鄂温克族叙事民歌《母鹿之歌》中的鄂温克文化意蕴研究
2018-04-26阿莉曼
阿莉曼
摘 要:鄂温克族叙事民歌是鄂温克族音乐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其中《母鹿之歌》是极具代表之作。鄂温克族叙事民歌《母鹿之歌》(又名《狍子之歌》或《黄羊之歌》)在鄂温克族地区广为流传,其旋律如泣如诉,歌词内容丰富,篇幅较长。其包含了鄂温克民族在资源匮乏和不稳定的自然环境中传统道德观念和朴素的人生观和价值观,以及透过歌词可以感受到鄂温克人与自然环境适应中形成的精神观念。
关键词:鄂温克族;叙事民歌;母鹿之歌
鄂温克族叙事民歌在少数民族社会文化中起着重要的作用。叙事歌曲作为一定社会历史阶段的文化产品,可以说叙事歌曲在世界各个民族历史上均有发生。在无文字的情况下,口头文学形式的应用十分广泛,因此鄂温克族叙事民歌是鄂温克族传统文化的积累而成,并起到保存记忆传统文化的作用。
鄂温克族叙事民歌在音乐特点和表现手法上有一定的叙事和说唱因素,叙事民歌和民间说唱表现形式有相近或共同之处,一般都是事件陈述以及说唱故事情节的篇幅。18世纪60-70年代,自然科学家和民俗学家依·格奥尔基在谈到鄂温克族音乐时,曾写过这样一段话:“尽管他们流行的总是那么几首单一的歌曲,但是他们却能从中得到极大的满足和快乐。他们的歌曲通常都描述的是爱情、打猎、鹿子、美丽的地方、先辈的英雄事迹以及一些冒险与传奇之事。其中,一些歌曲特别长,于是他们并不总是都把它们唱出来,而往往是将他们讲述出来。在讲述过程中,每一段都总是从前一段的最后一句话开始讲起。”[]格奥尔基还指出,即兴创作原则在鄂温克族的歌曲创作中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同时还指出那些“并不总是被唱出来,而往往是被讲述出来”的歌曲,他们可能都是一些来自民间神话故事的曲调,最后才逐渐发展成为独立的歌曲。通过这些可以看出,自古以来,鄂温克人与森林、草原和群兽之间形成了一种亲密和谐的关系,并且以敏锐的洞察力把自然界的活动当做题材。
第一节 《母鹿之歌》内容概述
一、《母鹿之歌》的起源
鄂温克族长篇叙事民歌《母鹿之歌》产生在遥远的狩猎时代。从《母鹿之歌》的歌词中“刚才从我们身后传来怪声,什么东西‘嗵的一响,响得那么刺耳?”与“被那黑头的东西,一枪给击中”,可以看出,鄂温克人已经开始使用猎枪,据笔者推断,《母鹿之歌》应产生于鄂温克人开始使用火枪之后,据文献记载:“鄂温克人开始使用火枪是光绪二十六年,开始出现‘单出子枪,光绪二十七年,清朝和俄国打仗,清兵败仗,丢下很多单出子枪,当时鄂温克人得到了不少单出子枪。民国时期,喀拉沁蒙古兵进入内蒙古呼伦贝尔地区,俄国人将他们打败之后,扔下了很多连珠枪,1945年之后,鄂温克人得了不少日本帝国主义扔下的快抢。”[]因此推断《母鹿之歌》应产生在清朝中后期以后。
二、《母鹿之歌》的故事情节
《母鹿之歌》主要讲述的是:一只被猎人射伤的母鹿(狍子或黄羊)临死之前对自己孩子的嘱咐,对孩子牵肠挂肚依依不舍的,但是自己也将要死亡,却放不下的场面。这种场面和悲情实际上是人类社会的投影。人们应该走进动物的内心角度去看问题,通过母鹿(狍子或黄羊)和孩子之间的对话,讲述生命的价值和亲情的宝贵。该歌曲以人类的情感角度,用拟人的手法讲述并演唱,从而也揭示出了维护生态平衡,保护动物的重要意义,被学术界成为“环保之歌”。《母鹿之歌》在鄂温克地区有不同的曲调变体,在鄂伦春族、达斡尔族、蒙古族中也存在不同的曲调变体,歌词内容基本一致。
(一)《母鹿之歌(一)》
北方少数民族普遍都使用“五度结构”。《母鹿之歌(一)》是散拍子,如谱例1-1示。
图1-1《母鹿之歌(一)》
《母鹿之歌(一)》是五声调式的徵调式,全曲由四个乐句构成,乐曲第一乐句是小鹿在呼唤母亲,从徴音开始,在呼唤的同时,妈妈的发音,前面增加了一个徴音的装饰音,用级进的方式展开旋律,小附点推动了情绪的发展,随后向下五度跳回到徴音,长时间停留后,同样的级进音级用小切分呈现,增加了紧张感,而后向下八度大跳,停在了商音;后半小句在前句的基础上,开头加上了两个十六分的角音作为小连接,也增强了紧张感,最后停在了羽音上,有未完成感,为下一句的做准备,羽音上的向上颤音式的装饰音增添了凄凉感。乐曲第二乐句是询问母亲的情况的问句。旋律是第一句的模进,但是开始下行,停在了商音,由于鄂温克语的发音因素增加了装饰音,而后向下继续模进,角音上的装饰音增强了紧张感,结尾音落在商音上。第一乐句最后停留在羽音上,第二乐句最后停留在商音上,第一乐句和第二乐句形成了五度结构。第三乐句小鹿进一步语气低沉问妈妈,在较低的音区徘徊,运用附点和切分增强紧张感,到“上”字的时候,旋律用级进和小跳结合的方式将旋律推到最高点又六度大跳下来,最后停在装饰的商音上。第四乐句句是第三乐句的模进,但音区始终在中低音区徘徊,全曲最后停在了徴音上,与开头有所呼应,有结束感。第三句的尾音与第四句的尾音再次為五度关系,构成整段乐句结构严谨,有严密的逻辑性。
(二)《母鹿之歌(二)》
《母鹿之歌(二)》采用的也是徴调式,全曲由三个乐句构成,采用的是变换拍子,由2/4--3/4—2/4—3/4—2/4的节拍变换,这种自由多变的节奏组合其实和散拍子的特点差不多,如图1-2。
图1-2《母鹿之歌(二)》
《母鹿之歌(二)》旋律线条从高出的羽音开始,向下级进又向上小跳,后两句的旋律分别在中音区和低音区有线波浪的曲线,最后停在了低一个八度的徴音。整体旋律线条是波浪型的,一个先下后上的大波浪,之后是两个先上后下的小波浪和两个先下后上的小波浪。由于《母鹿之歌》(一)和(二)歌词是相同的,只是旋律不同,第一乐句呼唤母亲的,从羽音开始,级进和小跳下行,然后小跳上行,后继续环绕上行,最后停在了宫音。大音符给这里的呼唤增加了空旷辽远的感觉,在长时值之后的的十六分音符的环绕上跳不但没有打破之前营造的气氛,增加的紧张感反而将空旷感更抬上一个层次,也为后面的节奏做了铺垫。第二乐句询问的语气,从徴音岛角音、从商音到宫音有两个小的先上后下的波浪型旋律,表现了情绪起伏,大量的十六分音符也表现出了语气的急促,与第一乐句的呼喊形成了强烈的对比;而后长时值的音符和十六分音符的环绕上行,与前句一致。第三乐句也是询问的语气,但是音区从第二句的中音区的徴音一下七度大跳到低音区的羽音,在羽音上作了一个上行的迂回,然后开始先下后上的小波浪型旋律;采用了小切分、前十六后八和十六分音符的三连音的节奏,增加紧张感,表现出低吟、担忧的情绪,最后停在了低音区的徴音上。
第二节 《母鹿之歌》的文化价值分析
一、鄂温克人的信仰在《母鹿之歌》中的体现
鄂温克人认为“万物皆有灵”,每一个事物都具有它们的灵性,如把太阳比作太阳姑娘,把一切恶势力比作莽呓(巨鹰)等。《母鹿之歌》采用拟人手法,可以看出鄂温克人的信仰中有着“世间万物皆平等”的观念,在母鹿被打伤时,猎人看见小鹿依偎在妈妈身边,以人的口吻叙述,说明被打伤的母鹿也是有灵魂的,它和人类是一样的,都具有人的天性。鄂温克人通过这样的拟人手法记录,说明他们尊重生命。不应该为了自己,就去猎杀他们,它们失去了亲人也会难过。
在观看吉雅老师拍的《母鹿之歌》的纪录片中,巴图德科力格尔老人讲述了这样一个故事:在辉河有一个流传很久的民间故事,这个故事和鄂温克民歌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有一位老人和他的老伴,还有一个儿子,随着时间的流逝,两位老人都年纪大了,健康状况一年不如一年,在这边土地,曾经是鹿群经常出没的地方,老人这天嘱咐儿子,今天出去上山打猎的时候,无论打到任何猎物,都带回来,太阳刚刚升起,刚走出家门没多久就看到了一大群的鹿,儿子想都没想拿起弓箭就向鹿群射去,鹿群被惊动,就跑散了,只剩下了两只鹿,他走近一看,是一只母鹿和小鹿,只有它们两个留下了,儿子看见母鹿受伤了,小鹿依偎在旁边,于心不忍,便将他们留在一颗松树下,独自回到家中,第二天,他和父母一起来到那颗松树旁,想给受伤的母鹿包扎伤口,但是母鹿和小鹿却不见了踪影,怎么找也找不到了,两位老人告诉儿子应该是松树保护了他们,三个人并向松树磕头后回家了,过了很久,家里突然跑来了一只小鹿,不走,不动,也不跑,这是父亲就说,这个会不会就是那个母鹿留下的孩子,儿子确定了一下,一看真的是那只小鹿,于是这一家人就把小鹿给养起来了,从此以后鄂温克人就开始饲养驯鹿。
通过这个故事可以看出,鄂温克在生态文明上前进了一大步,文明的主体是人,體现为改造自然和反省自身。从人与自然和谐的角度分析,生态文明是人与自然、人与社会和谐共生、良性循环为基本宗旨的社会形态,是人类为保护和建设美好生态环境的总和。到至今为止,生活在敖鲁古雅鄂温克民族乡的使鹿鄂温克人还在驯养驯鹿,驯鹿在我国其他民族的文化中均已消失,唯独鄂温克族使鹿部落保留了该文化,鄂温克人也十分爱惜驯鹿,把驯鹿当做是上天带给自己的吉祥之物,是送给鄂温克人的礼物,把驯鹿当成是自己的朋友,会给每只驯鹿取名字,对怀孕的母鹿和幼小的鹿崽给与特殊的照顾和喂养。
二、环保理念在《母鹿之歌》中的体现
透过《母鹿之歌》可以看出,《母鹿之歌》是具有环保题材的叙事民歌,鄂温克人以动物的角色撰写了这首歌曲,而不是通过人类被赞颂为主题,从动物的角度表达出了动物界也同样作为地球上的生物,是怎样承受着人类残酷的猎杀,带给他们的是无尽的苦难与痛苦。环境问题是全球性问题。世界上不光人类是地球的主人,动物也是地球上的主人,我们如果肆意去猎杀他们,生态失去平衡,在自然的关系中,人类是多么残忍的生物呀!这个古老的狩猎文明体现的哲学思维,不就是当今社会人与自然高度和谐以及经济可持续发展的重要体现么。
三、鄂温克族历史的足迹在《母鹿之歌》中的体现
《母鹿之歌》是记录历史的叙事民歌,通过《母鹿之歌》我们了解到鄂温克人的狩猎文化以及鄂温克族的历史变迁,从其变体中也了解到了鄂温克族从狩猎的森林文化向草原牧区文化的转变,还有就是《母鹿之歌》在鄂伦春族、达斡尔族、蒙古族中也均有发生,可以看出北方少数民族的生活生产方式的关系。《母鹿之歌》无论是内容和形式上,还是音乐的风格和曲调上都呈现着多彩的面貌,有着鄂温克族百年的历史积淀,并且随着时代的进步和人们的生活变化而变化,它是鄂温克族人们历史文化的产物,鄂温克族音乐文化的结晶。
综上所述,任何一种历史文化都是在一定的历史背景下形成的,鄂温克族音乐的发展及其多样化音乐风格的形成,与鄂温克族的生产生活方式、历史变迁、民族交融、宗教信仰等多方面因素是不可分割的,保留下来的民族文化是我们最丰厚的遗产。《母鹿之歌》那种古老而质朴的曲调,深厚的文化,以及流露出人与动物之间奇妙的情感,是多么令人欣慰呀。我们应该将这种古老、质朴的文化一代代传承下去,使之成为不朽的艺术瑰宝。
总之,鄂温克族叙事民歌《母鹿之歌》不仅仅是音乐文化,它是鄂温克民族的文化,它是中华民族的文化,更是世界民族的文化。《母鹿之歌》也为民族文化的传承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从古老的旋律中我们看到了一个民族的伟大,历史的丰碑,是我国文化艺术宝库中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
参考文献:
[1]依·格奥尔基:《对俄罗斯国家所有居住民族的描述》,圣彼得堡,1775年,第288页。
[2]内蒙古自治区编辑组《中国少数民族社会历史调查资料丛刊》修订编辑委员会:《鄂温克族社会历史调查》,民族出版社,2009年,第39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