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谈如何在小学语文教学中渗透民族文化

2018-05-10黄军燕

新一代 2018年2期
关键词:民族文化渗透小学语文

黄军燕

摘 要:在小学语文教学中渗透民族文化教育,使学生在成长的道路上可以更深层次地感受中华民族文化的魅力,激发学生传承发扬我国文化精髓,弘扬民族精神。在小学语文教学中渗透民族文化,让学生接授民族文化教育,教育意义深远。本文主要就在小学语文教学中适时渗透民族文化教育浅谈一些拙见,希望对日后的小学语文教学民族文化教学具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关键词:小学语文;教学;渗透;民族文化;教育

课程标准在课程目标上,规定“认识中华民族的丰厚博大,吸收民族文化智慧,关心当代文化生活,尊重多样文化,吸取人类优秀文化的营养”,还指出教材“要注重继承与弘扬中华民族优秀文化”。的确,我们中国的传统文化有着五千年的历史,其中不少都是语言材料中的精华,是人类智慧的结晶,在语言实践活动中使用频率较高。那么,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如何继承和弘扬中华民族优秀文化呢?

一、诵读古诗词

古诗词是我们中华民族文化的精华,千百年间,万口传诵,哺育了一代又一代,成为祖国文化的命脉。优秀的古诗词不但情理趣兼备,易于诵记,而且能启迪人的心智,真正让学生一辈子有用。

为了学古诗,我把黑板的一角开辟为“古诗词天地”,周一到周四每天早读让学生背一首。由于小学生记忆力强,加上古读词朗朗上口,一首古诗一般不到五分钟学生就会背了,再加上学生自己运用工具书,即使遇到难以理解的读句,我也只需要用一两句稍加点拨就足矣。到了周五早读时,我再把这周出现的四首诗词让学生回忆、复习、巩固、检查,借以加深学生对古诗的记忆。这样每周四首,每月十六首,只需不到一学年的时间,学生便可把《古诗文诵读》整本书上的近一百二十首诗词全部背诵出来。

另外,在学生平时的学习过程中,我还注意开展一些活动来促进

学生记忆古诗词。如开展“赛诗会”、“我是一个小诗人”等活动。当学生的古诗词达到一定的数量时,我又让学生对诗句进行分类整理。哪些诗句是描写山的,哪些是描写水的;哪些是描绘春景的,哪些是描绘秋色的;哪些是写花草的,哪些是写树木的,哪些是写动物的……学生在整理诗句的过程中,既回忆复习了诗句,又为运用诗句打下了扎实的基础。

二、熟记成语

课内熟记成语。语文出版社S版小学课百花园有“采集本”一栏,这些成语都有分类(寓言类、动物类等),安排合理,或意义相近,或结构相同,或意思相反,或有所关联。我总是让学生把这些成语记熟,要他们了成语的来源、本义、今义及运用范围,做到真正地掌握。除此之外,对于每一篇课文中的成语,我也不放过,同样要求学生把它们掌握好。

课外摘录成语。课外阅读中,学生常常接触到不少成语,我让学生通过“摘抄”的形式进行积累。每人准备一本“成语摘抄本”,一遇到成语就记录下来,要求他们能理解这此成语的大概含义,能运用好这些成语。为了加强学生的积累,在课外活动中,为了配合学生摘录、积累成语,我也开展了一些诸如“我讲成语故事”、“成语接龙”、“谁是成语大王”等活动。

生活中留心成语。只要处处留心,记住成语就不难。除了课本、课外阅读中有成语外,广播、电影、电视、日常用语中的成语也数不胜数。如果学生在生活中注意留心,日积月累,那么他们成语仓库里

的成语就越来越多了。因此,我要求学生在生活中要留心记忆成语,懂得怎样运用成语。

三、搜集春联对联

中华民族文化丰富多采,民间文化更是五彩缤纷。我接到一个新班后,第一个寒假里,总会有一道特殊的作业:每人至少搜集5副春联。到开学后,我总能惊喜地发现学生对这项作业的热情非常高,有的搜集了一二十副春联。于是,我便在班队活动中让学生进行交流。可按字数来,有两字的,三字的……十几个字的;按贴的地点来分,有贴在正门的、旁门的,有贴在厨房的、灶边的,有百货商店贴的、五金商店贴的;按内容讲,有赞扬美德的,有歌颂领袖伟人的,有反映改革开放成果的,還有以商品名开头的……这样归类后,学生对春联有了新鲜感,没想到小小的春联中竟然有这么大的学问,觉得有收获,不少学生主动地去读背春联。在此过程中,学生感受了语言、记忆了语言、积累了语言。除了搜集、整理春联这项活动外,我还让学生注意留心日常生活中顺口溜、歇后语、俗语以及过年过节时的传统习俗,适当搜集,加强积累,以便运用。

四、加强书法教学

书法代表了我们中华民族特有的艺术品位和意境化的审美乐趣。对学生进行书法熏陶,可以开阔学生视野,积累更加丰富的知识,锻炼智力,培养心性陶冶情操,提高对美感的辨识。尤其是在电脑普及应用的当下,提笔忘字的现象屡见不鲜。在教学中要鼓励学生体会汉字和书法的优美之处。因此,在课堂教学实践中,普及书法知识,培养书法技能也尤为重要,不容忽视。

课程标准中强调:“母语的学习时间不限,空间不限,时时处处都可以学习。”我觉得在教学过程中让学生通过诵读古诗词、熟记成语、搜集春联对联等方法,了解了中华优秀民族文化,也正是很好地执行了这一观点。总之,我认为如上的几种做法可以很好地继承和弘扬中华民族优秀文化,并可在语文教学中取得很好的教学效果,我们将维涵的民族文化和民族精神扎根在学生心灵深处,让他们真正从优良民族文化中汲取精神营养,形成积极的人生态度,全面提升人文素养。

猜你喜欢

民族文化渗透小学语文
俄汉成语中动物形象特点分析
浅析民族文化和传统图案在面料设计中的应用
内蒙古民族文化对外传播效果研究
论仡佬族作家王华小说中的乡村镜像与民间想象
浅谈语文课堂的情感教育渗透
优化朗读技巧,提升语文实效
浅谈如何培养学生的阅读兴趣
让多媒体课件为阅读教学助力
拨动情感之弦,让语文课堂绽放精彩
在印度佛教大会感受日本“渗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