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关于初中语文阅读与写作互动教学的探讨

2018-04-26龚文海

新一代 2018年24期
关键词:初中语文教学写作阅读

龚文海

摘 要:阅读和写作都是初中语文教学中的基本课型,两者又是相辅相成的。在语文教学过程中,将阅读和写作组合起来进行教学,有利于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提高学生对不同知识迁移运用的能力。本文就阅读与写作的组合教学提出了一些实用策略。

关键词:初中语文教学;阅读;写作;组合教学策略

在初中语文教学过程中,教学的重点和难点就是阅读和写作,为了降低教师的教学难度和学生的学习难度,我们可以将阅读与写作结合起来进行教学,以促进学生学习能力的综合提升,这是教师践行新课程改革标准的一个重要表现。在当下的语文教学中,不少教师都在这个方面作了许多有益的探索。

一、阅读与写作相结合的重要性

在如今的初中语文教学中,多数学生在进行语文学习时,并未将阅读与写作看成一个整体,而是将二者截然分开,这就导致学生在写作时并未与学过的课本内容建立起有效的联系,写作与阅读这两个重要的环节间出现了脱节。若两者中的任一环节比较薄弱,或二者之间不能有效地结合,都将影响到学生语文学习的效果。例如,部分初中语文教师在进行教学时,并未将作文教学结合进日常的教学中,而是将作文课程单独设置,这使学生并不能在作文与日常的课堂积累间建立联系,不能使学生的语文能力和语言运用能力得到有效的提升。

二、阅读与写作相结合的教学方法

(一)阅读素材与写作选材的结合

作文不是枯燥的说教,一篇优秀的作文一定要有具有感染力和说服力的素材。学生写作文时容易出现的问题便是文章泛泛而谈,学生为了突出文章的中心,翻来覆去的强调,这就使得文章缺乏阅读价值,不能完整生动地表达所要表达的意思。所以,教师应当引导学生充分理解课文,从课文中获得自己需要的信息,并从中提炼积累写作时需要的素材。例如,学生在进行古诗古文的阅读时,在充分理解文章内容的基础上,教师可以引导学生们,文章中好的词句可以运用到哪些题材的作文中。在学习古诗《望岳》时,其中的名句是“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这句话旨在告诉我们当登上高山后,会发现原来认为高耸的山峰早已被踩在脚下,这句话可以运用在学会勇敢面对困难的文章中。教师在进行教学实践时,要引导学生去关注文章的各种写作素材,并将其恰当地应用于自己的作文中。

(二)阅读教学与作文建构的结合

一篇完整的作文应当有合理良好的作文结构,使得读者在进行阅读时可以条理清晰,易于理解。学生在写作时容易出现的问题是在明确文章的中心思想和一些写作素材后,便立刻开始写作,想到哪个环节写到哪个环节,导致文章整体的结构混乱,极容易跑题和造成文章的漏洞,等发现时已无法补救。这就需要学生必须掌握如何构建文章的结构,避免在考试过程中出现这样的失误而使作文失分过多。所以,教师在进行阅读教学时,应引导学生自主探索文章的结构,摸清写作的顺序,然后尝试列出阅读文章的大概提纲。教师要引导学生在写作之前,先列好一个大概的提纲,明确文章各个部分的主要内容以及如何在各个部分间过渡和衔接,使文章具有清晰明朗的结构。但要注意的是,在列提纲时所列内容必须围绕作文的中心思想相契合,主次内容的篇幅应当详略得当。

(三)阅读教学与写作模仿的结合

写作模仿即是在学习教材课文时,把课文当作范文,让学生根据范文进行模仿写作。作文的学习是在不断地模仿中进行的。我们在开始进行写作教学时,便是从模仿学习到的一些文字开始的。教师在进行阅读教学时,便可找出文章中有特色的,具有思想或文学价值的,或者是表现手法突出的句子,让学生进行适当的模仿寫作,让学生快速掌握这种表达方式,并应用到自己的写作中去,使学生运用语言的能力获得提升。学生们在进行模仿时,也可加入自己的想法进行修饰,使句子变得更加的生动形象,具有感染力。例如在学习“济南的冬天”时,作者对于小雪的一段描述极其生动,这时便可让学生来进行仿写,使他们学会如何应用形象的比喻这一手法。

三、以读带写,以写促读,提高语文素养

读是信息的输入,写是信息的输出。在进行写作指导时,不能够只集中在“输出”这一环节上,而忽视了指导学生进行“信息输入、储存、加工”的研究,这样就会让学生无话可写、不知该如何写。在进行写作指导时要关注学生写作的全过程,注重让学生在观察、感受、阅读与思考中采集、积累写作素材,从而解决学生“信息输入、储存、加工”的问题。多读书可以丰富知识、博采众家之长、增加积累素材,在进行写作时,才能够有充足的资料来进行输出。所谓的“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作诗也会吟”就是指的这个道理。我们必须要能够明白,如今中学生的语文学习现状是,学生读书太少,积累不足,很难形成具有一定见解的思想认识。想要解决这个问题,就要积极的开展“读写互动”。

杜甫曾指出:“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著名诗人郭沫若写过这样一句诗:“胸藏万汇凭吞吐,笔有千钧任翕张。”从中,我们可以看出写作对读书有很强的依赖关系,或者说阅读积累对学习表达有着重要的意义。新课标规定,在九年义务教育阶段,一个学生要积累240余篇优秀古诗文,要完成约400万字的阅读量。当前,在我们的教育还没有完全摆脱“应试”的影响,学生的学习压力仍然繁重,没有过多的时间进行课外阅读的前提下,这仍是一个非常艰巨的任务。因此,充分地利用教材资源、把语文课本读懂、读透,对于学生写作素材的丰富、写作能力的提高和语文素养的养成也有着重要意义。

四、利用阅读教学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

(一)挖掘教材,从文本中探索、体验、领悟写作的有效方式

通过对教材的学习,让学生对写作的系列知识进行积累。在新课改的背景下,教材的权威性与实用性不断的被加强,现行的教材中不仅仅保留了传统教材中的名篇,同时还增加了许多时代感强的文章。通过这些文章的学习,可以有效地扩大学生的词汇量、提高学生谴词造句的能力,增强学生的语感,同时这种知识能力的积累为提高学生的写作水平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通过对教材的评价,拓展学生的思维,让学生自己去领悟。帮助学生拓展思维对学生的个人成长十分有利,同时对于学生在写作过程的构思、立意等环节也至关重要。这当中的“悟”,其实就是一个个性化加工、重组的思维过程。通过前面的“读”,已经从语文课本中积累到了大量的写作素材,再借助前面的“析”,又掌握了一般的写作方法和技巧,接下来,就是指导学生如何在模仿和借鉴的基础上进行个性化的加工重组的“悟”的思维活动。这一“悟”的过程,受学生积累素材多少的影响,也与学生分析能力的高低强弱相关,当然,也跟语文素养紧密相联,正所谓“一千个读者就有一千个哈姆雷特”。只有让学生根据自己的体验,从多个角度自己进行判断和理解,写作中的不少问题才能迎刃而解。

(二)拓展教材,让学生在阅读中提高写作能力

现行的语文课本都有专门的写作单元,单元中也有着综合性学习的内容。很多的编者都已经开始注意到阅读与写作的联系,我们必须要利用好教材中所体现出来的特点去训练学生的写作。在写作训练中,有一种方法叫“借鉴式写作”,就是让学生在读过某一些文章后,借鉴文中的一些信息、模式等来表达出自己的见解与情感,为此我们在教学中不光进行简单的仿辞、仿形训练,更重要的是要让学生仿其神、仿其意,从仿某章节的措辞或语言风格,过渡到模仿全篇的构思立意,从仿范文的选材方式、结构形式,过渡到全文的表现手法,这就是借鉴。我们要“不取取,虽师勿师”,不完全仿效他人,又学习他人的长处,虽以他人为师,又不受他人的局限。

五、阅读与作文互动中应该注意的问题

教学开展的主体是教师,正是因为教师的教学才能够有效地让阅读与作文进行互动,能否让阅读与作文有效的互动关键在于教师的素质。因此,必须要加强教师队伍的建设,努力提高教师的文化素质。要求教师能够不断地为自己充电,广泛地进行阅读,同时还要能够坚持写作,通过自己的行动去真正地理解阅读与作文互动的内涵,并能够在实践中去实施与完善。

初中是学生进行语文知识积累和语文能力培养的关键时期,语文教师应当重视阅读与写作相结合的教学方法,在日常的阅读教学中渗透作文訓练,使学生可以将阅读中获得的知识和能力运用于写作中,同时提高阅读能力和写作能力。

参考文献:

[1]祁明霞.初中语文教学中的读写结合策略[J].课程教育研究.2015(05)

[2]曾敏.探讨初中语文阅读与写作教学的有机结合[J].亚太教育.2016(16)

[3]王香平.初中语文阅读与写作教学新模式探究[J].科学咨询(教育科研).2018(08)

[4]丛利平.探讨初中语文阅读和写作教学的有效结合[J].作文成功之路(下).2018(06).

猜你喜欢

初中语文教学写作阅读
初中语文教学中疏导学生叛逆心理的教学模式应用研究
兴趣教学在初中英语教学中的应用
浅论小学写作教学存在的问题及改进策略
如何让小学生写作返璞归真
高中英语阅读与写作有效结合
写作教学策略初探
语文课堂中的小组合作学习研究
“骑驴”出发在思辨中前行
阅读教学:“吻醒”文本的过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