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千佛崖805窟供养人造像的几点思考

2019-09-10金万军

锦绣·上旬刊 2019年6期
关键词:广元石窟佛教

金万军

摘 要:大多数石窟中都有供养人造像,体现了供养人对佛教的敬仰。广元千佛崖第805号窟的供养人皆位于窟三壁,身高均102厘米,本文选取了广元石窟中部份有供养人造像龛窟进行比较,千佛崖805窟的开凿年代应晚于这些龛窟。

关键词:供养人;千佛崖805窟

一、广元千佛崖第805号窟

第805号开凿于盛唐时期,为敞口方形平顶窟,高202厘米、宽293厘米、深280厘米,坛长187厘米、宽68厘米、高27厘米。窟中间凿长方形低坛,坛上置一佛二弟子二菩萨二力士七尊像。主佛为弥勒佛,有桃形素面头光,磨光高肉髻,面相方圆适中,颈上有三道肉线纹,身体丰硕。主佛身后雕背屏直通窟顶,与坛同宽,此窟为典型的中心坛背屏式雕刻,在千佛崖同时代石窟中并不罕见,而最吸引人眼球的当属窟内环壁雕刻的供养人。窟内左右壁及后壁两侧各凿有一方形浅龛,龛中雕有高约一米左右的供养人像(图一),(图二),共十二身。这十二身供养人像,雕刻在窟壁面显著位置,而且形象较大,几乎与佛弟子等身。他们为六对夫妇:男子均戴有幞头,穿圆领宽窄袖长裙,腰间束带,下穿长靴。女子们则束着高高的发髻,身穿交领窄袖长裙,脚穿漂亮的云头鞋,他们的脚朝向一致,男女相皆双手合十,夫在前妇在后,呈顺时针方向在窟壁面排开,呈现出一幅供养人礼佛图,因此该窟俗称供养人窟。

二、供养人的由来

那么何为供养?什么又称作供养人呢?

供养,是一个佛教名词,又称供施、供给、供,是对佛、法、僧三宝进行心物两方面的供奉而予以资养的行为,是佛具或供物的基本行为。供养有三:一为利养供养,指衣服卧具等,是善男信女供给僧众必需品;二为恭敬供养,指香花幡等,是邀请在家人所信仰的佛陀或修行者,而供以饮食或诸庄严具,有一部分与利养供养重合,但因供养对象不同,故而供养的性质也不同:三为心行供养,指修行信戒行等。狭义的供养是指利养供养与恭敬供养等物质方面的供养。

供养人,是指因信仰某种宗教,通过提供资金、物品或劳力,制作圣像、开凿石窟、修建宗教场所等形式弘扬教义的虔诚信徒。崇信佛教的人们为了表示对佛的虔诚,留记功德和名垂后世,除了出资开窟造像以外,还在造像旁边把自己的籍贯、身份、造像时间、动机目的等用文字表示出来,这些文字被称为供养人题记。而有的则在雕像或宗教绘画的边角把自己以及家族亲眷甚至奴婢等人的形象也刻上或者画上,这些肖像人们称之为供养人像。

佛教的供养人像是指在佛教艺术品中雕刻、绘画的施主、功德主及其家人和相关者的像。从佛教石窟来看,在印度、中亚及中国各地的佛教石窟中雕刻、绘画供养人像是普遍存在的现象。

三、供养人造像的演变

在敦煌莫高窟甬道的两侧及佛教故事的下方,往往有一行行排列整齐的男女供养人像,小的仅有数寸,高的达几尺。他们中间有权势显赫的官吏,也有普通的平民百姓。据《敦煌石窟供养人研究》课题组最新统计,莫高窟现存洞窟中有供养人画像的洞窟281个,供养人 画像总数超过了9000身(图三)。

广元皇泽寺大佛窟内,也刻有一“供养人”像(图四),第28号窟,像高67厘米,身着官服,头戴唐制双翅官帽,双手合掌跪于佛前虔诚祷告,在大佛足下,显得卑微而又渺小。据张大千老先生考证认为,此“供养人”应为被废后的唐中宗李显,因希求复帝,以取悦母后武则天,正为其母祈祷。另一说法为章怀太子李贤。因李贤曾令范晔诠译《后汉书》,有影射皇权旁落之嫌而得罪于武则天,被废为庶人;后李贤奉令监造皇泽寺时,令石工将自己的像雕于大佛脚下以示忏悔请罪。

供养人像也有一个发展演变的过程,早期出现在窟壁下层或龛基旁,而且形象较小,这种造像在我国最早出现在新疆地区的石窟中。发展到公元5世纪的龙门石窟中北魏宣武帝所开的宾阳洞起,供养人行列正式雕刻在窟前壁的显著位置,而且场面宏大,主题突出。而其后的河南巩县石窟里的供养人群像,布局又较宾阳洞有进一步的突出和扩大,在构图上还增加了随从行列的层次。隋唐以后,供养人像更是遍及大中小型石龛中,甚至出现了与真人高度等身的供养人像。供养人的形象是当时现实世界的人物,穿着当时的服饰,有明确的社会身份。

供养人像大量出現的原因,其一是造像施主希望自己能“福地善果”地加入虚幻的佛国世界里,得到精神的享受;其二是抬高自己的社会地位,祈愿消灾无祸。与此同时,这些供养人像也向我们展现了当时社会生活的真实面貌。

广元千佛崖摩崖造像中很多龛窟都有供养人造像,如:

第12号龛中的供养人,唐代,位于千佛崖北端、位于第10号龛左侧,左第12号龛中的供养人壁下方雕四身供养人像,右壁下方雕三身供养人像(图六);

第150号龛的供养人,唐代,位于第148号龛左上方,右壁下方雕二女供养人像、高30厘米,左壁下方雕二身男供养人像;像高分别为34厘米、34厘米(图七),(图八);

第187号龛的供养人,唐代,位于第186号龛左侧,龛外左下方浮雕一身男性供养人像、面向窟内、像高32.5厘米(图九);

第366号窟的供养人,唐代(710--712年),位于第365号窟左侧,位于佛坛背屏左下方雕一组五身供养人像;像高分别为18.5厘米、25.5厘米、12厘米、(第四身、第五身)19厘米(图十);

广元千佛崖第805号窟的供养人皆位于窟三壁,身高均102厘米。805号窟供养人一方面位置发生了变化,其他供养人大多数位于龛窟下方,805号窟位于窟壁;二是比例偏大。因此805号窟突显了供养人的地位,这是在早期的供养人造像中鲜见的,从供养人造像的比例、位置来看,805窟应晚于皇泽寺的大佛窟,以及千佛崖的12号,150号,187号等。同时从805号窟供养人造像来看,这也是佛教中国化在广元的具体体现。

参考文献

[1]广元市石窟内容总录---千佛崖卷.巴蜀书社出版.2014.5

[2]广元市石窟内容总录---皇泽寺卷.巴蜀书社出版.2014.5

[3]广元石窟研究文集.四川美术出版社.2018.12

[4]段文杰.敦煌石窟供养人研究.浙江大学.2014

[5]龙门石窟总录.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1999.

[6]周天.敦煌供养人漫谈[J].2006,(03).

猜你喜欢

广元石窟佛教
形态各异的石窟(上)
佛教艺术
“风城”广元
夜宿石窟
夜宿石窟
看中国·在浙江
五代两宋佛教雕塑的佛学内涵
陈哲文(韩国)佛教题材作品览
大足石窟人物造像的特征研究
徐广元受到党纪处分和退学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