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究型”课程在大学英语教学中的实证研究
2018-05-04李宝玲
【摘要】PBL教学理论是一种强调以学生自主探究为主的自主学习模式,在这种模式下,学生自主地从封闭的课本走向开放的研究资源。它使得外语教学的内在变得丰富,使得学生的语言技能和思辨能力在实践中得到了锻炼和提升。本文以PBL教学模式为例,探讨“研究型”课程在大学英语教学中的实证研究,试图寻求一条适合现代社会需求的大学英语培养模式。
【关键词】大学英语;PBL教学;自主学习
【作者简介】李宝玲(1977- ),女,海口经济学院教师,英语副教授,研究方向:大学英语运用语言学,英美文学。
【基金项目】本文系2016年海南省高等学校教育教学改革资助项目(项目编号Hnjg2016-59)的阶段性研究成果。
引言
随着互联网技术在外语教学中的普遍应用以及在“互联网+”这样一个大背景下,大学英语课程发展也如其他行业一样,正在经历一个理念不断更新,内容不断丰富,方法和手段逐渐完善的过程。但是一直以来由于没有实质性的教学内容,大学英语的纯语言传授和技能训练让二语习得者觉得枯燥又机械。“英语教学不能等同于语言技能的传授和训练,英语教学既不能是英语语言知识的教学,也不能是英语语言技能的教学。”(肖李全,2004)可以肯定,将来的英语学习的一个重大变化不再是单单学习英语,而是与其他学科结合起来,是某种内容的英语教学。为了更好地适应这一转变,国内许多高校逐渐引入了研究性教学理念,它使得外语教学的内在变得丰富起来,学生的语言技能在实践中得到了锻炼和提升,思维和创新能力也得以发展,学生的学习能动性从根本上得到了改观。
PBL教学理论是一种以自主探究、自主学习为主的学习模式,也即是说通过教师的指导,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在特定范围内自主选定研究的项目或主题,用探究实践的方式主动去搜集信息来源、整理并分析课题相关所需信息,从中主动获取和应用知识,从而实现以解决问题为目的的学习活动。“问题是学习的起点,也是选择知识的依据”( 丁后银 2009:40-43),它强调的是问题的探究和解决过程,注重学生能力的培养,是“研究型”课程的主要教学模式。作为一种自主学习模式,PBL主要目的在于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和知识的重新建构,培养学生的批判性思辨能力。在这种模式下,学生自主、积极地从封闭的课本走向开放的研究资源,通过小组成员间互相协作,以及开放式的探索,彰显PBL自主性、研究性、开放性和合作性的特点。
一、PBL教学模式理论基础
1.建构主义教学理论(constructivist theory)。建构主义学习理论是继认知主义之后学习理论的又一场重要变革,最早由认知发展领域最有影响的瑞士心理学家Piaget(1972)提出。建构主义认为,学习不是信息简单地从外到内的单向输入,而是通过新信息与学习者原有的知识经验双向的互动作用而实现的,也就是学习者与学习环境之间互动的过程。学习者不是被动地吸收信息,而是主动地建构信息。建构主义教学模式主张在老师指导下,以二语习得者为学习的中心。该理论认为,学生是信息加工的主体,是知识意义的构建者,而不是被动的接受者和灌输对象。教师则是意义构建的帮助者和促进者。在二语习得的过程中,学习者在教师的指导下,以学生为中心,以探究为主要学习方式,利用情境、协作、回话等学习环境要素,充分发挥学生的主动性,积极性和首创精神,使学生有效地实现当前所学知识意义构建的教学程序及其方法策略体系。建构主义理论重视学习的协作性,认为虽然理解由个人建构,但是理解和学习应产生于师生之间、生生之间、学生与教学内容及教学媒体的交互作用中,即在交互协作中激活旧图式,建构更加准确的语言意义。
2.人本主义学习理论。人本主义学习理论的主要代表人物是马斯洛和罗杰斯。该学习观认为教育的目的不应该被限制在传授知识和技能,而是要把重点放在学生情感的发展,培养健康的人格。学习的目的就是让学生成为一个人完整的人一个具有高度适应和自由的人,一个充分起作用的人。人本主义学习理论强调学习是一个情感与认知相结合的精神活动。其整个学习过程是教师和学习者两个完整的精神世界的互相沟通、理解的过程。教学不再是以教师为中心,以知识输入讲解为主要方式的活动,而应当是以学习者为中心,深入其内心世界,以师生间的全方位互动来实现教学目标的完成。基于本理论框架下的教学模式主要有三种,分别是:以题目为中心的课堂讨论模式;自由学习的教学模式;开放课堂的教学模式。其中,以题目为中心的讨论模式指的是课堂上围绕一个题目进行集体讨论,通过讨论的方式促进教师之间、学生之间以及师生之间的关系。在教学中,教师需要做到充分体现人本主义,尊重学生,允许学生提出自己的意见并采纳。
本文所探讨的PBL教学模式即是基于以上两种模式为主建立起来的适合发挥學生主观能动性和创新能力的教学新模态。
二、PBL教学模式课程教学目标与基本流程
1.课程目标。英语作为一门国际通用语言,在经济全球化的今天扮演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大学英语课程教学要求》里明确规定,大学英语教学旨在提高学生的英语应用能力、跨文化交际能力和自主学习能力。在提高学生听、说、读、写、译基本技能的同时,我们还力求增强他们的自主学习能力、语言综合运用能力和综合文化素养。具体如下:
(1)通过查找、搜集、阅读、归纳整理资料从而提高发现问题的能力;
(2)通过借助各种信息渠道和方法获取信息和资料并对信息进行分析处理,从而提高自主学习,解决问题的能力。
(3)通过撰写研究报告和进行研究项目口头汇报,从书面和口头表达两个方面展示研究过程和结果,从而提高读、写和表达能力。
(4)通过对研究课题和项目的探究、实践到得出结论过程,从而提高学生的团队协作和跨文化交际能力。
2.基本流程。
本课程要求学生以小组为单位,在规定时间内,充分利用课题内外时间,完成教师交付的“研究性”课题。在此过程中,为了明确研究进程和任务,学生需要通过小组合作,制定项目报告书;需要运用恰当的研究方法,搜集、整理相关资料,并把必要的资料翻译并制作成合适展示的多媒体形式,以团队方式进行形式多样化的口头汇报。具体流程如下:
(1)认识课堂。通过教师的介绍,学生充分认识和了解PBL教学模式的目的和任务;
(2)小组分配。对学生混合编成若干学习小组(每组约4—6人)
(3)基本技能讲解。教师讲解PPT和视频制作技巧以及资料收集的途径等;
(4)任务布置。教师确定主题后提出相关要求,让学生开始搜集、整理与研究主题相关的资料,通过协助,按要求完成任务。
(5)成果展示。学生按小组分批、定时展示研究成果(PPT、视频等)(每组6分钟左右);
(6)教师总结。根据学生所展示的成果,教师对项目完成情况进行总结。
为研究PBL在大学英语课堂中的运用来检测其有效性及可行性,探索出大学英语项目式学习的有效教学模式,并为今后开展本校的大学英语教学改革提供一定的指导及借鉴,我们于申请了海南省高校教改项目“PBL教学模式下‘研究型课程在大学英语教学中的运用与实践”。立项后项目组认真组织积极筹备了一系列研究措施,截至目前已有2组实验数据返回。具体如下:
研究问题
PBL模式在“大学英语”学和学习中效果如何,我们假定PBL和传统教学模式是无差异的(H0)。
受试
实验对象为海口经济学院15级财务管理专业 4个班共198名学生。所有受试者均以普通话为主要语言。
实验过程
1.研究者提取受试者上学期大学英语期末考试成绩备用,记为大学英语1。
2.受试者按行政班参加传统模式大学英语课堂学习一学期(共72学时),结束时统一参加笔试(总分100,包含听力、阅读、翻译、写作、词汇、语法等部分)。成绩记为大学英语2。
3.受试者按行政班参加PBL模式大学英语课堂学习一学期(共72学时),结束时统一参加笔试(总分100,包含听力、阅读、翻译、写作、词汇、语法等部分)。成绩记为大学英语3。
结果与分析
受试者198人全部完成实验,以大学英语1和大学英语2的变化为对照组,分析实验组大学英语2到大学英语3的变化。取α=0.01,F cirt=6.7,检测得F=75.2>F crit,故拒绝原假设。实验得出PBL模式在大学英语课程学习上是优于传统模式的。
三、结语
我们通过对比实验发现:PBL模式在一般和细节表现方面的提升效果都要优于传统教学模式。一方面,以往研究已经表明PBL模式对学习主动性有着很好的激发效应。学生在问题的引导下自发的设计方案、探索解决方法,并在此过程中完成了英语会话的学习。学生不会感到枯燥和被动,而是主动地在学习。另一方面,PBL模式引入問题探索从而淡化了学习语言的形式感。语言的学习最好是无意识的,学生在这样的环境下习得的语言更加巩固和自然。同时,我们在研究过程中投入了很多的精力,但由于耗时较长,无法保证研究者在两组课堂上总是同样的精神状态,亦无法控制学生的状态,从而影响实验数据的可靠性;且实验一中的实验组为非英语专业本科生,对照组为英语专业专科生,基础和学习能力可能存在差异。值得注意的是:大学英语2的均值比大学英语1的均值还低0.88,这表明通过一学期的传统课堂学习,受试者的英语水品不但没有提高,反而还退步了。大学英语课堂教学模式的调整改革势在必行。我们在实验开始前逾期PBL模式的教学效果会优于传统课堂,而实验不仅证实了这一点,还体现出PBL模式在提高学生大学英语学习水品上要远远好于传统课堂。
PBL模式的实践无疑是值得尝试和推广的,这里建议以后的研究者一方面尽量选择基础和学习能力相似的受试者和对照组,另一方面可适当缩短实验期(比如4个学时完成特定内容的学习),这样会使实验更可控,所得数据更可靠,同时也更符合当下碎片化学习的规律。
参考文献:
[1]陈美华.大学英语“研究型”课程理论与实践[M].东南大学出版社,2012.10.
[2]李小兰.人本主义学习理论综述[J].中华少年.
[3]周军平.建构主义学习理论及其倡导的教学模式[J].兰州交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04.
[4]丁后银.“问题为本的学习”与“行动研究”的整合[J].外语与外语教学,2009(03).
[5]李立,杜洁敏.大学英语分科教学背景下学术英语 PBL 教学模式研究[J].外语教学,2014.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