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新理念下的初中数学课堂教学
2018-04-30吴凤林王柏堂
吴凤林 王柏堂
(甘肃省武威市古浪县定宁中学,甘肃古浪 733101)
引 言
随着我国现代化建设进程的不断加快,教育事业也得到了极为迅猛的发展。而数学作为基础教育阶段的重要学科之一,其教学质量对学生的发展有着直接的影响。为此,教师必须做好课堂教学的优化工作,切实提高课堂效率。教师必须做好对本班教学情况的分析,进而针对其中存在的问题积极转变教育理念,优化教学模式,切实调动学生的学习主观能动性,全面提高课堂的教学质量,提高学生的数学素养。
一、初中数学课堂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一)教师的教育理念与教学目标不明确
新课程改革强调对学生情感态度、价值观、知识技能等方面的培养[1]。而部分初中数学教师虽然已经有了革新教育理念的意识,但在具体落实上不尽如人意。他们在课堂上不能为学生提供充分的思考、探索以及实践的时间,怕学生走入思维的误区,担心学生犯错而剥夺了学生自主学习的权利,甚至在习题解答上也存在为学生分析的现象,限制了学生思维的发展。另外,在教学目标上仍然以提高学生的成绩为主,不注重对学生创新能力、实践能力以及总结反思能力等方面的培养,而是将教学重心放在了训练上,反而制约了教学效果的提升。
(二)教师的教学方法落后、单一
随着新课程改革的不断推进,诸如问题教学法、合作学习法教学方案已经在基础教育阶段得到了广泛的应用。当下,虽然大部分教师已经掌握了全新的教学方式,但其在具体的应用上仍不尽如人意。例如,在应用问题教学法时,教师就整个课堂设计了贯穿性的问题,但是单单侧重于提问,没有做好与学生之间的积极交流,忽略了学生的内在需求[2]。简言之,教师仅仅是将他人的研究成果直接拿来使用,并未以本校情况为基础进行改良,形成符合校本特色和学生需求的个性化教学模式,因而限制了先进教学方法价值的发挥。
(三)教师对于信息技术的使用能力不强
新课程改革要求开展信息化教学,部分教师为了盲目迎合这一要求,在教学过程中多会使用多媒体来播放课件,但对多媒体的应用也仅限于此,且在课件播放的过程中速度较快,这反而减少了学生的思考时间,降低了教学效果,没有发挥出信息技术对学生思维的引导与启发作用。以公式推导过程为例,其在传统教学中多以板书的方式展现出来。在教师板书的过程中,学生可以利用该时间进行深入的思考。而在利用了PPT播放后,学生往往还没有反应过来,公式就推导完了,这显然不利于课堂教学效果的提升。
二、新理念下提升初中数学课堂教学效果的对策
(一)革新教育理念,明确教学目标
要想实现教育理念的革新,教育者应该把握好自身的角色定位,转变传统教育模式下教师“唱独角戏”的局面,加强与学生的沟通与交流,提高双方互动的有效性。教师必须尊重学生的学习主体地位,在课堂上应该给学生充分的自主权,满足学生思考的需求,构建起平等和谐的课堂关系。必要时,教师需要通过适当的教学设计引导学生加强思考,做好优化学生学习过程的工作,提高课堂教学效果,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在教学目标的设定上,首先,教师需要立足于学生的学习态度,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调动其学习的主观能动性。其次,教师需要培养学生良好的数学学习习惯,教会学生学习数学的高效方法,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最后,教师需要立足于实践,培养学生分析并解决数学问题的能力,进而依托有效的课堂教学促进学生数学能力与数学思维的全面发展。
(二)活用教学模式,实现综合应用
在课堂教学的过程中,教师应该结合学生的个体差异性与多元化需求,以本班学生的实际情况为立足点,做好对当前教育模式的优化,形成独特的教学模式。以问题教学法与小组合作学习法的融合为例,在备课阶段,教师需要总结出教材中的重难点知识,吃透课程的教学内容,并围绕其设计相应的问题。在课堂教学的过程中,教师可以按照难易程度循序渐进地抛出问题,并给予学生思考的时间,要求学生整理好思路,做好记录。在教学完毕后,教师可以设置一些具有开放性或难度较大的问题,将学生分为4~6人的小组,要求其进行组间讨论。
在该过程中,教师可以将之前所设置的问题罗列出来,引导学生的思维循序渐进地发展,继而让学生通过相互交流心得不断加深对教学内容的理解,并形成统一的见解。而后,教育者则需要做好总结分析的工作,进而全面巩固学生的数学思维体系,提高其思维的系统性。另外,教育者也可以将情景教学法与问题教学法进行融合,或将分层教学法与情景教学法进行融合。但需要注意的是,在融合的过程中,教师应该切实考虑自身的教学需求以及学生的实际能力,切忌为了创新教学方式而不顾教学内容,避免出现舍本逐末的问题。
(三)利用信息技术,优化教学手段
目前,信息技术在数学课堂上应用效果不理想的主要原因是教育者的个人能力不足,难以切实发挥出各类信息技术的应用价值。为此,教师必须强化对信息技术的学习,如在最为基础的课件制作上,教师应该合理地利用网络素材,在融入教学内容的基础上提高课件的精美性,增强学生的学习热情。同时,教师还可以按照不同的表现需求设定不同的呈现方式。例如,要呈现公式时,教师可以将课件的切换方式设定为渐进模式,并控制好公式呈现的时间,留给学生思考的空间。另外,教师也可学习与数学教学需求相匹配的软件,如AutoCAD,可以利用其中的绘图以及三维建模功能弥补学生抽象思维的不足。尤其是在开展几何相关内容的教学时,教师可以为学生提供一些具象化的参考,以提高教学效果。但需要注意的是,信息技术仅应作为辅助工具使用,不可为了盲目迎合新课程改革的要求而在课堂上过多地使用,避免课堂教学形式过于花哨,应保留充分的教学时间,进而全面提高课堂教学质量。
结 语
综上所述,在国内新课程改革的背景下,为了提高基础教育阶段数学教学的有效性,教师应该对当前数学课堂教学过程中存在的问题进行深入的思考,并不断革新自身的教育理念,设定明确的教学目标,同时做好对教学模式以及教学手段的优化工作,提高对信息技术的应用能力以及对课堂节奏的把握能力,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