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化痰行气法配合护理干预治疗反流性食管炎痰气郁结证的临床观察※

2018-04-24徐润鸿郭凤英周灵虹

中国中医药现代远程教育 2018年8期
关键词:行气食管炎半夏

徐润鸿 郭凤英 周灵虹

(上饶市第二人民医院内科,江西 上饶 334000)

反流性食管炎 (Renux Esophagitis,RE)是指因食管、胃连接部防反流机构障碍而导致胃或肠内容物反流入食管,从而引起食管炎症,也有人称之为胃—食管反流性疾病,是消化系统常见的疾病。RE在西方国家较常见,在我国,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RE的发生率逐渐增高,严重影响了患者的正常工作与生活。因此急需探讨有效治疗方法。我们采用化痰行气法及护理干预治疗RE痰气郁结证的患者,取得较好效果。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7年1月—2017年12月江西省上饶市第二人民医院门诊接收的70例RE患者。RE西医诊断标准参照1999年烟台全国反流性食管病/炎研讨会制定的标准。RE痰气郁结证中医诊断标准参照《中医病证诊断与疗效判定标准》 (ZY/T001.9~001.9-94) 及《中药新药临床研究指导原则》 (郑莜萸主编,北京中国医药科技出版社,2002)。

表1 反流性食管炎痰气郁结证的症状记分表

1.2 病例分组 将符合诊断标准的70例RE患者采用单盲随机方法分配到治疗组35例,男24例,女11例;平均年龄43.3岁;平均病程2.9年。对照组35例,男22例,女13例;平均年龄44.1岁;平均病程3.1年。2组资料比较经统计学处理无显著性差异,具有可比性(P>0.05)。

1.3 治疗方法治疗组(1)予半夏厚朴汤加减:清半夏12g,厚朴9 g,茯苓12 g,生姜9 g,苏叶6 g。辨证加减:反酸嘈杂重加黄连6 g,吴茱萸1 g;烧心重者加栀子6 g;胀满者加炒莱菔子15 g;剑突及胸骨后疼痛加瓜蒌10 g,黄连6 g;胸痛连胁者加川楝子10 g,延胡索10 g。服药方法:水煎服:每日1剂,150 mL/次,2次/d。(2)护理干预措施:①体位护理:指导患者餐后取直立或半卧位,对于反流较严重的患者,平卧时应将床头抬高20~30 cm。②用药护理:指导并叮嘱患者遵医嘱服药,不可擅自停药。治疗过程中不予任何其他药物,注意观察药物的疗效和不良反应。③口腔护理:有自理能力的患者应做到早晚刷牙、饭后漱口。对于没有自理能力的患者,护理人员应为其选择适当漱口溶液并做好口腔护理。④并发症护理:密切观察患者的病情变化,若出现反流性溃疡性食管炎、肺炎或出血等并发症难以控制时,应及时报告医生。⑤饮食护理:指导患者少食多餐,选择低脂、易消化的饮食,少吃或不吃油炸食物,忌辛辣刺激饮食,避免食用浓茶、咖啡、巧克力等食物。餐后和反流后饮用适量温开水,以减少食物对食管的刺激。对吞咽困难的患者给予流质或半流质饮食,必要时禁食。睡前3~4 h不要进食。⑥情志护理:思想压力大的患者,护士要做好患者的心理疏导,嘱畅情志。对照组给予奥美拉唑胶囊20 mg,1次/d,早餐前30 min口服(山东新时代药业,批号:060603)。门诊随访。疗程:6周。

1.4 观察指标 (1)临床症候:采用统一表格记录患者用药前后反酸、烧心、嗳气、胃脘胀痛、咽部不适5大症候。(2) 电子胃镜下食管黏膜炎症的变化。(3)安全性观测:①血、尿、便常规检查;②肝、肾功能检查;③可能出现的不良反应及其相关检测指标。

1.5 疗效评定标准 (1)痊愈:胃镜判断痊愈,中医临床症状全部或基本消失,证候积分减少≥95%;(2)显效:胃镜判断痊愈,中医临床症状明显改善,证候积分减少≥70%;(3)有效:胃镜判断有效,中医临床症状均好转,≤30%证候积分减少<70%;(4) 无效:胃镜判断无效,中医临床症状均无明显改善或加重,证候积分减少<30%。

1.6 统计学方法 所有计量资料数据均采用均数±标准差表示,计数资料采用χ2检验,计量资料采用t检验,等级资料采用Ridit分析,数据整理用microsoft excel软件,数据统计分析用Spass 10.0统计软件。以P<0.05表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2组中医症候综合疗效比较 经统计学处理,2组总有效率比较P>0.05,无显著性差异,说明治疗组与对照组总体疗效相当。且治疗组临床痊愈12例,而对照组临床痊愈5例,经卡方检验,P<0.05,有显著性差异。说明治疗组临床痊愈率高于对照组(P<0.05)。见表2。

表2 2组综合疗效比较(Ridit分析) [例(%)]

2.2 2组主要症状积分比较 经统计学处理,2组治疗前后症状比较P<0.01,有显著性差异,说明中药加护理干预治疗能明显改善患者的症状。治疗组和对照组均在改善烧心、反酸和胃脘胀痛方面都有良好效果。而治疗组在改善嗳气和咽部不适两项症状上优于对照组。见表3。

2.3 不良反应观察 受试对象治疗前、后均做血常规,尿常规,肝功能,肾功能,心电图及腹部肝、胆、脾、胰B超检查等安全性评价指标。结果显示:半夏厚朴汤及奥美拉唑肠溶片对各系统均无毒性损害。在治疗过程中均未出现腹泻、头晕、皮疹及其他不良反应。

表3 2组主要症状积分比较()

表3 2组主要症状积分比较()

注:*P<0.05;●P〉0.05

组别治疗组 2.024±0.713 0.658±0.836★ 2.246±0.763对照组 2.038±0.648 0.646±0.828★ 2.235±0.730烧心治疗前 治疗后反酸治疗前 治疗后0.537±0.924★0.674±0.873★嗳气治疗前 治疗后胃脘胀痛治疗前 治疗后2.365±0.487 0.611±0.735★ 1.733±0.974 2.465±0.489 2.295±0.499● 1.512±0.988 0.416±0.630★0.312±0.909★2.001±0.865 2.000±0.852咽部不适治疗前 治疗后0.733±0.894★1.882±0.890●

3 讨论

RE的发病机制现代医学认为主要是抗反流机制下降、胃排空功能障碍[1]、反流物的攻击作用、吸烟[2]等。治疗有抑酸剂、黏膜保护剂、促动力药物等。中医学属“嘈杂”“胸痛”“反胃”“泛酸”等范畴。本病多因饮食失节,烟酒过度,损伤脾胃[3],以致痰湿内生,阻滞气机,痰气郁结,气机升降失调,清气不升,浊气不降,导致胃失和降,胃气上逆而成,从而引起咽部异物感不适、嗳气、泛酸、烧心、胸痛等一系列临床症状。强调痰气郁结在发病中的地位。我们通过近年来的临床观察体会,临床上RE痰气郁结型为多见。治疗着重以化痰行气,和胃降逆为主要治疗大法,运用半夏厚朴汤加减有较明显的治疗效果。方中半夏化痰散结,降逆和胃。厚朴行气化湿,茯苓甘淡渗湿,助半夏化痰。生姜辛温散结,和胃止呕。现代药理学证实,厚朴能提高血浆胃动素水平,从而促进胃排空。半夏能显著抑制胃液分泌和抑制胃液酸变,能抑制呕吐中枢而止呕[4]。在临床护理中,护士针对各种有可能诱发本病的因素,根据患者个体差异,正确评估,采取积极有效的护理措施,进行心理疏导,饮食调护,生活指导,帮助患者树立信心,通过一系列综合护理措施,患者的临床症状明显改善,提高治愈率[5]。

临床研究结果表明:化痰行气法加护理干预治疗组能显著改善属痰气郁结型RE患者中医症候,并在中医症候疗效方面,总有效率达到85.71%,与西药(奥美拉唑胶囊)对照组(91.43%)相比,总体疗效相仿(P>0.05)。但前者临床痊愈率为34.28%,高于西药对照组(14.28%) (P<0.05)。可见化痰行气法加护理干预是治疗痰气郁结型RE行之有效的一种方法。

综上所述,我们得出结论:(1)痰气郁结,气机升降失调,清气不升,浊气不降,导致胃失和降,胃气上逆是痰气郁结型RE发病的根本原因和基础。(2)化痰行气法(半夏厚朴汤加减)加护理干预可有效治疗RE痰气郁结证。从总体疗效看,化痰行气法加护理干预治疗组与西药组(奥美拉唑胶囊)相当。但是,化痰行气法加护理干预治病组的临床痊愈率高于西药对照组。因本研究观察的病例数少,观察时间短,对于其远期疗效、安全性有待进一步研究。

[1]曹芝君.胃食管反流疾病的咽部表现[J].国外医学·消化分册,1999,19(2):67-68.

[2]李宗明.胃食管反流与反流性食管炎[J].国外医学·内科学分册,1993,20(2):50-51.

[3]田养年,邓淑玲,余志勇.制反方治疗反流性食管炎150例分析[J].实用中医内科杂志,2005,19(3):259.

[4]刘守义,尤春来,王义明.半夏抗溃疡作用机理的实验研究[J].辽宁中医杂志,1992(10):42-45.

[5]卞蒙蒙,李爱君,张慧娟,等.职业病患者心理分析及护理[J].齐鲁护理杂志,2006,12(1):89.

猜你喜欢

行气食管炎半夏
中医学“行气”医术初探
不同温度对半夏倒苗的影响
半夏入药多炮制
花开半夏 Let the flower blooming anywhere
腰背痛:揉按委中穴
蒙西医结合治疗反流性食管炎84例
药物治疗反流性食管炎的临床探析
疏肝和胃降逆汤治疗反流性食管炎的效果观察
半夏泻心汤治疗慢性咳嗽42例
健身气功·六字诀的学与练(明理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