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混合式培训中教师在线知识分享行为及其影响因素研究

2018-05-02陈瑶瑶

中国信息技术教育 2018年7期
关键词:非正式学习教师专业发展

陈瑶瑶

摘要:虽然我国已为构建教师终身学习制订了在职教师专业发展培训制度,但仅依赖正式的培训并不能满足教师对发展的需求,教师绝大部分的专业发展要借助于非正式的学习。因此,本文采用持续参与式话语记录与内容分析、问卷调查、访谈等方法,对混合式培训中教师在线知识分享现状、影响知识分享的因素进行了研究。

关键词:混合式培训;非正式学习;知识分享;教师专业发展

中图分类号:G434 文献标识码:A 论文编号:1674-2117(2018)07-0014-07

研究背景及问题的提出

教育事业的发展离不开教师的专业发展。在教师终身学习历程中,非正式学习占据了很大的比重。教师参与混合式培训的在线研修,能借助群体中个体多样化观点填补个人经验盲区,完善专业知识与技能体系,是互联网时代教师非正式学习的重要形式。

鉴于上述背景,研究教师混合式培训中教师在线知识分享现状、影响知识分享的因素就显得很有必要。

研究方法

1.研究假设

假设一:讨论氛围等多种因素会影响教师知识分享行为。

假设二:混合式培训中教师在线知识分享行为、知识分享意愿、知觉行为控制、线上人群构成、在线讨论氛围之间存在显著差异。

假设三:不同年龄、性别、教龄、最高学历、任职情况的混合式培训中教师在线知识分享行为存在显著差异。

2.研究样本

本文的研究对象为浙江师范大学教师专业发展培训项目的学员,采用随机抽样的方式,共计发放问卷334份,回收得到有效问卷数为311份,有效回收率为93.11%。

本研究的样本结构为:浙江省所占比例为50.5%,省外所占比例为49.5%。其中女性多于男性,所占比例为67.2%;年龄以31~40岁所占比例最高,占40.8%;教齡以16~25年最多,占36.4%;最高学历以本科为最多,占65.3%;专职教师所占比例为69.8%。

3.研究工具与维度

本研究所用的研究工具包括质性研究阶段使用的访谈提纲和定量研究阶段的调查问卷。调查问卷改编自台湾硕士研究生刘一慧的硕士论文中的《国小教师知识分享意愿与行为调查问卷》,以网上在线填答的方式,借助问卷星收集。访谈通过QQ语音或者QQ、微信对话消息的形式,最后对语音和文本数据进行整理收集。

(1)访谈提纲

本研究访谈提纲主要包括教师在混合式培训中非正式学习的现状、其影响因素、知识分享行为现状和影响因素。

(2)调查问卷

本研究定量研究阶段采用的实验工具是《网络社群中教师知识分享意愿与行为的调查问卷》。本问卷在内容结构上主要包括两个部分:①人口统计学变量。包括性别、年龄、最高学历、教龄和在校担任职务,共五项。②知识共享行为现状。此部分用于调查教师在线知识分享的情况,主要包括知识分享行为、知识分享意愿、影响知识分享行为的因素、知识分享行为的内容、知识分享行为的渠道等五个测量维度。

4.数据分析方法

本研究主要采用SPSS21.0统计软件对数据进行分析。其中,人口学统计变量采用频数分析,了解样本的分布情况。此外,教师进行知识共享的内容类型、渠道采用频率分析,对线上人群构成和在线讨论氛围采用描述性统计分析,用于了解样本知识分享的现状及影响因素的情况。知识分享行为、知识分享意愿、知识控制行为、线上人群构成、在线讨论氛围各维度之间采用积差相关分析,来了解它们之间是否存在显著的相关性。最后使用独立样本t检验和单因素方差分析来了解人口学背景中的成分因素在教师知识分享行为和知识分享意愿方面是否有显著差异。

结果与讨论

1.混合式培训中教师在线知识分享行为现状

为了了解混合式培训中教师进行在线知识分享内容类型和分享渠道的频率分布情况,笔者对量表中的“知识分享内容类型”“知识分享渠道”两个分量表进行了频率统计分析(如表1、表2)。

从分享内容上来看,混合式培训中的教师经常分享教学应用策略的比例较多,然后是学科知识和教育技术,其中他们很少分享的内容比例是教育法规和教学管理。

从分享渠道上来看,混合式培训中的教师经常在微信群、QQ群等社交群分享的比例较多,然后是私密的个人站点和网络课程的讨论区,其中他们很少分享的渠道是公开的网络空间、公开的个人网站(个人主页、微博、微信公众号等)。

对访谈内容进行梳理分析,发现社交群是教师在线进行知识分享的主要渠道,其次是私密的个人站点和公开的个人网站。此处与定量数据分析有略微的出入,但总体分布情况基本一致。具体被访对象的情况如上页图1所示。

笔者还从“信息技术互助群”中,抽取从2017年1月1日到2017年6月11日每天12—22点期间的教师在线分享内容,对其分享形式进行统计,发现教师进行知识分享形式主要采用文字,占64%,其次是网页的形式,占15%。

同时,对教师进行知识分享的情境进行统计分析后得知,教师在他人提问后进行知识分享的行为最多,占70.3%,其次才是教师的主动分享,占13.5%。

2.问卷信效度分析

对问卷通过因子分析得出该问卷的影响因素部分主要由五个因子组成。然后经过信度分析,得到五个因子的信度系数分别为0.961、0.910、0.919、0.901、0812,信度都比较理想。再对整个量表进行信度分析,信度系数为0.886,信度系数比较理想,这说明本次收集到的数据具有较好的可信度,分析出来的结果是较为准确的。

3.混合式培训中影响教师在线分享行为和分享意愿的因素

混合式培训中教师的在线知识分享行为主要发生在微信群、QQ群等,所以在在线环境下受到的影响因素较多,需通过定量分析、质性分析等方法对影响因素进行调查。

(1)知识分享行为影响因素的频率分析

为了了解教师在线知识分享行为影响因素,使用频率统计进行分析,结果如上页表3所示。

为了进一步了解上述原因对教师在线知识分享行为的影响程度,笔者对问卷中相关题项加以分析,发现在线的讨论氛围、有人对自己分享的内容进行应和等因素影响程度比较大,而分享观点的知识分享水平较低、是否有领导、专家已经回答问题等影响程度较低。所有因素的完整排序情况如表4所示。

(2)混合式培训中教师在线知识分享行为、意图、态度及知觉行为控制之间的相关分析

为了了解知识分享行为、知识分享意愿、知觉行为控制、线上人群构成、在线讨论氛围两两之间的相关性,笔者通过积差相关分析得出下页表5所示的结果。

由上述数据分析可知,混合式培训中教师知识分享行为和知识分享意愿之间是高度线性相关,相关度最高,达0.720。而知识分享意愿和知觉行为控制、知识分享意愿和在线讨论氛围、知识分享行为和知觉行为控制、线上人群构成和在线讨论氛围、知觉行为控制和线上人群构成、知觉行为控制和在线讨论氛围,它们两两之间的关系都是显著相关的,其相关性依次递减,对应的相关系数为0.515、0.476、0.459、-0.441、-0.413、0.407。

同时,在线知识分享行为和在线讨论氛围、知识分享意愿和线上人群构成、在线知识分享行为和线上人群构成之间是为低度线性相关的,相关系数分别为0.384、-0.354、-0.347。

(3)人口学背景中各成分在混合式培训中教师在线知识分享行为的差异分析

根据下页表6数据得知,5年及以下和6~15年之间、5年及以下和16~25年教龄之间在知识分享行为上存在显著差异。专职教师和校领导、专职教师和教师兼行政职务之间在知识分享行为上存在显著差异。

(4)人口学背景各成分在混合式培训中教师在线知识分享意愿的差异分析

根据下页表7显示,5年及以下和6~15年之间、5年及以下和16~25年教龄之间在知识分享意愿上存在显著差异。30岁及以下和31~40岁、30岁及以下和41~50岁、31~40岁和51岁以上、41~50岁和51岁以上在知识分享意愿上有显著差异。混合式培训中女教师的在线知识分享意愿比男教师更强,且有显著差异。

根据对访谈的内容分析,笔者将几个影响知识分享意愿的因素归纳为混合式培训的线上环境、技术与资源、个人因素等几个方面。混合式培训的线上环境因素包括线上人群构成、混合式培训中成员的在线回应情况、群消息数量、朋友圈分享趋势。技术与资源因素包括平台技术的便捷性、平台的功能、平台的管理。而个人因素又包括个人操作能力、职位要求、名师效应、个人习惯、个人知识的储备等(如下页图2)。

结论

1.社交群是教师进行在线知识分享的主要渠道

目前混合式培训中教师的非正式学习主要发生在微信群、QQ群等常用的社交群,其次在公众号、微信朋友圈等,还有部分在一些专门的社群学习平台,如CCTalk、浙江省教育资源公共服务平台等。这与微信、QQ是人们工作、生活常用的社交软件有一定的相关性。

2.教师线上的知识分享主要在他人分享下发生,分享形式以文字为主

混合式培训中教师进行线上知识分享的情景大部分在他人提出具体问题后发生,其中关于经验分享、硬软件资源推荐方面最多,在分享形式中主要以文字为主,以网页、微信、视频等方式较少。

3.混合式培训的线上环境、个人因素、资源与支持都是影响教师进行在线知识分享的因素

客观存在的因素包括分享的知识不具有系统性、条件不允许进行操作性知识的指导;个人包括知识储备有限、时间有限等;学习支持则是缺少一些实时反馈机制,这个需要建立比较好的外部氛围,如增强线上社交群里的讨论氛围、成员之间分享知识时相互应和。

4.混合式培训中教师的在线知识分享行为、意愿、知识控制行为、线上人群构成、在线讨论氛围两两之间都是显著相关

混合式培训中教师在线知识分享行为和知识分享意愿之间是高度线性相关。知识分享意愿和知觉行為控制、知识分享意愿和在线讨论氛围、知识分享行为和知觉行为控制、线上人群构成和在线讨论氛围、知觉行为控制和线上人群构成、知觉行为控制和在线讨论氛围,它们两两之间的关系都是显著相关的。同时,知识分享行为和在线讨论氛围、知识分享意愿和线上人群构成、知识分享行为和线上人群构成之间是低度线性相关。

● 建议

1.及时提供学习支持,减少教师学习时的无助感

很多时候在线学习时的无助感往往导致教师无法坚持学习,因此在教师的混合式培训中应安排能力较强、知识基础较好的助教,及时解决其他教师在线提出来的问题,或者留下E-mail定时回复提问邮件,从而让教师们形成效能感,减少学习的无助感。

2.优化学员结构,提高学习氛围

合理的教师在线讨论应该包括不同层面的教师,让不同层面的教师能互助解答问题,从交流互动中学习。其中,应安排几个会积极分享、发言活跃、参与学习活动的成员,这部分成员通过回应其他成员的分享、展示作业、回复其他人的提问等方式,可以提高教师的在线学习积极性,从而促进教师的非正式学习。

3.设计在线协作活动,在实践中反思提高

通过在线协作完成一些活动,如多人合作翻译一本书,同时借助微信群、QQ群等社交群作为交流平台。成员通过在社交群里提出问题、解答其他成员的问题、相互分享经验、总结反思等方式进行非正式学习。这种在实践中获得的非正式学习会更加的有效、深刻。

4.鼓励教师总结发表经验,将零散知识系统化

教师的知识分享往往是零散化的,不够系统,因此建议在学习到一定阶段,教师应及时总结个人学习所得,把知识经过个人内化发表出来。这样一来,教师不仅仅有输入还有输出,同时,零散知识经过自己的整理也会建构在原有的知识基础上,更加系统化。

5.分类精化网络学习平台的资源,便于教师快速获取资源

对网络学习平台的资源进行精简分类,标识出精品帖置顶,对主题帖进行分类,如问题还是经验等设置下拉选项框并在标题中显示,这样可以提高资源质量。例如,可以像浙江省教育资源公共服务平台中的一师一优课栏目下的资源那种,按照获得省优、市优和普通教师上传资源的形式,对网络学习平台的资源进行分类标签化。

猜你喜欢

非正式学习教师专业发展
教师专业发展的促进方式
技术支持的农村教师专业发展
专家评价对大学英语教师课堂教学影响的叙事探究
非正式学习研究现状及趋势分析
利用云录播搭建教师专业发展研修平台
微视频促进教师专业发展模式研究
基于微信公众平台的碎片化学习研究
三本院校英语专业教师职业发展研究
交互式博物馆学习单的设计与开发
基于微课的移动学习系统及其学习模式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