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江苏徐州兴化寺晚唐摩崖石刻调查初探

2018-05-03

东南文化 2018年2期
关键词:供养人摩崖沙门

高 歌

(南京大学历史学院 江苏南京 210023)

兴化寺位于江苏省徐州市南郊和平南路云龙山顶,该寺现存最早的造像是北魏拓跋焘正平元年,即刘宋元嘉二十八年(451年)雕凿的半身阿弥陀佛像[1],像高11.52米,依云龙山崖而造。之后历代在佛像的头顶上端及两侧的山崖间,又逐渐雕凿出数量不等、大小不一的佛龛。因长期暴露在外,残毁严重,具体数量难以统计。直至明代,才为阿弥陀佛像和后来雕凿的佛龛修建了大雄宝殿。1993年底,兴化寺工作人员在整修大雄宝殿时,在其地下10米深处的基岩上发现了摩崖石刻[2]。笔者在2014年10月、11月和2015年5月三次在此进行了实地勘察、编号、拍照、测绘,此处摩崖石刻共计54个佛龛,16方题记。

图一//徐州兴化寺晚唐摩崖石刻分布示意图

关于徐州云龙山兴化寺摩崖造像的记载和研究,较早的是明正统本《彭城志》卷五中有兴化寺和《重建云龙山兴化寺碑》的记载[3]。在今人的研究中,张寄菴根据宋代苏辙的《栾城集》卷帙里的《魏佛貍歌》中诗句“魏佛貍,饮泗水,黄金甲身铁马箠。睥睨山川俯画地,画作西方佛名字”,诗中“魏佛貍”为北魏太武帝拓跋焘的字号,“西方佛”即为半身阿弥陀佛像,依此推断出半身阿弥陀佛像北魏时期就已经存在了[4]。本文所写的摩崖石刻位于半身阿弥陀佛像之下,是半身阿弥陀佛像雕刻完成之后开凿的,于1993年被发现;窦修林从唐刻风韵、惠能神会像之论、密宗造像三方面论述了云龙山摩崖石刻的艺术特征[5];徐延平简单介绍了石佛修凿过程[6];刘珊主要是论述了云龙山摩崖石刻的艺术感染力,并且呼吁对摩崖石刻提供更好的保护[7]。笔者结合前人研究的成果,利用三次实地考察所掌握的基本材料,从窟龛概况、窟龛的开凿年代、窟龛造像的特点三方面,对1993年新发现摩崖石刻的基本情况进行初步的整理与分析。

图二//K10毗沙门天王组合

图三//K20毗沙门天王与供养人

一、窟龛概况

1.窟龛分布

兴化寺摩崖石刻造像背西面东,依山势南北走向开凿,水平总长度19.94、斜面总长度29.57米。山体的正中间凿有石台阶,摩崖造像位于石阶两侧。从南向北可分为五个区,依次为Ⅰ区、Ⅱ区、Ⅲ区、Ⅳ区、Ⅴ区,窟龛从南向北依次编号,每个区再分排编号,按从上至下、从南向北的顺序,窟龛用字母K表示,题记用字母T表示。Ⅰ区有17龛,1方题记;Ⅱ区有6龛,1方题记;Ⅲ区有1龛,4方题记;Ⅳ区有2龛,1方题记;Ⅴ区有28龛,9方题记。总共54个窟龛,16方题记(图一)。

2.窟龛形制及题材

(1)Ⅰ区的窟龛

Ⅰ区窟龛的崖面水平长度9.63、斜面长度3.14米,分为上、中、下三排,上下两排残损较为严重,仅有中排的K10保存状况较好。

K10的平面形制为不规则形,龛长106、高96、深6厘米。龛内主尊毗沙门天王,身材魁梧,头戴宝冠,表情肃穆,身着铠甲,腰间束带,长剑斜挂,左手托塔,右手持戟,双脚踩踏于地天双肩,地天已残损,仅存轮廓。毗沙门天王通高82、肩宽18、头高21、面宽9.3厘米,剑长22.7、塔高12.6、戟长68.7厘米。毗沙门天王右边雕凿一身胁侍天女立于祥云之上,束发髻,着长裙,双手作揖,通高51、肩宽9、头高10.3、面宽5.1厘米。毗沙门天王左边雕凿一身力士,头部已残损,双手持长矛,残高31.2、肩宽11.4厘米,矛长30.4厘米。力士左侧为吉祥天女形象,有头光,身着襦裙,肩披飘带,双手作揖,通高49.7、肩宽10.6、头高9.6、面宽5.2厘米(图二;封二‥1)。

(2)Ⅱ区的窟龛

Ⅱ区窟龛的崖面水平长度2.88、斜面长度1.51米,分为上下两排,其中K20保存状况较好。

K20的平面形制为尖拱形,龛长44.5、高47.2、深4.4厘米。龛内正中雕刻毗沙门天王,头戴冠帽,表情严肃,身着长袍,腰间系带,右手持戟,左手托塔,通高40、头高8.6、面宽3.4、肩宽8.9厘米,戟长36.6厘米,塔残高8.6厘米。毗沙门天王双脚踩于地天肩上,地天身体已残损,仅存头部,头高4.8、面宽3.8厘米。毗沙门天王右侧倚跪供养人,仰视毗沙门天王,通高19.6、头高6.5、面宽3.8厘米。毗沙门天王左侧雕刻胁侍像,着束腰长袍,双手作揖,通高24.7、头高6.3、面宽3.3、肩宽6.2厘米(图三;封二‥2)。

(3)Ⅲ区的窟龛

Ⅲ区窟龛的崖面水平长度9.39、斜面长度1.72米,仅有K24,其余为题记。K24的平面形制为尖拱形,内雕刻一尊坐佛,保存情况不佳。

(4)Ⅳ区的窟龛

Ⅳ区窟龛的崖面水平长度2.46、斜面长度0.96米,仅有两个窟龛K26、K27及一方题记T7,其中K26保存情况较好。

K26的平面形制为尖拱形,龛长45、高45、深5厘米。龛内主尊为坐佛,头顶高肉髻,面部残损,身穿垂肩式袈裟,内着僧祇支,右手残损,左手施与愿印,结跏趺坐于莲花佛座之上,通高33、头高6.9、面宽4.3、肩宽6.8厘米,佛座高10、宽18.3厘米。主尊坐佛左右各侧雕刻菩萨立像一尊:右侧菩萨身穿长袍,帛带轻搭于胳膊上,双手作揖,腰间系长裙,裙在腰间外翻,立于圆形台上,通高31.4、头高6.8、面宽3.8、肩宽6.3厘米;左侧菩萨身着长袍,束高发髻,右手上举,左手持净瓶,通高33、头高7.3、面宽3.9、肩宽6.8厘米,净瓶长3.2、宽0.8厘米(图四)。

图四//K26一佛二胁侍菩萨

图五//K35双立像菩萨

(5)Ⅴ区的窟龛

Ⅴ区的窟龛的崖面水平长度4.66、斜面长度5.05米,此区域窟龛数量最多,可分为四排,现将保存较好的窟龛情况介绍如下。

K35的平面形制为尖拱形,龛长33、高41、深4厘米。龛内雕刻两身菩萨立像。左侧菩萨头挽高髻,面部残缺,脖颈上三道蚕纹,手臂残损,身着长袍,立于圆台之上,通高36、头高7.3、面宽3.4、肩宽7.8厘米。右侧菩萨立像束发髻,身着长袍,披帛顺肩自然下垂,下系长裙,裙在腰间外翻,右手握披帛,左臂自然下垂,左手持净瓶,立于圆台之上,通高36、头高7.3、面宽3.4、肩宽7.8厘米,净瓶长1.1、宽0.8厘米(图五;封二‥4)。

K45的平面形制为尖拱形,龛长34、高35.8、深3厘米。龛内雕刻一佛二胁侍菩萨。主尊佛结跏趺坐于莲花佛座之上,肉髻低平,面目表情严肃,身着垂肩式袈裟,内着僧祗支,通高31、头高6.9、面宽3.7、肩宽9.2厘米,莲花佛座高8.3、宽16.5厘米。主尊右侧菩萨表情安详,头挽高髻,双手作揖,立于圆形台上,通高29、头高6.2、面宽3.6、肩宽6.3厘米。主尊左侧菩萨身穿长袍,右手紧握披帛,左手持净瓶,通高31、头高6.2、面宽3.5、肩宽6.4厘米,净瓶长1.3、宽0.7厘米(图六;封二‥3)。

图六//K45一佛二胁侍菩萨

图七//K48一佛二胁侍菩萨

图八//K49一佛二胁侍菩萨

K48的平面形制是尖拱形,龛长43.5、高39、深7.5厘米。龛内雕刻一佛二胁侍菩萨。主尊坐佛上半身残损,依照现存状况判断应为结跏趺坐佛,残高24.5厘米,莲花佛座高9、宽17.6厘米。主尊右侧菩萨,头戴宝冠,发带垂肩,身着长袍,披帛顺肩自然下垂,下身着长裙,裙腰外翻,立于圆台之上,通高32、头高8.4、面宽3.7、肩宽7.8厘米。主尊左侧菩萨,束高发髻,身着长袍,项挂璎珞,右手作揖,左手持净瓶,通高32、头高8.6、面宽4.2、肩宽7.8厘米,净瓶长1.5、宽1.1厘米(图七;封三‥1)。

K49的平面形制是尖拱形,龛长40、高40、深5厘米。龛内雕刻一佛二胁侍菩萨。主尊佛结跏趺坐于祥云莲花佛座之上,面部残损,肉髻低平,身着垂肩式袈裟,内着僧祇支,通高34、头高6.9、面宽3.7、肩宽9.6厘米,莲花佛座高11、宽21厘米。主尊右侧菩萨面目残损,颈部有三道蚕纹,双手作揖,立于圆台之上,通高32、头高6.2、面宽3.3、肩宽6厘米。主尊左侧菩萨,身着长袍,下身着长裙,裙腰外翻,右手作揖,左手持净瓶,通高32、头高5.8、面宽3、肩宽7.6厘米,净瓶长1.5、宽0.9厘米(图八;封三‥2)。

K51是由三个龛组合而成的,位于上方主龛的平面形制是尖拱形,龛长40、高40、深5厘米。龛内雕刻一佛二胁侍菩萨。主尊佛结跏趺坐于莲花座上,头部残损,头光与背光皆为圆形,身着垂肩式袈裟,内着僧祇支,右手残损,左手施与愿印,通高34、头高6.9、面宽3.7、肩宽10.3厘米,莲花佛座高10、宽19厘米。主尊右侧菩萨,面部毁损,双手作揖,立于圆台之上,通高31、头残高6.2、肩宽7.5厘米。主尊左侧菩萨,束高发髻,身着长袍,下身着长裙,裙腰外翻,右手作揖,左手持净瓶,通高31、头高7.6、面宽3.6、肩宽7.8厘米,净瓶长1.3、宽0.7厘米。主龛左右下方各开凿一个平面形制是正方形的小龛,龛长16、高16、深2.7厘米,右侧龛内雕刻两身跪拜供养人,通高12.5厘米。左侧龛内雕刻两身供养人,一身呈跪拜状,通高12.5厘米,另一身为立姿,通高13厘米(图九;封三‥3)。

图九//K51一佛二胁侍菩萨及四位供养人

图一○ //K53十一面观音及二护法神

K53的平面形制是尖拱形,龛长39、高48、深4厘米。龛内主尊为十一面观音,面部残损,但观音头部的十一个头像的轮廓仍可分辨,通高42、头高11、面宽4、肩宽8.3厘米。十一面观音左右两侧各立一尊护法武士,面部皆残损,身穿盔甲,双手持剑于前,立于圆台之上,通高33、肩宽8.3厘米,剑长12厘米(图一○;封三‥4)。

K54的平面形制是尖拱形,龛长24.5、高27.6、深3.4厘米。龛内雕刻着一尊菩萨与一位供养人。菩萨站立于圆台之上,束高发髻,右手上举,左手持净瓶,通高25、头高6.7、面宽2.7、肩宽6.5厘米。供养人跪拜菩萨,面部残损,身着长袍,通高12.5、头高5.4、面宽2厘米(图一一)。

3.窟龛题记内容

佛教石窟造像题记的内容一般情况下包括:造像或开凿石窟的时间、出资者姓名、所造佛像的名称、发愿文、佛经等。题记中往往记录着大量信息,如造像主姓名、官职、籍贯、家室、祈福缘由,甚至佛教经典,对研究当时的佛教信仰情况,传播途径与范围,以及对当时当地的风俗习惯、地理面貌、民众信仰等社会学问题的研究都具有极高的参考价值。兴化寺摩崖石刻中题记共16方,现将内容可识别的题记摘录如下。

(1)题记T2(图一二)

位置:位于Ⅱ区,K18与K19之间。

概况:题记占壁面高77、宽122厘米,共21行,每行11至26字,约314字。

T2的题记内容可分为六个部分:

第一部分右起第1至第2行,内容为:

……维那齐□□都□□书□□可□张再荣、王神剑、刘恒济、/……藏;章丘、真如、净那升、方张君用。/

第二部分右起第3行,内容为:

……维那欧□宁……藏;金刚山、梁真相、张真如藏。/

第三部分右起第4行至第11行,内容为:

……□□尹詹、宋□、韩□、菜维那等;竹詹、盛尚品、冯惟直/……刘□、王神度、韦举……并坐,乳等/维那翟花藏;颜严净、/……升元、李伯敬、王彦……□、菓维那等;张伦、李岌、□政、/饼维那等;……毛政、李俊、杜靖国、作维那等;安民、□黎元、扬□潜、/饼维那;……俊、崔崟、□霸、杜政头维那等;卫昌、李长□、许绪/……转□佛……摄受,谨疏。施膏糜□,令狐弁、杨意□/□□廿五日都修正月,守护僧常满,惟愿国界安宁,法轮常/转,为□□供□躯。……常侍三军等,敬设回戈斋三千人,于长庆二年。/

图一一//K54菩萨立像与供养人

图一二//题记T2拓片

第四部分右起第12行,内容为:

使检校兵部、尚书兼御史大夫崔/。

第五部分右起第13行至第14行,内容为:

判官、殿中侍御内供奉,杨虞卿,/长庆元年五月四日牒。/

第六部分右起第15行至21行,内容为:

州仍不得,令有搅扰者,故牒/使判□□者准,判牒知并牒。/持□□□公牒永为院主者,多坚精道,行山院功德,实赖住/牒。得押衙陈诚状,前件。僧住院年,/石佛山院主僧常满,小师金丰、全约。/勅徐泗濠等州观察处置使牒。

(2)题记T11(图一三)

图一三//题记T11拓片

图一四//题记T12拓片

图一五// 题记T13拓片

位置:位于Ⅴ区,K46下方,为K46的题记。

概况:题记占壁面高15、宽36厘米,共8行,每行3至5字,共38字。

题记内容:

清信弟子刘/卞,敬造僧伽/和尚一躯,并/小师童子各/一,合家供养,/元和十三年/六月八日建,/妻李氏。

(3)题记T12(图一四)位置:位于Ⅴ区,K48下方,为K48的题记。

概况:题记占壁面高32、宽47厘米,共13行,每行2至11字,共104字。

题记内容:

弟子衙前兵马使兼押衙、/银青光禄大夫、检校太子/宾客、行徐州司仓参军兼/殿中侍御史、上柱国、长乐县/开国子,食邑五百户冯造。/妻彭城郡夫人刘氏,/男乡贡明经直夫、/无夫,/女十一娘,/右弟子敬修一佛二菩/萨,愿合家平安,享/官清吉,永充供养,/太和五年三

图一六// 题记T14拓片

图一七//题记T15拓片

月四日记。

(4)题记T13(图一五)

位置:位于Ⅴ区,K49下方,为K49的题记。

概况:题记占壁面高29、宽40厘米,共17行,每行5至9字,共115字。题记内容:

功德主水行人等/众行人于石佛山七/祖堂敬造一佛二菩萨一龛,元和十三年/岁次戊戌七月癸未朔/□日庚子建。萧俊,/饼维那主侯少液,/饼维那主王叔澄,/功德主朱光训,功德主赵如山,/功德主赵坚,/功德主秦智明,/功德主张金,/功德主朱喦,/功德主李惠林,/功德主卓士川男良佐,/功德主张公檀。

(5)题记T14(图一六)

位置:位于Ⅴ区,K51下方,为K51的题记。

概况:题记占壁面高25、宽25厘米,共7行,每行5至7字,共35字。题记内容:

清信弟子李/惟幹,发愿敬/造一佛二菩萨,/愿合家平安,/永充供养,/元和十三年/六月八日建。

(6)题记T15(图一七)

位置:位于Ⅴ区,K52下方,为K52的题记。

概况:题记占壁面高25、宽48厘米,共11行,每行3至6字,共40字。题记内容:

清信弟/子王威/严,为男/曹荣,行/营阵亡,/敬造普/贤菩萨/一龛,今得/成就,永充/供养,元和/十四年正月八日。

(7)题记T16(图一八)

位置:位于Ⅴ区,K53下方,为K53的题记。

概况:题记占壁面高44、宽63厘米,共9行,每行5至6字,共49字。

题记内容:

清信弟子吴/四德,为自身/染患,愿得除/愈,敬造十一面/观世音菩萨/一躯,护法神二□,/元和十四年/正月六日造,/永充供养。

二、窟龛的开凿年代

首先从题记中的纪年推断。兴化寺摩崖石刻现存铭文题记共有16处,有明确纪年的共7处,按照年代的先后顺序,分别为位于Ⅴ区的T11、T13和T14,纪年为“元和十三年(818年)”;位于Ⅴ区的T16,纪年为“元和十四年(819年)正月六日”,以及T15,纪年为“元和十四年正月八日”;位于Ⅱ区的T2,纪年为“长庆元年(821年)五月四日”;位于Ⅴ区的T12,纪年为“太和五年(831年)三月四日”。查阅历史纪年可知,“元和”为唐宪宗李纯的年号,806—820年间使用;“长庆”为唐穆宗李恒的年号,821—824年使用;“太和”为唐文宗李昂的年号,827—835年使用,因此兴化寺摩崖石刻造像题记中记载的年号都为唐代年号。因此,从题记中可知这批摩崖造像的年代跨度至少是从唐代元和十三年(818年)到太和五年(831年)。

其次从摩崖造像的风格方面推断。兴化寺摩崖造像的题记通常位于所属窟龛的正下方,所以从七处有明确纪年题记与窟龛位置的关系上判断:T11为K46的题记、T12为K48的题记、T13为K49的题记、T14为K51的题记、T15为K52的题记、T16为K53的题记。T2位于K18和K19之间,K21、K22、K23之上,从相对位置上无法判断T2具体为哪座窟龛的题记,且T2题记内容中没有明确表明所开凿窟龛的具体造像题材,所以从题记内容方面也无法判断T2所对应的具体窟龛。其余的六座有明确纪年的唐代窟龛风格一致,都为尖拱形龛,龛内塑一佛二菩萨像。主尊释迦牟尼佛结跏趺坐于莲花座上,素面发髻,面容安详,内着僧祇支,外披垂肩式袈裟,袈裟自然垂于胸前,呈现出对称的U字形衣纹,垂肩袈裟包裹住佛的双腿及双脚,最下端的袈裟悬挂至莲花佛座之上,呈现出一个半圆形的衣纹。胁侍菩萨立于佛像左右两侧,束唐代侍女发髻,不佩戴冠,面容盈润,形体丰腴,身着阔摆长裙遮盖双足,身披帛纱,随风飘舞,增强了塑像的飘逸感。以这六座有明确纪年的窟龛的造像风格为基准,考量其余窟龛造像,风格一致,佛座均为莲花座,佛像均外披垂肩式袈裟,胁侍菩萨都未佩戴冠,所束发髻为唐代晚期妇女发髻中常见样式,据此推测其余窟龛也应开凿于同一时代。

再次从造像题材方面推断。K46的造像题材很值得关注,其题记内容记载“清信弟子刘卞,敬造僧伽和尚一驱,并小师童各一”,明确指明所雕凿形象为僧伽和尚。僧伽和尚是中亚何国人,俗姓何,唐龙朔初年来华,曾于泗州临淮(今江苏省泗洪县)建普光王寺。后受唐中宗礼遇至长安,卒于荐福寺,归葬于临淮。关于僧伽和尚来华后的传法活动,唐代李邕所撰的《大唐泗州临淮县普光王寺碑》[8]与《太平广记》卷九十六《异僧十》中“僧伽大师”条[9]均有记载。徐苹芳在其文《僧伽造像的发现和僧伽崇拜》中认为唐代末年僧伽崇拜在泗州临淮及其周边很盛行[10]。徐州相距泗州临淮不远,受其影响也很正常。K46造像题材选取僧伽和尚像,佐证了这批摩崖石刻的开凿年代为晚唐时期。

图一八// 题记T16拓片

三、窟龛造像的特点

1.毗沙门天组合为摩崖石刻的主体形象

印度原始佛教以须弥山为宇宙的中心,东西南北四面各有一个洲,其中位于北方的为北俱罗洲,其首领是毗沙门天王,又称多闻天。毗沙门天王,是梵文Vaiśravaṇa的音译,Vai是多、普、遍的意思,Vaiśravaṇa是闻、听、谛听之意,所以毗沙门天王又被称作北方多闻天王,其原形是古印度神话中的天神俱毗罗(Kubera)。兴化寺摩崖造像中毗沙门天的形象有四处,且造型非常相似,都是一手执戟,一手捧塔,脚踩地天的正面直立像(图二、图三)。这与佛经记载中描绘的毗沙门天形象相一致,如《摩诃吠室啰末那野提婆喝啰阇陀罗尼仪轨·画像品第一》中记载:“毗沙门天王,身着七宝金刚庄严甲胄,其左手执三叉戟,右手捧塔。其脚下踏三夜叉鬼,中央名地天,亦名欢喜天,左边名尼蓝婆,右边名毗蓝婆。其天王面作可畏猛,怒眼满开。其右边画五太子及两部夜叉罗刹眷属,左边画五行道天女及妻等行道眷属。”[11]

毗沙门天王的形象较早出现在敦煌莫高窟西魏时期开凿修建的第288窟的壁画中,此时的毗沙门天王并不是石窟或画面主尊形象[12]。入唐之后,毗沙门天王在佛教中的地位逐渐提高,并且成为密宗供养的主神之一,而兴化寺中所雕凿的毗沙门天与密宗信仰无关,而是担当着城市的守护神。佛教经典中关于毗沙门天王的专门经典主要是由天竺来华僧人不空三藏所翻译的《毗沙门天王经》[13]、《北方毗沙门多闻宝藏天王神妙陀罗尼别行仪轨》[14]、《北方毗沙门天王随军护法仪轨》[15]、《北方毗沙门天随军护法真言》[16]、《北方毗沙门多闻宝藏天王神妙陀罗尼别行仪轨》[17]。这五部经典中记载了毗沙门天的神能,最主要的有:随军护卫、护卫众生,除去罪孽、医治百病,悉应诸愿,保家护国等几方面。唐末宋初之际,毗沙门天的众多神能之一“保家护国”凸显,毗沙门天也逐渐取代城隍神,成为城市的守护神。徐州自古以来为兵家必争之地,自有文字记载以来发生在徐州的大小战役共有一千多次。唐代安史之乱后的藩镇体制,促使徐州局势进入不稳定时期,战争频繁[18]。兴化寺摩崖石刻的题记中记录着徐州由于战争频繁,常设部队驻守的情况,如题记T2第三部分的内容“……施膏糜□,令狐弁、杨意世□□廿五日都修正月,守护僧常满,惟愿国界安宁,法轮常转……常侍三军等,敬设回戈斋三千人,于长庆二年”,指明此处开龛是为了祈福国界安宁,避免战事。徐州的百姓开凿窟龛塑造毗沙门天形象,祈求战神毗沙门天王庇护的,希望能避免战争,表达了对战神的英雄崇拜和信仰。徐州兴化寺摩崖石刻中的四处毗沙门天王正是在这样的背景下被雕刻于此,成为徐州的城市守护神。除了毗沙门天王形象之外,兴化寺摩崖石刻中其它题材的造像也是在此地长年征战的背景下雕刻的,如K52普贤菩萨及二胁侍,其题记T15中写道:“清信弟子王威严,为男曹荣,行营阵亡,敬造普贤菩萨一龛,今得成就,永充供养,元和十四年正月八日。”表明此龛是供养人王威严为其名为曹荣的儿子修凿,造像起因是曹荣在战争中牺牲。

2.独特的菩萨组合形式

整座摩崖石刻中以菩萨为主尊的造像数量不多,均为立像,多数头部残损,仅存身躯,从手中所持物净瓶,可判断为菩萨立像。依此为据,共有5个龛以菩萨为主尊形象,第Ⅰ区上排的K3、第Ⅴ区第3排的K35、第Ⅴ区第4排的K50和K53、第Ⅴ区第5排的K54。其中K35与K53的题材组合形式独特,K35的题材为双身菩萨立像,保存完整,身着长袍,手持净瓶,双足立于圆台之上(图五);K53的题材组合为十一面观世音菩萨与护法武士,主尊为手持净瓶的菩萨立像,两侧为双手握剑的武士形象(图一○)。这样的组合,不常见于其它地区佛教石窟造像中,应是结合了当地的民俗信仰。

3.供养人形象组合的新形式

供养人是指出资开凿石窟、建造佛像者,又被称作功德主,通常位于窟龛的次要位置,最常见的是位于整幅造像画面的最下方。供养人是石窟造像中最具有现实依据的形象,一般为这一地区当时的高僧大德、豪门望族,甚至为当朝皇室家族,并且多数肖像旁边都会有文字榜题,部分供养人在史料中有所记载。通常情况下,供养人是成组出现的,代表着同一个家族的成员,一般不与其它形象组合出现。兴化寺摩崖石刻中的供养人造像的题材组合出现了新的形式,如K20为手持宝塔的毗沙门天王与供养人组合(图三);如K54为手持净瓶的菩萨形象与供养人组合(图一一)。

综上所述,可以获得以下结论:徐州兴化寺1993年在整修大雄宝殿时新发现的摩崖石刻造像开凿于唐代晚期。其窟龛的开凿规模较小,造像组合形式独特,尤其是在菩萨形象和供养人形象的处理上更显粗率,出现了一些不常见的题材组合形式。徐州兴化寺出现的四组以毗沙门天为主尊的窟龛造像,应与佛教的密宗文化无太大关联,而是在盛唐之后,毗沙门天王与当地的民间信仰相结合,被赋予保国护民的战神功能,故此成为长期受战乱之扰的徐州城市的保护神。

(徐州兴化寺中的摩崖石刻,除了1993年新发现的,其余的因长期暴露在外,风化、残损过于严重,已经无法绘制线图、制作拓片,所以无法提供其相应资料,本文资料仅限于1993年新发现的摩崖石刻及题记。)

[1]张寄菴:《徐州云龙山石佛介绍》,《文物参考资料》1956年第3期。

[2]梁勇:《徐州云龙山发现大批唐宋佛教造像》,《中国文物报》1994年8月28日第1版。

[3]明·宋骥:《彭城志》(影印本),《原国立北平图书馆甲库善本丛书》第325册,国家图书馆出版社2014年,第111页。

[4]同注[1]。

[5]窦修林:《徐州云龙山唐宋摩崖石刻》,《艺术百家》2003年第2期。

[6]徐延平:《三砖殿覆三丈佛》,《江苏地方志》2000年第2期。

[7]刘珊:《云龙山摩崖石刻造像——徐州佛教文化的宝贵遗产》,《东京文学》2014年第2期。

[8]清·董浩:《全唐文》卷二百六十三,中华书局1983年,第1180页。

[9]宋·李昉、徐铉等:《太平广记》卷九十六,中华书局1961年,第638页。

[10]徐苹方:《僧伽造像的发现和僧伽崇拜》,《文物》1996年第5期。

[11]般若斫羯啰译:《摩诃吠室啰末那野提婆喝啰阇陀罗尼仪轨·画像品第一》,《大正藏》第二十一册,NO.1258,台北财团法人佛陀教育基金会1990年出版,第229页。

[12]敦煌文物研究所整理:《敦煌莫高窟内容总录》,文物出版社1982年,第103页。

[13]大兴善寺三藏法师大广智不空译:《毗沙门天王经》,《大正藏》第二十一册,NO.1246,台北财团法人佛陀教育基金会1990年出版,第219页。

[14]大兴善寺三藏沙门大广智不空译:《毗沙门仪轨》,《大正藏》第二十一册,NO.1244,台北财团法人佛陀教育基金会1990年出版,第215页。

[15]大兴善寺三藏沙门大广智不空译:《北方毗沙门天王随军护法仪》,《大正藏》第二十一册,NO.1247,台北财团法人佛陀教育基金会1990年出版,第224页。

[16]大兴善寺三藏沙门大广智不空译:《北方毗沙门天王随军护法真言》,《大正藏》第二十一册,NO.1248,台北财团法人佛陀教育基金会1990年出版,第225页。

[17]大兴善寺三藏沙门大广智不空译:《北方毗沙门多闻宝藏天王神妙陀罗尼别行仪轨》,《大正藏》第二十一册,NO.1250,台北财团法人佛陀教育基金会1990年出版,第230页。

[18]江苏省地方志编纂委员会编:《江苏省志·军事志》(下册),军事科学出版社1992年,第725-1157页。

猜你喜欢

供养人摩崖沙门
西狭颂摩崖石刻
莫高窟第428窟供养人画像及其相关问题研究
一株鸡白痢沙门菌噬菌体的发酵及后处理工艺研究
摩崖石刻在建筑装饰中的应用
“南行唐北界”摩崖石刻考察图辑
巴渝古文化·千佛寺摩崖造像
千佛崖805窟供养人造像的几点思考
华东地区沙门菌流行病学及耐药性分析
北石窟寺北朝供养人服饰调查与研究
饮食和服务行业健康人群携带沙门菌调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