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广西百色粤东会馆的红色历史

2018-05-11黄蔚林

岭南文史 2018年1期
关键词:红七军军部粤东

黄蔚林

百色粤东会馆坐落于百色市右江区解放街(古称大街)中段,已有近300年历史。坐西向东,占地面积2331平方米,建筑面积2661平方米。会馆为三进九间砖木结构的四合院式建筑,以前、中、后三大殿为主轴,两侧配以相对称的厢房和庑廊,结构严谨。馆内建有硬山顶,叠梁式梁架,脊檐、梁柱多饰以石雕、瓷塑等,雕梁画栋,古色古香,至今保存完好,为广西保存最完好的古建筑群,是两广经济文化交流的重要建筑与见证。1929年12月11日,邓小平、张云逸等人发动和领导百色起义时,选择粤东会馆作为红七军军部,更赋予其更独特的红色历史意义。如今,百色粤东会馆作为中国工农红军第七军军部旧址,不仅是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还是全国爱国主义教育基地之一,彰显着独特的建筑艺术魅力,同时也积极发挥爱国主义教育功能。

一、百色粤东会馆的历史

百色粤东会馆正门

广西百色粤东会馆始建于清康熙五十九年(1720),是广东商人赴百色经商进行聚会和洽谈生意的场所。它集古建、书法、雕塑、绘画艺术于一体,在建筑规制、建筑艺术上都是典型的岭南建筑风格。明末清初时,较早具有经商意识的广东商人在百色镇刨烟出卖,随着商人不断的传递经济信息和丰厚利润的吸引,到百色的广东商人日益增多,经济势力也不断壮大。清康熙五十九年,旅居百色的广东商人首先组织商会,并修建粤东会馆,以满足商人囤货、转运、洽谈、交易的需要,同时还作为留宿、集会、酬神的场所。粤东会馆建造修缮几经波折,主要可分为三个时期:清康熙五十九年、道光二十年(1840)、宣统三年(1911)。现在会馆内仍然保存有部分碑刻,记载了粤东会馆兴建修缮的情况。如《重建鼎建百色粤东省馆碑记》中记载:“百色粤东会馆所由重建也先是康熙间里人梁煜等倡议酉鸡鳩工蕆事其時关市初通贸迁未广而与情雀跃踵倐成今且百二十载矣”。由此可知,粤东会馆是康熙年间由旅居百色的粤商梁煜领头筹款兴建,从碑刻落款“道光二十岁次庚子季冬谷旦勒石”的立碑时间倒数一百二十年,便知会馆修建时间为康熙五十九年(1720),最早修缮的时间为道光二十年(1840),碑刻还记载“华盖自道光庚子岁鳩工至寅岁告严历五六寒暑”,那么重建的主要过程应为道光十五至二十年(1835—1840)。从会馆内保存完整的记录历次会馆维修的19块石碑中得知,粤商对会馆最后一次修缮时间为“宣统三年五月三日”,即1911年。百色粤东会馆的功能作用延续到民国时期。

二、粤东会馆对百色的影响

清代至民国时期,广东商人依托百色粤东会馆,大力发展商品经济,加强汉族先进文化对少数民族地区的影响,推动了少数民族地区经济、社会、文化的融合,推进百色城镇的发展。

1.对经济的影响

百色粤东会馆天井

早在清康熙年间,已有外来商人前来百色经商,把商品及商品交换的概念开始注入百色镇,起到开启和促进经济向前发展的作用。但是,当时多属小商业,户数不多,经营规模不大,未能打破农耕自然经济的落后状况。粤东会馆建成后,百色又相继建成福建、江西、灵洲、两湖、云南和五属会馆,为外省区商人在百色经商提供便利,也对百色经济发展起了重要的推动作用。清光绪初期,百色村镇有农贸市场13处,多为农副产品的交易场所,其中较场圩(今百色东风菜市)已有人久居,专营商号,不再设点摆摊。随着商业的发展,为加强相互间的关系,统一管理各商户经营,宣统三年(1911)成立百色商会。至民国22年(1933),城内商店已达159间,资本总额158465元(银元)。商店多设于澄碧河畔的百胜街、大街一带,交易的商品除农副产品外,已增加到油盐、柴米、蔬菜、肉类、布匹等日需用品,年收圩税款31161元毫。百色逐步成为桂西数县,甚至是滇黔桂三省的货物集散中心。

2.对政治的影响

粤商与政界互助互利,也给粤东会馆增添了独特的政治色彩。清咸丰十年(1860)二月二十四日,太平军数万人马,围攻百色厅城,准备用棺材装火药爆破城墙。但这“密计”被在百色经商的广东商人探知,向百色厅官报告。官方得知消息,及时使计阻止了太平军的进攻。粤东会馆由此也成为商人和官府之间互通信息、集会议事的重要场所。太平军攻百色城败后,百色厅同知将百色城的烟丝业生产权划给广东商人作为专利经营,并刻石碑立于大码头,以保护新会人的烟丝生产权不受侵犯,此专利一直到民国初年才被打破。

1929年,邓小平、张云逸等人领导发动百色起义时期,我党的革命斗争得到粤商的大力支持。粤商主动让出粤东会馆作为红军作战指挥部,还提供经费及物品,大力捐助。粤东会馆不仅是百色起义发动时的我党委机关和起义指挥部所在地,在红七军成立时,军部也设在会馆内。在百色的商界中,实力雄厚的粤商对红军的支持举动,起到了显著的号召力和影响力。粤东会馆从此成为革命者和进步人士开展革命斗争的殿堂,也使它见证了那段峥嵘岁月。

3.对文化的影响

粤东会馆的职责之一,就是为同乡子弟提供受教育的机会。其创建的同乡学校,大力促进了百色文化教育事业的发展。百色私塾出现在清康熙十九年(1680)前后,但为数不多,且仅有少数富家子弟到私塾读书。粤东会馆建成后,百色集镇居民已增至几百户,人烟稠密。工商贸易和少数士官绅商子弟为适应社会交往,逐渐兴起学习书算或应科举仕进的需要,因而私塾、私馆迅速发展。清光绪七年(1881),广东商人集资捐助百色厅府创办“鹅城书院”。每月初一、十五日学童到院听讲。民国35年(1946)2月,利用粤东会馆为校舍创办百色私立粤东会馆旅居小学,主要招收广东人士子女入学,兼收附近居民子女,办学经费由粤东会馆的租金收入及学生少量学费解决。粤东会馆创办的同乡学校,成为近代百色重要的办学机构,为百色培养了大批有一定文化知识的人才。

三、新中国成立后的职能转变

随着历史的变迁,粤东会馆作为商人聚会议事、联谊互动的功能慢慢的减弱至消失殆尽。新中国成立后,粤东会馆曾作为小学或被当地政府作为办理公共事务使用。直至1961年,为纪念百色起义和红七军在右江根据地的革命斗争,在各级政府的高度重视和关心下,粤东会馆成为红七军军部旧址,并成立右江革命文物馆,馆址设在粤东会馆内。党中央、国务院和广西壮族自治区党委、人民政府对红七军军部旧址的保护极为重视。同年3月26日,自治区人民政府公布红七军军部旧址为自治区重点文物保护单位。1977年8月17日,邓小平题字:“中国工农红军第七军军部旧址”。1988年1月13日,国务院公布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中央和自治区多次拨款对旧址进行修缮。经过多年的努力,红七军军部旧址已整修一新,恢复到粤东会馆鼎盛时期的建筑规模,室内按百色起义原貌复原陈列。2008年,成立百色起义革命旧址管理处,下辖的中国工农红军第七军军部旧址粤东会馆具体负责革命旧址的日常管理,并具体负责日常维修工作,落实防火、防漏、防盗等安全措施,确保革命旧址及所存文物的安全;收集、整理有关邓小平同志的资料,建设邓小平研究资料信息中心,做好观众接待工作,用革命历史文物、史料开展爱国主义和革命传统教育。粤东会馆作为革命遗存地,蕴涵着浓厚的中华民族和中国共产党人的精神价值和优良传统,对广大人民群众特别是青少年积极发挥着爱国主义教育功能,对传承红色基因、弘扬革命传统发挥重要作用。

1978年,中国工农红军第七军军部旧址粤东会馆正式对外开放。至2017年,先后接待了来自国内外观众约500万人次。根据中宣部、财政部、文化部国家文物局联合通知,中国工农红军第七军军部旧址粤东会馆作为革命遗址类被列入全国第三批免费开放单位,于2011年12月1日正式对外免费开放,每年获免费开放资金167万元。中国工农红军第七军军部旧址粤东会馆属于第一批全国爱国主义教育示范基地,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全国中小学爱国主义教育示范基地,入选全国12个重点红色旅游景区、中国30条红色旅游精品线路、100个红色旅游经典景区、全国20个“我最向往的党史纪念地”、广西中共党史教育基地、中共广西区委党校广西行政学院现场教学基地、红领巾讲解员培训基地等,还被授予全国巾帼文明岗、自治区青年文明号等荣誉称号。

百色粤东会馆内陈列百色起义时期邓小平、张云逸住室

四、积极发挥爱国主义教育职能

党的十八大、十九大提出、倡导的积极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推进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战略工程,是全面深化改革、建设美丽中国的强大精神动力。党的十九大报告中强调文化自信,强调广泛开展理想信念教育,弘扬民族精神和时代精神,加强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社会主义教育。作为红七军军部旧址,百色粤东会馆常设的基本陈列展览,是按照百色起义时期红七军军部的原貌复原陈列。在新时代,如何在原有的陈列中增加新元素来强化服务职能,增强爱国主义教育基地职能作用,是红七军军部旧址粤东会馆的发展方向。习近平总书记到广西考察,参观北海市合浦汉代文化博物馆后强调博物馆要避免“千馆一面”,建设特色博物馆。作为红七军军部旧址的粤东会馆,为更有效发挥爱教基地的基础功能,并进一步凸显自身特色,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改进与完善。

1.强化服务意识,奏响主旋律,传统教育发挥新效益

实现爱国主义教育基地的教育职能,讲解是重要手段和途径之一。红七军军部旧址(粤东会馆)一直重视宣教讲解队伍的建设,努力建设专家型的讲解队伍。讲解员普遍掌握博物馆讲解工作的基本规律与技巧,根据粤东会馆具有革命遗存地、革命旧址的多重属性,区别于普通的纪念馆展览馆。在具体的讲解中,讲解员紧密结合地域特色、民族特色及文化特色,增强解说词的故事性,以故事烘托、激发情感。在讲解过程中,穿插系列英烈故事。如讲解到粤东会馆大天井处穿插故事《邓代表教唱国际歌》,即时配乐,《国际歌》雄伟的旋律在粤东会馆上空回荡,令观众振奋。

在军部军医处讲解时,讲解员讲述“活菩萨”军医处卫生员龙思泉的动人故事,观众面对着展厅中龙思泉遗留下来的药箱深深鞠躬,寄托对先烈的无限缅怀,烘托出现场庄严肃穆的氛围。

在百色起义决策会议场景处,加入英烈故事《叱咤风云贯长虹——红七军骁战李谦》。李谦率领部下在一次对敌突围中,英勇奋战,不幸中弹,腹部鲜血喷涌而出,肠子流出体外。但他始终顽强抗敌,坚持作战,最终壮烈牺牲,年仅22岁。这样的英烈故事达到“如见其人、如闻其声、如临其境”的效果,生动感人,打动人心。

百色粤东会馆内陈列百色起义时期邓小平办公室

展览馆还编排短小精干的红色情景剧,在现场讲述革命故事。如邓小平在红七军军部旧址粤东会馆天井教唱《国际歌》,就在当年的发生地演出情景剧。还邀请观众扮演红军战士融入情景剧目中,如百色起义时期,部队军首长和红七军战士在粤东会馆的后厅饭堂用餐时要求坐同样的桌椅,吃同样的饭菜。这同样也可以通过红色情景剧在粤东会馆的后厅饭堂展现,让观众真真切切的在当年故事的发生地感受,身临其境。这种真切的感染力是革命旧址、遗址类的教育基地特有的资源,是其他的博物馆和展览馆无法替代的。

2.丰富宣教手段,拓宽红色文化教育阵地的辐射面

在每年的“5.1 8”国际博物馆日、“6.13”文化遗产日、百色起义纪念日期间围绕主题设置展版,融括精品开展宣传活动,将展览送进学校、部队、社区等,使更多层面的观众接受爱国主义教育。借鉴近年推出的《博物馆藏品搭建沟通的桥梁》《让文化活起来》等陈列展览,制作《文物背后的故事》板报,举办《文物藏品漫谈讲座》《寻宝小先锋》《粤东会馆——红七军的摇篮》青少年绘画创意活动等宣教活动。吸取过往活动中的不足与优势,丰富陈列展览的形式与内容,进而拓宽红色文化教育阵地的辐射面。

3.紧扣时代主题,举办系列展览,提升社会影响力

2015年,中共中央办公厅印发《关于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意见》,全社会大力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这样的大环境下,馆内组织策划和实施了“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图片展览、“弘扬两弹一星,共筑中国梦”图片展 。在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胜利70周年之际,馆内继而推出“伟大贡献——中国与世界反法西斯战争”专题展览。

2016年是中国共产党建党95周年和红军长征胜利80周年,馆内围绕着两大主题,推出“开天辟地大事变——中国共产党创建史”图片展、“光辉的历程——中共一大至十八大”图片展、“长征中的女红军”图片展、“长征中的情报工作事迹”陈列展。

2017年邓小平逝世20周年之际,推出《我是中国人民的儿子——邓小平同志经典图片展》。

4.依托新传媒构建教育格局

会馆建立官方网站,加入中国红色旅游网联盟,成为其联盟单位,积极参与联盟纪念活动,多线横向联系互动。同时还开通微信公众号,在线推送邓小平生平和思想理论及网上讲解、网上寄语、文物故事汇、网上英烈诵等,还配合实体的军部旧址的陈列展览有计划的陆续推出微博账号、手机APP等陈列展览数字化手段,使观众可以足不出户、不受时间空间限制的参观展览,观看影视片、旧址的时事动态。同时,根据当今社会流行的时尚元素,设计融合知识性和趣味性相结合的网络游戏,观众可以通过对粤东会馆的了解,对百色起义历史的认知,进行游戏闯关,并一步步积分,通过积分兑换获得文化创意纪念品,这样大大提升革命传统教育的实效性和便捷性,激发观众参与纪念活动的热情和兴趣。利用“互联网+”等新技术、新媒体手段,多加探索,发挥红七军军部旧址(粤东会馆)的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功能作用。

扩大百色粤东会馆的会馆文化和红色文化的影响力,是讲好“中国故事”的重要窗口。百色粤东会馆要在践行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传承文明、教育人民、服务社会发挥“窗口”的更大更积极的作用。

猜你喜欢

红七军军部粤东
自治区地方志办公室赴贺州市开展《红七军北上“小长征”史料汇编》编纂工作调研
《春暖花开:书籍设计》《粤东非遗文创产品开发实践研究:文遗复兴,梅州好礼》
简述新四军军部驻地的变迁
黄花塘新四军军部纪念馆油画作品
第二次西园寺内阁期间“增师案”与政党军部之间的博弈
神秘洞穴 内藏红军遗迹
军部
北上抗日先遣队的命运
八乡山——粤东革命的摇蓝
红七军北上的方针并非始自李立三的左倾冒险计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