儿童肱骨髁上骨折移位手法整复伸直位石膏夹板固定在基层医院骨科的应用
2018-05-07殷爱东陆超鹏张少朋石志刚范旭游罗志文
殷爱东 陆超鹏 王 朝 张少朋 石志刚 范旭游 罗志文
(广州市萝岗区红十字会医院 广州 511363)
儿童肱骨髁上骨折多由跌伤、交通事故伤等间接暴力纵向传导或扭转造成肱骨干与肱骨髁交界处发生移位,是儿童肘部的严重型损伤[1]。儿童的骨质多孔、骨膜肥大,骨折时不易发生完全断裂移位,骨愈合的质量和速度均优于成人[2]。本文针对手法整复伸直位石膏夹板固定治疗的肱骨髁上骨折移位进行对比分析,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5年6月~2016年4月我院收治的172例肱骨髁上骨折移位患儿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两组,每组患者86例。其准入标准为:(1)符合肱骨髁上骨折的相关诊断标准;(2)经X线检查确诊;(3)首次接受复位治疗;排除标准为:(1)神经血管损伤者;(2)移位严重需进行手术治疗者;(3)随访资料不全者。观察组患者男52例,女34例;年龄为7~13岁,平均(9.57±1.09)岁;受伤至整复时间为0.3h~7d,平均(4.16±1.34)d;跌伤57例,交通事故伤29例;左侧41例,右侧45例;伸直型72例,屈曲型14例。对照组患者男50例,女36例;年龄为6~15岁,平均(9.61±1.13)岁;受伤至整复时间为0.5h~7d,平均(4.22±1.29)d;跌伤55例,交通事故伤24例;左侧38例,右侧44例;伸直型69例,屈曲型13例。两组患者在一般资料对比中无统计学意义(P>0.05),可进行对比分析,此外确保上述所有患者及其家属的知情权,并签署了知情同意书。
1.2 方法
对照组实施闭合复位外固定方法,即在屈肘120°时进行闭合复位石膏托屈肘位固定,观察组实施手法整复伸直位石膏夹板固定方法。首先,对患者进行手法整复,该项要求患者采取仰卧位,受伤手臂稍外展,对软组织损伤严重者用0.5%利多卡因进行血肿内及臂从麻醉[3],在认真分析患者X线检查情况后确定移位方向,术者在患侧双手握住肱骨近端,助手双手握住前臂中下端缓缓做对抗牵引,矫正骨折端重叠移位;然后依次矫正侧方移位、旋转移位和前后移位,一手握住骨折近端,一手握远端,两手相对挤压,直至旋转和侧方移位矫正后,术者两手拇指从肘后推尺骨鹰嘴向前,其余四指重叠环抱拉骨折近端向后,力度适中;同时远端助手在保持牵引的状态下缓缓屈曲肘关节至90°复位,一般能听到骨折复位的骨擦音;复位后术者一手固定骨折部,另一手握住前臂略伸直关节,并将前臂向桡侧伸展,防止发生肘内翻;然后,使用伸直位石膏夹板固定,手法整复成功后立即敷上石膏条,宽度与肢体宽度相近,前侧长度为腋下至腕关节,后侧长度为肱骨至指关节,内外两侧用木板固定伸直位肘关节。根据患者移位情况,可在固定时选用合适的衬垫,患肢外展,手心向上。观察末梢血运循环,结合患肢的肿胀程度,及时调整绷带,保持绷带紧固,以骨折稳定又不影响手部血液循环为度。最后,对患者进行后期观察和功能锻炼,早期的骨折断端是不稳定的,此时康复锻炼主要形式是握拳、活动腕关节等肌肉静止收缩运动,尽量避免肘关节功能运动,对肿胀严重的患者可辅以甘露醇、地塞米松等药物治疗,促进肿胀消退。待肘关节肿胀逐渐消退,骨折断端基本稳定后,可逐渐加大活动幅度;有明显的骨痂生长时,可在原先康复锻炼的基础上增加肘关节伸屈活动锻炼,以恢复肘关节的主动运动功能。经正、侧位X线复查稳定后可拆板,对骨痂生长缓慢者可适当延长拆板时间,解除固定后应加强肘关节伸屈活动锻炼但应循序渐进避免二次受伤。对仍存在疼痛的患者,可配合理疗、中药熏洗等,以缓解疼痛,促进血液循环。
1.3 治疗指标
观察记录所有患者复位效果及并发症发生情况。
表1 疗效评价标准
分级肘关节活动度较健侧减少携带角较健侧减少优<10°<5°良10~20°5~15°中20~30°15~20°,基本不影响外观,不需再次治疗差>30°>20°
2 结果
经统计,观察组患者一次成功82例,二次复位成功4例,轻微并发症1例,并发症发生率为1.16%,无Volkmann缺血性肌挛缩及髁上骨折晚期畸形等严重并发症,骨愈合优64例,良15例,中7例,差0例;对照组患者一次成功71例,二次复位成功13例, Volkmann缺血性肌挛缩及髁上骨折晚期畸形等并发症7例,并发症发生率为8.13%,骨愈合优35例,良26例,中16例,差9例。两组组间对比差异具有显著统计学意义(P<0.05)。
表2 不同组别患者临床指标对比[n(%)]
组别例数复位次数骨愈合情况1次复位2次复位优良中差并发症发生率观察组8682(95.34)4(4.66)64(74.41)15(17.44)7(8.15)0(0.00)1(1.16)对照组8671(82.55)13(15.11)35(40.69)26(30.23)16(18.60)9(10.48)7(8.13)t值7.15937.159320.01553.874910.55775.22556.5845P值0.00740.00740.00060.04900.00110.04860.0071
3 讨论
手法整复和外固定方法是复位成功的关键,儿童骨质愈合能力和自身塑形矫正能力较强,手法整复应当尽早施治,做到轻、稳、准、巧,可轻微矫枉过正,争取一次达到功能复位的标准。儿童肱骨髁上部扁薄,采用传统的屈肘位固定方式,骨折远端较远且固定后前臂处于前悬位,腕关节的活动会给骨折远端造成一定影响,而且对肿胀较为严重的患者,固定难以维持,易造成骨折远端尺倾[4]。伸直位固定能同时控制腕关节和上桡尺关节,避免前臂旋转对骨折远端的牵拉,而且伸直位固定有助于正位X线复查,能够获得尺桡偏转角度、骨折对位对线等重要信息,从而达到肘内翻早期预防和控制的目的[5]。
综上所述,儿童肱骨髁上骨折移位患者进行手法整复和伸直位石膏夹板固定治疗临床疗效较好,且能有效控制严重并发症的发生,可见该疗法在基层医院骨科具有较高的临床应用价值,值得推广。
1 郭杰,刘欣伟,郑雪君,等.手法整复联合夹板外固定治疗儿童肱骨髁上骨折108例.海南医学,2015,6:873~875.
2 李盛华,叶丙霖,王想福,等.手法复位联合肘内翻矫形器外固定治疗伸直型儿童肱骨髁上骨折.中国中医骨伤科杂志,2015,1:4~6.
3 段学明,黄绍亮,童旌峰,等.分步手法复位肘关节外翻位固定联合自制骨伤1号方外敷治疗儿童肱骨髁上骨折临床疗效观察.四川中医,2016,7:160~162.
4 杨毅军,王小玮,张勇,等.手法复位外固定与切开复位内固定治疗闭合性小儿肱骨髁上骨折疗效评价.华南国防医学杂志,2015,29(10):786~788.
5 陈林威,赵京涛,郑挺渠,等.儿童肱骨髁上骨折残留移位复位模型:力学响应的有限元分析.中国组织工程研究,2015,19(13):2125~21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