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儿童乳牙根尖周炎感染的根管菌丛分析的实验研究

2018-04-25彭源孙琦

实验与检验医学 2018年2期
关键词:厌氧菌根尖周炎乳牙

彭源,孙琦

(郑州市口腔医院儿童口腔科,河南 郑州450052)

近年来临床文献报道[1]:随着城市化进程的不 断推进,在环境因素、生活方式、饮食习惯等多重因素的综合影响下,城市儿童乳牙龋齿率水平呈现出了一定的缓慢升高趋势。而儿童乳牙龋齿一旦发生,对于儿童牙齿的生长发育会产生一定的不良影响[2]。同时作为儿童乳牙龋齿的并发症之一,儿童乳牙根尖周炎感染率一直居高不下,严重给儿童生活质量带来一定的负面影响,并对后续的生长发育也会带来一定的问题。研究认为[3]:细菌感染是导致儿童乳牙根尖周炎发病的主要因素之一,而厌氧菌是导致感染发病的优势菌种,在疾病发生、发展和进程中发挥了重要的作用。因此,了解和掌握儿童乳牙根尖周炎感染的根管菌丛情况,对相关因素进行分析和研究对于儿童乳牙根尖周炎感染的临床诊治实践具有重要的意义和作用[4]。一方面能够有效的对儿童乳牙根尖周炎感染情况进行掌握,从而有针对性的进行积极预防[5];同时能够有效的识别致病和影响因素,从而有针对性提出干预方案[6]。鉴于此,本文为探讨儿童乳牙根尖周炎感染的根管菌丛构成情况,从而为临床相关防治实践工作提供借鉴和参考,选取了我院口腔科初诊为乳牙根尖周炎患者44例为研究对象,针对患儿的感染根管菌情况进行了分析研究,现报告如下。

1 资料和方法

1.1 临床资料 研究选取的病例共计43例,均为我院口腔科初诊为乳牙根尖周炎患者,其中男性患者23例,女性患者20例,年龄5~9岁,平均年龄(6.87±4.44)岁,乳磨牙患者 30 例,乳前牙患者13例。纳入标准:⑴均符合乳牙根尖周炎临床诊断标准;⑵年龄大于4岁;⑶均有乳牙根尖周炎的临床症状;⑷接受治疗时间为2016年7月-2017年8月。排除标准:⑴全身系统性疾病患者;⑵近1月内服用过抗生素;⑶其他重大疾病患者。根据患者症状轻重,将其分成急性炎症组和慢性炎症组,分别为16例和27例。两组患者临床基线资料差异无显著意义。见表1。

表1 两组基线资料比较一览表

1.2 研究方法 对两组儿童乳牙根尖周炎感染的根管菌丛进行分析。

1.3 感染根管标本采集方法 从患儿患牙以及患牙周围组织,以无菌拔髓针棉捻插入根管内放置半分钟后取尖部组织待检。

1.4 细菌的分离培养方法 采用北京生化研究所提供的厌氧菌分离培养基进行厌氧菌分离培养,相关操作按照试剂说明书进行操作。

1.5 厌氧菌的鉴定方法 依据细菌的表征特征和生化反应结果进行鉴定[4]。

1.6 统计分析 数据采用SPSS 17.0软件进行统计分析,计数资料采用χ2检验,多因素分析采用Logistic多元回归分析。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患者厌氧菌和需氧菌检出情况比较 急性炎症组的需氧菌、厌氧菌、混合感染患者检出分别为2例、14例和14例,慢性炎症组的需氧菌、厌氧菌、混合感染患者检出分别为5例、26例和26例,患者各种菌检出率组间比较,差异不大,且无统计学意义。见表2。

表2 两组患者各种菌检出率比较

2.2 两组患者厌氧菌菌属构成情况 两组患者共计检出410株,急性炎症组检出的专性厌氧菌菌属和兼性厌氧菌菌属分别为135株和12株,慢性炎症组检出的专性厌氧菌菌属和兼性厌氧菌菌属分别为200株和63株。检出率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见表3。

表3 两组患者厌氧菌菌属构成情况比较

2.3 两组患者专性厌氧菌构成情况 急性炎症组检出的类杆菌、梭杆菌、韦永氏菌、消化链球菌、真细菌分别为42株、20株、10株、53株、8株慢性炎症组检出的类杆菌、梭杆菌、韦永氏菌、消化链球菌、真细菌分别为40株、9株、24株、97株、17株。类杆菌和梭杆菌检出率组间比较急性炎症组高于慢性炎症组,且差异显著。见表4。

表4 两组患者专性厌氧菌构成情况比较

2.4 两组患者兼性厌氧菌构成情况 急性炎症组检出的链球菌和放线菌分别为10株、2株,慢性炎症组检出的链球菌、放线菌、乳杆菌和未定菌分别为41株、9株、3株和10株。检出率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见表5。

表5 两组患者兼性厌氧菌构成情况比较

3 讨论

研究认为[7]:细菌是导致儿童乳牙根尖周炎感染根管的主要因素。在厌氧菌检验技术和相关理论不断发展的背景下,临床上针对于乳牙根尖周炎感染根管的相关研究日益成熟不断深入。对于感染患者病原菌的全面掌握有助于有针对性的开展临床相关工作,对于患者治疗效果的提升和临床症状的改善意义重大。

临床上采用的厌氧菌鉴定系统的主要原理是利用了代谢有关酶的临床特性,细菌预成酶在细菌生长、发育和繁殖的过程中能够保持一定强度的活性,从而能够产生一定的变化趋势和特点[8]。而利用这一变化趋势和特点,厌氧菌鉴定系统就能够对相关厌氧菌进行识别。利用这一原理与传统的生化反应相比,整体过程更为简单、便捷和有效[9]。

上文研究数据结果显示:导致患者感染的主要原因是厌氧菌感染和混合感染。这一结果与国内外报道结果相符[10,11]。儿童乳牙根尖周炎感染过程中厌氧菌是感染根管的优势菌,这主要与乳牙根尖的生理结构和局部解剖位置相关,这一局部环境适宜厌氧菌的生存。报道[12]中选取了22例儿童乳牙根尖周炎感染进行根管菌丛分析,其中在局部组织里检测出的细菌中厌氧菌占据了其中的最大比例。报道中对16例儿童乳牙根尖周炎感染患者进行根管菌丛分析后,共检验分离出病原菌66株,其中厌氧菌55株,厌氧菌构成比高达83.33%。

厌氧菌可以被分成专性厌氧菌和兼性厌氧菌[13]。专性厌氧菌主要是指在儿童乳牙根管的无氧的环境中能够生长繁殖的细菌,此类细菌缺乏完善的呼吸酶系统,只能进行无氧发酵,不但不能利用分子氧,而且游离氧对其还有毒性作用[14]。兼性厌氧菌又称兼嫌气性微生物,在有氧或无氧环境中均能生长繁殖的微生物,可通过不同的氧化方式获得能量[15]。这两类厌氧菌在儿童乳牙根管中不断生长、繁殖导致从而导致患者出现相关的临床不良症状[16]。以上研究数据显示:急性炎症组和慢性炎症组儿童乳牙根管中存在的以上两类厌氧菌的构成情况差异不显著,并没有形成明显的临床特点。这一结果也符合国内外的类似报道。

进一步分析后我们发现:急性炎症组和慢性炎症组两组患者的专性厌氧菌中类杆菌和梭杆菌的检出率存在较大差异,类杆菌和梭杆菌检出率组间比较急性炎症组高于慢性炎症组,且差异显著。类杆菌可以有溶血,葡萄糖肉汤终未ph4.5~5.2,最适生长温度是37℃,与人体正常体温一致,因此可以普遍存在于人体相关组织内。梭杆菌是临床常见的革兰阴性无芽胞厌氧杆菌[16]。因其形态细长,两端尖细如梭,故得名。以上两类均为口腔感染的常见类型,上述结果进一步证实了以上观点,同时与国内外类型报道结果相符[16]。急性炎症组的类杆菌和梭杆菌检出率显著升高,则说明类杆菌和梭杆菌在感染发病初期发挥的重要的临床作用,在炎性反应的过程中扮演了重要角色,对感染进一步发展和病情的进展具有积极作用。

因此,综上所述,本文认为:儿童乳牙根尖周炎感染患儿致病菌以厌氧菌为主,急性炎症患者的类杆菌和梭杆菌检出率较高,在疾病的发展过程中发挥重要作用,临床实际中应根据根管菌丛分析结果有针对性的实施诊治,以提高临床治疗效果改善临床症状。

[1]刘艳,晏亮.液体培养分枝杆菌及药敏实验诊断HIV/TB双重感染患者临床价值的研究[J].实验与检验医学,2017,35(4):464-465.

[2]邱亚,米方林,姚承佼,等.Vitapex糊剂在根尖周炎消毒和充填治疗中的作用效果评价 [J].中华临床医师杂志 (电子版),2016,10(17):2571-2575.

[3]吴蕊含,孟箭.根尖周炎致眶尖综合征合并大面积脑梗塞一例[J].中华口腔医学研究杂志(电子版),2016,10(3):228-229.

[4]张文,陈玉荣,何谨,等.微小小单胞菌与牙髓卟啉单胞菌在慢性根尖周炎感染根管中定植的关系研究 [J].中华医院感染学杂志,2016,26(1):147-149.

[5]姚雪芹,侯本祥,张琛.持续性根尖周炎中牙龈卟啉单胞菌的分离与鉴定[J].中华老年口腔医学杂志,2016,14(2):77-82.

[6]周颖蕊,王津惠,高海龙.MTA与Vitapex治疗年轻恒牙根尖周炎伴根尖闭合不全的临床疗效比较 [J].中国生化药物杂志,2015,11(11):119-123.

[7]王艳青,胡菊花,李颂,等.亲环素A在人根尖周炎中的表达与临床表现的相关性研究 [J].牙体牙髓牙周病学杂志,2015,11(2):73-99.

[8]王景晖,石灵萍,刘志寿.并发根尖周炎对根管治疗患者持续性根尖周感染影响的研究 [J].中国现代医学杂志,2015,25(16):90-93.

[9]左园林,李朝晖,刘莞洁.MTA根尖屏障术治疗年轻恒牙根尖周炎的临床疗效及满意度评价 [J].上海口腔医学,2017,26(3):297-301.

[10]管程程,于美美.金黄色葡萄球菌的致病和耐药机制研究进展[J].实验与检验医学,2017,35(1):1-4.

[11]孙秀玲,符之熙,陈海贝,等.根管治疗根尖周炎感染患者的效果分析[J].中华医院感染学杂志,2016,11(3):654-655.

[12]牛鑫,张国威,汪泱.人类尿液来源干细胞的体外培养和生物学特性分析[J].实验与检验医学,2017,35(5):638-641.

[13]钟伟祥,周洁,魏丹丹.粪菌移植与炎症性肠病的研究进展[J].实验与检验医学,2017,35(4):455-457.

[14]左园林,李朝晖,刘莞洁.MTA根尖屏障术治疗年轻恒牙根尖周炎的临床疗效及满意度评价 [J].上海口腔医学,2017,26(3):297-301.

[15]闫磊,王新迎,万娜,等.汉族与维吾尔族慢性根尖周炎患者根管治疗后疼痛差异及口服布洛芬后镇痛效果比较[J].上海口腔医学,2017,26(2):217-221.

[16]王丝墨,马楠,仇丽鸿,等.SOCS-1和SOCS-3在慢性根尖周炎病损组织中的表达及临床意义 [J].上海口腔医学,2017,26(4):384-388.

猜你喜欢

厌氧菌根尖周炎乳牙
一次性根管治疗慢性根尖周炎感染的效果探讨
乳牙龋坏需要治疗吗
Caspase-1: an important player and possible target for repair of the blood-brain barrier underlying neurodegeneration
2019年河北省血流感染厌氧菌分布特征及耐药性分析
乳牙
您想了解厌氧菌吗
Gas from human waste
沈阳市区30~50岁成人上呼吸道微生态状况分析
持续性根尖周炎中牙龈卟啉单胞菌的分离与鉴定
根管治疗联合瘘道刮治治疗慢性瘘道型根尖周炎的疗效探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