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床护理路径在冠心病介入治疗护理中的临床价值观察
2018-04-24汪宏卫
汪宏卫
(鞍山市长大医院,辽宁 鞍山 114007)
冠心病属于老年人群高发病,并逐步呈现年轻化,我国的冠心病临床发病率高,患者的治疗主要以药物治疗为主,但患者病情严重无法通过手术治疗时,则需要冠状动脉搭桥手术等方式进行治疗,介入疗法是微创手术的一种,具有恢复时间短、对患者身体影响小等优势。冠心病介入治疗采用局部麻醉方法进行镇静、镇痛,患者在术中意识清醒,对手术的心理负担较重,患者的护理效果会直接影响患者的心理状态和术后恢复[1]。临床护理路径是目前较为常用的护理措施,通过临床护理路径护理,患者能够得到更加专业的护理服务。本文对临床护理路径应用在冠心病介入治疗当中的效果进行分析,选取138例冠心病患者,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选取我院2016年1月至2017年1月所收治的138例冠心病介入治疗患者,将其随机分为干预组和对比组,每组各69例患者。干预组男35例,女34例,年龄43~75岁,平均年龄(57.94±15.34)岁,病程8~16年,平均病程(12.38±3.48)年。对比组男38例,女31例,年龄44~76岁,平均年龄(58.42±15.34)岁,病程7~17年,平均病程(12.86±3.86)年。患者中心绞痛48例,急性心肌梗死46例,稳定性心绞痛44例,患者中合并糖尿病36例,高血压72例,其他30例。患者中排除非桡动脉入路治疗者,排除具有心脏功能衰竭,排除其他器官障碍疾病,选取患者均在实验前了解实验相关内容,自愿参与。两组患者的年龄、性别、病情等一般资料均无明显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对比组采用常规护理,干预组采用临床护理干预。包括护理路径表制定和实施、术前护理、术中护理、术后护理和出院指导。术前护理是指,患者在入院后,首先由护理人员进行环境讲解和手术讲解,待患者了解病房周围环境和手术方法后,对患者的疑问进行解答,是患者系统了解手术知识,患者在接受手术前都会出现紧张、担心、焦虑情绪,此时应积极对患者进行心理疏导,帮助患者减少不安情绪,使患者的身体和心理状态平稳,适宜手术;在患者进入手术室后,对患者进行安抚和指导,保证患者手术部位做好消毒清洁,对患者讲解手术穿刺原理和穿刺部位,对患者进行无创生命体征监测仪器的安装。手术过程中做好手术护理配合,实时观察患者的生命体征和意识情况,如患者出现不适,则及时了解患者不适部位,并告知医师进行处理。手术后,患者生命体征平稳后方可推回病房,在患者术后进行不良反应的观察,如患者出现胸闷、胸痛等症状,则及时进行处理,并告知医师,术后密切观察患者穿刺部位是否出现血肿、渗血等现象,患者术后应采取左侧卧位或平卧方式修养,指导患者不可压迫穿刺手臂,患者应在术后注意饮食,应食用高蛋白、低热量、低脂肪食物,避免出现便秘,并在患者康复即将出院时进行出院指导,出院指导包括对患者的日常生活、运动与饮食进行指导,叮嘱患者在身体允许的条件下进行散步、打太极拳等运动,运动时间在60分钟/天。告知患者科学用药的重要性,叮嘱患者按时、按医嘱用药,不可随意增减药量或停止用药,叮嘱患者定期到医院复查。
1.3 疗效判定:对比两组术后并发症发病率,对患者进行护理满意度评分和住院时间观察,护理满意度评分采用调查问卷进行,将护理内容分为10个部分,每个部分10分,患者根据对护理的满意程度进行打分,1分为非常不满意,10分为非常满意,记录调查问卷总分差异。
1.4 统计学分析:采用SPSS19.0的统计学软件对数据进行分析处理,术后并发症发病率作为计数资料研究,计数资料以率(%)表示,采用χ2检验,住院时间、护理满意度评分则作为计量资料研究,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s)表示,采用t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 果
2.1 干预组并发症发病率26.09%,心律失常6例,心力衰竭8例,心源性休克4例,对比组并发症发病率34.78%,心律失常10例,心力衰竭9例,心源性休克5例,差异明显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2.2 干预组住院时间(6.79±1.48)d,护理满意度评分(87.16±12.06)分,对比组住院时间(12.49±3.94)d,护理满意度评分(12.49±3.94)分,差异明显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两组住院时间、护理满意度比较(±s)
表1 两组住院时间、护理满意度比较(±s)
干预组 69 6.79±1.48 87.16±12.06对比组 69 12.49±3.94 68.94±7.16 t-18.6423 17.9435 P - P<0.05 P<0.05
3 讨 论
冠心病介入治疗现已在临床上得到广泛应用,介入治疗为高龄冠心病无法接受手术搭桥治疗的患者带来了新的治疗方法,冠心病的主要发病原因在于,患者的冠状动脉由于粥样硬化产生斑块,并由于斑块造成血管硬化、狭窄,冠状动脉的血流量随着动脉粥样硬化逐步减少,对心肌供血产生影响,发展成为心肌梗死、心绞痛等疾病,患者在出现冠心病的同时,经常同时患有高血压、糖尿病、高血脂等,加速患者病情发展,并对患者的治疗产生影响,尤其对于合并糖尿病患者,手术对患者的创伤影响大,常规手术对冠心病合并糖尿病患者的治疗预后效果不高。介入治疗虽然具有创伤小、影响小、住院时间短等优势,但患者治疗期间内依旧需要通过精细、全面的护理措施,以提高患者的治疗效果[2]。
临床护理路径是常规护理基础上较为系统的护理方法,在患者入院后,首先根据患者的病情制定护理路径表,护理路径表的作用是对临床常见护理问题和隐患进行发掘和提高,减少护理错失。按照护理路径表的指导进行日常护理工作,护理路径量表的制定由患者的治疗时间、治疗阶段进行护理,以时间为线索将患者不同治疗阶段的护理措施联系起来。患者能够在不同阶段得到更加科学、系统的护理服务,患者在术前与术中心理紧张、压力大,尤其患者在术中的意识清醒,在治疗时经常由于紧张出现胸闷、呼吸困难等不适反应,此时护理人员应对患者进行疏导,帮助患者平复情绪,减少患者由于心理状态对身体的影响,保证患者能够安全、平稳的度过手术。临床护理路径除能够提高患者的护理效果外,还能够提高护理人员的工作效率,护理人员在已经完成的护理工作后面进行标记,交接班时能够根据护理表的标记内容确认工作内容,能够避免在护理工作中进行重复工作,提高改善工作质量[3]。
本次研究中,干预组并发症发病率26.09%,对比组并发症发病率34.78%,可以观察到患者接受临床护理路径后的并发症发病率明显降低,能够提高患者的术后康复效果,患者在治疗期间对护理工作的认可度得到明显的提高,本文中干预组的护理满意度评分明显高于对比组,有效减少护患纠纷的产生。
综上所述,采用临床护理路径对冠心病介入手术治疗患者进行护理,患者的护理满意度更高,术后并发症发病率明显降低,提高护理效果的同时,患者的住院时间得到明显的缩短,可见临床护理路径的应用价值高。
[1] 刘黎华.无缝隙护理改善老年冠心病患者心绞痛及预后的应用分析[J].当代医学,2017,23(1):134-135.
[2] 赵宏.临床护理路径在心脏介入治疗中的应用[J].中国医药指南,2017,15(1):177-178.
[3] 回振宇.经皮桡动脉穿刺介入治疗冠心病的临床效果评价[J].中国医药指南,2017,15(1):54-5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