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支架零件多工位级进模具设计

2018-05-05张社就杨晓红

机电工程技术 2018年4期
关键词:工步冲裁凸模

张社就,杨晓红

0 引言

图1(a)所示为某常见的支架零件,其材质为08F。原采用冲孔落料和弯曲两副模具来做,由于制件小,制件在工序转换过程中操作不方便,生产效率低。随着产品批量增加,原有的工艺方法难以满足生产要求,在原有模具的基础上,设计了一副冲孔落料弯曲连续模,以满足批量生产要求。在日常生产中类似的零件结构比较多,这样改进对提高经济效益很有意义。

1 零件工艺分析

本冲件形状对称简单,外形尺寸小,生产量大,包含冲孔、落料和弯曲等工序,从零件结构来看,可以采用冲裁弯曲多工位级进模方案,这样既保证较高的零件精度,又能提高生产效率,下面根据该模具方案进行相应工艺设计计算和模具结构设计。

2 级进模工艺设计计算

(1) 排样设计

图1 支架零件及毛坯图

设计多工位级进模,首先要设计条料排样,因为条料排样图是设计多工位级进模的重要依据,因此在设计排样图时要设计多个方案进行比较,归纳、综合得出最佳方案。支架零件展开毛坯图如图1(b)所示,排样方案采用双侧载体,单边侧刃加导正销定距,利用中间长方孔位置先冲导正销孔作精定距,两小孔在第2步冲出,冲件外形采用冲切余料的方式,两侧弯曲边展开部位先冲出,折弯曲两边,再将导正孔冲裁成长方孔达到要求,最后将冲件两端连接载体冲切掉而得到支架零件,条料宽度为38.5 mm,步距为15 mm,冲件的整个冲压过程的排样设计如图2所示。由于有弯曲成形,故采用弹顶销浮料,导料板导向、侧刃加导正销定距送料,弯曲采用正装向上的形式。根据制件尺寸和形状,侧刃、冲孔和余料切口设计如图3所示。

图2 条料排样设计图

图3 侧刃、冲孔和余料切口设计图

(2)冲压力计算

①冲导正销孔φ2.8的冲裁力

P1=KL1tτ=1.3×3.14×2.93×0.5×300=1 794(N)

②冲侧刃

P2=KL2tτ=1.3×34.24×0.5×300=6 676.8(N)

③冲2×φ1.8圆孔的冲裁力

P3=KL3tτ=2×1.3×3.14×1.93×0.5×300=2 363(N)④冲切余料力

P4=KL4tτ=2×1.3×32.46×0.5×300=12 659(N)

⑤冲切搭接余料力

P5=KL5tτ=1.3×62.98×0.5×300=12 281(N)

⑥弯曲力

P6=Ap=23×10×35=8 050(N)

⑦冲裁力

P7=KL7tτ=1.3×2×(12+3)×0.5×300=5 850(N)

⑧冲切余料力

P8=KL8tτ=1.3×2×35.43×0.5×300=13 817(N)

⑨卸料力

⑩推件力

冲压力总和

以上计算公式中,K——系数,一般取k=1.3;

L1、L2、L3、L4、L5、L7、L8——分别为各道工序的冲裁周边长度(mm);

τ——制件材料的抗剪强度,单位(MPa),查表τ=300 MPa;

t——制件材料厚度(mm);

A——工件被校正部分的投影面积(mm2);

p——单位校正力(MPa),取p=35 MPa;

KX——卸料系数,查表KX=0.05;

KT——推件系数,查表KX=0.065;

n——凹模口切口废料层数,根据冲件料厚取n=5;

P∑——冲裁力、弯曲力及其他工艺力之总和(N)。根据冲压力计算的结果,可初选J23-16型开式双柱可倾式曲柄压力机。

(3)模具压力中心的设计

在确定模具压力中心时,选取第4工步为坐标原点,如图4所示,根据力矩平衡原理计算得,压力中心为X0=-13 mm,Y0=10.5 mm,(具体计算过程省略,读者可尝试计算验证),所以将模板中心设在模具压力中心上。

图4 压力中心计算图

(4)选择冲裁间隙和弯曲间隙,计算刃口尺寸

根据支架零件的精度要求,取双面间隙Z=0.04 mm~0.06 mm,余料切口形状尺寸设计如图5所示。

U形弯曲尺寸的单面间隙按公式Z/2=(1.05~1.15)t计算,取Z/2=1.05 t,U形弯曲件内形尺寸为L=9 mm,凸模尺寸经计算为Lp=9.20-0.02mm。

图5 余料切口形状尺寸设计图

3 模具结构设计

(1)模具总体结构。模具采用对角导柱标准模架,模具上模部分主要由上模座、垫板、凸模固定板及卸料板组成。卸料方式采用弹性卸料,以弹簧为弹性元件。下模部分由下模座、凹模、导料板、弹顶销等组成,由多组弹顶销和顶件块组成条料浮顶装置,采用双侧载体,单边侧刃加导正销定距,冲孔及冲切口废料从漏料孔排出,成品从凹模端头斜面滑出,模具结构简图如图6所示。

图6 模具结构简图

(2)模具工作过程。上下模定位靠模具架导柱导套和附加小导柱,工作时,滑块下行,卸料板先把条料连同弹顶销压住,送料采用导料板导向、侧刃加导正销定距,第1工步,冲导正销孔φ2.8和侧定距缺口;第2工步,导正销进入导向孔里导向,同时冲2×φ1.8孔;第3工步,冲余料切口;第4工步,冲余料搭接切口;第5工步,空工位;第6工步,弯曲成形;第7工步,在原φ2.8空位冲长方孔12×3;第8工步,冲余料切口,分离冲件。

(3)模具设计要点。由于同时有冲裁和弯曲工序,因此要控制好弯曲凸模与冲裁凸模的高度差;为保证弯曲件的精度,弯曲凸模使用已有的导正销孔导正,用于导正弯曲位置;由于冲孔直径较小,凸模容易折断,除模架导柱导套外,在凸模固定板、卸料板和凹模之间需增加四个小导柱导向,以保证模具工作平稳;浮顶装置的高度应略高于弯曲工位的凹模镶件,以保证条料送料顺畅。

4 结束语

多工位级进模具设计的关键是排样设计和余料切口的设计,这关系到冲件的质量和模具工作的稳定性,以及模具的制造成本和生产效率[1-7]。所以在设计时,必须充分考虑各种影响因素,比较多个设计方案,并通过设计、制造、装配和模具使用等各个相关环节人员的沟通和审核,这样才能设计出结构合理、工艺稳定和操作安全的模具。

参考文献:

[1]张社就.电动车制动器弹簧盖级进-复合模设计[J].机电工程技术,2009(5):15-16.

[2]周盛.级进模板孔的关联设计方法研究[J].机电工程技术,2005(9):49-51.

[3]陈超.多工位级进模具的设计与研究[J].金属成形工艺,2003(2):71-73.

[4]杜继涛.支架多工位级进模设计[J].模具工业,2005(9):15-17.

[5]张社就.电动车制动盘盖复合成形模具[J].锻压技术,2008,33(4):89-91.

[6]胡世光.板料冷压成形的工程解析[M].北京: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出版社,2004.

[7]杨玉英.实用冲压模具设计手册[M].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2005.

猜你喜欢

工步冲裁凸模
薄壁偏心套配合件车床加工工艺分析与计算
厚板材冲孔凸模断裂原因分析
冲压模具快换凸模常用的几种结构与应用
基于移动互联网技术的铸造生产数据采集应用
拉深模压边时坯料下塌的解决方法
РH13-8Mo 螺栓锻造工艺分析
冲裁工艺对无取向电工钢叠片磁性能的影响
冲裁模大孔废料下滑问题的解决
粗加工切削参数对钛合金多工步加工过程的影响
纯钛方杯深拉成形试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