朗诗常青藤·颐和苑·钟山绿郡站养老设计探析
2018-05-09五感纳得上海建筑设计有限公司闫英俊
文/五感纳得(上海)建筑设计有限公司 闫英俊
1 项目概况
朗诗常青藤·颐和苑·钟山绿郡站位于江苏省南京市朗诗钟山绿郡小区内,以舒适、自然、交流为设计理念,是融合功能性养老园林景观、亲情化设计、单元式护理于一体的高端养老设施(见图1)。室内面积1500m2,采用五感纳得NATTOKU SYSTEM设计手法(见图2)。
图1 朗诗常青藤钟山绿郡颐养中心
2 设计理念
项目在考虑适应老年人心理及情感需求的人性化设计时,需分析颐养中心整体大环境,而非单纯从室内角度考虑老年人的心理状态,更多需考虑养老院周边的生活环境、建筑体及景观等。
图2 五感纳得NATTOKU SYSTEM设计
2.1 安静祥和的林间小路
郁郁葱葱的林间小路、黄色的透水砾石、休息的石条凳,一切都那么安静,这里既是入口又是老年人散步、遛弯的好去处(见图3)。路中设置适老扶手,安全且人性化。如果老年人累了,还可在路旁亭子中小憩,聊聊天,下下棋。
图3 安静祥和的林间小路
2.2 老年人与儿童互动区
设施内设有儿童玩耍区,老年人与儿童一起做游戏。周末一家人带着小孩看望老人,就像去奶奶爷爷家、姥姥姥爷家,孩子们喜欢在这里玩耍,方便老年人与家人聚会,享受天伦之乐(见图4)。
图4 老年人与儿童互动区
2.3 感受室外风景
老年人在休闲区通过落地玻璃看室外风景、儿童嬉闹,树林郁郁葱葱,生气盎然,为老年人增添情趣(见图5)。
图5 通过落地玻璃看室外风景
2.4 同住一个家
中庭半室外空间种植了一棵树,寓意同住一个家,老年人在室内也能感知室外气候。
2.5 层层有露台
设施中每层都设有露台,老年人随时可享受阳光及优美景色。
2.6 公共区域采光良好
每层公共区域采光良好,老年人经常外出走动,既可活动筋骨,又能增加老年人之间的交流。
3 景观设计
3.1 林间小路
漫步在配有适老化设计细节且蜿蜒曲径的林荫步道,配合日式小景、石灯笼、休息长凳,给人一种静谧、宜人的氛围。
1)在小站入口处加宽入口通道,拓展停车位,强调标识设计统一性,营造属于常青藤小站独有风格的入口空间。
2)在山路标准段最大程度保留原有植物群落,并加入人体工学设计,使其更适宜老年人行走(见图6,7)。
图6 加入人体工学设计的林间小路
图7 林荫步道
3.2 儿童娱乐互动区
让老年人与儿童一起互动,体会家的温暖。图8为连接老年人活动区与儿童游乐区的环形景观节点,也是2个空间的视觉焦点与对景。用加厚地胶做出不同颜色,类似水池,区域中有怪石、树木、跷跷板、沙坑,儿童可与老年人互动玩耍。
4 外立面设计
外墙材料结合火山岩、型材及原木,完全融入原有建筑,配合天井树池和绿植墙造景,打造出一个自然、宁静、亲切、儒雅、祥和的入口空间。2层露台雨篷用竖向隔栅、玻璃隔断、型材及原木元素与1层入口呼应,斜向玻璃隔断可让老年人户外观景。顶部用不同密度的格栅装饰,使整个雨篷更具现代感(见图9)。
图8 儿童娱乐互动区
图9 外立面绿植墙、越秀木、铜制LOGO,处处体现品质和细节
5 室内设计
1)1层 包括除风室、前厅、老年休闲区及老人用品展区。设计上将外立面建筑手法进行延伸,使建筑与室内融为一体。细节设计如电梯处可看见清晰的“1”字,便于老年人准确知晓所在楼层。在老年人休闲、互动和聚会区使用水泥砖和绿植墙(见图10)。
2)2层 包括阿尔茨海默症专区、重度护理区、洗浴区、康复区、办公区护士站及其他附属空间(见图11)。图12为阿尔茨海默症专区的主入口,用彩虹门进行展示。门后是一个服务站,防止失智老人擅自出入。为防止阿尔茨海默症老人“出走”,特意将出入口设计成书架,以便模糊出入口概念,防止意外发生(见图13)。
3)3层 包括护理豪华间、四人间及餐厅。室内环境营造一种柔和温馨的氛围。在适老家具及适老床的选择上,考虑老年人行动不便等因素,全部采用电动护理床;每间房间干湿分离,卫生间除坐便器外不设置洗浴与台盆。台盆设置在房间内,便于老年人独立生活。双人间床与床之间摆设沙发和茶几,模拟家庭氛围(见图14)。
图10 1层实景
图11 2层实景
图12 通往阿尔茨海默症专区的彩虹之门
图13 阿尔茨海默症专区内部的书架隐形门
4)室内设施拥有充足的适老化用品,方便老年人生活。特别配备了由纳得良品出产的适老化洗面台,台面下可进出轮椅,且装有可抽拉式龙头、适老化扶手,方便老年人和护理人员使用(见图15)。
图14 3层房间室内
图15 适老化产品
6 结语
朗诗常青藤·颐和苑·钟山绿郡站自2016年3月中旬开业以来深受好评。可见,养老设计应站在老年人角度考虑,为其提供健康的生活环境。建筑、景观、室内、软装、标识等需统筹考虑,以老年人心理感受为基本出发点进行细节设计。
参考文献:
[1] 闫英俊.适应老年人心理及情感需求的人性化设计探析[J].城市住宅,2016(9):28-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