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析老年肺源性心脏病并发多脏器衰竭的特点及防治策略
2018-04-24王星国
王星国
(营口市大石桥陆合医院 ICU科,辽宁 营口 115100)
肺源性心脏病在老年群体中较为多见,在很大程度上威胁该部分患者健康。结合临床实际可以发现,该类患者多伴随有脏器衰竭的情况,包括肺、心脏、肾脏、中枢神经、肝脏、消化道、凝血功能等,存在着极高的病死率。在医疗技术持续发展的情况下,该类患者治疗方案虽然得到完善,但其病死率依旧较高[1]。本次我科对老年肺源性心脏病并发多脏器衰竭的特点进行分析,并结合临床实际给出部分防治对策。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对我科在2015年1月至2016年12月所接诊的老年肺源性心脏病并发多脏器衰竭75例各项临床资料加以回顾。本组患者中,男性患者40例,女性患者35例,年龄分布在65~87岁,中值在(71.68±1.87)岁。所有患者经过临床查体及理化检查均确诊为老年肺源性心脏病并发多脏器衰竭。
1.2 方法:本组患者治疗对策主要表现在以下几点:①合理选用抗生素对肺部感染进行控制。②在确保患者呼吸道畅通的情况下,及时给予患者吸氧治疗。③从强心、利尿的角度出发,使用适当剂量利尿剂以及小剂量强心剂等对心力衰竭症状进行控制。④针对存在有呼吸衰竭情况患者,需尽早使用呼吸机治疗。⑤针对存在有高脂血症患者,使用降脂药物等进行治疗。⑥合理给予肠内或肠外营养支持治疗。⑦纠正水、电解质紊乱,控制心律失常,纠正酸碱失衡。
1.3 统计学方法:以SPSS19.0作为本次研究数据处理的主要工具,以%对计数数据进行表示,按照χ2检测,P<0.05则表明数据间存在有较大差异,具备统计学意义。
2 结 果
通过本次分析可以发现,老年肺源性心脏病易导致多脏器衰竭,其中呼吸衰竭64例,百分比85.33%。心力衰竭32例,百分比42.67%。中枢功能障碍35例,百分比为46.67%。肾脏衰竭18例,百分比为24.00%。肝功能障碍15例,百分比20.00%。消化道障碍27例,百分比36.00%。同时,脏器受累数量越多,则病死率越高,见表1。
表1 本组患者脏器受累与病死率情况
3 讨 论
3.1 该症诱发因素分析:在肺部感染的情况下,老年患者免疫力将进一步降低,且肺功能受到极大影响。考虑到该类患者年龄均偏大,且存在有较长患病史。在高龄及脏器功能储备减少的情况下,患者心、肺等功能本身就处于衰减的状态。一旦肺部受到感染,将直接对患者呼吸功能导致影响,增加心功能不全的发生概率,导致各脏器供血情况受到影响,最终导致脏器功能衰竭。
3.2 脏器衰竭分析:
3.2.1 结合本次对75例患者各项临床资料回顾可以发现,该类患者多伴随有肺、心脏等功能损伤,其中肺部、心脏损伤最为明显。该组老年患者大多伴有长期的呼吸疾病史,存在肺换气和通气功能障碍。因肺部出现感染,将直接导致肺泡细胞功能降低,肺间质水肿,出现氧弥散功能障碍,导致氧交换功能受到影响,是最终导致该类患者呼吸衰竭的主要原因。
3.2.2 因长期低氧及二氧化碳储留导致的肺动脉高压,进而出现右心功能不全,不能够为左心提供足够的前负荷,心肌供血供氧减少。加之缺氧导致的交感神经兴奋,阻力血管收缩,心脏后负荷加重,进一步导致心排血量的降低。该组患者多因肺部感染加重,肺通气阻力增加,增加了患者的呼吸做功,进而加重了心脏负担。同时感染也使心肌抑制,心肌收缩力降低,加重心力衰竭。
3.2.3 因患者长期的换气及通气障碍,出现二氧化碳储留,血液中二氧化碳浓度升高,导致二氧化碳于脑脊液内滞留,脑细胞兴奋性降低,皮质活动能力受到抑制,出现中枢神经的抑制症状。患者表现为神经反应迟钝、头痛、定向力障碍,或精神错乱、昏睡,严重者出现颅内压升高,导致昏迷,危及患者生命。
3.2.4 肾脏受损在该类患者中同样较为常见。在持续缺氧的情况下,使得肾脏功能受损,在伴有心力衰竭等因素影响下,肾脏灌注减少,进而加重肾损伤。患者出现尿量减少,肌酐、尿素氮增加,电解质紊乱,外周水肿等表现。
3.2.5 肝脏功能因患者慢性缺氧及肝脏淤血造成损伤。结合郭日康等专家[3]的研究可知,肺心病患者因长时间存在有肝肿大、肝淤血、右心功能衰竭等症状,将使得肝血窦出现扩张膨胀的情况,肝细胞因压迫而出现缺氧的状态。部分缺氧较严重患者更可能使肝细胞出现空泡甚至变性坏死。
3.2.6 胃肠道功能障碍主要因机体缺血、缺氧导致胃肠道蠕动减少,肠鸣音减弱,同时因患者右心功能不全出现胃肠道淤血、水肿,加重胃肠道功能障碍。低钾、低钠、低镁血症,酸碱失衡可减弱胃肠道蠕动。导致不能进食、腹胀、腹痛、腹压增高等症状。患者不能进食导致患者胃肠黏膜萎缩,出现营养不良。腹压增高更进一步加重肺通气障碍、心脏负担,影响肝、肾、胃肠等内脏的血流灌注,加重脏器功能衰竭。
3.3 水、电解质紊乱及酸碱失衡分析:结合大量临床报道可以发现,水、电解质紊乱及酸碱失衡是老年肺心病患者发生率较高的主要临床表现之一。在针对该部分患者治疗时,需对患者进行适当的血容量调整,确保组织器官得到有效灌注。注意补液量及补液速度,必要时行CVP监测,避免因补液导致的容量过负荷引起的心肺负担加重。在使用利尿剂时,需按照缓慢利尿的方式给药,杜绝大剂量快速利尿,避免患者出现过度利尿,加重电解质紊乱及酸碱失衡。
3.4 防治对策:为将该症对老年患者的影响降至最低,必须要对各防治工作加以重视。具体可从以下几点出发:①对患者生命体征密切进行监测,及时对患者缺氧情况进行评估,并对患者病症变化情况进行有效评估。②做好抗感染治疗。抗感染治疗在该类患者治疗中极为重要,需要对抗生素进行合理选用,必要时进行痰液和血液细菌培养,使抗生素使用更加具有针对性。避免使用具有肝肾毒性作用的抗生素,在治疗中还需要对患者肝、肾等器官功能进行评估,使抗生素对机体的影响降至最低。③及时对患者缺氧情况进行纠正,长期氧疗或及时应用呼吸机来纠正低氧血症,保障组织器官的氧供,维护中枢、肝、肾、胃肠脏器功能。④纠正患者水、电解质紊乱,维持酸碱平衡,在该项治疗中需做到“宁酸勿碱”。合理调控患者的血容量,保证各组织器官的血液灌注,还要避免增加心脏负荷和组织水肿。⑤注重营养支持治疗。老年患者营养情况较差,在治疗中需做好合理的肠内或肠外营养支持治疗,保证营养供应[4]。⑥对腹压增高患者,应高度重视,及时监测腹内压,积极控制感染、纠正缺氧、保持患者的血容量和组织灌注压,纠正低钾、低镁血症,力争把腹压增高对脏器的影响降到最低。
总之,老年肺源性心脏病并发多脏器衰竭患者存在着较高病死率,为保障该类患者生命安全,需结合其临床特点,尽早给予病情评估及综合防治对策,实现对病死率的有效控制。
[1] 雷永红.老年肺源性心脏病并发多脏器衰竭的临床分析[J].吉林医学,2013,34(12):2332.
[2] 李国军.老年肺心病并发多脏器功能衰竭58例临床特点及治疗探讨[J].吉林医学,2011,32(32):6870-6871.
[3] 郭日康,胡溅梅.80例老年慢性肺源性心脏病伴心律失常的临床分析[J].中国现代药物应用,2011,5(12):51-52.
[4] 王国标.慢性肺源性心脏病急性加重期并发多脏器功能衰竭34例临床分析[A].中华医学会急诊医学学会.第六届全国危重病学术交流大会论文汇编[C].中华医学会急诊医学学会,200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