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化过程管理,培养农村寄宿制小学生良好的卫生习惯
2018-04-26赵艳荣
赵艳荣
摘 要:通过实践,我们认为,培养农村寄宿制小学生良好的卫生习惯,理念转变上,由“整齐划一”到“对症下药”;过程优化上,从“单项灌输”到“情境育人”;家校共育上,从“两张皮”到“合作共赢”,以此培养农村寄宿制小学生良好的生活习惯。
关键词:寄宿制;卫生习惯;对症下药;情境育人;合作共赢
新的时代背景和新的课改理念下,农村寄宿制小学生良好的卫生习惯培养迫在眉睫。因为寄宿生年龄尚小、生活经验欠缺、卫生习惯较差,这为学校管理带来了前所未有的挑战。做为寄宿制学校和教师,如何优化过程管理,无论是从实践层面,还是从实践层面,都有太长的路需要探索,需要理论上的深刻挖掘和行动上的深耕细作。
一、理念转变:由“整齐”到“对症”
如果不是出于检查的目的,从寄宿生的真实生活和当下遭遇出发,我们不难发现寄宿生的卫生习惯极差:有的随意乱扔袜子,有的乱倒食物,有的不按要求摆放碗筷 ,有的乱倒脏水,有的随地吐痰……显然,面对这样的一群“异变体”,卫生习惯上的良莠不齐应该是情理之中的事情。但是,我们应该知道,每一个寄宿生都是“天地间独此一份”,“花有花的美,叶有叶的绿,树有树的高。”[1]因而唯有根據每一个寄宿生的独特性而采取“对症下药”的方式,才是矫正不良卫生习惯的的应有之义。
比如,有一个寄宿生不讲卫生已经成为常态:让他刷牙,他说牙疼;让他叠被子,他推说不会;让他洗手,他随便应付一下就完事……事后经过调查,才知道这些事他从未做过,在家他就是一个“小皇帝”,一切都由他妈妈代劳了。了解到这些后,教师并不是一味地用“整齐划一”的方式教训学生:你必须改变,你必须刷牙……而是采取“对症下药”的方式:一方面先联系其家长进行沟通,告知家长从今之后不能再代劳孩子的一切琐碎小事了;另一方面委婉地教育这个孩子:这里是学校,没有人为你代劳,所有的事情都是自我解决、自我负责、自我完成……
调查发现,很多不良习惯都有其“内部原因”,都有更深的、独特的、隐秘的根源。比如:几个月不洗澡是因为怕羞或身上有湿疹,浪费水电是因为他不知道水的来之不易,涂刻课桌、乱画墙壁是因为周边“小广告”太多引起的“模仿”效应……所有这些都不能以“整齐划一”的方式去解决,而应该“一把钥匙开一把锁”——从寄宿生行为背后“站着的思想”出发,因人而异地分析原因、找出根源、解决问题,才是培养寄宿生好习惯应有的视点和选择。
二、过程优化:从“灌输”到“情境”
调查数据表明,一部分寄宿生不仅卫生习惯极差,而且缺少今后一定改正的恒心和态度。对此,我们是仅仅从理论上进行单项灌输和直面训导呢?还是通过“灵活的、别致的、愉悦”的情境去解决问题呢?显然,只有后者才是值得称道的。比如,可以把好习惯的培养和学科教学糅合在一起,使寄宿生的认知像“盐”一样融进课堂的“汤”中[2];可以充分凭借节日、活动、仪式等庆祝活动,一点一滴地渗透卫生习惯养成教育;可以专门创设主题队会、社会实践活动、综合实践活动等,为寄宿生提供更多自主实践的舞台和平台。
比如,我们曾经开展这样的情境活动:不良卫生习惯“埋葬清单”活动——在这一活动中,孩子们先写下“不良生活习惯清单”,如“吃饭拖拖拉拉”、“袜子乱扔”、“经常性不刷牙”等等,然后把这些“缺点”写在一张纸上,或贴在墙上天天告诫自己,或把它埋在土里,意味着让“坏习惯永不翻身”;或用火把它烧掉,意味着永远和坏习惯彻底告别。这样的情境活动远胜于严词呵斥,孩子们的生活习惯逐渐朝着良性的轨道迈进。
类似的情境教育,我们经常性地开展,比如:“克服懒惰——我有金点子”推荐活动,“按时睡觉自己起床我也行”主题队会,“克服不良卫生习惯埋葬”活动,“我是卫生标兵我自豪”评选活动,“我是生活的小主人”故事分享会,“蜗牛的奖杯”校园剧演出活动……当好习惯的养成融于活泼泼的情境之中时,寄宿生的心是敞开的、愉悦的、不设防的,自然,教育效果就是事半功倍的,正所谓:“蓬生麻中不扶自直”,好习惯的生成和巩固变得自然而然。
三、家校共育:从“分歧”到“合力”
不可否认,“5+2”等于“0的尴尬仍然存在于当下的中小学教育中。的确,在校的五天,寄宿生是“我的地盘我做主”——自己盛饭、自己起床、自己洗碗……然而两个双休日内却是一切事情都由家长代办——“衣来伸手饭来张口”。这样的家校“两张皮”削弱了家校教育应有的合力,阻碍着寄宿生自主能力的形成和提高。家校共育如何从“分歧”到“合力”,如何实现高效沟通和深情握手,应该成为寄宿生良好卫生习惯管理中的一个重要的课题。
例如,班主任应该通过家长会,或登门拜访,或短信、QQ群、微信群、校讯通等交流平台,经常性地和家长进行“一对一”的交流,比如,孩子在家吃饭有没有拖拉现象?晚上勤洗脚吗?每天早上刷牙吗?夜里有起床上卫生间的习惯吗……类似的问题都需要沟通,都需要深耕细作式的深入协商,需要家校之间的深情对接和亲昵“握手”。在此过程中,教师要委婉地告知家长:孩子们在学校的自主习惯应该延续到家中,那种保姆式的精心呵护和代劳代做是坚决予以摈弃的。家校之间“心往一处想,劲往一处使”,才是培养寄宿制小学生良好生活习惯的应有之义。
实践证明,当教师和家长都“步调一致”时,一些所谓的“顽疾”正在一点一滴地消失,而卫生的好习惯正在被培养并渐渐定性;一些所谓的生活能力较差的寄宿生慢慢变得会洗碗、善计划、肯叠被……细心认真、做事有序、主动勤快、知难而上、坚持不懈等良好的卫生习惯扎根于寄宿生的头脑深处和日常点滴之中,而随后,生活态度转变和主人翁心态的定性也就在清理之中。
参考文献:
[1]陈秋兰.教育是一种唤醒[J].中小学德育,2018,(1):1.
[2]程晓云.清华附小的“活德育”[J].教师月刊,2013,(2):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