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有效突破议论文写作的审题障碍

2018-04-21边建松

新作文·中学作文教学研究 2018年1期

边建松

最近几年的高考作文命制,基本都围绕写作一篇“论述类文章”和“任务驱动型作文”展开,大都要求写作常规意义上的议论文。如浙江一位资深高考作文命题专家在文章中提到,要“引导中学作文教学,扭转目前存在的文体杂糅的写作现象,转为注重论证、分析、演绎等能力”(胡廑《别让感性模糊你的观点》),意思是学生应该写出一篇像模像样的“论述文”。议论文写作过程中审题是关键。从考场阅卷情况以及笔者平时的批改情况看,学生跑题偏题的情况依然严重;而一旦跑题偏题,就直接拉低了文章的档次。

一、审题障碍很常见

很多教师都为学生的审题问题苦恼,认为学生普遍存在审题不清的毛病,每次考试都有学生会有审题障碍。那么,审题障碍有哪些呢?

首先,有心理方面引发的障碍。浙江省特级教师羊刚带过十多届高三学生,他观察分析后概括出,心理因素大致有优势、取巧、自大、跟风等四种。这四种心理引发的审题障碍值得我们注意。

优势心理。考前的兴奋点往往会形成某种心理“优势”,这种“优势”有时会赢得考试作文的超常发挥,更多的时候则会干扰对题目的冷静分析。如在平时的作文练习中,题目为《一枝一叶一世界》,要求写出枝叶与世界之间的大小关系,可一个学生刚好看过一篇渺小与伟大的文章,一看到“一枝一叶一世界”就联想到渺小与伟大,于是写了《也许生活本无痛苦》一文。他的“优势心理”造成他过多地关注两者“有关系”而忽视了题目“具体蕴含的关系”。

取巧心理。羊刚老师所带的一位学生曾经是发表多篇佳作的“高手”,在面对高考题目“假如记忆可以移植”时套用了一篇平时写过的回忆文章,从而偏题,大失水准。

自大心理。一些考生个性非常强,也读过一些书,自己会思考,但不太看重写作要求,作文不按题目要求的规则作,一下笔就是自己的快意文字。如此无视合理的游戏规则,怎能不碰壁?

跟风心理。高考鼓励学生大胆想象,就大编“星际故事”;外界风传“创新”,就反弹琵琶,凡事一,律逆反,或生硬移植各类文体,不伦不类;听说秋雨体最受阅卷者青睐,于是下笔便是“意象再现”。跟来跟去,什么都顾到了,就是不顾自身条件和题目要求。

其次,有阅读方面引发的障碍。主要体现在阅读命题材料方面“不对头”,是由于阅读的习惯、阅读的方法出现问题而导致的,具体体现在读不懂、审不全、想不细、认不清等四个方面。

读不懂。比如2015年湖南高考卷,题目是一段寓言性文字。要读懂这则材料,关键是要将内容概括好。内容概括得越到位,理解就越到位,审题就越精准。但有很大部分考生读不懂命题的材料。

审不全。审题时不从文章整体着手,忽视整段文意而只抓关键词句。如2014年北京高考卷,一眼就可以看出关键词是“老规矩”;如2016年浙江高考卷,三个关键词“拥抱”“刻意远离”“保持适当距离”,但学生经常断章取义,最终导致偏题。

想不细。审题时比较浅,只看到表面,而不能抓住细节深入思考,抓住材料隐含的内容做到透过现象看本质。如2016年山东高考卷,有考生写“备好行囊,走向远方”,仅仅把“行囊”理解为成功路上的知识储备或工具用品,这样显得很肤浅。

认不清。对题目的要求认识不清,对一些基本概念认识含糊,如不知道“对此,你的观点是什么”和“引发你怎样的感悟和联想”之间有什么区别,“综合材料内容及含意”和“不要脱离材料内容及含意的范围”之间有什么区别,“写一篇论述类文章加以阐明”里到底什么是论述文,“结合你的生活体验和思考写一篇文章”应该选择什么文体,这些都容易造成审题障碍。

二、对审题要进行重新认识

只有正确认识“审题”,才能真正做好“审题”,才有可能突破审题障碍。

从具体的教学实际来看,师生一般都认为审题就是根据命题材料得出观点,具体流程是:“根据命题材料——概括材料内容——揭示材料含义”。也就是说,绝大部分师生都认为,审题不过是始于命题材料终于命题材料的过程。而实际上,这种说法存在着误区。

毫无疑问,审题是写作环节的起始阶段。若只认识到“审题是写作的开始环节”,好像审题是一个环节,选材是一个环节,结构是一个环节,各个环节存在先后关系,前一个环节做好了,后一个环节就可以延续下去,就把审题和運用材料、设置结构割裂开来了。其实,审题确实是写作的起始,但是它一旦开始,就一直延伸到写作终了。根据马正平的“非构思写作理论”,“写作的全部任务就是将主题化为结构”。他还说:“立意是写作主体为了拓展思维空间、获得最佳立意所进行的思维过程。”以刚才举的2015年湖南高考卷题目为例,我们在审题、立意的同时,往往也在思考如何选材、如何结构,这个思维过程是同时开展的,只不过我们没有注意过而已。在此基础上,我们可以推出关于审题的其他两个正确观念。

审题的实质是思维深入。根据笔者早先的研究(《促进学生思维发展的写作指导课》),“想准”“想开”“想深”,是对中学生写作的思维要求。而审题这一环节里也体现了这样的思维品质,比如“想不准”往往是由思维偏差导致:或将现象看作本质,或将局部看作整体,或将主观当作客观,或将次要当作主要,或将个性当作共性……一旦“想准”,不仅可以做到“扣题”,就是作者的观念能够扣住命题者的要求;也可以做到“切题”,就是作者材料能够体现自己文章的思想情感。

“想深”的过程本身就是思维深入的过程。高考曾考过一个作文题“圆的联想”,可以想到的首先有篮球、足球、太阳、草帽、灯笼等,但这些易得性思维显得很狭隘,所以还可以想到树的年轮、深山的水潭、故乡的石拱桥、亲人坟上的花圈、清晨草上的露珠、家中祖传的手镯……这些“想”就显得别致多了,更加新颖独特而富于个性,而由此的审题,即可“想深”。如想到故乡的石拱桥,再想到对故乡山水亲友的怀念,可以承载人们的情感及历史的重负,仅就立意而言这已是一类文的风范了。这种思维深入的方式,就像孙绍振说的那样:“一般来说,一篇议论文,如果结论在前,那它只有一个层次——一个观点举几个例子这算不上好文章。如果先有一个初步的结论,再反思,分析一下,能有两个层次,就稍微好一些了。如果更进一步,初步的观念跟材料不符合,甚至矛盾(其实是留下了思想的空间),然后发展观念得出新的结论,再发展,再结论,甚至直至无穷,这就是真正的好文章了。”

审题还能够帮助文本粗线条呈现。若说得绝对一点,那就是——审题即构思。很多情况下,我们在审题的时候,往往就在进行提纲式的构思,形成粗线条的文章胚胎。马正平教授举过一个例子。当年四川文艺出版社要出版一套《老成都》丛书,请著名诗人流沙河为丛书做一总序。现在轮到流沙河开始审题立意了,他要“用什么样的序言立意来实现丛书策划者的出版立意”呢?流沙河最后立意为“唤醒成都人在历史的沧桑中的文化失落和文化回归”,在这个审题立意的过程中,他决定不从正面而从反面思考。这个反面思考,就需要一些反面的材料(涉及了选材)。而如何将众多材料有序排列(涉及文章结构)呢?他决定由过去写到现在,最后形成了《为成都人叫魂》这篇构思独特、立意非凡的论述性序言。(马正平《高等写作思维训练教程》)

审题不仅决定立意,也影响到写作过程。我们再来举一个材料作文的题目:“人们喜爱绿树,因为绿树使大地充满生机,为自然调节气候,给人类带来幸福。然而,绿树为了这一切,必须深深扎根于土壤中,不断吸收水分和养料。有人曾做过试验,一棵不大的白杨,一昼夜吸收的水分竟达五公斤之多。”要求把握上述材料的内涵来写一篇议论文。很多学生看到题目后,都认为命题材料在阐明“吸收”和“给予”之间的关系,但是应该重点讲“给予”,要突出“给予”的高尚品质。这一步就既框定了立意,同时也布局了文章重点,直接渗透到构思这一环节了。

三、突破审题障碍的一些方法

正确认识“审题”这个概念之后,我们就可以有效突破审题障碍,笔者建议实施如下几种做法。

从具体方法看,要既重材料整体,也重局部细节。我们不仅要从整体概括材料、分析材料,也要善于利用材料里的细节来拓展我们的思路。特级教师韩军老师在自己的简书里命制过一个题目:某地开通一条新公交线路,公交线路的一处站点命名,引发社会热议。有人建议,以不远处的烈士陵园的名称作为站名……有人建议,以千年前的一本著名的文化典籍的名称,作为站名。千年前,这本书的作者,谪居于此地此处,写成了这本书。

这种建设性议论文题目一般不存在偏题。有学生选择以文化典籍为站名,但说理由时,泛泛而谈;说文化典籍对人的熏陶作用时,忽视了材料里的一些细节,比如“千年”“谪居”,说明理由里不仅是这本书给路人以教育,这个人也可以给路人以教育。若忽视了这两个词语,既漏掉了题目的重要信息,又丟弃了题目提供的写作提示。比如有学生举到了陶渊明、李时珍、史铁生的例子,就没有注意到“千年”,往前推1000年,那就是1017年,连苏轼(生于1037年)都没有出生呢!

从立意角度看,要既重材料含义,也重命题意图。命题材料的含义,往往通过叙述、描写等手段传达出来,但学生很容易忽视的是,材料里还有隐含的含义,我们发现材料的隐含价值观(命题意图、试卷导向),也是比较紧要的。比如2016年浙江高考卷中关于虚拟现实的材料里有这些句子:“网上购物,视频聊天,线上娱乐,已成为当下很多人生活不可或缺的一部分。”材料在叙述过程中隐含的价值观是:希望学生去写“拥抱”。你怎么看出来的呢?“已成为”说明是事实,“很多人说明普遍,“不可或缺”说明程度。命题者虽然提出了三种观点提供考生选择,其实还是希望考生选择“拥抱”的!若考生“窥见”这一秘密,相信不会步入审题误区吧!

从实际写作看,要既重材料本身,也重自身优势。当然,如前所述,写作并不仅仅局限于审题,所以,立意好,并不等于文章写作顺利。若有好立意但成文过程异常艰辛,甚或伤害了文气,笔者倒建议换个普通的立意。原因有两种,一是现在有的命题没有所谓的“最佳立意”,几个观念只要言之成理皆可,如刚才浙江VR(虚拟现实)题,一直有三种意见:保持一致、不必保持一致、不要保持一致。二是写作者和阅卷者也趋向多元立意,有人分析了浙江三市联考的一道题,三个市的阅卷意见迥异。所以,立意是不是一定要跟材料的思想倾向保持一致,关键是考生必须把握材料的内容和含意,在此基础上再取决于自己能否顺利完成写作。至于坚持与命题意图保持一致的观念,那倒真是缺乏创新意识了。

从写作过程看,要既重提炼观点,也重构建框架。我们已经明白审题的两大功能,一是框定立意这个基本功能,二是帮助文本粗线条呈现这个思维功能。尤其是后面_点,很多师生认为不属于审题环节而属于行文展开环节。我们再次强调,行文环节必须扣住审题环节展开,不能离开审题环节,一旦行文过程离开了所审出的题意,那就很容易走偏跑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