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深读细品 悟出真味

2018-04-26李晓明

新一代 2018年24期
关键词:品读阅读小学语文

李晓明

摘 要:阅读教学是小学语文教学的重点,通过引导学生仔细品读文章,深入了解文章的脈络与意蕴,增加学生对文学知识的储备量,同时培养学生感悟、体验、欣赏的能力。在小学阅读教学做足引导学生深思细品的功课,阅读教学才能够散发出真实的语文味道,笔者就阅读教学中如何引导学生品读做一阐述。

关键词:小学语文;阅读;品读;能力

阅读教学是小学语文教学的重点,通过引导学生仔细品读文章,深入了解文章的脉络与意蕴,增加学生对文学知识的储备量,同时培养学生感悟、体验、欣赏的能力。在小学阅读教学做足引导学生深思细品的功课,阅读教学才能够散发出真实的语文味道。教师深深立足于言意兼得的语文阅读教学,通过关注文本言语如何表达,从品的方向与内容、品的方式与方法、品的程度与境界三方面进一步探究小学语文阅读教学的广阔领地。

一、品关键词理解精妙表达

在小学阅读教学中,所呈现的每篇文章中都有关键语言文字训练点,这一训练点正是教师引导学生品析关键词句,理解感悟语言文字之美的聚焦点。如教学《四季》一课,这一课中几处都运用到了叠音词,如荷叶圆圆、草芽尖尖、谷穗弯弯等,教师通过设问引导,“同学们的,大家想一想,作者为什么不说‘很尖、很圆、很弯,而要说‘尖尖、圆圆、弯弯呢?”学生小脑袋一歪,认真思考起来,教师乘势引导学生学习叠音词,根据这一词汇的特点,并就其在表情达意方面的作用做了讲述——重复同一个音节所构造的词就是叠音词,这一词汇的特点就是具有形象性、确切性和音乐性。“大家可以再读一读这些叠音词,‘尖尖、圆圆、弯弯,细细品一品,你们有什么样的感觉?”有的学生小声的读了起来,很快有学生回答,“读着读着我好像看到了尖尖的草叶,很有活力。”教师也通过语言艺术引导学生充分发挥想象“谷穗弯弯,大家是不是看到秋天田野上快成熟的谷子沉甸甸朝向大地”……由此,学生在教师的引导下体验到草叶、荷叶、谷穗的鲜明特征,形象生动,更理解了叠音词的使用以及确切的表达意思。教师还让学生分组朗读,一组朗读,其他组聆听,叠音词琅琅上口,听起来声声悦耳,学生感受和体验了叠音词的节奏明快,富于音乐美。从这一词汇的准确运用中感受到作者对草叶、荷叶、谷穗亲切与爱怜的那种情感。教师通过引导学生抓准文章的语言文字训练点,让学生品读作者的“精妙表达”,从而帮助提升学生的阅读水平和表达能力。

二、品词段表达解密语用

阅读教学就是为了帮助学生积累语言和词汇,提高对语言的理解能力以及运用能力。通过品读文章这一手段,则能够实现高校教学策略。从品析中体会言语表达是否精准的抠词揣摩,从品析中探究言语建构奥秘的赏段比较,从品析中破解言语布局密码的悟文得法。关于深入阅读中,字、词、段是文章重要的组成元素,是最为根本的载体。教师发挥文本优势,指导学生抓住典型段落进行品读和赏析,透过段中各种语言现象,渐次融入情感,细细体会文本语言的精妙之处,探究文本语言所蕴藏着的多种内涵,为学生深入走进篇章的境界埋下伏笔。如教学《麦哨》一课时,教师与学生一起分析该课文的前后呼应结构,让学生品读课文的同时,寻找前后呼应的部分,学生在读完之后,找到了课文两次写了麦哨:“‘呜卟,呜卟,呜……田野里,什么声响和着孩子的鼻音,在浓绿的麦叶上掠过?一声呼,一声应,忽高忽低,那么欢快,那么柔美。”教师借此讲解了文章段落采用前后呼应的结构编排,构成了形式上的一种文学美,既表达的是孩子们的欢快,又表达了童年美好的生活。而有些教师在教学设计上则采用这种前后呼应形式,让学生在感悟品读文本中,对麦哨声急性反复吟读,从而体会麦哨本身所具有的暗喻意义,让学生体会到文本形式美。 阅读教学中的优秀文章就是为学生提供语言学习的范本,引领学生通过文本学习悟得方法、融入情感、获得启发、习得知识。教师引领学生从品析具体语言、具体段落、具体方式入手,从整体上理解文本中包含的言与意,把握文章内在逻辑结构,发展学生思维能力,提高言语表达能力。

三、品进境界助生成长

一堂成功的小学语文阅读课的教学内容,不仅仅局限于文本,而是教师引导学生在品析文本过程中,从学生的学习经验和生活经验出发,立足学生的底色,涂鸦出适应学生表达语言的境界,使得知识与生活两相和。如教朱自清学的《匆匆》一文,教师可以让学生先自己对生活的一景一物进行描述,以此来与作者笔下的景物相契合,从而调动生活经验,融入自己的情感,更为通透的感受作者描述文章的内蕴,“燕子去了……杨柳枯了……桃花谢了,有再开的时候……”等文中多处地方,运用各种修辞手法,巧妙运用大量叠词以及短句,将寻常的景物描绘的简朴而轻灵,富有隽永的生命力。在引领学生边读边悟中,一起体验作者诗一般的语言,诗一般的意境,从而产生诗一般的感觉!进而继续体验朱自清先生文字的奥妙之处——“在逃去如飞的日子里……只有匆匆罢了;在八千多日的匆匆里,除徘徊外,又剩些什么呢?过去的日子如轻烟……”在教学时,教师着重引导学生品味作品字里行间流露的真情流露,在朗读中体会作者自然流畅、清新隽永的语言风格。毋庸置疑,生活就是语言学习的肥沃土壤,教师根据小学生的年龄特点和认知水平,从易到难,从低到高,循序渐进,潜移默化,用教学智慧引领学生思维归队,步入品析言语的正道,有效提升学生的言语品读力。

总之,在阅读教学中要以生为本、渗透学为中心的教学理念,搭建好品读言语的平台,实实在在提高学生的言语能力、言语素养。

猜你喜欢

品读阅读小学语文
小学英语朗读技能提升训练
如何提高文言文课堂教学的几点策略
高中英语阅读与写作有效结合
语文课堂中的小组合作学习研究
基于情景交融的诗歌品读教学研究
“骑驴”出发在思辨中前行
阅读教学:“吻醒”文本的过程
优化朗读技巧,提升语文实效
浅谈如何培养学生的阅读兴趣
让多媒体课件为阅读教学助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