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将十九大精神引入高职院校思政教育初探

2018-05-10于杨

新一代 2018年2期
关键词:十九大精神思想政治教育高职院校

于杨

摘 要:中国共产党第十九次全国代表大会,是在新的历史起点上描绘了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夺取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胜利的宏伟蓝图。进入新时代,高职院校教育成为高等教育不可忽视的部分,它为社会主义建设提供了强劲的力量。学习和贯彻十九大精神是高职教育在社会主义新时期的首要任务,面对高职院校复杂而特殊的学生群体,将十九大精神融入思政教育必须从思政课程设计与教学环节,学生实践活动教育的丰富,以及“思政课程”向“课程思政”转变等方面探索有效途径。

关键词:十九大精神;高职院校;思想政治教育

中国党的第十九次全国代表大会,是在新的历史起点上开启党和国家事业新征程的一次大会,在党和国家的发展历史上具有里程碑意义。习近平总书记在十九大报告中为我们展现了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夺取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胜利的宏伟蓝图。近些年来,国家越来越重视职业教育建设,而高职院校学生群体也是社会主义建设不可忽视的力量,学习和贯彻落实党的十九大精神是引导高职学生在新时期树立正确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指明高职学生人生发展方向的重要途径。但从目前来看,高职院校学生学源较为复杂,学生学习基础薄弱,通过日常教学发现学生对于理论性较强的学习内容接受程度不高。针对于传统以讲授形式为主的思政课程,很难提高学生对于十九大最新理论成果的关注度。基于这些因素,想要切实地将十九大精神引入高职院校思政教育,必须探索出一条适合高职院校学生的有效途径。

一、遵循高职教育规律,优化思政课程建设

党的十九大重要思想对于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具有战略性的历地位,高职思政课作为高职院校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主阵地更应该紧跟时代潮流,将十九大的精神融入到思政课程体系之中。

学习和贯彻十九大精神首先要读懂和读透十九大报告文件,党的十九大精神以科学和严谨的政治理论语言为载体,这就要求高职院校思政部门积极开展十九大精神的相关研讨,思政教师研读十九大精神。在内容方面,备课过程中应将最新的思想融入到课程体系之中,并且根据现代高职教育规律,结合高职学生群体的特点,以理论联系实际,选取能够紧贴学生实际的内容与案例,使学生更好地理解相关理论知识;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结合高职院校学生学情,采用相对易懂的方式进行授课。将十九大文件语言转化为学生易于理解的方式进行表达,有利于教师在课堂上与学生进行交流,能够有助于学生更好地理解新思想、新精神;在教学手段上,思政课教学应多采用信息化教学手段。如微课、蓝墨云班课等信息化教学手段越来越多的被运用在高职课堂之中,将以往比较枯燥的理论知识以新颖的载体展现出来,能够很好的调动学生们的学习积极性。

二、重视第二课堂,开展丰富的实践教学活动

与本科院校不同的是,高职院校学生在实际操作方面展现出了极大的兴趣,并且有一定的能力很好的完成相应的实践活动。高职学生喜欢在组织和参与活动的过程中表现自我,针对这种特性,思政教学应该充分利用第二课堂,将十九大精神的传播引入学生的实践教学活动之中,将实践与育人有机结合起来,通过参加与课堂内容相对应的实践活动,学生能够更好地理解十九大精神。

通过开展多种多样的实践活动将十九大思想内化于心,外化于行。在实践中通过走访、调查等形式使学生走进基层,让他们在活动中加深对党的方针政策的理解,认清自己在新时期社会主义建设进程中的地位和树立崇高的人生价值,增强他们的社会责任感,激发他们的学习动力。除此之外,地方丰富的思想政治教育实践基地也是高职院校可以充分利用的资源,以大连枫叶职业技术学院为例,除了旅顺日俄监狱、旅顺万忠墓等红色教育基地之外,当地的敬老院、自闭症儿童之家等都需要大量的大学生志愿者,学校思政部协同学校党委、团委、学生处,不仅在实践活动方面进行引导,确保活动可行性,而且在理论和精神层面对于学生也有一定的积极引导。学生在服务他人、服务社会的过程中,不仅能加深对社会的认知,也能体现自身的价值。最后,职业院校根据自身的教学特点,除了传统意义上的课堂之外,还组织了各种形式的实训课和顶岗实习,给学生提供了步入职场实践的机会。在这一过程中思政教师协同专业课教师一起,帮助学生更好地适应社会生活,使他们真正的从学生角色过渡到社会主义的建设者。

三、实现从“思政课程”向“课程思政”的转变

作为我国意识形态的主阵地,高职院校的思政工作关乎到专业人才培养目标的实现和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做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思想政治理论课要坚持在改进中加强,其它各门课都要守好一段渠、种好责任田,使各类课程与思想政治理论课同向同行,形成协同效应”。在现代社会价值观多元化、各种文化系统互相渗透的复杂背景之下,仅仅依赖思政课堂对高职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和宣传十九大的最新思想,有一定的局限性。因此,发挥多学科优势,实现从“思政课程”到“课程思政”的转变成为一种趋势。

实现从“思政课程”到“课程思政”的转变,我们要认识到课堂教学本身就是育人的过程。这种育人不仅要体现在专业知识的讲授中,也要体现在一种文化底蕴的渲染和价值传播的过程中。因此在高职院校中,思政教育的工作不只是思政理论课教师的一己之任,在专业课堂之中也应该注重价值观的引领,将十九大思想融入专业课程之中,从国家意识形态的总体战略出发,赋予专业发展一定的宏观意义,形成显性教育和隐性教育的结合,实现从“思政课程”向“课程思政”突破性转化。

参考文献:

[1]中国共产党第十九次全国代表大会文件汇编[C].人民出版社,2017:8-9.

[2]習近平.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争取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胜利——在中国共产党第十九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报告[M].人民出版社,2017:62

[3]詹春燕,赵欣.高职院校学生特点及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方法的选择[J].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2012,(5):55—56.

猜你喜欢

十九大精神思想政治教育高职院校
学习贯彻十九大精神做好企业思想政治工作
凝心聚力推进人民法院工作实现新发展
文化自信是民族自信的强大精神力量
浅谈“两学一做”学习教育的开展路径
加强思想政治课在大学慕课开放课程的地位研究
浅析红色文化与高职院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
新媒体语境下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话语研究综述
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方法的创新研究
高职院校创新创业教育初探
全球化背景下高职院校韩语专业毕业生就业现状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