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中西学者国际期刊英文摘要修辞关系对比研究

2018-05-04董金婷

校园英语·上旬 2018年1期
关键词:对比研究

【摘要】学者们从不同视角研究学术文章已成为日益盛行的趋势,但从修辞结构理论的视角研究学术文章摘要尚未得到充分的发展。摘要的对比研究,在国内通常是对比中文摘要和英文摘要,鲜有对比中西学者国际期刊英文摘要的研究。本文采用修辞结构理论对比中西学者国际期刊英文摘要的修辞关系分布的异同,并指出其分布异同的可能性原因。结果显示:中西学者都偏好使用详述关系,连结关系,非意志性结果关系和背景关系。相对于西方学者,中国学者更倾向于采用总结关系和评价关系;而相对于中国学者,西方学者更多使用方式关系。本研究丰富了摘要的对比研究和修辞结构理论,同时对二语写作及其教学有着重要的启示意义。

【关键词】修辞结构理论;英文摘要;对比研究

【作者简介】董金婷(1990- ),女,汉族,安徽安庆人,研究生,外国语言文学硕士,曲阜师范大学外国语学院外国语言文学专业,研究方向:外国语言学及应用语言学。

一、引言

学者们从不同的视角研究学术文章摘要已成为日益盛行的趋势。关于摘要的对比研究的对象,中国学者倾向于选择对比英文摘要和汉语摘要,而关于中西学者的国际期刊英文摘要的对比鲜有研究。从修辞结构理论视角对摘要的研究也尚未得到充分的发展。因此,本文基于修辞结构理论对比中国学者和英语本族语学者国际期刊论文摘要的修辞关系使用情况,从而揭示出其修辞关系使用异同的原因,以期对二语写作及其教学有启示作用。

二、修辞结构理论

修辞结构理论是由美国学者Mann & Thompson于上世纪八十年代提出的以文本内部之间的关系为基础,对文本组织进行描述的理论。该理论认为两个基本的部分连接成一个较大的部分,而它再与另一个部分形成更大的部分,直至形成一个完整的篇章。文本通常是由为数不多的反复出现的修辞关系构成的。

修辞结构理论的核心是修辞关系。在修辞结构理论中,主要的修辞关系有三十余种,主要分成核心-辅助关系和多核心关系,核心-辅助关系可进一步划分为表述关系和主题关系。

三、研究方法

1.研究问题。本研究拟解决的研究问题是有:1)中西学者英文摘要中修辞关系分布有何异同?2)中西学者英文摘要修辞关系分布异同的可能性原因?

2.语料收集。本研究语料选自所有发表于2008-2017年国际语言学权威期刊Journal of Neurolinguistics,Brain and Language,Journal of Pragmatics的中国学者论文摘要60篇和英语本族语学者(英美学者)论文摘要54篇。为确保语料来源的可信度,每篇西方学者的文章都通过邮件确定其英美国籍。从所收集的论文摘要中进行分层抽样和随机抽样,最终确定中国学者论文摘要和西方学者论文摘要各40篇进行对比研究。

3.分析方法。首先,我们将收集的语料转换成相应的纯文本格式。

然后,将其放入RST工具中进行分析。RST工具是由澳大利亚学者Mick ODonnell研制的修辞关系标注软件,主要由四个界面构成,分别为Text,Structurer,Relations和Statistics。在RST工具中分析语料步骤为:在Text界面将语篇分割成单元;在Relations界面编辑修辞关系;在Structurer界面根据语义和修辞关系的定义将切分的单元通过修辞关系连接成一个相互联系的整体;在Statistics界面展示修辞关系的种类和频数。为确保语料分析的客观性,整个语料分析过程都是同另一位研究者共同完成的。

最后,对这些数据进行卡方独立性检验,确定中西学者英文摘要的修辞关系分布有无显著性差异。

四、结果与讨论

1.中西学者英文摘要中修辞关系分布特征。

(1)RST工具的统计结果。RST工具修辞关系类型和频数的具体统计结果如表1所示。从表2可以看出中西学者学术论文摘要中各出现了17种修辞关系,表明他们在学术论文摘要修辞关系的种类上没什么区别。中西学者学术论文摘要修辞关系频数最高的前四位分别是详述关系(30.96%和28.91%),连结关系(18.58%和20.06%),非意志性结果关系(11.76%和10.62%),背景关系(5.57%和7.08%),说明他们学术论文摘要中基本的修辞关系都是详述关系,连结关系,非意志性结果关系和背景关系。同时,中西学者学术论文摘要频数最低的三个修辞关系分别为列举关系,重述关系和非意志性原因关系,频数百分比都低于2%。这表明他们学术论文摘要都不倾向使用这三种修辞关系。综上所述,中西学者学术论文摘要修辞关系表现出四多三少的分布特征。

统计还发现,中国学者总结关系和评价关系的使用都超过了5%,而英美学者方式关系的使用超过了5%。

(2)卡方独立性检验的结果。为了进一步确认中西学者学术论文摘要中修辞关系分布的特征。首先,对出现的十七种修辞关系做卡方独立性检验,结果显示中西学者修辞关系的分布无显著性差异(X2=22.084,P>0.05)。

然后,對频数百分比都大于5%的修辞关系(详述关系,连结关系,非意志性结果关系和背景关系)进行卡方独立性检验,结果显示中西学者论文摘要中基本修辞关系频数分布无显著性差异(X2=1.14,P>0.05)。

最后,对一方修辞关系频数百分比超过5%的修辞关系(方式关系,总结关系和评价关系)进行卡方独立性检验,结果显示其分布有显著性差异(X2=11.74,P<0.05)。

综上,我们发现中西学者学术论文摘要修辞关系分布无显著性差异,最基本的修辞关系分布亦无显著性差异。然而,中西学者摘要中方式关系,总结关系和评价关系的分布具有显著性差异。中国学者偏好选择总结关系和评价关系;而西方学者偏好使用方式关系。

2.中西学者英文摘要修辞关系分布异同的可能性原因。第一,学术论文摘要的体裁特征解释了中西学者学术论文摘要最常使用详述关系,连结关系,非意志性结果关系和背景关系。摘要的体裁分析表明摘要有四个语步,导言、方法、结果和讨论。导言语步包括背景的提出和论文研究课题的引入。这里背景语步相当于修辞关系中的背景关系,而课题的引入通常是论文摘要的核心。方法语步是介绍研究方法,可涉及研究对象,研究步骤等内容,是对研究课题的详细介绍。因此,方法语步与研究课题通过详述关系进行连接。结果语步相当于修辞结构关系中的非意志性结果关系。讨论语步是对研究进行总结,并对研究结果进行评价或引申,等同于修辞关系中的总结关系和评价关系。摘要中每个语步内部可以用连结关系进行连接。

第二,语言与思维密切相关,不同的语言有不同的语篇组织方式。中国学者英语语言水平的提高,能够避免母语的负迁移对语篇行文方式的影响,使得其语言表达,行文方式与西方学者的差异越来越小。因此,中西学者在英文摘要的修辞关系表达上并未表现出显著性差异。

第三,文化差异和文化交流。文化差异,西方国家的个人主义思想,推崇自信的表达方式,使得英语本族语学者更倾向于使用方式关系,来体现他们实验手段。国内对摘要内容的要求是对论文内容不加注释和评论的客观陈述。因此,国内学者偏好省略讨论语步;但随着文化交流的加强,我们发现西方学者论文摘要通常会出现讨论语步,使得中国学者意识到摘要的讨论部分也很重要,不容忽视。随着跨文化交流的深入和发展,中国学者出现了偏好使用总结关系和评价关系的情况。

综上,摘要的体裁特征,中国学者二语水平的提高,文化差异及其交流三者之间相互影响,相互作用,共同解释了中西学者英文摘要修辞关系分布异同的可能性原因。

五、结语与启示

本文基于语料库,从修辞结构理论视角对比分析学术论文摘要修辞关系分布,结果显示中西学者学术论文英文摘要的修辞关系分布没有显著性差异,中西学者都偏好使用详述关系,连结关系,非意志性结果关系和背景关系;中国学者更多使用评价关系和总结关系,西方学者更多使用方式关系。

这些研究结果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实践意义。理论上,丰富了摘要的对比研究和修辞结构理论。同时,本研究对英语学术摘要写作以及教师的二语写作教学具有重要的启示意义。例如,中国学生在撰写英语学术论文摘要的过程中,要考虑摘要的体裁特征,即摘要的四个语步。摘要写作可以多用详述关系、连结关系、非意志性结果关系和背景关系来进行语篇语篇的构建。中国作者在撰写语篇前应尽量提高自己的二语表达水平,避免母语的负迁移。同时,撰写英语摘要应具有跨文化意识和跨文化思维,多进行文化对比研究,了解西方的摘要表达特点。西方国家摘要的撰写篇幅较中国长,因此摘要的四语步较齐全,中国作者应借鉴学习,但也应注意避免出现了矫枉过正的现象。

在二语写作教学中,教师应教授学生体裁知识,帮助学生进行有效的写作;提高学生的二语水平,尽量避免母语的负迁移现象;要加强学生的跨文化意识,学习西方写作中修辞关系的使用情况;同时,还应该更新二语写作教材,与时俱进。

参考文献:

[1]Hyland,Ken.Disciplinary Discourse:Social Interactions in Academic Writing[M].London:Longman,2000.

[2]Swales,J.M.Genre Analysis:English in Academic and Research Settings[M].New York: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1990.

[3]鞠玉梅.體裁分析与英汉学术论文摘要语篇[J].外语教学,2004, 25(2):32-36.

猜你喜欢

对比研究
《红楼梦》章回目录的英译研究
拉威尔与德彪西《空求》的演奏与美学特色比较研究
电影《雾都孤儿》与文学原著的对比研究
晋中学院2012~2014年学生体质健康结果分析
国有工业企业竞争力的实证分析
国有工业企业竞争力的实证分析
诗歌里的低诉,苍凉中的守望
模因论视角下的英汉网络语言对比研究
汉藏数词对比
传统中药学与生药学的对比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