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定义在作文审题中的运用之教学叙事

2018-04-21安杨华

新作文·中学作文教学研究 2018年1期
关键词:长辈感性审题

安杨华

我们先来解释一下什么是定义,顾名思义,“定”是“确定”的意思;“义”是意义、道理。“定义”是关于词或事物内在意涵的表述、说明,是对事物本质的表达,或者说是“给一个词或一个事物一种无歧义的和独到的义”。人们只有运用定义思维,才能把握具体对象的本质,进而认识客观世界。学生作文也要对题目中的关键词认真地定义。有不少考生由于平时缺乏逻辑思维训练,不能恰当地运用定义思维审题,致使未能真正吃透材料、审清题意,出现所提炼的观点与材料若即若离、似是而非,甚至南辕北辙、风马牛不相及的重大失误。审题不准、立意不高,就匆匆下笔的结果必然是“失之毫厘,谬以千里”。比如2017年高考天津卷作文题:

请根据下面的材料,写一篇文章。(60分)

我们在长辈的环绕下成长,自以为了解他们,其实每一位长辈都是一部厚书,一旦重新打开,就会读到人生的事理,读到传统的积淀,读到时代的印记,还可以读出我们自己,读出我们成长时他们的成长与成熟,读出我们和他们之间认知上的共识或分歧……

十八岁的我们已经长大,今天的重读,是成年个体之间平等的心灵对话、灵魂触摸,是通往理性认知的幽径。请结合自己的生活阅历深入思考,围绕“重读长辈这部书”写一篇作文。

要求:①自选角度,自拟标题;②文体不限(诗歌除外),文体特征鲜明;③不少于800字;④不得抄袭,不得套作。

一、关于“读”的认知

对于这一题目,有考生大致是这样写的:

读你千遍也不厌倦

“读你千遍也不厌倦,读你的感觉像三月。”其实,这歌词用在妈妈身上再合适不过了。每次翻读妈妈这本书,总会让人有如饮醇浆、如沐春风的感觉。

都是亲人,何必锱铢必较?……

这样做,是对他们的尊重!……

多干点儿工作不吃亏!……

“读你千遍也不厌倦。”每次翻读妈妈这本书,总是被感动。我常常想,是什么让妈妈如此豁达,如此博爱,如此具有奉献精神。这不是选择题,不是论述题,而是一道实践题,是一个需要用一生去思考并且力行的宏大课题。

我让学生们评价这篇作文,结果有的说结构清晰,有的说中心明确,有的说语言生动,有的说情感真挚,有的说立意深刻,有的说审题准确……我追问:“这篇文章审题真的很准确吗?”我的问题使学生们陷入了思考之中。片刻之后,有学生小声说:“文章有点像‘记妈妈二三事呀!我初中时写过这个题目,好像大体上也是这样写的。”我顺势引导学生区分“读”与“记”有什么不同。很快就有学生说:“‘读书的‘读是透过字面来理解书中的实质,所以‘读应该是透过表象把握事物的实质意义,应该是由表及里、由浅入深地认识事物。”这样学生们认识到“读”字表现了由感性而理性的深刻性,正如提示语所言,要读到“人生的事理”或“传统的积淀”或“时代的印记”或“还可以读出我们自己”或“我们成长时他们的成长与成熟”或“我们和他们之间认知上的共识或分歧”。“读”更侧重于理性,而“记”则感性色彩较浓,显然命题人用“读”字来考查考生的认识水平,要求文章要體现一位18岁的成年人应有的认识深度,而如果把文章写成类似“记我的爸爸”“记母亲二三事”这样感性色彩较浓厚而缺乏理性思考的文章,则是没有对“读”进行准确的定义。

二、关于“重”的认知

接下来我引导学生思考“重读”的“重”是什么意思,学生马上意识到“重”不是重复,不是第二次,而是“重新”之意。“重读”隐含着“以前读过”,只是以前的“读”可能或流于肤浅,或过于感性,或存在着误读等,而“每一位长辈都是一部厚书”中的“厚”则表现了“长辈”身上的丰富性、深刻性,非初读可解。“重读”则是心灵对话、灵魂触摸,是理性认知,也可以说是一次认识上的超越。“重”字其实也规定了文章的大体结构分为两部分:一部分是“读”,一部分是“重读”。而许多考生把文章写成了“读长辈”,或者像上文“读你千遍也不厌倦”那样写成“重复读长辈”则是忽略了对“重”的定义。

三、关于“长辈”的认知

接下来我又出示了一篇“范文”给大家,要求学生思考该文在审题上是否存在问题,文章梗概如下:

“善”“傻”家风一脉流

我没见过太爷爷,关于太爷爷的印象全部来自爷爷与乡邻的转述。……

爷爷也是乡邻眼中的好人。……

爷爷的“傻”也传染给了爸爸,他也做过不少的“傻”事。……

突然问自己,以后应该怎么办?我会继续“傻”下去吗?

不用回答,只需行动。

学生在读完之后,大多认为该文没什么问题,而且结构层次清晰合理,如材料中提示所言,从长辈身上读到“传统的积淀”,读到家风的传承,主题深刻。于是,我就问学生们:“‘长辈是什么意思?”学生们你一言我一语地说起来,归纳一下无非是说“长辈”是辈分长的人,如父辈包括父母、叔舅、姑姨等,如祖辈又有祖父母、外祖父母等,以及他们的同辈同代的那些人。我接着问“那太爷爷是长辈吗?”学生说应该是长辈。我又追问道:“那已经去世了的、我不曾见到过的太爷爷是长辈吗?”学生沉思片刻答道:“不是,‘长辈应该是自己能够接触到的辈分长的人,否则,就没法‘读了。去世的太爷爷应该是先辈,先辈是已经去世的辈分在先的人。”我对他们的回答表示赞同。看来命题人用“长辈”二字来限制,是为了让学生写自己真实接触的人,要写得真实可感,避免虚头巴脑、胡编滥造。

四、关于“这部书”的认知

接着我又问:“是应该写长辈中的一个人呢,还是写长辈这个群体?”有学生说:“当然是群体,‘长辈本身就是一个群体概念。”很多学生表示同意,而有一个学生却说:“应该是写长辈中的一个人。材料中说‘每一位长辈都是一部厚书,那么,‘重读长辈这部书而‘这部书不是‘这些书”可知‘这部书指的是‘长辈中的‘一位而不是多位。”我对这种有理有据的判断十分欣赏,对于这部书还是这些书的辨析,可以明确引导学生认真审题。看来,命题人是在用“这部书”加以限制,写长辈中的一个人,以便把文章写得具体生动、充实细致,从而避免写长辈群体的虚浮无着、空洞无味。这篇例文是围绕“读先辈、长辈这些书”而非围绕“重读长辈这部书”而写的作文,是无视“长辈”“这部书”的规定性的表现。

英国哲学家吉尔比说过“定义是辩论中双方深入下去的首要条件”,当然“它是开端,而不是终结”。辩论要首先弄清对方的观点,弄清自己的主张,这就是“定义”。“定义”同样是作文之“开端”,是借助对作文题目中一些重要概念的把握来搞清题目的意义、道理,弄清命题人的意图,“定义是写文章的基础。

猜你喜欢

长辈感性审题
感性工学在服装设计中的应用
“三招”学会审题
长辈篇
七分审题三分做
认真审题 避免出错
长辈们的教诲
分析网络新闻的感性面对及思考
崇尚感性意味着什么
感性的解放与审美活动的发生——对马克思一个早期思想的引申
长辈对晚辈可否说“请”字