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交往行为理论的国际访学合作双方主体间性研究
——对加拿大某大学教师的访谈分析*
2018-04-23河北师范大学外国语学院李迎新李正栓
河北师范大学外国语学院 李迎新 李正栓
1.引言
在教育发展国际化背景下,各国都非常重视高校教师的国际交流与发展,因此积极派送本国教师到世界名流大学进行深造和发展成为近些年的潮流和趋势。目前国际上设有国际访问学者、国际专家研修、青年骨干教师研修等项目。这些项目给各国谋求自身发展的中青年教师提供了更好的学习机会和国外交流途径。由于国内外相关访问学者与导师之间的交往行为的研究并不多见,因此课题组成员基于本人的亲身经历,通过对布鲁克大学的六名大学教师的访谈,以哈贝马斯的交往行为理论为基础,分析探讨了他们与其所带国际访问学者(以下简称访学)的学习经历、活动经历与交流经验,以期对国内高校教师带来指导和借鉴意义。
2.本研究的理论基础及相关研究综述
1)哈贝马斯的交往行为理论
德国著名的社会学家哈贝马斯在汲取米德与迪尔凯姆等人的社会学理论与语言哲学的基础上建构了交往行为理论。他将社会行为分为:目的性行为、规范调节行为、戏剧性行为和交往行为。哈贝马斯认为四种行为各有自身关联的世界。目的性行为是主体介入客观世界实现自己的计划和目的的行为,它与客观世界相关联,要求行为主体的陈述必须保证真实性,其语言功能表现为社会媒体功能;规范调节行为指群体成员在遵守共同规范和价值标准的基础上进行的各种活动,它与社会世界相关联,要求行为主体的陈述必须保证公正性,语言功能表现为文化价值功能;戏剧性行为指主体的态度、看法、观点以及情感等主观行为,它与主观世界相关联,要求行为主体的陈述必须保证真诚性,语言功能表现为情感表现功能;交往行为是以语言和符号为媒介,以理解为导向、以主体间性为主要特征,通过对话和协商达成主体间理解一致的行为。它关联着以文化、社会和个性为构成要素的生活世界。可见,交往行为中的行为者同时涉及客观、社会及主观世界三个领域,其语言的功能也集三种功能(社会媒体、文化价值和情感表现)于一体。由此可见,交往行为比其他几种行为更具合理性,因为它关联三种世界,同时人们在交往行动中共同遵守着三项有效性要求:真实性、公正性和真诚性。见表1所示:
表1.哈贝马斯交往行为理论关系图
哈贝马斯的交往行为理论,经常被用于社会领域、教学领域和生活领域解释分析问题。本文主要借助于交往行为的主体间性、主体与生活世界的关联、交往行动的有效性要求等理论阐释文章中提出的问题。
2)相关研究综述
哈贝马斯交往行为理论始于20世纪80年代《交往行动理论》一书的出版。哈贝马斯对当时的西方社会交往异化现象和传统的交往理论进行了批判,并在实现交往行为的合理化以及探索途径等方面做了有益尝试,当时在西方学术界引起了广泛关注。21世纪初,我国学者开始利用哈贝马斯的交往行为理论分析教育中的问题,诸如自我认同、师生交往、教师职业发展、教师话语建构和英语教学等。关于交往行为理论被用于分析国际访学和其导师之间的关系交往方面的论著,目前还较少。
国内文献对访学的相关研究分为两类:一是对国内访学的研究。研究对象是为了提高自身学业水平、提升教学质量、适应高校教育改革和发展而选择国内适合自己专业的高校进行访问学习的高校教师。一般由各大院校或省教育厅出资资助。二是对国外访学的研究。研究对象多数是为了提高自己的专业知识、提高外语听、说、读、写能力而选择国外的大学并在自己专业的导师指导下进行访问学习的高校教师。一般是申请国家基金委出国资助项目审批后通过的,或者是申请省内地方项目(由省内资助的)通过的。近些年关于访学的相关研究并不甚多,主要集中在:第一,接收校方的管理措施(朱晨等,2009;徐平,2009;陈鹏,2011;毛金波,2014),这类文章的主旨集中在如何对访学进行过程管理、监控管理和分层管理,如重组机构、整合资源、构建质量监控体系、加强规范化管理,并通过电话、走访、调研、召开相关人员座谈会的方式对访问学者的培养质量进行全方位监控。这类研究只关注接收方如何对访学进行管理和监控,并未涉及和关注访学与导师双方之间的交往行为。第二,对国内访学培养模式和有效途径的研究(吴折宗等,1998;王晓华等,2006),这类文章只是提出了学研结合、导师负责制、观摩制度化和调整考核指标等培养模式和途径,并没有具体论述和解析访学如何在导师的“导”中“学”,缺乏对二者主体间关系研究。第三,对高校教师培训的必要性的研究(刘婵娟,2011);第四,对访学的主要经历、动机、收获及其发挥的作用研究(梁玉玲,2007;杨旭,2015;周灿等,2013;彭渤,2014;蒋志湘,2001)等。以上两类文章只侧重国内访学者,忽略了接收方的原因和动机。哈贝马斯的交往行为理论强调交往行为的主体间性和交往行为的有效性,如果只研究其中的一方而忽略另一方,得出的结论必定是片面的。
国外文献对国际访学的研究也不甚多。英国学者论述了通过国外学习促进国际交流,介绍了创新海外学习项目的方式和方法,指出了国外交流是未来研究的重点,但会有一些困境需要克服,包括语言、文化和教育方式(Smith,1983);美国学者在其文章中介绍了访学教授出访前应做的准备,访问项目的实施以及成果的交流等内容(Byrne,1998),为申请国际访学的教师提供了很好的借鉴意义;另一美国学者论述了来自世界各国的访问学者参与到学生课堂,使课堂增加了专业的多样性,丰富了课堂文化,也丰富了学生的生活(Carreon,2005)。还有日本学者论述了在全球化时代,国际访学是一个重要的群体,他们带着学术目的去他国深造,但他们的研究和地位并没有引起关注,她从国际高等教育的脑循环和国际化的角度,论述了国际访问学者的定义、发展趋势及其重要性(Shimmi,2014)。这些国外学者的论述从不同视角论述了国际访学的情况,如革新项目、所遇困境、出访准备、成果交流以及重要作用等等,却没有专门对访学与导师的交往行为做过剖析和论述,这也正是本文的意义所在。
对国内外相关文献进行梳理后可以得出结论:第一,从国内文献分析,论证国内访学情况的较多,有关国外访学的较少;论证内容主要集中在访学发挥的作用、管理措施、培养途径和模式、存在的问题以及改进对策等方面;研究和论述的维度主要集中在校方和访学本人。第二,从国外相关文献分析,主要论述国际访学的个人状况以及访学的意义和作用。鉴于以上分析,本文主要从国外高校接收访学的维度出发,以国外高校导师的亲身经历和感受为主要考察目标,对加拿大布鲁克大学的六名教授进行了深度访谈。问题主要集中在四个方面:第一,加拿大教授接收国际访学的原因与动机;第二,合作期间的挑战性问题;第三,与访学合作的主要收获;第四,为增进未来合作的建设性建议。
3.研究方法
本研究采用“访谈”方式进行,主要原因有:第一,课题组成员之一在布鲁克大学访学期间具备较为便利的采访条件,而且与不同学院的导师们面对面的对话过程更能深入地了解他(她)们和自己的访学交互沟通的真实感受。本项研究采用质性研究,从加拿大教师的角度,对其经历和感受做深入细致的分析,总结其经验与教训,以期对中国教师有所启示。第二,此研究方法比较适合研究问题和研究目的。国外访学是比较分散的,难以短期内把他们大规模召集在一起,并且很少有国外院校存有详实的访学教师资料,这些都给以问卷调查为主的量性研究的设计和进行带来了很大难度。
1)研究对象
访谈对象包括教育学院的三名副教授、应用语言学院教授和副教授各一名、应用健康科学院副教授一名。抽样时兼顾六位教师的年龄段、性别(4男2女)、教育程度、专业领域、职称、教龄、所在院系以及所带访学的数量(见表2)。基于研究的保密性,文中全部采用化名。
表2.布鲁克大学六名教师简况图
2)数据收集与整理
本研究为质性个案研究,采用半结构式和深度访谈方式收集数据。本研究征得六位受访大学教师的同意,对每位教师先后分别进行了两次访谈。访谈时间一般根据交流情况而定,每次大约在40分钟到1小时之间。初始的半结构访谈内容为六个基本问题的初次涉及,访谈在他们各自选定的学院办公室进行,办公室封闭不受任何人打扰。经受访者同意,课题组成员使用录音笔做了全程录音,获得第一手资料之后,开始反复听录音,并以英文形式转写第一次录音稿。通过认真阅读转写稿,标出他们没有深入谈到的问题,经过归纳后依次列出。一个月后对六位教师分别进行了第二次访谈,此次访谈主要是对第一次访谈的查漏补缺和重点问题的再次深入,同样做了全程录音并进行了第二次录音稿的英文转写,然后把每人两次录音稿的全部内容以书面形式重新交给受访者阅读核对,确保了转写内容的真实性。最后课题组研究者把阅读转写的原始数据,以最忠实于原文的原则翻译为汉语,并对材料进行编码,围绕研究问题进行归类和类属分析。
4.结果与讨论
对布鲁克大学六位教师的访谈进行归类和类属分析后发现:他们接收国际访学的原因和动机出于自身发展的需求和学术交流、共同学习、互通有无的需要;合作期间挑战性问题包括相关内在因素的问题(语言交流、自身因素、目标和计划)和外在因素的问题(跨文化交际和时间因素);合作期间的主要收获包括教学、科研和思想三方面;对未来合作的建议从访学与教师本人两个维度分析:针对访学一方,要有良好的学术背景、详实的研究目标和计划、诚实的个人简历。针对教师一方,要鼓励本国学生申请他国访学、对访学有计划地指导并与其定期会晤。图1为本次访谈的分析框架,笔者将依据此框架做出对访谈结果的具体论证和分析。
哈贝马斯强调以语言为媒介、以理解为导向、在主体间实施平等的言语交往行为,最终达到交往的和谐和统一。这在国际访学项目中,对接收院校导师和其访学的交流与合作具有指导意义。主要体现在导师和访学不是主体与客体关系,而是平等的主体间关系。二者之间言语行为成功实施的条件是以英语为媒介的理解与沟通。生活世界的活动则主要是在主体间展开的交往活动,所指向的是主体间的理解与沟通。生活世界始终是作为主体的交往行为者赖以存在的境域。它纳含着交往主体互动中运用的有关文化传统、价值、信仰和语言;社会关系及协调互动方式;个体的正常行为。另外,主体交往时的语言互动需要在有效性要求(真实性、公正性和真诚性)上达成一致,才能实现合理的理解过程。下面笔者运用以上理论分析文中提出的问题。
图1.布鲁克大学六名大学教师访谈分析示意图
1)加拿大大学教师接收国际访学的原因与动机
加拿大布鲁克大学以教育和财会专业而闻名。学校教师具有先进的国际化的教学理念。通过分析访谈内容得知,他们接收访学出于一些不同的原因和动机。下面从接收国教师“自身发展”及与其访学“互利”两个维度来分析。
(1)从导师自身发展角度来分析。通过与来自不同国家的访学进行交流与合作,他们不仅了解其他国家的教育制度和教学情况,而且拓展了自己的教师职业范围,从中批判性地获取有利于自身发展的积极因素,使自己的教学实践更加国际化,从而提高自己的专业、学术和教学技术水平。教育系教授Olga谈到:“因为我认为随着国际化的进展,世界在变小。所以我自愿接收国际访学,想使自己的专业和教学实践更加国际化、全球化,和更多国家取得联系。”教育系教授Beth从教学实验出发,邀请访学进入自己的课堂讲学,观察他们的授课方法和教学设计并及时归纳总结,从中获取适合本国国情的教学之道。她谈到:“我接收过四名访学,最近一位来自尼日利亚。最初我们是在参加国际会议期间认识的,后来又有几次会议相遇。是我邀请她在她休假学期来布鲁克做访学的。她帮助我分担我的教学、促进我的专业发展。”
(2)从导师与访学的互利角度来分析。通过与国际访学进行学术交流与合作,互通有无、共同学习与促进。行为心理学教授Wembley指出:“Betty是我合作的第一个也是唯一的一位访学。来校之前我们通过e-mail联系,我发现她有很大的工作潜力,认为她能帮助我们的工作项目组完成一定的任务,会和我的工作团队进行学术上的合作从而互相受益。因此,当时特别希望她能来做我的访学,认为那是我的机遇和荣幸。而现在她真的来了,我们互相学习、互通有无,是一次很愉快的合作经历。”邀请其访学参加他的学术团队项目,Betty的学术水平得以体现,工作潜能也得以发挥,是一次互利互益的愉快合作经历。行政管理专业教授Jun这样叙述,“我接收过两名访学,与第一名合作较为愉快,他是一名来自中国的大学教师。我接收他是想更好地从他那里了解中国的教育制度和现状。来校后我们进行学术合作,还发表了一篇学术论文”。
该访谈表明:接收方导师主要是以谋求自身发展、丰富自己的经历为出发点的。教师接收访学的原因和动机主要是想通过和国际访学的交往合作获得益于自身发展的积极因素,提高自身业务、教学和学术水平。经过与来自世界各地的访学交流学习与交往,从而使自己的职业成长更加国际化。教师在实现自己的动机和目的的同时,也使访学从中受益,从而达到彼此的交往目的。由此可见,他们与访学既有指导与学习的关系,同时又是研究与合作的关系,利益是相互的。哈贝马斯主体间性理论指出,“主体之间以语言为媒介,进行交流与互动,在互相理解的基础上协调彼此间的行动”(哈贝马斯,1996)。他的理论强调了主体与主体的协调合作关系,而不是主体与客体的关系。主体间是相通的,利益是相互的,交流与合作是建立在彼此平等、互助、互通有无的基础之上的。访学(主体)通过参与教学、参与课题项目的研究、参与学术论文的写作等活动过程,和导师学习如何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及科研过程中各种复杂情况的处理,从而提高自身的科研水平和能力。同时,导师(另一主体)通过与来自教学实践第一线的访学交流与沟通,也会从他们的教学思路、思维方式以及科研信息等方面获得启示与参考。
2)合作期间的挑战性问题
在导师和访学合作期间,时常会出现一些困境。通过对六位教师的访谈分析,从内在因素与外在因素两个维度对挑战性问题做如下评析:
(1)语言交流障碍。Olga指出,“语言障碍是一个大问题,要想理解对方很困难。如果他们的英语口语和自身功底稍差,交流会变得更加困难。有时谈事情,不能理解他们说什么,更不知他们在想什么”。Wembley也谈到这个问题,他说:“我和我的访学Betty最大的挑战就是和她的口语交流问题。她讲英语带有浓重的地方口音,给我们的交流带来一定的难度”。最后Beth指出:“我的一位来自尼日利亚的访学讲英语带有严重的本族语口音,所以无论是我们交流还是她在我的教学课堂讲学,都给大家的听力和理解带来了困难。另外,我也曾经要求中国访学尝试用标准英语和我交流,那似乎很困难”。从Beth谈话中可知,无论是尼日利亚还是中国的访学都存在着英语发音不标准问题,给她们的顺利交流造成了一定困难。
(2)访学的自身因素。在访谈中,Beth指出:“有些来自中国的非英语专业毕业的教师由于自身英语水平不高,他们的英语写作依赖于网上的翻译工具,因此都不是标准的英语”。James认为访学要有准备充分的研究项目,要有前期的深厚背景知识。他指出:“有些访学缺乏应用语言学的专业功底,因此在申请时就被拒绝了”。另外,Wembley还谈到,“我和我的访学合作愉快、顺利。但在访学期间,她会想念孩子和家人。因此会给她的科研和学习带来一定的负能量”。由于陌生的环境和人际关系,使他们出现身处他国的孤独和寂寞感,造成对亲人的思念,这自然会从某种程度上分散他们的思想,使他们不能完全投入科研和工作。
(3)访学目标和计划。教师出国访问学习的前提条件是:必须对自己的进修学习有明确的目标和详实的访学计划书。否则,在申请过程中就会失败。在访谈过程中,各位教授都肯定并强调了这一点。Beth教授谈到她的访学时说:“每个人都有自己的做事方式和安排,所以工作的挑战是与他们沟通和协商我们的工作目标和计划。它有助于我们彼此的专业发展。因为它让我们思考:你做了什么?为什么你这样做?”。Jun对他的第二位访学评论道:“她来自中国,是通过我的同事介绍给我的。使我最失望的是她没有任何计划和目标,没有做出任何的成绩”。Wembley指出:“最大的挑战是访学需要有非常清晰明确的访学目标,然后确保自己能给其提供机会和帮助,最终实现他们的目标”。James强调:“据我的经验,访学申请时必须有良好的准备工作和学术背景知识,有详实的访学项目计划,明确自己来这儿要做的事情。否则,我不会接收。”四位教师都分别谈到了访学目标和计划这一问题,表现了他们对访学的基本要求以及他们对访学具有的责任心。
(4)跨文化交际。Olga认为文化理解障碍也是一大挑战。来自不同国家和地区的访学出身于不同国家的文化环境,若做事不慎,就会由于文化差异引起不悦。这种跨文化差异严重影响他们之间的相互理解和沟通。Olga这样说:“过去,我家离校较近,经常邀请他们到我家做客,一起聊天、吃饭,使他们尽快了解和体验加拿大人的文化风俗和生活习惯”。Peter教授谈到自己的观点:最大的挑战就是文化理念、适应文化差异以及对他们的学术期待。他认为很难在短期内使自己的访学适应加拿大的文化氛围和学术环境。他还以自身为例:“自从1969年我开始在加拿大以外的几个国家游学,有过很痛苦的‘适应各国文化冲突’的经历,所以只有时间长了才会慢慢适应”。Wembley指出:“在我们的交往中有时我认为想当然的事情,却难以给我的访学解释清楚,他们不能理解。这可能是因为国外不同文化环境的因素造成的”。Beth谈到:“由于所处文化环境的差异对某些专门术语(jargons)理解不同,所以在我们的合作教学课堂会给学生不同的解释。这给我的工作带来一定难度。因此我们对一些概念性东西要提前进行商讨达成一致。由于各国的传统文化不同,我跟我的访学参加国际会议时还会有大量的工作需要实践、协调和统一,这可谓是挑战”。
(5)时间因素。Olga谈到:“接收访学对我来说最大的挑战就是时间问题。像我这样时间表安排得较满的人,很难挤出跟我的访学较为一致的时间。尤其我搬家到多伦多以后,每周在学校工作时间只有三天”。Peter教授也谈到:“他们的访学期限基本都是半年至一年,在这么短时间内使来自不同国家的访学适应我们大学的学术环境,这是一件很难的事情。如果有两年的时间,他们才会在适应环境的基础上更好地进行学习和实践”。
以上访谈表明,导师和访学合作期间确实存在着以上诸多的现实问题,给他们之间的合作带来了一定的困难。这些困难存在于二者交往的生活世界之中。哈贝马斯在其交往理论中指出:生活世界融客观世界、社会世界和主观世界于一体。因此,主体与生活世界的联系表明主体行为与三种世界具有关联性。主体间的交往、理解与共识主要通过言语行动而展开。哈贝马斯认为:“生活世界与语言世界的结构具有内在联系”。(Habermas,1989)“交往行为应该至少是两个以上的具有语言能力和行为能力的主体的内部活动。”(哈贝马斯,1996)也有学者认为:“语言和言语活动对生活世界中的交往行动呈现主导作用”。(杨国荣,2013)由此可见,如果主体间的交往存在语言障碍,必然会严重影响主体间的交往行为,更难以在“理解与共识”层面上达成一致。访学来自世界各地,所讲英语各具特色,所以对教师们来说适应并纠正他们的语言行为,使其标准化是一个挑战性难题。访学自身因素影响其交往行为,主要从主观世界的内涵来分析。主观世界具有不同形式和表现。诸如人的欲求、愿望、情感、意志、目的、观念、信念、思维等。参与社会实践的主体自身因素包括人格、修养、职业水平、生活状况等,这些因素直接于生活世界关联。如果主体自身不具备一定的条件,他参与社会实践便不会产生较高的效能。对访学来说即是如此。如果他们缺乏专业功底,没有深厚的背景知识,就不能撰写详实、高水平的研究报告,没有周密的研究计划他们就不会融入于客观世界和社会世界,更不用说实现行动目的。
生活世界与人的实践过程密切相关,即它与文化、社会和人格相关。哈贝马斯这样解释,“我用文化这一术语表示知识的储存(stock of knowledge),从这种储存的知识出发,参与者在朝向对世界中某些事物的理解时,能够使自己参与解释。我用社会这一术语表示合法的秩序(legitimate order),后者担保着社会的凝聚。我将人格理解为使主体能够言论与行动的能力,它使主体处于能够参与旨在达到理解的过程,并由此确认自己的自我认同(own identity)”。(Habermas,1984:138)文化是主体理解过程的内容和条件;社会规范着和谐与统一;人格是主体走向社会化而确认其个体的自我认同。由于来自不同国家的国际访学身处不同的文化环境和文化背景,他们在社会活动中便会相互影响,制约彼此相异的实践过程,造成理解障碍。另外,生活世界的行动不仅限于衣、食、住、行等日常生活与交往等空间概念,还包含着“时间”维度。它包含个体持久性的行为和个体日常时间的一切有关活动。因此,正如教师们所说,“合理的时间安排是一个大问题”。显然,如果没有时间保证会严重影响相应的交往活动和交往行为的持久。
3)与访学合作的主要收获
合作期间的收获肯定是双向的。这一问题的主要设计目的是针对接收访学的布鲁克大学教师而言。下面将根据对访谈内容的归纳和总结主要从他们的教学、科研和思想三方面来分析。
(1)教学方面:与访学交往促进其个人教学与职业发展。Olga谈到:“和访学合作,给我的教学、思维和学习带来了不同方式和方法;给我的生活注入了活力;丰富了我的专业知识、促进了我的教学和职业发展;使我在整个过程中善于反思自己的行为。我和他们建立了良好的友谊关系,培养了我用全球视野看待和分析问题的能力”。Beth也有着同样的反馈,她说:“访学和我一同分享我的教学经历,丰富了我的教学经验,使我懂得用全球视野审视她的做事方式。她培养了我新的思维方式、提高了我的洞察能力,使我更缜密的去考察事物。我认为最大的收获是我邀请她走上我的讲台共同教学,使我更全面地认识和了解自己的学术水平和教学水平”。可见,访学对教授们的个人职业发展确实带来了积极影响。Wembley对他的一名访学赞扬道:“在合作过程中,她时常给我提出建议和不同的观点,鼓励我用宽阔的视野去思考和处理事情,还不时地给我一些有趣、幽默的文化意涵”。James却用更深远的眼光评价他的访学们:“他们成为联系我和各国大学的纽带,他们邀请我到他们所在大学参观、做讲座,进行学术交流。通过互访,使我与多所大学取得联系,从而使我的教学职业更加国际化。”
(2)科研方面:与访学交往使他们了解他国文化、促进学术交流。了解各国不同的文化以及差异性对教师的个人发展和学术提升起着积极的作用。Peter谈到:“我们经常一起阅读文章、讨论问题、参加一些学术会议和社会活动、撰写学术论文。在相处过程中会发现他们可以给予帮助(包括学术方面的),这是非常有价值的。我还会学到很多不同文化的教学模式,这在教学领域是很重要的,有利于提高教学质量。我经常从事跨文化研究或讲授教学方法、文化设计等课程。我知道教留学生时,他们需要明白课堂情况的多样性,所以我可以从访学那里学习这些知识,提高我的课堂效能”。有的访学到校后直接加入到项目研究小组,发挥其潜能。对此,Wembley谈到:“在合作过程中,我的学生受益匪浅。她一直跟我的本科生保持着良好的互动,经常给我们的项目研究小组提出一些诚恳的、具有探索性的研究问题,为我们思考问题提供新的视角”。还有些访学在重视自己学术提高的基础上,把联系校际间的互访互利视为己任。Jun举例说:“我的访学分别邀请我访问他们所任教的大学,通过举办讲座加强双方学校的学术交流,帮我们学校招收了许多国际学生。除此之外,我们共同合作撰写了两篇学术文章,一篇已经发表”。
3.我国企业整顿改变的魄力不足。在企业核心能力培育这一动态过程中,企业自身已经拥有的能力和外界瞬息万变的环境也在进行着不断的磨合,这种磨合类似自然选择,实际上融合了企业自身的能动性。而就目前我国企业的现状来看,这种随外界环境而进行突破改变的魄力显然不足。其中重要的原因便是畏惧失败,目前国内很多企业对技术创新的失败承受能力弱,单方面追求成功率,反而困住了创新的步伐。失败的经验使企业害怕改变,而成功的经验又使企业固守自大,这些都源于对自身和环境的分析不足、认识不清,从而导致整顿改变的魄力不足,阻碍了核心能力的培育。
(3)思想方面:与来自不同国家的访学联系与合作,给教师们提供了一个使自己“走向世界”的契机,有助于他们及时了解他国的教育制度,增进与世界各国的联系,使他们的思想渐趋国际化。这也是当今大学国际化的需要。只有了解其他国家的教育制度以及教育改革,才能迎合世界教育发展,使自己的教育职业更加国际化。Olga对此指出:“和中国访学合作使我有机会洞悉他们国家的教育发展,从思想上更深刻地了解中国的教育制度以及现在的教育改革,因而进一步增强了对他们的理解”。Jun也提到了对其访学所在学校的访问帮助他更加熟悉了中国的教育制度。Beth谈到:“我和他们经常一起合作长期的研究项目。其中有一个合作项目关联到了三个国家。它使我与世界取得联系,我们共同分享各国的文化、习俗和学习资源,建立了深厚的国际友谊。那真是一件有价值和兴奋的事情。”在与James的访谈中也肯定了这一点。他把自己的访学描述成“联系他和世界的纽带”。
哈贝马斯交往理论的主体间关系是双向的、相互的。交往行动涉及意向、动机以及可以通过语言加以表达的思想观念。教师与访学在基于社会实在的实践活动中促进了个人在教学、科研、思想方面的进步与发展,有条件的与他国进行教学、学术交流,不但增强了主体间的理解与沟通,还使这种理解与沟通得到了深化和提升。但这种理解和沟通本身进一步引向体制有效运作和生活世界的有序、和谐展开。通过交往,了解他国的教育制度,更有机会去他国讲学,增进与世界各国的合作与联系,使得他们的学术研究走向国际化。
4)为增进未来合作的建设性建议
当访谈到这个问题时,教师们的答案基本归纳为两个方面:
(1)针对访学本人提出的建议。要想成功申请国外访学,必须有良好的学术背景、充分的准备、详实的研究目标和计划、诚实的个人简历。Wembley谈到:访学来校后应该对研究项目有贡献,也应该是一次有价值、有回报的经历。James强调:国际访学必须有准备充分的项目研究计划以及个人情况简介。
(2)针对接收国教师提出的建议。因为国与国之间的学术交流是相互的,所以Peter建议本国学生要积极申报去他国访学,了解和学习他国的文化。他谈到“学术交流是相互的,布鲁克大学有专门负责这种项目的机构,我不知道为什么申请的却是很小的一部分教师和学生,是什么因素阻止了他们,这是一件很有趣的事情,他们应该走向世界。”Olga指出:“作为访学的导师,需要对他们的工作有计划,时常保持联系,定期会见他们,尽可能介绍他们与更多加拿大当地人认识与联系,更多地去了解他们以便能更好地帮助他们。我推荐同事们接收访学”。Beth也谈到了这一点,她说:“我要跟同事传授一些与访学合作的经验,介绍我的观点,告诉他们如果有机会一定去尝试”。Wembley认为:“我推荐那些有足够经验的同事们和访学合作”。
哈贝马斯交往行动理论以实践目的的正当性与实践意义上的有效性为重心,关注交往行动的有效性要求,即真实性、公正性和真诚性。只有在此基础上进行的主体间交往才能相互理解、达成共识,其行为才是合理的、有效的。教师与访学之间的交往与合作即是如此。他们之间通过真实的对话、讨论、论辩,正确的陈述以及真诚的表达实现了交往的合理性,并在亲身经历后提出一些建设性建议作为有效性的补充。诸如,教师要求访学必须有准备良好的项目计划书,并要求自己要定期会见、指导自己的访学,这些都为保证交往的有效性提供了前提条件。
5.结论
本研究对加拿大布鲁克大学六位教师的访谈进行了分析与探讨。从提出的四个问题的角度得出结论:加拿大教授接收访学旨在扩大自己的学术交往范围、提高自己的教学水平和科研能力,增强自己的创新意识。同时,促进自己职业成长,使自己的教学实践更加国际化。但其间也存在着语言、文化、访学自身因素等造成的诸多问题。通过合作,他们极大地肯定了访学带来的积极影响,并且为将来更好地合作提出了合理建议。这些都对中国的高校教师具有极大启示作用,无论是接收方,还是申请方。
第二,鼓励我国高校教师积极接收国外访学。教师自身发展与学科建设和学院发展三者之间有互促关系(张莲等,2013)。正如加拿大教师们所谈到的接收目的和动机,他们与访学合作极大促进自身职业和其所在学院的发展。由于访学来自教学实践第一线,所从事的工作又与导师的研究方向有紧密的联系,不仅容易互相沟通,而且彼此的交流与合作带来了教学相长、彼此促进的作用,有利于学科建设和发展。其次,交往行为对中国大学的国际化发展有积极的影响。我国高校教师可以汲取加拿大教师与其访学的合作经验,以自己的访学为纽带,建立与他国知名学者的联系与交往,或亲自去他国大学做讲座和学术交流等。高校接收国外访学是我国改革开放的需要。在当今全球化和国际化的社会,处于不同国家和文化背景的人们相互学习和交流是十分必要的。
第三,无论是申请国外还是国内访学,申请者都要把自身学术水平的提高和教师职业发展放在首位。科研能力的发展是高校教师专业发展的一项重要内容(张莲,2013)。有些高校教师到国外访学把多半时间花在了观光旅游上,还有些喜欢扎堆住,这些都不利于其自身科研能力和学术水平的提高。到名校做访学,应在优良的学术环境下,在具有科研能力的教授指导下,通过观摩课堂教学、参与课题项目、研讨和反思问题等,有目的、有针对性地进行个性化补缺和发展。在访学期间的科研经历、求学之道和治学之法有利于访学深刻认识和了解教学研究和改革的动态,从而提高教学和科研水平,培养和发展批判性思维能力,树立创新意识,为自身的职业发展奠定基础。
最后,申请国外进修的访学肩负着“中外沟通桥梁和文化传播使者”的使命。在国外访学期间,除了提高自身专业知识水平外,主要任务还有搭建中外交流的平台、传播中国文化,为中国大学的国际化贡献力量。通过自己的有利条件,访学不仅要把国内自己专业领域的知名学者介绍到国外成为连接国内外学术交流的纽带,而且还可让外国学者和学生了解中国的传统文化、习俗,在跨文化交流中展现中国文化的魅力,从而起到文化沟通的桥梁作用。
Byrne,M.W.1998.“Productive international faculty exchange:one Columbia University to Gothenburg University example”.Journal of Advanced Nursing27(6).pp.1296-1304.
Carreon,J.2005.“Visiting scholar:increasing professional diversity”.Community College Journal76.pp.50-51.
Habermas,J.1984.The Theory of Communicative Action,Vol.1.Cambridge:Policy Press.
Habermas,J.1989.Theory of Communicative Action,Vol.2.Cambridge:Policy Press.
Shimmi,Y.2014.“International visiting scholars:braincirculation and internationalization”.Journal of Agricultural & Food Chemistry59 (11).pp.6233-6238.
Smith,A.1983.“International communication through study abroad:some priorities and pitfalls for future research”.European Journal of Education18 (2).pp.139-150.
陈鹏,2011,国内访学管理:现状与对策,《中国高校师资研究》第1期。
哈贝马斯,1996,《交往行动理论(第1卷)——行动的合理性和社会合理化》(洪佩郁等译),重庆:重庆出版社。
蒋志湘,2001,国内访学在校企合作中的桥梁和纽带作用,《中国高教研究》第4期。
梁玉玲,2007,国内访学:高校青年教师发展的有效途径——教育叙事:我的访学经历和感悟,《疯狂英语(教师版)》第10期。
廖艳姣、周锴,2007,充分发挥访问学者作用的探讨,《成人教育》第7期。
刘婵娟,2011,高校教师发展研究初探——“国外访学”模式实证考察,《科技风》第15期。
毛金波,2014,高校师资培训工作现状与发展建议——以武汉大学参与高等学校青年骨干教师国内访学项目为例,《继续教育》第1期。
彭渤,2014,我的访学经历:收获与致谢,《科技导报》第3期。
王晓华、赵春娟、周燕,2006,外语教师发展研究:问题与对策——“国内访学”模式调查报告,《北京第二外国语学院学报》第8期。
吴折宗、蒋志湘,1998,继续教育中企校合作的一种有效途径和模式——国内访学,《继续教育》第2期。
徐平,2009,高校教师国内访学进修管理工作的理论和实践,《沈阳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第3期。
杨国荣,2013,实践活动——交往行动与实践过程的合理性——兼议哈贝马斯的交往行动理论,《复旦学报(社会科学版)》第3期。
杨旭,2015,中青年教师进修发展的另一途径——谈进修省内访学的经历与收获,《高教论坛》第5期。
张莲,2013,高校外语教师专业发展的制约因素及对策:一项个案调查报告,《中国外语》第1期。
张莲、吴一安、金利民、孙有中、周燕,2013,英语专业课程改革与教师发展良性互动机制的构建——以北外英语学院为例,《外语与外语教学》第3期。
周灿、钟栎娜,2013,国内中长期修学旅游者动机研究——以北京大学2011年访学为例,《中州大学学报》第3期。
朱晨、魏英、周先意,2009,高等学校国内访学工作的开展与思考,《中国高校师资研究》第3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