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论如何培养中职护理学生学习《儿科护理学》兴趣

2018-05-09谢紫云

课程教育研究·新教师教学 2017年36期
关键词:兴趣

谢紫云

【摘要】随着“高校扩张”和高中热现象的出现,中职院校学生生源显著减少,中职院校学生主要由中考落榜生构成,其低龄化特点非常明显。同时这些学生没有较强的学习能力,学习方法和学习动机也不明确,缺乏学习兴趣同时在学习中存在厌学情绪,这严重影响学生学习成绩的提升,并对其未来发展产生严重影响。《儿科护理学》是中职护理教学的重要课程,对于学生未来职业能力的养成和未来职业发展具有重要意义,为进一步提升《儿科护理学》教学成效,本文将对提升中职护理学生学习《儿科护理学》兴趣的策略进行探讨,为《儿科护理学》教学质量提升提供保障。

【关键词】中职护理;儿科护理学;兴趣

【中图分类号】G712.4;R47-4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2095-3089(2017)36-0244-02

中职护理专业培养的主要是医院护理人员,然而中职护理学生多为中考落榜生,这些学生学习主动性差,学习兴趣不强,这种情况下很难提升学习成效。《儿科护理学》是中职护理专业的重要课程,对于学生专业知识掌握和专业能力养成具有重要意义,然而该项课程内容庞杂,具有较大学习难度。兴趣是最好的老师,为进一步提升《儿科护理学》教学成效,应当对中职护理学生的学习情趣进行有效培养。所以实际教学中,教师应当强化对培养学生学习兴趣的认识,采取有效措施将学生学习兴趣激发出来。

一、创设情境,有效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教学过程中为将学生学习兴趣充分激发出来,应当创设有效的教学情境[1]。对于新鲜事物學生通常会存在好奇心,所以选择教育内容或指定教学计划时,应当有效利用学生这一特点,利用已有教学资料进行教学情境的创设,将学生学习兴趣和主体意识充分激发出来,使其能够积极主动参与教学。《儿科护理学》在中职护理专业课程中占有重要地位,学生为成为合格的护理人员,学习过程中会主动进行探索,这个过程中对学生学习性却进行培养,将学生求知欲充分激发出来,就需要对有效的教学情境进行创设[2]。

《儿科护理学》基本理论都是以大量临床护理实践经验和长期观察分析为基础,在有效的教学情境中学生能够以“主人公”身份进行参与。例如在讲授预防接种相关内容时,安排学生参观当地妇幼保健所,直接观察小儿预防接种,然后在课堂教学中组织引导学生进行回忆,总结观察到的疫苗种类,进而将学生学习兴趣充分激发出来,将实践和理论有效结合起来,使教学质量得到有效改善。

二、有效总结,充分激发学生兴趣

《儿科护理学》涵盖知识范围较广,这在一定程度上增加了学生记忆的难度,一些学生虽然在课堂上能够基本掌握,但经过一定时间后就会遗忘,虽然教师用心制作了课件和笔记,但若学生未认真总结,课堂上讲授的知识会很快遗忘[3]。所以应当教会学生掌握总结的方法,使其能够在学习中对重点内容进行有效总结。例如讲授“小儿生长发育”知识过程中,可对小儿动作进行简单概括,“二抬四翻六会坐,七滚八爬周会走”、“一岁能走二岁跳,三岁自己可穿衣”,这样不仅全面总结了知识,还减少了学生记忆难度。所以应当让学生具备总结的能力,这不仅能够让学生更好的记忆和掌握所学知识,可能够对学生学习兴趣进行有效培养,另外,教师还应当指导学生系统化归纳和整理所学知识,有效的串联《儿科护理学》中知识点,保证其对《儿科护理学》形成系统、全面的认识,对其中知识做到融会贯通。

三、启动质疑,将学生求知欲充分调动起来

学习以思考为基础,而思考又以疑问为基础。学生质疑一些新鲜事物,也有助于激发学习兴趣。具体教学当中,教师应当从学生学习现状和教材内容出发,对适当教学策略进行选择,并在此基础上对疑问进行科学设计,并引导学生思考和分析一些疑难,进而实现对学生求知欲的有效激发。具体教学中,教师应当对临床实际案例进行合理选择,引入一些趣味性话题,为学生思考提供指引,依据所学知识有效解决已有问题,让学生具备一定成就感,让学生实现对相关知识的有效掌握,并在后期学习中保持高度的学习热情[4]。

例如在讲授新生儿疾病护理知识时,教师应当让学生思考“新生儿减少哭闹是否代表病情好转”,这样学生就会积极进行课堂讨论,对自己的见解进行交流,教师在对学生结论进行概括总结的基础上,还需通过所学知识对患病小儿出现哭闹原因进行阐述,并在此基础上对小儿哭闹情况进行正确判断,这要求学生具备更高的素质[5]。为使学生掌握更多的知识,教师还应当进一步引导学生“小儿哭闹减少时应认真贯彻和分析,切不可麻痹大意”。

具体教学中设置和解决问题,能够有效活跃课堂氛围,对传统教学模式下的“灌输式”教学进行变革,保证师生间互动式教学的实现,不仅能够帮助学生对相关知识更好掌握,还能够实现对学生学习兴趣的有效培养,使其能够更加积极的参与到《儿科护理学》教学中,并获得判断能力和思维能力的提升,为教学成效提升提供有效保障[6]。

四、结语

通过以上内容可知,学习兴趣在学生学习中发挥着重要作用,为进一步提升《儿科护理学》教学成效,中职护理专业教师应当对学生学习兴趣进行有效培养,让学生主动学习和探索相关知识,实现专业知识和能力的有效提升。本文对培养中职护理生学习《儿科护理学》兴趣的策略进行了探讨,但本文中仍存在一定局限,希望行业人员强化认识,通过激发学生学习《儿科护理学》兴趣,不断提升教学成效。

参考文献

[1]李红波,黄茜,刘羽等.云计算对提高中职护理学生学习能力的实践探究[J].新教育时代电子杂志(教师版),2014,(22):204,153.

[2]张瑞恒,王昱瑾.校园文化建设对中职护理学生的行业服务能力的影响[J].临床医药文献电子杂志,2015,(32):6751-6751,6754.

[3]周晓春,孙海燕.优化课堂教学,培养学习兴趣——浅谈《儿科护理学》课程的兴趣教学[J].科技信息(科学·教研),2016,(16):273,322.

[4]杨凡,王一鸣,臧爽等.主题探究教学模式在《儿科护理学》课间实习中的应用[J].护理研究,2013,27(32):3688-3690.

[5]石彦峰.提高兴趣注重环节加强总结提高质量——浅议提高儿科护理教学质量[J].科技视界,2017,12(19):148-149.

[6]李胜玲,杨晓明,唐丽等.小组合作性学习结合PBL教学对儿科护理学实践教学的影响[J].中国高等医学教育,2012,11(10):14-15.

猜你喜欢

兴趣
浅谈农村中学生英语阅读兴趣的现状和优化
小学数学学习兴趣的培养
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
关于开展农村小学花样跳绳运动的实践研究
在初中语文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
听障儿童美术教育方法研究
新课改下构建高效课堂的研究
巧用游戏构建快乐体育课堂研究
智力因素在语文教学中的作用研究
试论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