独立学院大学生择业心理障碍及对策研究
2018-05-09陈小林
陈小林
【摘要】本文在对重庆师范大学涉外商贸学院的学生开展调查问卷的基础上,深入分析了独立学院学生在择业过程中的心理问题和现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独立学院大学生择业过程中提供针对性指导的对策和方法。
【关键词】独立学院;心理现状;自信;对策研究
【基金项目】重庆师范大学涉外商贸学院校级科研项目(项目编号:KY2016044)。
【中图分类号】G63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2095-3089(2017)36-0006-01
一、独立学院学生择业心理现状
(一)理想与实现之间的矛盾
独立学院心中大多都有一个心结,就是自己在高考之中没有考取理想的大学,他们认为自己的学校档次不足,在学习的过程中一直有一种挥之不去的自卑心理和失落情绪。很多学生在现实的职业差距和择业难度上不会反思自己的择业期望是否过高或者不符合实际,也不会思考自己的气质、性格、兴趣、专长是否适合自己的职业,因而造成理想和现实之间严重的差距,而他们之中大部分不具备处理这一矛盾、消化这一心理的能力,最终积压成心理问题。
(二)存在盲目自信心理
自信对一个人来说是至关重要的品质和心理,同时也是择业成果的重要基础,但是调查研究发现独立学院学生在择业时存在盲目自信心态,失去对自身客观的认识和评价。部分学生认为社会不公、自己的才能无处发挥。在择业的过程中这也看不上,那也瞧不起。这种不客观的心态和心理使得学生在择业过程中不能准确地看待自己的位置,存在严重的好高骛远和不切实际想法。每个学生受到个人成长环境、能力特点和学识见识的影响,适合的工作岗位是不一样的,从众选择最终的结果可能就是选择了一个完全不适合自己的工作岗位。问卷调查的结果显示64名涉外商贸学院的同学想要去北上广深等大城市发展,58名同学则认为自己要进名气才符合职业期望和自己的人生追求,如此结果正是独立学院学生求职过程中盲目自信的体现。
二、加强对独立学院大学生的就业指导
(一)引领学生分阶段科学地进行就业准备
一个人要想在事业上获得成功,就必须对其将要从事的职业有充分的心理建设。独立学院大学生在步入校门的那一刻起,就应该着手培养自身基本素质和客观的职业价值认识。独立学院大学生在理论知识、理论厚度上要强于高职学生,在实践能力和动手能力上则要强于普通大学生。学校要积极促成学生在心态和理念上的准备,把握住对自己的准确定位,从传统被动择业和被动选择的困境中走出来,将自身培养成为自主创业和自主择业的主体。学校应当为学生提供多元化职业技能培训平台和丰富多彩的创业教育活动,使得学生能够获得为择业做更加充分的准备。
笔者认为独立学院可以在学生进入大一阶段就帮助其进行职业生涯规划,在其初接触到专业知识的时候就意识到本专业对人才的实际需求和就业的实际情况,为专业学习打好方向、奠定好基础;在大二阶段要加强对学生专业理论知识的教导和传输,使得各个专业学生都能为就业做好充足的理论准备,提升自身的理论素养和根基;在大三阶段则要通过校企合作、实习岗位安排等形式让学生去企业的工作岗位上顶岗实习,让其身临其境地感受到岗位工作的真正能力需要;在大四阶段需要向学生传输查询求职信息、制作简历、面试的技巧,帮助学生了解到职场对知识、能力多元化需求。
(二)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择业期望
高校扩招之后,传统的精英教育就渐渐地转变为了大众教育。独立院校在教学过程中要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择业意识,使其能够客观地定位自己和评价自己,好高骛远只会让他们脱离实际,走上孤芳自赏的歧途;而过低地评价自己会导致学生一叶障目,看不到自己的优势,最终积累自卑情绪,严重缺乏自信。笔者认为独立院校大学生择业必须准确地切入定位点,力求在激烈的择业竞争中积累自己的优势。
(三)引导独立院校大学生正确地对待竞争和挫折
独立院校大学生必然会在就业市场上遇到挫折和困难,学校要引导他们正确地看待困境和障碍,使其意识到在择业过程中遇到困难是不可避免的,在日常教学中要加强学生的思想、文化、政治、身体和心理多方面的教育和建设,提升其抵御打击和风险的能力,使其树立科学的竞争意识。独立院校大学生应该意识到,只要参与到竞争,就不可避免地面临挫折,在就业过程中必须做好这方面的准备。只有勇于面对现实,才能逐步增强能力、提升心理素质。同时,学校要引导独立院校学生能够自主总结经验和教训,分析自己失败和落选的原因,及时调整自己的择业目标和择业心态,争取下一次的机会和平台,避免其遇到困难就退缩和丧气,竞争对每一个人的机会都是均等的。
(四)独立院校需树立学生心理危机干预机制
当前,绝大多数独立院校没有建立健全的心理咨询机构,要将心理健康教育全面覆盖,落实到每一个学生还存在较大难度,笔者认为独立院校可以结合自身实际情况,树立一套贯穿领导层到基层、覆盖教师和学生全体的心理危机干预机制。独立院校尤其要将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作为重中之重,为学生开设针对性心理健康课程,以完善的心理健康普查机制、心理危机早期干预制度和心理危机动态评估机制作为主要辅导手段,对存在严重心理问题和心理障碍的同学,学校需要及时地对其进行心理干預和心理辅导,必要的时候将其转移到心理治疗机构。在心理危机事件发生之后,学校要组织相关人员进行心理重建,为大学生树立一个健康的、和谐的校园氛围。同时,面对我国就业形势、市场经济发展的变化,独立院校在就业指导工作开展中不能仅仅地拘泥于形式,更多地要注重内容,通过诈诈尸、锐意进取的工作作风树立大学生在就业过程中的自信。
以笔者所在的重庆师范大学涉外商贸学院为例,学校成立了心理咨询室,并且由专业的心理咨询老师坐班负责。在学生大一阶段,学校就针对性地开展心理健康课程,并通过校内网络进行问卷调查,对学生的心理问题进行全方位排查,并根据问卷得分高低来筛选那些心理有问题的学生,并重点关注、及时谈话和疏通,将学生心理能出现的问题扼杀在萌芽之中。
参考文献
[1]金彦龙.独立学院管理模式与运行机制[M].知识产权出版社,2017.
[2]高枫.高等教育心理学实用教程[M].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