture under “One Belt and One Road”——Taking Suzhou Tourism and Financial Institute as an Example

ZHANG Yi-qun

(Suzhou Tourism and Finance Institute,Suzhou 215104,China)

Abstract: Building the community of common interests, of common destiny and of responsibility with the characteristics of “policy coordination, facility connectivity, unimpeded trade, financial integration and mutual understanding and trust” is the purpose of implementing “One Belt and One Road”. “Mutual understanding and trust among the people” is the social basis. Besides providing internationalized talents, vocational colleges should also shoulder the responsibility of spreading Chinese culture, Chinas policy so as to promote the mutual understanding among the people living along road. Over the years, adhering to the education internationalization, our school has been taking good advantage of its unique tourism courses and systematically spreading Chinese culture for overseas students, and has made remarkable achievements in five aspects.

Key words: chinese culture; international communication; One Belt and One Road

[责任编辑 秦 涛]

猜你喜欢

国际传播中国文化倡议
倡议书的写法
Happy Afternoon Tea
全球化与国际传播:媒体与公民的世界性互动
促进汉语国际传播的十项策略
以《最蓝的眼睛》为例看异域文化对中国文化的影响
后现代主义对中国文化的影响
浅析当代形式下中国文化在德国的影响及渗透
我国电视纪录片国际传播的路径
新媒体语境下新华网国际传播问题与对策分析
欧盟提出保护生物多样性新倡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