综合心理干预在支气管哮喘患者护理中的应用探析
2018-04-24李娜
李 娜
(沈阳市红十字会医院呼吸内科,辽宁 沈阳 110013)
支气管哮喘患者大部分属于过敏体质,主要是由病毒感染以及接触过敏原所致,当患者发作的时候会形成气道高反应性,出现气流受到阻碍,造成气急以及喘息等相关临床症状,对患者的健康生活质量带来巨大影响[1]。另外,支气管哮喘的长期反复发作,患者会出现各种各样的不良情绪,对患者预后造成较大影响。根据研究表明,支气管哮喘患者的心理状况一定要给予有效评估,分析其存在的心理问题,同时采取针对性的心理疏导,进而对患者哮喘发作给予有效控制,使其不良情绪得到明显改善。
1 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选取2014年3月至2015年3月我院接收的支气管哮喘患者一共有92例,随机分为两组,每一组各46例。当中,观察组男30例,女16例。年龄在24~73岁,平均为(45.4±6.2)岁;对照组男34例,女12例。年龄在26~75岁,平均为(46.8±7.3)岁。
1.2 临床方法:对92例患者采取抗炎、化痰、吸入氧气以及止咳等相关对症治疗,同时给予常规护理干预。观察组在此基础上给予综合心理干预[2]。
1.2.1 行为干预:支气管哮喘发作的时候,临床护理人员一定要帮助患者采取舒适体位或者半卧体位,对患者采取鼻塞或者面罩吸入氧气,同时根据患者的呼吸困难程度对氧流量进行有效调节,并且正确指导患者进行深呼吸。另外,临床护理人员一定要准确协助患者采取平喘药物,观察使用药物以后其病情的相关改善情况。除此之外,当支气管哮喘相关症状得到明显改善的时候,护理人员应该与患者以及其亲属共同制定一个合理的作息时间,同时鼓励患者采取适当的有氧运动,增强身体素质,进而能够对支气管哮喘起到良好的预防作用,以及过敏性支气管哮喘的患者应该远离相关过敏源[3]。
1.2.2 心理干预:临床护理人员通过与支气管哮喘患者亲属之间的沟通与交流,对其发病过程当中的心理状态有一个明确的了解。支气管哮喘患者在发病过程当中由于喘憋感觉到恐惧和濒临死亡的感觉,临床护理人员在主动配合医师给予治疗的过程当中,对患者采取鼓励性以及安慰性的语言,采取适宜的肢体语言,例如,对患者的后背进行按摩,握住患者的双手,鼓励患者全身放松。另外,临床护理人员根据实际情况在其病情允许的情况之下,让其他患者现身说法,让患者看到希望,加强患者的自信心,进而使患者保持一个良好的情绪。除此之外,由于不良情绪的变化或者不良事件的刺激都会造成患者的情绪发生剧烈变化,利用迷走神经的作用,将乙酰胆碱大量释放,造成支气管平滑肌得以充分收缩,以免再一次引发哮喘[4]。
1.2.3 认知干预:在支气管哮喘缓解期,由临床护理人员采取通俗易懂的语言,与患者以及其亲属进行良好的沟通与交流,同时耐心讲解相关知识、发病诱因以及发作时候的相关症状等。另外,临床护理人员一定要明确告知支气管哮喘患者最为主要的发病诱因、高发积极、治疗方法以及相关注意事项,同时正确指导患者相关药物的使用方法,使患者对自身疾病的相关知识有一个明确的了解,使患者能够自觉改变不良生活方式,进而对支气管哮喘患者预后起到良好的促进作用。
1.3 观察指标:对比两组患者的SAS、SDS以及护理满意度情况。共发放问卷92份,回收92份,回收率100%[5]。
1.4 统计学分析:本研究中搜集所得的所有数据资料均应用SPSS23.0软件进行统计学处理,相关计量资料均应用 表示,两组间比较进行t检验;计数资料采用百分率表示,采用卡方检验进行组间比较。以P<0.05表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 果
2.1 两组患者干预之前和以后的SAS和SDS评分情况对比:护理前,两组患者的SAS评分和SDS评分间的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护理后,观察组患者的SAS评分及SDS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见表1。
表1 两组患者干预之前和以后的SAS和SDS评分情况对比(±s;分)
表1 两组患者干预之前和以后的SAS和SDS评分情况对比(±s;分)
注:与对照组组相比,P<0.05
观察组 干预之前 52.4±7.6 49.8±8.1干预以后 45.7±6.9 45.7±6.1对照组 干预之前 52.4±7.8 50.2±9.2干预以后 51.8±7.3 49.2±8.8
2.2 两组患者对护理工作满意度情况对比:观察组一共有46例,非常满意一共有28例,一般满意一共有15例,不满意一共有3例,满意度为93.48%;对照组一共有46例,非常满意一共有25例,一般满意一共有13例,不满意一共有8例,满意度为82.61%,观察组患者对护理工作满意度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
3 讨 论
根据研究表明[6],支气管哮喘患者经常会引发多种不良情况,会造成哮喘进一步加重,也是导致重症患者死亡的主要因素之一。人类的健康指的是机体、心理以及社会3个方面的健康,患者在这3个方面均受到不同程度不良心理的影响,使患者处于一个不健康的状态。根据研究表明[7],抑郁造成支气管哮喘的发病率以及病死率显著升高,使其病情明显恶化,使患者治疗依从性明显降低,进而造成患者预后不良。根据相关统计数据证实,成年人支气管哮喘患者当中焦虑以及抑郁的发病率相对比较高,大约有70%的患者伴有焦虑症状和抑郁症状。
情绪障碍与支气管哮喘发作之间有密切关系,会造成患者身心的双重痛苦,使患者的负担进一步加重。根据研究表明[8],在支气管哮喘患者护理当中采取综合心理干预,可以使患者的负性心理得以有效宣泄,使患者的不良反应得到明显改善。然而随着患者的不良心理得到明显改善,进而可以使哮喘发作次数明显降低,最终使患者预后良好。
综上所述,支气管哮喘采取综合心理干预,可以使患者不良情绪得到明显改善,进而对护理工作的满意程度明显提高,在临床当中得以广泛应用。
[1] 中华医学会呼吸病学分会哮喘学组.支气管哮喘防治指南(支气管哮喘的定义、诊断、治疗、及教育和管理方案)[J].中华哮喘杂志(电子版),2014,8(4):3.
[2] 孙宏伟,童莉,尹风玲,等.哮喘患者的心理健康状况及影响因素研究[J].中国行为医学科学,2014,5(3):190-191.
[3] 宋玉萍,孙宏伟,王艳郁.支气管哮喘与情绪的研究进展[J].中国行为医学科学,2013,4(12):1151-1152.
[4] 张鹏霞,王巧云,王媛媛,等.临床护理路径在支气管哮喘患者健康教育中的应用[J].解放军医药杂志,2013,25(2):98-99.
[5] 庄岚,陆沛,赵耘.排痰护理对老年支气管哮喘急性发作期辅助疗效的观察[J].实用老年医学,2013,27(2):526-528.
[6] 杨秀芳,陈桂香.护理干预模式在支气管哮喘患者中的应用及效果观察[J].齐鲁护理杂志,2013,19(3):7-9.
[7] 陈虹,张余柳.支气管哮喘患者护理干预效果及预后评价研究[J].职业与健康,2015,13(2):1627-1628.
[8] 吴荣.无创正压通气治疗重症支气管哮喘的效果及护理[J].中华护理现代护理杂志,2015,21(9):103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