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家园共育下幼儿良好情绪能力的培养

2018-04-30

名师在线 2018年35期
关键词:餐点情绪笔者

袁 健

(江苏省南通市易家桥幼儿园,江苏南通 226007)

引 言

进入幼儿园后,一些幼儿会出现短暂或长期的不适应现象,如分离焦虑、退缩现象等。幼儿的世界情感丰富,积极的情绪能促进幼儿智力的发展,甚至影响其未来个性的发展和品格的形成。幼儿园是影响幼儿成长的“重要环境”,是对幼儿进行情绪教育,促进良好情绪能力发展的主要基地。《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以下简称《指南》)指出:“发育良好的身体、愉快的情绪、强健的体质、协调的动作、良好的生活习惯和基本生活能力是幼儿身心健康的重要标志。”《指南》还指出:“家庭是幼儿园的重要合作伙伴,幼儿园应本着尊重、平等、合作的原则,争取家长的理解和主动参与,并积极支持、帮助家长提高教育能力。”本文分析了幼儿产生不良情绪的原因,详细介绍了家园共育下帮助孩子获得成长的经过,希望能为广大幼儿教师提供参考。

一、现象陈述

笔者所教授班级内有位小朋友,进入幼儿园一学期了,还是不能适应幼儿园生活,对教师有敌意,与同伴零交流。一个学期,天天都是在激烈的哭闹中,由奶奶强行背着或抱着来幼儿园的。在家长的恳求下,我们每次都边劝说边哄逗他进教室,导致小家伙看到笔者就指着大声喊:“我就是不要你抱!”还对我们拳脚相加。平时,他也不与同伴交流、游戏,不时哭喊奶奶;每天喝水吃餐点,一定要教师将水杯或餐点递给他;想要小便,总是默默忍耐,直到我们发现。

二、观点论述

幼儿的情绪直接、外露、自由、易感染,他们的情绪能直接反映内心状态。而这位小朋友表现出来的焦虑、孤僻、退缩的现象,可能与封闭式的教养有关。由家庭问题造成的问题行为,更需要家长从根本上去解决问题,消除对孩子的不良影响。因此,作为孩子的教师,应和家长共商对策,帮助家长建立科学的教育观和育儿方式。家园配合,及时交流,共同应对发生的状况,才能更好地解决存在的问题。

三、解决问题

(一)与家长有效沟通

笔者察觉到这名幼儿的问题后,及时与其家长进行交流。家长工作忙,和孩子在一起交流、游戏的时间很少,有时抽空陪孩子玩,孩子也一定要奶奶陪着。奶奶对孩子很溺爱,不管他提什么要求都一概满足,并包办所有事务。怕危险,奶奶极少带孩子出门,孩子几乎没有和同龄孩子一起玩的机会。笔者从孩子的特点出发和家长进行交流,帮助家长了解孩子行为背后隐藏的意义,引起了家长的重视,他们意识到了自己和孩子存在的问题。

(二)与孩子建立信任关系很重要

有人说过:“走进每个孩子的心灵,这太重要了!”是的,要改变孩子,应从了解开始,我们不仅要接纳他的优、缺点,更要尊重他,多和他进行情感交流,获得他的信任[1]。在信任的前提下,教育、引导才会有用武之地。这就需要教师及时了解幼儿当下的状况及需求,用适当的方式,让幼儿放松下来。并表示出对幼儿情绪的理解,使幼儿放下心理的负担。与家长交流后,笔者有意识地记录这名幼儿的嗜好、习惯等。当他入园时,笔者快速观察奶奶给的暗示,并表现出适合的言语和行动。一次,奶奶90°弯腰,气喘吁吁地背着他到了教室门口后。奶奶给笔者暗示:他今天没有大声哭。笔者忽略了其他细节,着重表扬了他的进步,夸他今天真棒,一点儿也没有哭。这名幼儿一下没反应过来,就被笔者领进了教室。接着笔者又表扬这名幼儿被奶奶背着还能直着腰,一点儿不害怕,是位勇敢的宝宝,老师今天要奖励勇敢的宝宝玩最喜欢的玩具。笔者把他喜欢的玩具拿了过来,并告诉他,可以一个人玩,也可以邀请朋友一起玩。类似的事情天天有,当寒假来临时,他有了第一位朋友,并逐渐接受了笔者。

(三)仔细观察,细心了解,善用细节引导孩子

在这名幼儿艰难地适应幼儿园生活时,笔者坚持每天观察、了解他,抓住一日生活中的细节,引导帮助他。一次,喝水吃餐点时,许多孩子喝完水都自取餐点,笔者注意到这名幼儿一边慢慢喝水,一边用眼睛瞟笔者,笔者意识到他可能畏惧取餐点。果然,他送完茶杯后,眼睛一直在笔者和餐点盘之间移动。笔者一边问还有哪位宝宝没拿餐点,一边对他招手。他犹豫了一下,低头快速拿了餐点、水果吃起来。俗话说,一个孩子一个样,每个孩子的个性、表达能力、对事情的反应程度及对外界信息的接收程度都不一样。这就需要成人及时了解孩子当下的状况和需求,并给予适时的帮助。

(四)培养孩子良好的自理能力,有效增强孩子的自信心

由于家长全方位的照顾,这名幼儿动手能力很弱。他挑食,不会拿勺子;在许多孩子都学会自己穿脱裤子、鞋子的情况下,他每天还在等着笔者的帮助。开始时,为了让他信任和接受笔者,笔者全都帮他干。现在,他已经适应了幼儿园的生活,笔者就引导他学做力所能及的事情。每天宝宝午餐时,笔者就有意识地教他拿勺子的方法;宝宝午睡时,笔者就教他认识裤子前后、鞋子左右,教他脱鞋、脱裤、叠裤的方法和顺序;起床时,教他穿裤子、穿鞋,一旦穿对便及时表扬他。他自尊心特别强,学会穿裤子第二天的午睡起床后,他就主动穿好了裤子和鞋子。

(五)帮助孩子习得交往技能,督促孩子走出心理围城

这名幼儿的退缩行为与缺乏交往技能有关。如果帮助他掌握适当的社交技能,相信定能帮助到他。这就需要我们创设一个自由的、放松的、民主的、安全的支持性环境。孩子和父母在一起最放松、最快乐,笔者希望父母有时间就来幼儿园陪孩子。11月,向家长开放半日活动,这名幼儿有妈妈陪着,一直没有哭闹;12月,迎新年制作灯笼,他依旧黏着妈妈,脸上有了笑容。一次偶然的机会,笔者发现他妈妈发在群里他开心说英语的视频,于是笔者请他妈妈有选择地发一些视频给笔者。笔者带着孩子们观看,有不少孩子开始关注他。笔者邀请他表演说英语单词,他一开始非常羞涩,必须由教师陪同,慢慢开始大方自信起来。4月,在家长义工活动中,这名幼儿的爸妈精心排练的《猫师傅收徒弟》的情景剧,得到了大家热烈的掌声,他骄傲地笑了。5月春游,天天安静地和妈妈一起看。在游乐区,笔者发现他在妈妈身边扭来扭去,妈妈在劝他。原来,他想和其他小朋友一起玩,可一定要妈妈去和小朋友讲。笔者对他说:“他们都是你的好朋友,你自己去说吧,他们一定很喜欢和你玩的。”他瞟了我一眼,又看看小朋友,接着又去缠妈妈。笔者和小朋友交流后,他们欢快地跑向了他说:“我们一起玩,好吗?”三人开心地玩了起来。笔者对他说:“你看,找朋友多容易啊,只要对着朋友说一句话就可以了。”他开心地点了点头。

结 语

孩子身心的健康成长需要成人付出巨大的爱心、耐心和恒心。当孩子的情绪和行为出现问题时,更需要身边的成人,仔细寻找根源,用正确的教育观和适当的方法去引导、鼓励,帮助孩子调整情绪。作为教师,我们应时刻观察幼儿的情绪变化,在必要的时候采取一些措施,帮助幼儿摆脱不良情绪的困扰,为其健康成长贡献自己的力量。

猜你喜欢

餐点情绪笔者
老师,别走……
走近小班幼儿自主餐点活动
换位思考,教育更精彩
老师,你为什么不表扬我
懦弱的代价
小情绪
小情绪
小情绪
情绪认同
城里孩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