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科举乡试考题

2018-04-22

老年世界 2018年11期
关键词:贡院国子监监生

赫 草

有隋以来,一直到清末的1905年,科举考试进行了一千多年,各个封建王朝都把考试作为选拔官吏、任用人才的一项重要制度。乡试,即是其中一个十分重要的环节。所谓乡试,据《辞海》,是指明清两代每三年一次在各省省会(含京城)举行的考试,凡本省生员与监生、荫生、官生、贡生,经科考、录科、录遗考试合格者,均可应考。每到子、午、卯、酉年为正科,遇有皇帝登基或庆典加科为恩科,考期一般在每年的八月,分三场,所以又称秋闱。考中的称为举人,考第一名的叫解元。监生是指明清时候凡有资格在国子监读书的,统称为“监生”。最初时由学政考取,或由各地报送,或由皇帝特许。故监生又有举监、贡监、生监、恩监、荫监等名目。后来一般指由捐纳而取得应试资格者为监生。如果未入府、州、县学而欲应乡试,或来得科名而欲入仕的,都必须先捐监生作为出身,但不一定在监中肄业。

贡生是指生员经学政选拔一部分上报朝廷送入国子监读书者。意思是以人才贡献给皇帝。如清代有恩贡、拔贡、副贡、岁贡、优贡和例贡等等,名目繁多,恕不赘言。

咸丰元年(1851年)恩科山西乡试第二场的题目

手中的这件藏品正是咸丰元年(1851年)恩科山西乡试第二场的题目,距今已有167年。尺幅相当于一张麻纸大小,纸已发黑,试题为毛笔字书写经雕版刻制后印刷,右手的起首处有四道橙黄色的大印,分别为“主考关防”“提调关防”“监试关防”“监临关防”。据史料,明清以来,科举制度中都有主持各省乡试的官,称为主考,其职务为总阅应试人的试卷,分别去取核定名次,将所有取中的举人及其试卷奏报皇帝。主考人数,清制各省均为正、副各一人。前边四道关防中第一道即是“主考关防”,显示了主考官的突出地位和乡试的权威性;“提调关防”是指负责考试内部事务的官员,他们作为协调、运筹考试的人员,当然不能缺位;“监试关防”和“监临关防”都是指监考人员和组织领导者,不可或缺,有此关防,方能保证考试的公正性和合法性。

现在,我们再看一下这个第二场的试题到底有点啥?

试题共五道,分别为“易”“书”“诗”“春秋”“礼记”。

关于“易经”的题目是这样的:“后以裁成天地之道,辅相天地之宜,以左右民”。

“书”应指《尚书》,即“任贤勿贰,去邪勿疑”。

“诗”当为《诗经》中的“以介我稷黍,以穀我士女”。

“春秋”为“冬,公会齐侯,盟于柯庄,公十有三年”。

“礼记”为“不陵节而施之,谓孙,相观而善之,谓摩”。

最后,附有答题要求,是为:

“默写头场第一篇,起讲即紧接末篇经文,之后,不写题目,不写破承,其默写起讲内,添改字数,无庸合算,至经文内,每篇添注涂改,俱照头场式样写,其通共添注涂改若干字,应顶格写在默写头场起讲之后”。

因没有头场考试试题,故该要求难以准确释读,在此从略。

科举制度在中国盛行千余年,无论实物还是文献资料,都很丰富。实物最著名的有北京国子监、南京的江南贡院等。这两个地方早些年我都去过。国子监,简称“国学”,始于隋炀帝时改“国子寺”为“国子监”,北京的“国子监”于1287年建立,700多年没动地方,明清时都进行过增修,为科举教育管理机关,兼具国子学性质,当为封建时代的最高学府和教育管理机构。位置在北京内城安定门附近,雍和宫出来马路对过向西走不远就到了。推开两扇大红门,院子里气象森然,颇有皇家风范。院中有一偌大的杏坛,一棵古树树荫遮地,虬枝四射,东廊下曾有许多石碑,不知现在还在否?

南京的“江南贡院”在秦淮河边,是科举时代考试贡士的场所。进大门后又有龙门,再进为至公堂,龙门与至公堂间有明远楼。东西侧为外帘,至公堂后进有门,入门为内帘。贡院两旁建有号舍,以供考生居住,以数十间至百间为一列,形如长巷,每巷用《千字文》遍列号数(如天字第几号)。应试者入内即封号栅,一号最多两三平方米大小,考生吃、喝、拉、撒、睡全在里边,只有到交卷日方开栅,考生才能出来。为防有人替考或作弊接应,贡院外墙常铺以荆棘,故贡院亦称棘闱。

我去南京的那年正是江南八月,暑热难消,日头毒辣,动则大汗淋漓。据讲解员介绍,当年陈独秀参加乡试,考取举人时,就在其中的一个号子待过两天,苦不堪言,那等搜肠刮肚,饥热难耐,蚊虫肆虐的情形想来让人心惊。读书难,士子苦啊!

至于文献资料,科举方面的,无论官藏还是私藏,都可称洋洋大观,除中国外,美国、日本都有不少。历史学家何炳棣先生写作《明清社会史论》时,就充分利用了美国所藏的科举文献。

另外,山西这个地方,民间所藏科举文献经常能碰到。二十年来,仅是我手上就购入了几十件,而且件件都是精品,其价值和意义,自非一般。当然,这是另外的话题了,就此打住。

猜你喜欢

贡院国子监监生
明代乡会试贡院研究述评
江南贡院
南京江南贡院的“三门”
参观国子监
冤案:严监生不是超级吝啬鬼
不识“斋戒”闹笑话
王冠 国子监里拍片
紧扣“吝啬”定格人物形象
18岁县令破解无伤痕命案
阆中贡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