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乡镇小学语文课堂中需真正的质疑精神

2018-04-26黎艳

读天下 2017年18期
关键词:语文课堂

摘要:乡镇小学的语文教师完全履行了教师的传授功能,学生上课之间无主动沟通、无主动交流、无主动回答问题,更谈不上主动质疑批判,教师指名回答,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和语言能力令人瞠目结舌。解决乡镇小学语文课堂中的问题刻不容缓,尽信书不如无书,学必有疑,质疑批判应贯彻语文教学的始终,语文教师应加以正确的引导,培养学生敢于质疑、敢于批判的精神。

关键词:乡镇小学;语文课堂;质疑批判

一、 质疑的问题现状

许多语文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并没有认识到质疑的重要性,或不敢应对学生的质疑,或把质疑看作是故意刁难老师。质疑的问题分为以下几种类型。

(一) 浅尝辄止的质疑

质疑的问题打着是质疑的幌子,无深入调查、无有备而来,也无引发思想矛盾的问题,而是不触及内核的肤浅点。例如一个只需回答是与否的无效问题,一个答案就在题目里的傻瓜问题,一个轻微动脑就能解决的问题。

(二) 形同虚设的质疑

教师为了赶上质疑的时髦,学生为了满足教师的教学需要,教师想方设法引导学生质疑,学生绞尽脑汁“无病呻吟”。教师虽然引导质疑,但仍然按部就班地依照在教参中所“誊写”的教案授课,学生明知故问,提问的问题毫无价值可言。由此,学生的提问逐步热情降低,质疑能力只降不升。学生自主思考、批判思维看问题的意识日益缺乏。

(三) 四分五裂的质疑

质疑绝不局限于某一个阶段,不是教学过程中切断的一个步骤,质疑应是贯穿于教学的全过程。把质疑看成一个教学步骤,放在规定的时间完成,课堂上只会是暂时的活跃氛围,质疑过程结束,学生的思维状态、探究欲望随情绪的抑制而减弱。

二、 质疑的四重境界

探究的俞深方能问得愈深,质疑的水平与探究的深度密切相关。不同的问题产生不同的探究方式,在语文学习过程中质疑主要分为求解性质疑、推究性质疑、挑战性质疑、指暇性质疑。

(一) 求解性质疑

求解性质疑就是质疑问难,求解性质疑是质疑的基础,也是质疑的最初阶段。求解性质疑有高低水平之分,低水平质疑可个别解答和课后处理的方式;高水平质疑需在课上集中讲解,不可遗留集体疑问的问题。

(二) 推究性质疑

推究性质疑就是学生在已知信息上经过研究后遇到的新的疑问,它是在进一步推进研究时得出的,此种探究方式是学生具有强烈的探索精神的体现,在深化文章内容的基础上,开拓广泛的知识思维。

(三) 挑战性质疑

当学生的思维已不满足于课本的知识,他们便开始尝试挑战课本、专家、权威,以挑战姿态面对书本知识,具备挑战精神才能适应社会需要。

(四) 指暇性质疑

学生不唯书不唯老师后,他们便能善于发现知识中所存在的瑕疵,并能够提出改正的方法。达到指暇性这一阶段,批判性思维也就自然地形成了。

三、 质疑的培养方法

(一) 营造和谐的质疑氛围,让学生不再畏惧质疑

教师要抛弃一些传统的教学方式,树立民主、平等的师生关系,营造轻松、和谐的学习氛围。尊重学生的独特问题,鼓励学生提出自己疑问的问题,引导学生大胆提问。要用更多的赞美和鼓励的语言,对质疑能力强的学生给予赞美,鼓励质疑能力差的学生,不要急躁或打断学生,更不要挖苦、嘲笑。允许学生质疑错误,鼓励学生多种方式提问,从而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树立质疑的信心,乐于思考并乐于发现问题。

(二) 教方法、找角度、抓重点、会质疑

教师应教会学生如何提问,找准提问的角度及质疑的重点。针对课题的点题处进行提问,逐步引导学生提出合理的问题。教师要在充分把握文本的基础上,依据学生的认知特点,作出学生如何质疑的预测。找准矛盾点质疑,教师要自觉地在课堂中建立矛盾,引导学生在文本的知识点和矛盾点上提问,培养学生有针对性的层次性的提问方式。抓住重点质疑,关键词、关键句、重点段落才是质疑生成的地方,掌握重点才会理解全文,把握全文中心内容。

例如《我的“長生果”》中,长生果指的是长生不老的果子吗,它在文章中指的是什么呢?为什么把书叫做是我的“长生果”呢?找准质疑的方向;例如在《钓鱼的启示》中,最后一段中我却不止一次地遇到了与那条鲈鱼相似的诱惑人的“鱼”,假设主人公没有把鲈鱼放生,会有怎样不同的结果呢,作者会拥有怎样的人生呢?找准文章中的矛盾点;例如在《鲸》中,掌握鲸的特点、分类以及和其他鱼的区别即可,善于抓住重点,明白说明文的目的和说明方法。

因此教师要对学生加以正确的引导,让学生勇于质疑、敢于质疑、学会质疑。在质疑中,求解性质疑是最基础的质疑,但是教师应采取正确的方法教会学生要从基础性质疑向挑战性质疑和指暇性质疑进攻,因为挑战性质疑和指暇性质疑才能发展学生的求异思维,开拓学生的思维空间。指暇性质疑是当前中国学生最为欠缺的,只有学会了指暇性质疑,语文的素养学生的思维品质才会真正提高,但要注意把握适度原则,不能把学生引向一味质疑而质疑而不注重基础知识掌握的局面。

参考文献:

[1]夏太伦.如何培养小学生的质疑精神[J].读与写(教育教学刊),2007,(05):116.

[2]袁维新.学生质疑精神的缺失与重建——基于教材和教法的视角[J].中国教育学刊,2012,(10):67-70.

作者简介:

黎艳,四川省凉山彝族自治州,四川省凉山彝族自治州盐源县前所乡小学。

猜你喜欢

语文课堂
国学经典融入小学语文课堂教学的对策探究
巧用应答器,提高小学语文课堂实效
让语文课堂步入自然自由新境界
浅谈游戏化教学提升低年级语文课堂实效的策略研究
追求快乐的语文课堂
基于思维能力培养的语文课堂生成资源运用例析
“表现性”语文课堂风景——建瓯市东峰中学课改观摩侧记
浅析语文教学中师生有效沟通的策略
正能量在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中的运用探析
让语文课堂评价语绽放异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