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智障儿童的音乐教育问题探究

2018-04-28范梦茜

世界家苑 2018年2期
关键词:智障儿童音乐教育

摘 要:随着时代的发展以及文明的进步,正确认识智障儿童,帮助他们更好地适应现实生活,成为社会的共识。因此正确看待智障儿童的音乐教育问题,开展音乐教育活动,具有鲜明的时代意义。本文从智障儿童教育现状及教育机构等方面进行论述,使人们能够正确认识和看待智障儿童的音乐教育问题。

关键词:智障儿童;音乐教育;智障儿童的音乐教育

引言

教育在我国一直都是尤为重要的问题,那么,对于智障儿童的教育应该更加引起人们的关注。如何更好地进行智障儿童的教育问题呢?我的答案是加入音乐。音乐对于智力开发的作用是毋庸置疑的。音乐教育能促进人左右大脑均衡发育,触发人的想象力,增强人的记忆力和创造力,对开发与提高人的智力有着其他教育不可替代的特殊作用。对于智障儿童而言,其现实意义不仅在于智力方面的开发,还有助于提高他们协调运动和与人交流的能力。因此,音乐教育对智障儿童的作用尤为显著。

一、智障儿童与音乐教育

1.智障儿童的定义

智障即智力障碍是指大脑受到器质性损伤或由于遗传因素中的染色体畸形变或基因突变等而使大脑发育不全,造成认知活动的障碍以至全面的心理活动障碍[1],通常又被称为智力落后、智力残疾等。根据1986年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颁布的《残疾标准》[2]按照智商分数和社会适应障碍程度两个基本指标可以将儿童智力障碍分为四个等级:轻度智力障碍,中度智力障碍,重度智力障碍,极度智力障碍。

2.音乐教育

音乐作为一种超越时空的情感表现形式,为人们提供了广阔的想象空间。同时,音乐是人文学科的一个重要领域,是实现美育的重要途径,也是基础教育的一门必修课。音乐教育通过教学活动使学生掌握音乐表演技能和音乐理论以及提高学生的音乐文化素养。

3.智障儿童与音乐教育

智障儿童的音乐教育由于教育对象的特殊性,所采用的音乐教育方式、教学形式与教学内容以及课堂教学组织等都应针对智障儿童的特点进行。因为音乐有不可替代的社会功能,它可以把人的精神、感情融合起来,所以音乐教育运用到对智障儿童的能力和教育具有重要意义。

二、智障儿童的音乐教育机构

我国推行智障儿童教育的时间较晚,但发展迅速。上海、北京等少数特大城市率先推行智障儿童的教育问题,开办了针对智障儿童的培智学校。

1.教学目标

针对智障儿童各方面的特点,音乐教学目标可以总结为以下五个方面:①发展正确的社会行为和情绪行为;②发展运动技能;③发展沟通交流能力;④发展学前能力和学习能力。尽管智障儿童的音乐教育通常在集体的形式下进行的,但因每一位智障儿童的需求不同,所以教育目标仍应个体化[3]。

2.教学内容

针对智障兒童的生理特征,音乐教育必须使学生能够感受具体事物和形成某种概念。因此,培智学校的音乐课主要以音乐与舞蹈、游戏的结合,通过趣味性教学方式引起学生的学习兴趣。

3.教学方法

(1)歌唱教学法 在音乐教育中占有非常重要的地位。针对智障儿童的身心发展特点,在培智学校的歌唱教学中,应在激发其兴趣的前提下,发挥出歌曲在思想发面的教育功效,启发智障儿童的想象力,通过歌唱的形式感染他们,最终达到促进智障儿童身心发展的目标。

(2)乐器教学法 智障儿童的音乐教学离不开打击乐器,因此,在现阶段培智学校的音乐教学活动中,打击乐活动成为了音乐课上必要的内容。有效地进行器乐教学可以提高儿童与群体合作的协调能力,增强儿童的感知能力。

三、音乐教育在智障儿童教育中的运用

智障儿童由于接受能力较差,要学歌是非常困难的。实际的教学过程中,除了注重语言训练外,还采用多种方法培养节奏感,教会简单的律动以及使用简单的乐器。

一是节奏是音乐的基础。在教学中从学生的名字、数字、儿歌、童谣等这些孩子们熟悉的语言中找出最简单、最小的节奏型,进行最初的节奏训练。

二是培养智障儿童音乐感知。在教学中,尽量运用肢体语言启示智障儿童,让他们从身体的动作中去感受音乐,感受音乐的节奏律动,进而内化为心理动态,以期达到心理平衡能力。

三是培养智障儿童使用乐器。学习乐器可以让智障儿童对音乐产生更多的兴趣,从音乐中学到更多的知识,得到更多的快乐。在教学中,尽量选择纯节奏性乐器教会他们弹奏出节奏,使他们感知旋律,达到开发智力的目的。

四、音乐教育对智障儿童的意义

注意力、观察力、记忆力、理解力、想象力和创造力是衡量智力水平高低的重要指标,也是个体思维、学习和适应环境的基础。通过音乐教育,能逐步增强智障儿童的中枢神经系统对动作的控制能力,促进大小肌肉群发展,矫正他们的生理缺陷,培养他们良好的思想品德。

音乐可以刺激智障儿童的大脑,提高他们的听觉能力和对外界环境反应能力。智障儿童对音乐的接受和反应能力远远超过其他学科,他们可以对音乐做出良好的反应,表现为对节奏的依赖。有组织的音乐活动为智障儿童提供一个学生社会生活的环境,让他们在愉快的活动中成为社会群体的一员,享受群体的乐趣,有效地发挥内在潜力。

五、结语

智障儿童音乐教育可以有效地缓解智障儿童的生理或心里缺陷,帮助他们回归主流社会,在融入正常社会生活的同时感受做人的价值和意义,享受正常人拥有的权利和乐趣。当前, 智障儿童的音乐教学仍存在一些问题,但我们相信,只要我们满怀爱心,以智障儿童实际情况为基础,积极分析和解决智障儿童音乐教学中的难点和问题音乐教育在智障儿童的教育中一定会起到积极的作用,对智障儿童的回归社会、回归正常生活有着非常积极的意义。

参考文献

[1] 张鸿懿,马廷慧.儿童智力障碍的音乐治疗[M].北京:华夏出版社,2004:1.

[2] 连赟.中国特殊音乐教育历史与现状研究[M].江苏: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2:1.

[3] 汉斯·昆特·巴斯蒂安·音乐教育——儿童成才之道[M].陈鸿铎,译.上海:上海音乐学院出版社,2005.

作者简介

范梦茜,1993年6月,女,河南师范大学音乐舞蹈学院在读研究生,研究方向:民族音乐学

(作者单位:河南师范大学 音乐舞蹈学院)

猜你喜欢

智障儿童音乐教育
社区融合教育点亮智障儿童的生活
浅析音乐教育在基层消防部队中的作用
农村中小学音乐教育在新课改背景下的改革
论陶行知教育思想在幼儿音乐教育中的运用
音乐美学基本原理对音乐教育的几点启示
中等职业学校音乐教育的价值与功能探讨
迟开的花朵也能飘香
智障儿童的有效识字教学策略探究
浅析如何对中重度智障儿童进行语言训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