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对高血压患者进行社区护理干预的效果分析

2018-05-12王晶

中国实用医药 2018年13期
关键词:效果评估社区护理高血压

王晶

【摘要】 目的 分析高血压患者的社区护理干预效果。方法 60例高血压患者, 均予以分级管理、健康教育、生活指导、药物干预、心理疏导等护理干预, 通过调查及对比评估高血压患者的社区护理干预效果。结果 护理干预前, 患者的舒张压为(96.6±8.2)mm Hg(1 mm Hg=0.133 kPa), 收缩压为(154.2±12.5)mm Hg;护理干预后, 患者的舒张压为(83.4±7.5)mm Hg, 收缩压为(141.8±8.6)mm Hg;患者干预前后血压水平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护理干预前, 患者遵医服药43例(71.7%)、合理运动42例(70.0%)、控制饮食41例(68.3%)、限制烟酒39例(65.0%);护理干预后, 患者遵医服药

56例(93.3%)、合理运动52例(86.7%)、控制饮食54例(90.0%)、限制烟酒51例(85.0%);患者干预前后健康行为改变情况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高血压患者经社区护理干预后, 血压水平得到控制, 健康行为比例升高, 有助于患者健康状况的有效改善, 值得大力推广和运用。

【关键词】 社区护理;高血压;效果评估

DOI:10.14163/j.cnki.11-5547/r.2018.13.101

近年来, 我国高血压患病率呈明显上升趋势, 成为严重威胁人们身心健康和生活质量的重大疾病。由于高血压属于慢性疾病, 长期治疗与控制十分必要[1]。与此同时, 高血压的发生、发展与患者的生活方式密切相关, 纠正患者的不良行为习惯, 一定程度上可以改善高血压患者的健康状况。对此, 本研究以社区2015年1~12月管理的高血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 采取针对性社区护理措施对其进行干预, 并取得满意效果。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 1 一般资料 随机选取2015年1~12月本社区所接收的60例高血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 其中, 男36例, 女24例;年龄40~78岁, 平均年龄(51.6±8.8)岁;病程1~10年, 平均病程(3.9±2.1)年。所有患者均自愿参加此次研究, 且对有关内容知情同意。

1. 2 方法

1. 2. 1 成立社区干预小组 组织有3年以上工作经验的护士成立护理干预小组, 小组成员应熟练掌握高血压疾病的防治知识, 并具备一定的专业技能和沟通能力, 同时能够以良好态度为高血压患者提供医疗服务。参与社区护理干预的护士均经统一培训, 考核成绩达标者方可上岗。此次社区护理干预的实施为期1年。

1. 2. 2 分级管理 参考《全国慢性病社区综合防治示范点高血压防治方案》[2]的相关标准对高血压患者的危险程度进行分级, 实行“一级、二级、三级”管理, 定期测量患者血压和体重, 同时予以健康咨询服务, 告知高血压防治的注意事项。监测血压和体重的仪器已进行校正;有关数据的调查和统计均进行2次入录, 经校对、核查确保数据的准确性。

1. 2. 3 健康教育 通过举办专题讲座开展高血压疾病防治的健康教育, 同时发放宣传手册, 组织患者集体学习和讨论, 进一步提升患者自我保健、饮食运动相关知识的认知水平。

1. 2. 4 生活指导 通过调查了解高血压患者的病情及生活状况, 采取“一对一”的形式进行膳食运动方面的指导;饮食方面:限钠盐, 低胆固醇、脂肪饮食, 补充钙质, 摄入高钾及高纤维食物;运动方面:采取散步、打太极等方式进行身体锻炼, 运动30~60 min/d, 控制体重, 增强体质。

1. 2. 5 药物干预 指导患者根据病情的变化情况合理用药, 每日选择最佳时间服药, 坚持规律用药;同时, 向患者强调遵医服药的重要性, 促使其治疗依从性进一步增强。

1. 2. 6 心理疏导 给予针对性的心理支持, 通过鼓励、关心等方式帮助患者消除心理负担及精神压力;采用听音乐、放松静坐等形式加强修养, 塑造性格, 以此提高患者的自我控制能力和应激能力。

1. 3 观察指标 通过比较干预前后患者血压控制、健康行为改变等情况对高血压患者的社区护理干预效果进行评价。

1. 4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17.0统计学软件对数据进行处理。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 x-±s)表示, 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以率(%)表示, 采用χ2检验。P<0.05表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 1 护理干预前后血压控制情况比较 护理干预前, 患者的舒张压为(96.6±8.2)mm Hg, 收缩压为(154.2±12.5)mm Hg;护理干预后, 患者的舒张压为(83.4±7.5)mm Hg, 收缩压为(141.8±8.6)mm Hg;患者干预前后血压水平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2. 2 健康行为改变情况 护理干预前, 患者遵医服药43例(71.7%)、合理运动42例(70.0%)、控制饮食41例(68.3%)、限制烟酒39例(65.0%);护理干预后, 患者遵医服药56例(93.3%)、合理运动52例(86.7%)、控制饮食54例(90.0%)、限制烟酒51例(85.0%);患者干预前后健康行为改变情况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3 讨论

目前, 高血压患者的血压控制效果不理想, 不遵医用药、饮食不合理、缺乏运动等问题十分普遍, 导致患者治疗效果和生活质量显著下降[3]。对此, 有必要采取措施控制血压、改变不良行为, 从而改善高血压患者的健康状况及生活质量。由于高血压的治疗是一个长期的过程, 患者出院后依然需要接受一定的指导和教育, 此时通过社区护理的方式控制患者血压, 改善其身心状况成为一项重要的医疗举措[4]。社区高血压患者的管理以社区为载体, 家庭为单位, 采用针对性、个性化的综合措施进行干预, 兼顾服务与管理的专业性, 一方面可以增强患者治疗疾病的信心, 一方面还能有效改善患者的治疗效果及生活质量。研究表明[5-7], 高血压患者的病情与其生活方式密切相关, 吸烟饮酒、饮食不规律、缺乏运动等不良生活习惯均是影响高血压发生及发展的重要因素;同时, 高血压患者的治疗依从性较差, 不遵医服药现象比较常见, 这不仅会加重病情, 还会影响治疗效果。因此, 纠正高血压患者的不良生活习惯, 督导患者控制饮食、合理运动、遵医服药、戒烟限酒, 有助于高血压患者的血压控制和预后改善。此次于本社区开展高血压患者的护理干预, 利用社区资源创建疾病康复场所, 采取一系列措施对患者的用药情况及生活方式进行干预, 同时予以患者心理疏导和健康教育, 以此提高居民对疾病的认知水平, 保持患者良好心态和健康生活。本研究结果显示:护理干预前, 患者遵医服药43例(71.7%)、合理运动42例(70.0%)、控制饮食41例(68.3%)、限制烟酒39例(65.0%);护理干预后, 患者遵医服药56例(93.3%)、合理运动52例(86.7%)、控制饮食54例(90.0%)、限制烟酒51例(85.0%);患者干预前后健康行为改变情况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提示实施社区护理干预, 纠正不良行為, 控制血压, 可促进高血压患者的身心状况及生活质量有效改善。

综上所述, 高血压患者进行社区护理干预, 可以有效控制血压、改善生活方式, 有助于患者生活质量的改善和提高, 因此值得推广和实施。

参考文献

[1] 原露露, 李小寒, 高玉琴. 社区高血压病人自我管理能力及生活质量的研究现状. 护理研究, 2016, 30(19):2307-2311.

[2] 原露露, 李小寒, 高玉琴. 社区高血压患者自我管理能力与生活质量的相关性研究. 中华护理教育, 2016, 13(7):518-522.

[3] 陈晓亚, 李蓉. 链式管理模式在社区高血压患者教育中的运用. 中国实用护理杂志, 2017, 33(2):91-94.

[4] 罗春玲, 陈春华, 胡丹丹, 等. 社区护理干预对80例高血压患者的影响. 中国医药导报, 2012, 9(25):155-156.

[5] 王惠珍, 张亚, 高钰琳. 社区护士高血压规范化管理实施障碍的质性研究. 护理学杂志, 2012, 27(9):76-78.

[6] 江岳珊, 陈妙玲, 林少斌. 社区护理干预措施在高血压预防中的应用效果观察. 临床医学工程, 2016, 23(2):233-234.

[7] 江岳珊, 陈妙玲, 林少斌. 高血压预防中社区护理干预措施的应用效果观察. 齐齐哈尔医学院学报, 2016, 37(1):98-99.

[收稿日期:2017-12-04]

猜你喜欢

效果评估社区护理高血压
Hold住,你的血压!
基于奥马哈系统对社区老年2型糖尿病患者健康问题的评估
短期海外游学项目实施效果调查和建议
企业培训效果评估策略探讨
对高血压患者给予社区护理干预对于提高患者生活质量的研究
高血压界定范围
浅谈不可移动石质文物表面污染物的清洗
认知学徒制教学模式在社区护理教学中的应用研究
高血压病人应具有的知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