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大学英语教学中渗透跨文化交际意识的分析

2018-05-10张毓婷

新一代 2018年3期
关键词:任务驱动教学法跨文化交际大学英语

张毓婷

摘 要:作为现代高等教育事业当中,一种较为先进的英语教学方法,任务驱动教学方法,能够充分调动起学生们在学习阶段的自主学习能力。本文首先对大学英语教学互动中,在任务驱动教学方法全面渗透跨文化交际意识的重要性进行了简单概述,随后进一步分析了目前高校英语教学活动中,跨文化交际意识的应用和发展现状,最后在总结全文的基础上,重点探究了大学英语教学中渗透跨文化交际意识的应用策略。

关键词:任务驱动教学法;大学英语;跨文化交际

随着我国国民经济的发展以及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社会各界对于我国教育事业,特别是高等教育阶段大学英语教学方法等方面的关注程度越来越高。任务驱动教学法在大学英语教学活动中的应用效果较为突出,通过将跨文化交际意识全面系统地纳入到教学当中,能够达到优化教学效果的目的。因此,如何将任务驱动教学法同跨文化交际意识更好地融合,成为了相关领域教职员工的工作重点之一。

一、任务驱动教学法中渗透跨文化意识的重要性

相对于传统的英语教学方法而言,任务驱动型教学方法能够根据教学任务,为学生们提供更加多元化的教学思路。在现代化教学理念的引导下,我国高等教育英语教学的方法和模式发生了深刻变化。在任务型教学方法当中渗透跨文化交际意识,可以为学生们提供更加真实的教学情境,进而引导学生们在此种教学情境当中,不断提升自身的语言学习和应用能力。不仅如此,任务驱动型教学方法还能引导学生们根据教师在课前环节、课中以及课后环节等布置好的任务,展开自由合作。以小组合作相互配合的学习模式,对资料收集和数据调查等相关内容任务进行分配,并且将最终的研究结果在课堂当中与其他同学们进行细致交流,在原有的基础上,有效提升课堂教学效率[1]。

二、大学英语跨文化教学发展现状

(一)跨文化交际重视力度不足

根据相关领域的数据调查显示,目前国内部分地区的高等院校英语教学工作当中,对于跨文化交际活动的重视力度明显不足。虽然调查数据中显示,部分高等院校英语专业教师在教学活动之余,都有意向继续接受学习,补充新的知识和教学方法,但是在实际的教学活动当中,很少有教师能够真正将跨文化交际意识系统科学和全面地贯彻。跨文化交际意识重视力度不足,导致了教学活动中,以任务为驱动的教学方法有效性的提升受到了限制[2]。

(二)英语教师专业能力有限

随着时代和社会的变化与发展,在现代化的教学活动中,教师需要根据实际的教学情况,不断扩充自己的知识储备,提升专业技能。但是,通过对目前我国高等院校的实际教学活动进行调查可以了解到,国内大部分高等院校的英语在职教师都具有较高的专业技能。但是与此同时,仍有部分教师对于跨文化交际认知不全面,因此导致了自己的知识结构存在缺陷。缺乏科学知识结构体系的教师,在组织学生们参与教学活动之时,便无法从全局的观点进行教学,从而导致了教学活动的有效性难以提升。

(三)高校跨文化教育基础薄弱

作为将跨文化交际意识纳入任务型教学模式中的基础,高等院校的教学资源,特别是在英语教学环节中能够投入的人力、物力和财力资源的充足性,直接影响了该项教学方法的实际应用效果。目前,国内大部分高等院校的英语教师在组织学生们英语教学活动时,由于缺少先进科学技术设备以及充足教学资源的支持,导致了在实际的教学活动之中,学生们无法对教师的教学意图准确掌握。教师的多项科研活动中的研究成果也无法全面系统地应用,进而导致任务驱动教学方法的适用性降低。

三、任务驱动教学法中提升跨文化交际比重的举措

(一)科学利用教材中的文化信息

作为人才成长与全面发展的关键时期,大学阶段的专业教育需要充分关注学生们的实际需求,合理利用教材当中的有效教学信息,为学生们学习活动提供更为丰富的高质量教学方法。目前,我国高等院校的英语教学活动中所使用教材当中内容基本上来自于欧美国家的主流媒体以及行业最新的研究信息等。因此,在教材文本信息当中,蕴含了欧美国家丰富的文化信息。例如,我国某地区的高等院校英语教师在组织教学活动时,将任务型教学方法纳入到教学活动中,为学生们布置了文章结构分析、写作手法分析、文化背景探究等多种不同的任务。并且在引导学生们以小组为单位,进行任务分析。在进行分析的过程中,逐步将跨文化交际意识纳入到各项任务当中。能够有效提升学生们的跨文化理解能力。在某次课文分析过程中,当地教师重点引导学生们对中文和英文语境下的“知识分子”和“intellectual”进行了对比分析。帮助学生们明确了英文中的“intellectual”的指代范围要明显小于中文中的“知识分子”一词。所以在进行复述或者翻译的过程中,重视语言的运用和词汇的选取[3]。再比如,当地英语教师还充分运用了经典名著跨文化交际,在为学生们讲解词汇acknowledge时,引用了小说《傲慢与偏见》当中的经典名句,在为学生们解释了小说创作背景以及当时的欧洲社会女性的生存状态时,帮互助学生们进一步强化了对这一词汇的了解。

(二)全面渗透跨文化语言要素

在进行英语跨文化交际教学活动中,最重要的是提升学生们对于文化差异的理解能力。高等院校的英語教师可以通过全面渗透跨文化交际语言要素的方法,帮助学生们降低对不同语言所代表的文化背景之间差异性的理解难度。例如,在我国某地区高等院校英语教师为学生们进行跨文化语言交际讲解时,根据课文当中体现出的中西方文化教育活动的差异性,为学生们布置了自主阅读和自主探究的学习任务。通过此种方式,该地区英语专业的学生们在进行学习的过程中,以小组为单位,针对教师布置的教学任务,进行了系统分析和探究。通过比对之后,学生们了解到,在不同的社会意识形态中以及受到不同历史文化环境的影响,不同的国家和地区家长们所采取的育儿方式存在较为明显的差异。在文章中,传统的中式家长,更加倾向于手把手对孩子进行教,当孩子在成长的过程中遭遇到一些困难和挫折时,传统中式家长们往往并不直接询问孩子们是否需要帮助,而是采取主动帮助的方法,尽自己所能为孩子们提供帮助。相比之下,西方社会中的家长,更重视孩子们独立自主能力,并且不会主动为孩子们提供帮助,而是希望孩子们通过自己的努力解决生活中的问题。在了解到上述差异时,教师通过为学生们普及宗教、历史、经济、政治等方面的差异性,让学生们能够更加全面地了解到产生文化差异的根本原因。

(三)合理调动其他提升方式

除了上述方法之外,在利用任务驱动教学方法,组织学生们参与大学英语学习活动时,高等院校的英语教师还可以通过综合运用多种不同手段的方式,充分调动学生们的学习兴趣。例如,我国某地区的高等院校英语教师通过组织学生们参与到形式多样的英语演讲比赛、歌曲比赛、跨文化讲座以及诗歌朗诵比赛当中,帮助学生们从不同文化形式当中,更加全面地了解到跨文化交际内容。此外,当地教师还利用每周的活动课,为学生们播放欧美电影和教育短片。通过聘请外籍教师与学生们进行面对面交流的方式,可以充分提升学生们对于知识和语言运用能力,根据外籍教师对时下流行的西方世界文化的讲解,可以让学生们更加直接地接触到跨文化交际的内容,提升自身的跨文化理解能力。

四、总结

综上所述,将跨文化交际意识全面渗透到现代高等教育事业的英语教学活动中,能够更好地培养学生们的跨文化交际能力,并且在此基础上,进一步强化学生们的语言学习和综合运用能力。任务驱动教学方法是目前国内高等教育大学英语教学活动中的一项较为领先的教学方法,通过将此种方法同跨文化交际意识相互结合,能够成倍提升教学效率,为学生们的全面发展提供更加可靠的教育模式。

参考文献:

[1]张科伟.浅论大学英语教学中跨文化交际意识的培养[J].科技视界,2016(16):193.

[2]李婧云.大学英语教学中跨文化交际意识培养的策略研究[J].海外英语,2016(05):34-35.

[3]李静.运用PBL教学法在大学英语教学中培养学生跨文化交际意识[J].科技信息,2013(35):13+41.

猜你喜欢

任务驱动教学法跨文化交际大学英语
任务驱动教学法在军械士官大专“机械基础”课程中的具体实施
任务驱动教学法在成人教育中的运用分析
项目教学法在建设项目LCM课程实训中的创新应用
跨文化交际中的“入乡随俗”
中西方价值观差异与跨文化交际的探究
跨文化交际中的语用失误现象及解决策略
任务驱动教学法在C 语言教学中的应用研究
校园网络背景下大学英语大班教学的缺陷探究
情感教学法在大学英语课堂教学中的应用
非英语专业《大学英语》课程中语音教学现状与重要性简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