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谈初中数学课堂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提问能力

2018-05-07万秋英

课程教育研究·新教师教学 2017年31期
关键词:提问能力培养学生初中数学

万秋英

【摘要】在初中数学教学中,应该注重对学生各方面能力的培养,而培养学生的提问能力和表达能力则是必不可少的部分。培养学生的提问能力,对于开发学生智力、发展学生思维,使学生课堂上变被动接受为主动接受、由应试教育向素质教育转变起到了积极作用。

【关键词】初中数学;培养学生;提问能力

【中图分类号】G633.6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2095-3089(2017)31-0241-02

一、初中数学课堂教学中学生提问能力现状分析

课堂提问是任何教学活动中必备的教学形式,是课堂教学中师生相互交流、相互撞击的重要的双边教学形式。它既是重要的教学手段,又是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启发学生深入思考、引导学生扎实训练、检验学生学习效果的有些途径。“提问”包含了疑惑和解惑两个方面,也界定了“教”和“学”的传达和领会。“解惑”因“提问”而生,“解惑”因“提问”息息相关。问题建立的同时也就建立了答案生成的预设,建立了课程的教学节奏和教学进程。

然而大多数教师都有这种感觉:许多学生表现为上课不爱举手发言,课堂讨论气氛不够热烈,上启而不发,这给数学教学带来很大的障碍。

二、如何提高学生课堂提问能力

(一)有目的设置疑点,诱发学生质疑

教师应该有目的地设置一些疑点,甚至是故意犯一些错误,促使学生提出质疑,进而启发学生学会发现问题,善于提出问题的能力,并让学生讨论,教师适时点拨、引导,使课堂形成一种积极思考、勇于探讨的激烈气氛。例如:在学习了三角形的面积公式后,学生都已经明白等底等高的两个三角形面积相等,这时我提出面积相等的俩个三角形也一定等底等高。有些学生表示赞同,也有些人提出了疑问,有的底6厘米,高3厘米;有的底2厘米,高9厘米......所以这句话是错误的。还有的学生用画图的方法来说明。由此也有人提出了两个完全一样的三角形可拼成平行四边形,这里的完全相同可不可以換其他词,怎么换?经常用这样的方法加深对概念的理解,学生自己便会常常反问,从不同角度问,也就有了更多的思考。

(二)营造宽松的课堂环境,让学生敢于提问

心理学研究表明,一个自由、宽松的环境可以使人的智慧得到最充分的发挥。在教学中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教师必须改变传统的压抑学生创造性的教学环境,树立正确的师生观和教学观,为学生大胆提问创设一种宽松、民主、平等、和谐的课堂教学氛围,让学生敢于问。因为良好课堂环境氛围的创建,有助于消除学生的紧张感和焦虑情绪,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望,从而使学生能最大限度地发挥自身水平,释放潜能。首先,教师在人格上要尊重学生。课堂上师生之间不存在关系上的尊与卑、主与次,每一个学生与教师、同学或其他任何人一样,在人格上是独立的,都有着自己丰富的内心世界和独特的情感表达方式。因此,教师要转变教学观念,对学生要一视同仁,加强师生交往,密切师生关系,使学生觉得教师和蔼可亲,容易接近,成为平等的教学主体。其次,教学民主。学生问题意识能否得以张扬,取决于是否有适宜的环境。教师要尽可能创设民主、平等的师生关系,为学生设置和谐、自由的提问环境。课堂上要淡化教师的权威,充分尊重学生的意见,彻底摈弃那种在课堂上一切以教师为中心的“老师问,学生答”或教师“大包干”、“一言堂”的传统教学观念。鼓励学生大胆质疑、提问,鼓励学生求新求异,不囿于现存的“框架”,不拘泥于“标准答案”,让学生在课堂上能够“自由地呼吸”,敢想、敢说、敢做,充分发表自己的见解。

(三)提问要面向全体,切忌针对个别学生或部分学生

我一直认为应该先提出明确的问题再找学生回答。这样做的好处是可以让全体学生都参与到课堂教学中来。但是,有的老师却走入了这样的误区:当某个学生开小差了,他(她)冷不丁地提起来让其回答某个问题,即提惩罚性问题;当提问若干问题时,一直采用按一横排或一竖排的方式,久而久之,其他学生对老师所提的问题就不再关心,因为他们以为“事不关己”,所以就会“高高挂起”。这样不利于教师的教学,不利于学生的学习,而且还很容易使师生关系僵化。

(四)提问要精炼

过多的重述容易使学生不认真听讲,产生期待教师再说一遍的不良习惯,还可能干扰学生正在进行的思维活动。因此,候答时,教师一般不宜重述问题,确有必要的,重述的次数应尽量减少,同时在重述之前要通过各种方法予以明确提醒。提问等待时间是指教师提问后留给学生的思考时间。教师提问后给学生足够的思考时间是教师课堂提问的重要策略之一。调查研究发现,许多教师在提问之后,给学生所留的思考时间往往不足一秒,一秒之后若该生回答不了,教师就自己回答,或让其他学生回答,或将问题重新组织后再次提问。由于没有充足的时间思考,学生的思维很容易卡壳,回答的难度也会加大,他们往往因组织不好回答而放弃机会,甚至简单的问题也会发生“舌尖反应”——形成的想法到了嘴边又忘得无影无踪。老师把问题说出之后,如把等待时间延长至3—5秒要留有充分的时间,让全班学生思考一番,然后再指名回答,学生回答问题的质量和参与人数都会相应提高。

参考文献

[1]沈建红;郦群;如何提高数学课堂提问的有效性[J];中学数学研究;2007年07期.

[2]袁成良;新课标下初中数学课堂教学中提问情境的设置策略[J];新课程(教师);2010年02期.

[3]陈晓岚;初中数学课堂的有效提问策略[J];当代教育论坛(教学研究);2011年04期.

[4]刘丽华;初中数学课堂如何提高学生的提问能力[J];读与写(教育教学刊);2011年04期.

[5]徐旭;学起于思,思源于疑——对初中数学课堂教学高效提问的探究[J];科教新报(教育科研);2010年28期.

[6]王新艳;浅谈如何培养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J];数学学习与研究;2012年02期.

猜你喜欢

提问能力培养学生初中数学
以“问”发展小学生科学学习能力
地域手绘在创意产品设计中的应用初探
在数学建模中培养学生的提问能力
例谈数学教学中的“顿悟”
初中数学高效课堂的创建策略
学案式教学模式在初中数学教学中的应用
培养团精神,开展合作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