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同性恋问题在新形势下的认知
2018-04-26董历为
董历为
摘 要:近年来,随着社会的发展,大学生同性恋问题也越来越普遍。网络强大的信息传输能力加之大学生作为高素质人群较好的理解和接受能力,对于同性恋这一问题的研究也变得越发重要。用开放的认知和态度去看待大学生同性恋群体,对于同性恋行为进行深入研究,了解并判断大学生同性恋问题在新形势下的认知,有助于积极正确的看待同性恋行为并对待同性恋群体。本文首先通过对同性恋进行概述,然后对于大学生同性恋问题进行探讨,进而对于大学生同性恋问题的背景、认知程度和关注程度进行分析,提出对内和对外两方面措施对大学生同性恋在新形势下的认知进行探讨,希望对此问题的后续研究有所借鉴。笔者个人认知观点和态度是不提倡、不歧视。
关键词:大学生;同性恋;新形势;认知
同性恋问题一直是一个老生常谈但却很隐讳的话题,同性恋群体遍布于世界各地,存在于众多国家,尤其在中国这个问题更加突出和明显。本文拟对大学生同性恋问题进行简要分析。
一、同性恋概述
同性恋这个词是由一名德国医生创造的,主要使用在精神学科和临床上。同性恋作为一种“性倾向”,和异性恋、双性恋类似。都是对同性的一种吸引和一种情感。指一个人在心理、情感上的兴趣对象为同性别的人。
在中国,同性恋人群被称为“同志”,随着近些年网络文化的兴起,一些关于同性恋的网络语也开始流行,比如;“蕾丝”,“兔子”,“飘飘”,“断背”等都是对同性恋的一种称呼。
二、大学生同性恋问题探讨
(一)大学生同性恋的背景探析。随着社会的节奏加快,人们更多的是关注结果导向。高校教育也不例外,多是以考试成绩为衡量目标和宗旨,对于大学生在成长过程中的三观缺少必要的引导,大学的教育过程中仅仅是靠一门思政课是远远不够的,更重要的是要引导大学生建立一种成熟健康的婚恋观。高校教育的缺失、家庭教育的缺失、传统观念的排斥等等因素都是大学生同性恋的背景和根源所在,也是大学生同性恋的诱因。而中国人对同性恋的排斥使得大学生同性恋不敢面对生活,压抑情绪和自我。
(二)大学生对同性恋的关注程度。从对于同性恋的关注程度上,女生明显高于男生,女生相对于男生而言情感更加的细腻,加之现当代各种文学作品、影视作品、网络媒体的信息泛滥,对同性恋了解的程度和接受程度上明显提高,而随着大学生年龄的增长,对同性恋问题的理解也变得越发成熟,以上因素都使得女生在同性恋的关注程度上明显提高。
(三)对大学生同性恋问题的认知研究。大学生作为国家和民族的希望,其认知状态直接影响学校乃至国家的面貌。通过对大学生同性恋问题的认知研究,为高校的教育提供了理论依据。如何全面准确的看待大学生同性恋问题并进行合理的判断,对高校的思想政治工作推进将起到一定的帮助和促进意义。
据行业专家调研发现,同性恋受环境和教育的影响很大。很多的同性恋都有过失败的异性交往经历,或者特殊的家庭环境及经历。这些特殊的经历导致他们在思想上更希望被保护,得到认同。因此,媒体和社会舆论应该正确的引导大学生,这个过程虽然很艰辛,但却任重道远。通过对大学生同性恋问题的认知和教育,让他们树立起正确的三观,更侧重指的是婚恋观。近年来,越来越多的国家对于同性恋婚姻的合法化予以认可,这是社会的进步,世界是一个整体,相信不久的将来,这种范围会越来愈大。
三、对大学生同性恋问题应采取的措施
(一)对外措施。社会是大学生同性恋问题的主要来源,社会对大学生同性恋问题的不认可,不理解,不关注,对其缺乏教育和引导,导致学生处于长期的压抑状态,因此,首先学校应加强正确的引导和教育,对这一群体了解并关注,营造一个宽松的氛围。其次,要倾听并且尊重他们的情感,同性恋相比其他人更自卑,需要获得尊重,第三,理解。理解并且认同他们的感受,只有理解他们才能获得信任。学校应该对大学生同性恋予以信任,并正确的的引导他们。大学生是祖国的希望和未来,作为社会高素质人才,只有充分的关心他们,帮助他们获得身心的健康发展,才能更好地为国家创造价值。
(二)对内措施。很多大学生同性恋是因为家庭情感的缺失,家庭的对内教育是一个人成长的重要课堂。中国家庭在孩子成长的过程中最避讳谈论的就是性和婚恋观,特别重视孩子的学习,而往往成长中的孩子,尤其是大学生,这时候更需要必要的教育和引导,家长更应该帮助他们树立正确的恋爱观。社会节奏的加快,很多家庭由于父母长辈情感问题,家庭问题,导致孩子在心理上产生一系列问题,因此,针对大学生同性恋问题,家庭要承担很重要的引导及教育责任。
大学生是社会的佼佼者,大学生同性恋也是同性恋中的一个特殊群体,他们对于同性恋的认知态度,更能准确的反映當代社会主流人群婚恋观,也能通过他们的认知和态度来判断社会整体认知的态度。在新形势下,正确处理大学生同性恋问题也是高校教育面临的一个新的课题。
参考文献:
[1]施哗中国古代文学中的同性恋书写研究.[M],上海人民出版社版.
[2]郑华国.内外关于同性恋及其合法性的认识态度.[J],法制与社会:学术前沿,2011:278.
[3]章立明.合法抑或合理:中国同性婚姻的两难处境[J],中国性科学:学术论著,2009,18(3):3-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