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基于“工学结合、校企联动”的高职计算机网络技术人才培养模式探索

2018-05-10严坤

新一代 2018年2期
关键词:工学结合计算机网络人才培养

严坤

摘 要:高职院校对于学生的培养目的就是为了让学生可以更好的就业同时为社会输送更多优秀的人才,随着社会的发展和进步,计算机网络技术人才越来越受到重视,校企合作的重要意义被广泛关注,因此,基于“工学结合、校企联动”的高职计算机网络技术人才培养模式的探索的必要性较强。

关键词:工学结合;校企联动;计算机网络;人才培养

高职计算机网络技术人才培养模式的探索是符合我国当前社会发展需求的课题,我国已经进入了信息化时代,信息化时代下,网络技术人才炙手可热,成为了信息时代的中流砥柱力量,高职院校培养计算机人才是为了让其更好的融入进工作岗位中,为社会的发展和进步做出一定的贡献,而“工学结合、校企联动”的培养模式无疑是最好的一个途径。

一、高职计算机网络技术人才培养模式

(一)理念与思路

高职院校进行计算机网络技术人才的培养时,应当贯彻教学与实践相结合的理念,依托计算机行业、与计算机产业对接最终为学生服务就业的理念和思路。高职院校应当构建具有地方特色以及示范性的工学结合、校企联动的人才培养模式,将培养学生的实践、就业能力作为培养目标,以企业的真实项目作为教学主线,同时围绕计算机网络技术确定教学模块。将一个或多个工学项目进行整合,引入独立的工作任务,同时融入职业素养的认知教育,将其贯彻在整个高职计算机网络技术人才的培养过程中。

(二)明确计算机网络技术专业的培养目标

教师首先需要进行计算机网络技術专业的市场需求调研,通过对企业进行访谈以及对毕业生的就业跟踪等等多种形式了解并掌握地区的发展趋势,同时把握因为产业结构的变化而出现的新的就业机会,明确高职院校计算机网络技术人才的适合岗位。将计算机网络技术专业知识作为基础,制定有效的培养方案。高职院校的计算机专业人才培养的目标应当为培养具有较强的网站管理能力、综合布线能力、网络配置能力以及良好的职业素养、团队合作能力的综合型人才。

二、构建基于“工学结合、校企联动”的高职计算机网络技术人才的培养模式

(一)计算机网络技术课程的体系架构

高职院校通过对市场上的计算机网络技术人才的需求进行调研发现,人才培养应当突出学生能力提升的重要性,对计算机相关职业的工作过程及任务进行分析,从而制定明确的工学结合项目模块,之后将项目模块向模块化项目课程转变,最终构成基于工作过程和工作能力的模块项目课程人才培养体系。

(二)教学方案的设计

教学方案的设计需要根据该专业学生需要具备的职业能力来制定,首先确定工学结合的项目模块,之后根据项目模块设计单元模块。教师应当根据教学内容和教学目标,采用工学结合、校企联动的要求进行专业能力的训练任务并且模拟职业教学情境。除此之外,学校应当同企业一起,对计算机专业技术的各个教学环节与各个教学过程进行组织、实施和监控,让学生逐渐形成在各个工学模块单元的专业能力。并且在这个基础上,学生需要向教师提交单元作品,由学校联合企业对学生的学习成果进行共同考核。教师及时通过学生了解教学过程中的不足之处,并联合校企专家进行分析反馈,使教学方案的设计更加合理有效。

(三)教学方案的实施

1.制定实施方案

首先高职院校应当组建一个优秀的教学团队,教师需要有能力按照工学单元实施要求,教学团队可以由相关专业的教师、企业专家以及职业素质培训教师组成,同时确定教学负责人,确定教学团队的工作目标与职责。其次,在进行工学模块的教学时,对工学单位的内容应当按照课时进行分解,教师在教学中起到指导学生的作用,同时检查学生提交的作业成果,负责人需要在各个阶段对工学教学的实施情况进行检查评价。最后由工学单元负责人作为评委,评定学生的学习成果,通过PPT演示与答辩等形式,对学生的学习成果进行评分,之后填写学生的成绩表,由负责人签名审核,同时学生确定签名之后成绩才可以正式生效。

2.编制实施方案流程图

实施方案流程图中大概包括三个部分,分别是工学过程、工学过程监控以及工学班级文件等等,工学单元班级文件是按照工学过程的准备、评价以及归档等多项工作形成的。专业教学负责人对准备的资料以及方案的评价和实施过程进行检查监控。

3.工学单元项目选择

学校应当根据计算机网络技术相关企业的真实工作过程,同时结合专业方向和学生的基础条件为学生设计并提出多个工学单元项目,教师团队应当指导学生有能力根据自身的实际情况选择教师提供的工学项目进行更为有效的实施。之后学生按照项目方案的实施过程按时高质量的提交工学项目提交物,其中包括需求报告、项目设计书、可行性分析报告以及项目进度表等等。然后对学生的工学项目完成进行评价,制定项目评分细则,对项目从文档到内容,最后到项目的展示环节进行逐一评价并赋分。之后将学生工学项目的每个环节的得分填写到项目评分表中,最终得到学生的综合项目成绩。

结束语

高职院校对于学生的就业能力培养是较为重视的,目前就业前景较好的职业就是计算机网络技术相关职业,也就是说社会需要较多的计算机网络技术人才,而基于“工学结合、校企联动”的高职计算机网络技术人才培养模式正是可以实现培养目标的重要途径。

参考文献:

[1]刘桂兰.高职院校“工学结合、校企联动”的计算机网络技术专业人才培养模式探讨[J].科技展望,2015,25(28):281.

[2]徐平均.高职计算机网络技术专业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的研究与实践[J].价值工程,2011,30(26):236-237.

猜你喜欢

工学结合计算机网络人才培养
计算机网络环境下混合式教学模式实践与探索
计算机网络信息安全及防护策略
基于工学结合的《仓储岗位实训》学习成效评价体系探究
工业机器人现场编程工学结合课程开发
在新形势下创新汽车技术专业“校企合作、工学结合”模式的初探
基于人才培养的中职生日常管理研究
基于人才培养的高校舞蹈教育研究
女子中专班级管理共性问题与解决策略研究
基于人才培养的技工学校德育实效性研究
高职市场营销专业中“工学结合”模式的实践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