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网络环境下师生课外共读策略的探究

2018-04-30林炎云

名师在线 2018年35期
关键词:课外课外阅读师生

林炎云

(福建省闽侯县实验中学,福建闽侯 350100)

引 言

《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年版)》中明确规定:“中学生应具有独立阅读的能力,学会运用多种阅读方法。有较为丰富的积累和良好的语感,注重情感体验,发展感受和理解的能力。”“九年课外阅读总量应在400万字以上。”对于第四学段学生阅读的要求则更加明确:“养成默读习惯,有一定的速度,阅读一般的现代文,每分钟不少于500字。”“广泛阅读各种类型的读物,课外阅读总量不少于260万字。”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就必须加强学生的课外阅读,这已经成为语文界的共识[1]。

一、师生课外共读的环境现状

1999年6月13日,中共中央、国务院作出《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提出全面推进素质教育。近20年来,素质教育的口号虽越吹越响,但应试教育的桎梏依然牢不可破,学生忙于应付教师布置的作业的现象屡见不鲜。笔者通过问卷调查、走访家长、查阅图书馆借书记录等方法,对我校八年级学生(300名学生参与调查)课外阅读状况进行了抽样调查,详细而真实地记录了大量数据。结合调查数据、借阅数据及走访情况,笔者发现,学生的课外阅读存在阅读量小、内容较浅薄,“浅阅读”“快餐式阅读”等现象泛化。

信息化技术的飞速发展及网络的普及,给教育领域带来了“春天”,为课外阅读教学提供了无限可能,有望改变传统课外阅读薄弱甚至缺失的状态。第一,随着经济的发展及网络的普及,智能手机等移动终端的使用率大幅提升,使课外阅读能突破时空的限制,真真正正、随时随地都可以发生。第二,网络环境为学生的课外阅读提供了海量的资源,除了传统的文本图片外,音频、视频也极大地扩充了阅读内容,使世界范围内的资源共享成为可能,极大地提升了学生的阅读兴趣。第三,微信公众号、微信群、荔枝App软件、美篇、IS智慧平台班级空间等为学生的课外阅读提供了平台,可视、可听、可回看。第四,无限延展的网络学习环境,为学生开辟了自主阅读和个性化思考、表达的时间和空间。

二、网络环境下师生课外共读策略的探究与尝试

近年来,关于网络环境下的阅读教学有很多研究和探索,如李国林提出了“确定阅读内容—创设阅读情境—明确阅读目标—自主探究合作—交流反馈总结”的阅读教学策略;殷英给出了网络环境下“创设情景化阅读的平台,创设个性化阅读的平台,创设拓展阅读的平台,创设主题探究的平台,创设群体激智的交互平台,创设成果展示的平台”的自主阅读教学策略等。这些为推动网络环境下的阅读教学实践做出了有益探索,但这些探索或者是课内阅读教学的策略,或者并没有给出具体的操作方法[2]。

为了改变学生课外阅读量少、没时间阅读及“浅阅读”的现状,笔者在利用网络环境促进师生课外共读方面做了一些尝试。

(一)建立班级微信群,推荐学生关注“听书369”公众号,师生共听一本书

笔者经过长时间的关注和比较,为学生推荐了“听书369”微信公众号,并与学生一起制订计划,共听共读一本书。“听书369”微信公众号是一款手机听书软件,是现在使用人数最多和最受欢迎的有声读物软件之一,包含“听书合集”“中外名著在线阅读”“精品推荐”三个版块,听书合集中既有中学生中考必读名著之《西游记》《水浒传》《简·爱》《鲁滨孙漂流记》《骆驼祥子》等,也有《呼啸山庄》《安娜卡列尼娜》《悲惨世界》等学生特别喜欢的名著,更有《百家讲堂》(《人间词话》《诗歌唐朝》等)系列讲座等共计100个合集。“中外名著在线阅读”按字母顺序收录了六七百部中外名著。“听书合集”可听,“名著阅读”可看,一部手机、一个公众号即可将整个微型图书馆藏于袖中,随时随地将阅读进行到底。

(二)通过荔枝App录制功能,在微信群推送教师用自己的声音录制的名家散文,并结合美编编辑功能,再现散文原文,达到可回听、回看的效果

听惯了课堂上陌生的朗读录音,听听自己教师亲切的声音,是不是一种美好的享受?听惯了课堂上教师抑扬顿挫的授课,听听教师通过录制软件录下的柔美的朗读,是不是一种新奇的体验?热爱朗读的笔者,尝试着通过荔枝App,录制一篇篇精美的散文,如丁立梅的《掌心化雪》《光阴如绣,蔓草生香》《如果可以这样爱你》,林清玄的《买一瓣心香》……一篇篇美文,配以“云水禅心”“落院”“渔舟晚唱”“月光下的凤尾竹”等古筝、葫芦丝曲作为背景音乐,变成有声的文字、有情的文章,学生更喜欢听,更能听懂文章中的意蕴,也就加深了学生对文章的情感体验。

(三)利用IS智慧平台中的班级空间,实现课下师生互动及“学习部落共同体”的互助作用,实现教师对学生课外阅读情况的检测

如果阅读只停留在听和看的层面上,只感受到声音的美和文字的美是远远不够的,未免有“浅阅读”的嫌疑。因此,教师要起到引导的作用,按照阅读的层级结构,不仅引导学生把握结构、理解文意,还要引导学生领悟情感,感受不同的语言风格,引导学生从阅读走向写作,学会创造性地表达。而上述这些活动都可放在IS智慧平台的班级空间中进行。教师可先用几个问题引导学生自主阅读,让学生在群里就提的问题或阅读中产生的疑问展开讨论,组间互助,教师也可以录制简单的微课,对文章的核心问题及典型问题进行讲解,把阅读从感性引向理性,从“浅阅读”走向“深阅读”[3]。

三、网络环境下师生课外共读策略的成效与注意事项

网络环境为师生课外共读提供了无限可能,延展了阅读教学的广度,微信公众号、微信群、荔枝App软件、美篇等平台的应用,解决了学生课外阅读量少、没时间阅读的问题,IS智慧平台班级空间实现了课下师生互动及“学习部落共同体”的互助作用,提高了学生阅读的参与率,从“浅阅读”走向“深阅读”。开展网络环境下师生课外共读活动一年多来,初见成效:学生阅读课外书籍的数量明显增多,学生阅读课外名著、名家散文的人数有所增加,阅读的兴趣更浓,阅读更趋理性化。当然,在利用网络环境实现师生共读时,还要考虑如何避免部分学生利用手机进行与阅读无关的活动的问题。

结 语

总而言之,在网络辅助环境下的师生课外共读取得了明显的效果。在网络环境下开展师生课外阅读,在阅读方式、阅读数量以及阅读质量上都有了明显提高,在教师的正确引导下学生的阅读兴趣和阅读素养也有了显著的提高。

猜你喜欢

课外课外阅读师生
初中历史教学中师生的有效互动
中学英语课外阅读的课内支撑
小满课外班
师生讨论改病句
我的“课外老师”
故事妈妈提升课外阅读
师生过招,你敢接吗
基于提升“文化传承与理解”素养的低年级课外阅读教学指导
“三位一体”课外阅读课程体系的实施策略
麻辣师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