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百合花行动”助残帮困

2018-05-05华姝

当代贵州 2018年13期
关键词:托养残联百合花

文 / 图_当代贵州全媒体记者 / 华姝

安顺市西秀区聚焦残疾人脱贫,以百合花理念为先导,开展“百合花行动”,建设“百合花爱心小镇”,为残疾人提供集中生活、集中康复和集中就业的场所,“托养+就业”的模式将扶贫和扶志、扶智有效结合起来。

在安顺市西秀区,百合花几乎就是爱心的代名词。

绽放的百合花,寓意着对残疾人幸福生活的美好祝愿,6片花瓣代表康复服务、宣教文体、培训服务、就业服务、扶贫救助和信访维权6项惠及残疾人的职能。

“我的第二个家”

走进安顺市西秀区“百合花爱心小镇”,首先映入眼帘的是一栋4层楼高的公寓楼,墙上“双腿走出低谷,双手创造财富”的标语引人注目。

“以前,我的生活起居需要母亲照顾,什么事都做不了,觉得人生毫无意义。”朱怀勇今年33岁,下肢瘫痪。2003年,朱怀勇不慎从高处坠落受伤,从此丧失了劳动能力。

2016年5月,在西秀区残联的帮助下,朱怀勇来到托养中心。“大家对我很照顾,这里就像我的第二个家。许多人都有过不幸的遭遇,但是仍然在努力地生活,我很受感染,也慢慢振作起来了。”朱怀勇说。

现在,朱怀勇有了新的生活,是托养中心小有名气的“微商”,下单、发货、收钱,一系列工作都可以借助手机完成,一个月有1500元左右的收入。“能通过自己的双手挣钱,我特别开心,我的生活变得有意义了。”谈话间,朱怀勇又接到一单生意。

“百合花爱心小镇”位于西秀区轿子山镇,占地面积27亩,是集托养、就业于一体的残疾人托养中心,按照“生活区+功能区”进行设计,主要包括托养中心、康复中心、工疗中心和农疗中心四个项目。

托养中心一期工程已建成3000平方米公寓楼投入使用,医务室、理发室、心理治疗室等配套设施一应俱全,为残疾人日常生活提供一站式服务。

据了解,西秀区共有残疾人39672人,其中建档立卡残疾贫困户3472户,由于居住分散,扶贫工作难度较大。“将残疾人集中在一起,为他们提供专业服务,可以充分利用有限资源帮助更多的残疾人。”西秀区残联理事长范华说,托养中心有专业的心理疏导老师,帮助残疾人打开心结,将部分积极、阳光的残疾人作为榜样示范,带动相对自卑、消极的残疾人重获生活的信心,阳光生活,形成一个相互学习、相互带动的良好氛围。

“有尊严地活着”

记者见到卢向阳时,他正在棉胎流水线生产车间操控数控机床。今年49岁的卢向阳是西秀区的建档立卡贫困户,年幼时因患小儿麻痹,下肢萎缩无法正常行走。

“我曾经外出找工作,因为行动不便,没有工厂愿意雇我。”卢向阳说,那时每月仅靠600多元的低保补助维持生活。

西秀区残联了解到卢向阳的情况之后,主动上门把他带到托养中心,针对个人情况,为他安排了技能培训。经过3个月培训基本掌握技能之后,残联将其安排到爱心小镇的贵州广成百科贸易有限公司就业。

由于工作认真,头脑聪明,卢向阳的工作能力得到认可,开始负责生产管理。“我特别珍惜这个工作机会,厂长和残联工作人员对我很照顾,现在每月领到2000元左右的工资,我知足了。”可以为家里分担困难,卢向阳脸上洋溢着笑容。

今年31岁的陈三妹务农时不慎摔伤致高位截瘫,曾一度失去生活的希望。范华得知陈三妹的事情,对她进行了心理疏导,劝说她到“百合花爱心小镇”就业。

现在,陈三妹在檀木世家工艺品有限公司从事加工工作,每个月能拿到2000多元的工资。“来到这里最深感受就是四‘好’,吃得好、住得好、精神好、心态好,能够有尊严地活着。”陈三妹说。通过就业安排和心理辅导,陈三妹重拾生活的信心,成长为工厂的全能型员工。

“百合花行动”按照残疾人的特点,有针对性地、一对一地对残疾人进行培训,开设了木雕、蜡染、工艺品设计、盲人按摩、美容美发等就业培训,在残疾人掌握技能后,根据企业的需求,将残疾人推荐到相应的就业岗位。除此之外,西秀区还对自主创业的残疾人给予多项扶持。

“很多残疾人想通过自食其力来脱贫,‘百合花爱心小镇’为他们搭建了一个平台,提供技能培训,安排就近就业,提高他们的获得感和自尊心。”范华说,就业是最直接、最有效、最快速改善残疾人生活状况,让他们重拾信心的方式,“托养+就业”的模式可以让一部分残疾人从社会兜底保障转为依靠就业脱贫,有利于阻断贫困的代际传递。

据了解,“百合花行动”开展以来,已为6750名贫困残疾人提供了就业培训,推荐就业3126人,实现自主创业158人。

“百合花爱心小镇”为残疾人撑起一个美丽的“家”。图为在“小镇”中就业的残疾人陈三妹正在给檀木珠打孔。

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的双赢

“将工厂设在这里,不仅能享受优惠政策,降低生产成本,还能帮助残疾人就业脱贫,一举两得。”檀木世家工艺品有限公司董事长赖贤友说。

2015年,“百合花爱心小镇”一期厂房建成,残联正在寻找能够安置残疾人就业的企业,赖贤友带着他的檀木手工艺品来到了爱心小镇。

“在探索残疾人脱贫模式的过程中,我考察过很多地方,发现残疾人托养中心的闲置率很高,没有真正发挥作用。”范华告诉记者,“百合花爱心小镇”借鉴前人经验,一开始便规划建设厂房,吸引企业落地。

为更好地促进残疾人就业,西秀区通过厂房租金减免、税收优惠、安置残疾人按比例奖补等方式吸引企业入驻,即入驻企业一律免租3年,对按要求吸纳残疾人就业达到一定比例的企业给予税收减免等政策优惠。企业安置残疾人越多,获取的奖励越多,通过这种方式帮助企业降低成本,激励企业吸纳残疾人就业,实现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的双赢。

由于肢体的残疾部位各有不同,残疾人只能从事轻体力劳动,适合他们的企业必须是就业门槛低、市场容量大、销售稳定的劳动密集型企业。西秀区将引进企业的类型定位在特色手工艺品和轻工产品上,对劳动技术要求较低的产业开展定向招商。目前已经洽谈企业20多家,意向入驻企业16家,檀木世家工艺品、黔艺贝纺织品、广成百科纺织品、声健竹编等6家企业已经入驻生产,安置残疾人及其家属就业180余人。

“让贫困残疾人有尊严地活着,既是脱贫攻坚的重要内容,也是和谐社会建设的题中之义。”范华说,下一步还将对“百合花爱心小镇”进行升级打造,为残疾人建设一个集“托养、康复、就业、教育、培训、文娱”等功能于一体的美丽家园。

猜你喜欢

托养残联百合花
农户肉牛托养模式及成本分析
乌鲁木齐市残联“十三五”事业发展现状与对策
残疾人托养服务国家标准2020年起实施
首个残疾人托养服务国家标准出台
残联在儿童自闭症康复服务中的职责研究
浅议残联业务档案的规范化管理
百合花
漂亮的百合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