低分子肝素治疗不稳定型心绞痛的疗效及作用机制探究
2018-04-28郭冲岳霄
郭冲 岳霄
不稳定型心绞痛是常见心血管疾病,发病和斑块破裂出现堵塞性血栓相关,需及时采取有效的药物进行治疗,改善患者预后。血栓形成是不稳定型心绞痛患者疾病恶化和死亡的主要原因,因此积极抗凝措施预防血栓产生至关重要[1-2]。本研究探讨了低分子肝素与常规药物联合治疗不稳定型心绞痛临床效果和安全性,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择本院72例2016年2月—2017年10月不稳定型心绞痛患者,根据随机表分组。对照组男性、女性各有26例、10例,年龄41~78岁,平均(57.14±2.67)岁。观察组男性、女性各有25例、11例,年龄41~79岁,平均(57.12±2.61)岁。两组患者资料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有可比性。
1.2 方法
对照组采用常规药物进行治疗,给予钙拮抗剂、β受体阻滞剂、硝酸酯类等进行治疗,首次给予阿司匹林肠溶片嚼服300 mg,后100 mg/d的剂量服用,睡前服用20 mg辛伐他汀片。若心绞痛发作则舌下含服硝酸甘油,治疗4周。观察组采用低分子肝素与常规药物联合治疗。其中,常规药物用法和对照组一致。给予4.1 U/d低分子肝素皮下注射,每天2次,治疗4周。
表1 干预前后凝血酶时间、凝血酶原时间、纤维蛋白原、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 x- ±s)
1.3 观察指标
比较两组患者不稳定型心绞痛临床用药效果;硝酸甘油用量、心绞痛发作情况;治疗安全性。治疗前后凝血酶时间、凝血酶原时间、纤维蛋白原、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
显效:症状消失,凝血功能指标改善90%以上;有效:症状改善,凝血功能指标改善50%以上;无效:未达到上述标准。总有效率=显效率+有效率[3]。
1.4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 18.0软件统计数据,计量资料采用t检验,采用(x-±s)表示,计数资料采用χ2检验,用(%)表示,P<0.05说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不稳定型心绞痛临床用药效果比较
观察组患者不稳定型心绞痛临床用药效果优于对照组,χ2=6.823,P<0.05。观察组总有效35例,总有效率97.22%,显效患者25例,有效10例,无效1例;对照组总有效28例,总有效率77.78%,显效患者16例,有效12例,无效8例。
2.2 硝酸甘油用量、心绞痛发作情况比较
观察组硝酸甘油用量、心绞痛发作情况分别为(0.12±0.02)mg/d、(1.12±0.02)次/周,比对照组的(0.60±0.12)mg/d、(2.13±0.21)次/周低,t=6.242,7.012,P<0.05。
2.3 治疗安全性比较
观察组1例恶心、1例皮下淤血、1例呕吐和1例牙龈出血,发生率11.11%;对照组2例恶心、3例呕吐,发生率13.89%,χ2=0.355,P>0.05。
2.4 干预前后凝血酶时间、凝血酶原时间、纤维蛋白原、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
干预前两组凝血酶时间、凝血酶原时间、纤维蛋白原、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相似,P>0.05。干预后,观察组凝血酶时间、凝血酶原时间、纤维蛋白原、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优于对照组,P<0.05。见表1。
3 讨论
不稳定型心绞痛是常见冠心病类型,其病理发生机制和恶化机制在于血栓产生,因此在对不稳定型心绞痛患者进行常规治疗的同时需注重抗凝[4]。低分子肝素具备凝血因子Xa活性,可保护血管内皮,促进血小板聚集情况改善,有效预防血栓形成,且用药安全性高[5-8]。本研究显示,观察组患者不稳定型心绞痛临床用药效果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硝酸甘油用量、心绞痛发作情况比对照组低,P<0.05。两组副作用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前两组凝血酶时间、凝血酶原时间、纤维蛋白原、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相似,P>0.05。干预后观察组凝血酶时间、凝血酶原时间、纤维蛋白原、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优于对照组,P<0.05。
综上所述,低分子肝素与常规药物联合治疗不稳定型心绞痛临床效果和安全性高,可控制心绞痛发作,减少硝酸甘油用量,改善机体凝血功能。
[1] 王晋华. 浅析抗凝治疗在不稳定型心绞痛治疗中的影响效果[J].中国实用医药,2016,11(20):196-197
[2] 袁玉臣.冠脉介入治疗与抗凝治疗不稳定型心绞痛临床效果观察[J].大家健康(下旬版),2016,10(7):101
[3] 唐少东. 低分子肝素对不稳定型心绞痛血浆内皮素的影响[J]. 中西医结合心血管病电子杂志,2017,5(26): 71.
[4] 袁玉臣. 急性冠脉综合征患者接受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前后抗凝策略探讨[J]. 中西医结合心血管病电子杂志,2016,4(4):10-11.
[5] 李朝平. 观察低分子肝素治疗不稳定型心绞痛的临床疗效[J]. 当代医学,2017,23(8): 78-79.
[6] 何钰钏. 辛伐他汀联合氯吡格雷治疗不稳定型心绞痛临床疗效及对血清 hs-CRP、IL-6水平的影响[J]. 实用临床医药杂志,2014,28(4):78-80.
[7] 李亚昭,魏新考,崔利峰. 替罗非班联合氯吡格雷治疗不稳定型心绞痛近期疗效及对血流变的影响[J]. 现代中西医结合杂志,2015,24(20):2211-2213.
[8] 宫照伟,刘娜,侯小路,等. 不稳定型心绞痛患者血小板计数对低分子肝素抗凝有效性的影响[J]. 现代生物医学进展,2014,14(3):480-482,43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