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次基于学生经验的教学尝试
——《认识含有万级和个级的数》磨课心得
2018-05-10李燕宋慧
李燕 宋慧
在一次教研活动中,笔者执教了“认识多位数”单元中的《认识含有万级和个级的数》这一课,在团队磨课过程中,我们重点围绕“如何利用学生已有经验展开高效的新知探究”这个问题进行充分研讨,注重激活经验并启发学生主动加以迁移运用、不断完善和提升经验,力求突出教学重点,突破教学难点。
一、沟通联结,迁移经验,突出认数关键
(出示教材例2算盘上的第一个数52395239)
师:育红小学万科校区占地面积大约30000平方米,说说数的组成并读一读。
生:这个数由3个万组成,读作三万,读数前先分级。
师:育红小学准确的占地面积有27825平方米,这个数会读吗?谁能说说它的组成?
生:这个数由2个万和7825个一组成,读作二万七千八百二十五。
师:比较30000和27825这两个数的读法,有什么不同?
生:万级是一样的,不同的是个级。
师:30000是我们上节课学习的整万数,今天我们一起来认识含有万级和个级的数。
揭题:认识含有万级和个级的数。
【反思:在上述教学过程中,看似平稳导入新课,但学生的思维过程与方式跟教师预设的并不在同一个节拍上。课后有学生问:“老师,这个数由2个万和7825个一组成,是怎么来的?这个数不是应该由2个万,7个千,8个百,2个十和5个一组成的吗?”我们重新基于学生已有认数经验来审视、反思新课导入的整个过程。逐个数位说数的组成,这是学生在认识万以内数的时候,对数的组成的一种习惯性分析,而本课教学中更需要学生从整体上来分析数的组成,即“7825个一”,虽然有个别学生的正确回答,可这恰恰是掩盖了其他学生的困惑。数的组成既是数的意义,也是读数、写数的依据,从整个数级来分析数的组成,又是本课新知学习的关键所在。在初次教学实践中,我没有在学生之前的认数经验和新授知识间搭起一座桥梁,没有很好地帮助学生沟通旧知与新知的联系。】
●磨课后:
师:育红小学一共有5938名学生。谁来说说这个数的组成并读一读?
生:这个数由5个千、9个百、3个十、8个一组成,读作五千九百三十八。
师:说得非常好,一位一位地分析了数的组成。但这样说有点啰嗦,能不能简洁地说说这个数的组成?
生:这个数表示有5938个一。
师:为什么可以这么说呢?
生:因为这个数是在个级上,它表示多少个一。
师:个级上的数是多少,就表示有多少个一。
师:(把算珠原样移到万级)谁来说说现在这个数的组成并读一读?
生:这个数是由5个千万、9个百万、3个十万、8个万组成,读作五千九百三十八万。
师:这是我们刚学的整万数,还能怎么说这个数的组成?
生:有5938个万组成。
师:通过分级,我们知道这个数有5938个万,所以读作五千九百三十八万。
师:(出示59385938的算盘图)现在将之前的算珠合并在一起,又得到了一个新的数。这个数和之前认识的数有什么不同?
生:这个数万级和个级上都有算珠。
师:这就是我们今天要认识的含有万级和个级的数。
揭题:认识含有万级和个级的数。
【感悟:学生之前掌握的万以内的数与整万数的组成和读写方法,就是本节课学习的起点,也是教师展开新知教学的逻辑起点。首先在分析5938这个万以内数的组成时,注意沟通了两种分析数的组成方法的关联,突出认读多位数的关键,为探求新知奠定基础。其次将5938和59380000的算珠合并在一起,充分激活了学生已有的认知经验,为新知学习做了很好的铺垫和巧妙的过渡,让学生产生一种发自内心的亲近感。这种亲近感的产生就来自学生已有的数学学习经验的迁移。
通过新的教学尝试,我感到根据学生已有的学习经验,实施有效的知识迁移,能够加深学生对数的感悟和理解,然后内化成一种对数的驾驭能力。小学生数概念的建立不能以会读写一个数,会利用这些数进行计算为标准来衡量,而应着眼于让学生看见数时,头脑中不仅仅反映出符号,还应该是看到数背后的意义,甚至前后知识点的关联。所以,教师在教学中要基于学习已有经验入手教学,把握好数学知识的关联性,在新旧知识、经验的相互作用中,通过沟通联结、迁移经验,来突出认数的关键。】
二、自主探索,提升经验,突破读法难点
师:(出示 6004000的算盘图)这个数是由多少个万和多少个一组成的,合起来是多少?
师:这个数里的0要读吗?你有什么发现?
生:0在万级和个级的末尾不要读。
师:(出示 3080007的算盘图)这个数是由多少个万和多少个一组成的?合起来是多少呢?
师:这个数里的0要读吗?你有什么发现?
生:0在万级的其他数位上出现时要读出来。
生:出现连续的3个0时只读一个零。
师:看来0所在的位置不同,读法也不相同。读数时,每级末尾的0都不读,其他数位上有一个0或者连续几个0,都只读一个0。
【反思:在上述教学过程中,虽然教师有层次的安排了教学过程,但在教学中,学生是被老师“牵着鼻子走的”,学生没有参与的积极性和热情,更没有探索的诉求。太过死板的教学,没有为学生留出空间,没有放手给学生自主探索和体验,对于“0”的读法这一教学难点的突破,学生没有主动体验获取知识的过程,没有通过自己的体验来丰富和提升经验,也没有实现知识的主动建构。在磨课过程中,我们认识到,要突破这一教学难点,必须要让学生充分借助自己的经验,在充分感知的基础上,引导学生体会和感悟。】
●磨课后:
师:(课件出示 6004000和3080007的算盘图)这个数是由多少个万和多少个一组成的?合起来是多少呢?
师:刚刚认识的这两个数,和之前认识的59385938有什么不同?
生:刚认识的这两个数里都有0。6004000里的0不要读,而3080007的0又要读了。
师:0在什么时候要读,什么时候又不要读呢?我们接着探究下去……
布置活动要求:四人小组为单位,相互帮助,探索0的读法,并将要读的0用红笔描一描。
课件出示:
师:哪位同学愿意上台介绍一下你写的数呢?
生:第一个数由3000个万和8700个一组成,读作三千万八千七百,0不要读出来。
生:第二个数由3080个万和7000个一组成,读作三千零八十万七千。这个数里3和8之间的0(百万位)要读。
生:第三个数由3008个万和70个一组成,读作三千零八万零七十。这个数里3和8之间的两个0(百万位和十万位)只读一个“零”,而7前面的两个0(千位和百位)只读一个“零”。
师:你有什么发现呢?小组内相互说一说吧。
生:一个数中间不管连续几个0,都只读一个“零”。
生:我发现0在个级末尾或者万级末尾时不要读出来。
生:当0不在末尾时,出现一个0也要读出来。
……
师:看来0所在的位置不同,读法也不相同。每级末尾的0都不读,其他数位上有一个0或者连续几个0,都只读一个0。
【感悟:在这个环节中我们调整了教学:先读写6004000,再读写3080007,然后通过对由三个相同数字组成的多位数的读写与比较,让学生自主探索和发现“0的读法”。在教学 6004000和3080007时,让学生在认、读、写的过程中感受到有的“0”要读,有的“0”不要读,但不点穿也不急于总结“0的读法”,而是设计四人小组活动,提供主动探索的机会。30008700, 30807000,30080070这三个数的安排也是经过反复推敲选择的,这样的设计让学生在学会了基本写法和读法,并有初步感知的情况下去有层次、有针对性的探索“0”的读法,为学生总结“0的读法”打好基础。这样既能丰富学生的认读经验,又能激发学生的探索兴趣。特别是“把要读的0用红笔描一描”,促使学生在观察和动手操作中发现并总结“0”的不同读法,巧妙地突破了本堂课的教学难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